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41.02KB ,
资源ID:44393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393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表格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表格教案.docx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表格教案目 录序号项目页数备注1.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进度表2. 第二学段(3-4年级)目标3.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4.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古诗词三首2.桂林山水3.记金华的双龙洞4.七月的天山语文园地一5.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5.中彩那天6.万年牢7尊严8.将心比心语文园地二6.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9.自然之道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1.蝙蝠和雷达12.大自然的启示语文园地三7.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13.夜莺的歌声14.小英雄雨来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语文园地四8.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17.触摸的春天18.永生的眼睛19.生命 生命20.花

2、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9.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21.乡下人家22.牧场之国23.古诗词三首24.麦哨语文园地六10.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6.全神贯注27.鱼游到了纸上28.父亲的菜园语文园地七11.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29.寓言两则 30.文成公主进城31.普罗米修斯2.渔夫的故事语文园地八12.13.14.15.16.17.18.19.20.21.22.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12.15-2.17开学22.20-2.241.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632.27-3.2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543.5-3.9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3、7尊严553.12-3.16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563.19-3.23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蝙蝠和雷达573.26-3.3012.大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584.2-4.613.夜莺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594.9-4.13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语文园地四5104.16-4.20其中复习检测114.23-4.2717.触摸的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 生命5124.30-5.420.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5135.7-5.1121.乡下人家 22.牧场之国 23.古诗词三首5145.14-5.1824.麦哨 语文园地六5155.21

4、-5.25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5165.28-6.128.父亲的菜园 语文园地七5176.4-6.829.寓言两则 30.文成公主进城 31.普罗米修斯5186.11-6.1532.渔夫的故事 语文园地八5196.18-6.22期末复习206.25-6.29期末复习217.2-7.6期末复习第二学段(34年级)目标(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

5、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

6、(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

7、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小学语文四(下)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

8、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四大部分。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一、识字与写字。本册教材共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累计认识2600个字,会写2000个字。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认字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

9、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老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二、阅读。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

10、文训练的主要凭借。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三、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口语交际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特别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四、习作。本册习作在“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为完整的习作训练;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3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在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兴趣培养,倡导自由表达。2、以写实为主,兼顾想象作文。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4、勤动笔,能修改。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不是标准化的学习,它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

11、了活动的内容,还体现了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六、课外阅读。 推荐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外古今寓言及科普读物,增补一些经典诗文背诵任务。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古诗词、散文游记,

12、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一定能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余味无穷。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本组教材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

13、月累”“宽带网”2课时。课题1 古诗词三首课时课时:23节课型讲授设计者使用时间一、教材内容分析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作者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作者,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作者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二、教

14、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三、教学重难点分析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讲授法:问题设置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普通教室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李白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记录或补充内容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

15、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1、进行课外知识抢答。2、指名背李白的诗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二、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老师介绍,体会背景。(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1.读题,看注释,结合自我理解,介绍背景。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正确朗读

16、的基础上熟练自读,再通过注释,初步读懂诗句的意思。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互读古诗,交流诗意。边读边思考古诗句意,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从而加强记忆四、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2、老师点拨。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五、指导

17、朗读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读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六、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1、自由吟读。2、讨论。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板书设计:独坐敬亭山 李白 鸟飞 孤独 云去 相看李白 相知 敬亭山 相悦第二课时 望洞庭 刘禹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记录或补充内

18、容一、形象感知,揭题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样描写的。根据材料分析诗意补充内容:字梦得,自号“庐山人”,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二、自由吟读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补充内容:诗人把面积广阔的洞庭湖看成一个小水潭,表现了诗人眼界的宽广,心胸的广阔。“镜未磨”指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古时候的镜子是铜制的,经过打磨才可以使用。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2、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

19、中的比喻。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3、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补充内容: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显得那么和谐。此时没有一丝风,潭水平静,如同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四、引导赏析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4、比较体会1、交

20、流2、背诵设计意图:这首词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历来是被人推重的千古佳句,被后人广泛传诵,因此,背诵是很重要的任务。五、交流课外积累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指名读一读。其他山水诗:游园不值 (唐)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板书设计: 望洞庭 刘禹锡潭面镜未磨, 潭面无风镜未磨,湖光秋月和。 湖光秋月两相和。洞庭山水色, 遥望洞庭山水色, 对比体会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第三课时 忆江南 白居易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记录或补充内容一、复习导入2、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1

21、、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复习导入,回忆复习二、读课文,理解内容教师做点拨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3、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1、点拨理解千古名句,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3、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江南的美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日出

22、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千古名句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诗意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例: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四、教师小结1、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2、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1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2.花和水的美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

23、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指导朗读:断字,断句理解字义,句意六、抄写或默写抄写或默写保证正确率,教师检查板书设计: 忆江南 白居易赞美 忆江南好词 思念总结全课七综合比较(异同)1师:学完了这三首古诗词,你能将三首诗词连着背一遍吗?2比较异同。(老师

24、板书)3再读古诗词三首。师总结全课。学生自主探究找寻答案同: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异: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七、教学反思教学不足之处改进措施课题2 桂林山水课时2节课型讲授设计者使用时间一、教材内容分析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于是很自然地产生了荡舟漓江、观赏

25、桂林山水的欲望。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作者并不先直接写漓江的水,而是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娓娓道来,后用一个“却”字转折,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是多么的迷人!接着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用“感觉不到流动”突现“静”;用“能看见江底的沙石”体现“清”;用“一块无瑕的翡翠”形容绿,而后以自己坐在木船上的感觉,再现漓江之水的风姿。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手法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

26、,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写其奇、秀、险的特点。其中运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形容,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的末段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二是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

27、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讲授法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普通教室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记录或补充内容一、欣赏歌曲,激发阅读期待1播放韩晓的我想去桂林,体会歌词意境。2听了这首歌,现在最大的欲望是什么?最大的问题是什么?3今天,我们要跟随课文一起去神游桂林山水,(出示课题:桂林山水)学生听读指名谈感受。歌曲引入,激发情感二、导入(学习第一自然

28、段)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自读全文,学习字词。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把最吸引、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图画或观看课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1)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2)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3、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