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53.67KB ,
资源ID:44273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273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当前国际形势与热点问题讲解.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国际形势与热点问题讲解.docx

1、当前国际形势与热点问题讲解当前国际形势与热点问题(2011-10形势政策课讲稿)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形势的总体特点,认识中国国际地位及外部国际环境所发生的新变化,理解国际形势的发展动向以及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学重点: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复苏和调整的基本态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合作与竞争同步发展;当前国际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着眼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战略竞争,积极营造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继续深入发展。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仍在调整中震荡,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新的变化

2、;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各种力量的较量和互动更加突出;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出现空前密切的融合与互动。在此情况下,国际形势的变化动向,以及我国国际处境的好坏,对我国正致力的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及时了解和认清国际形势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能使我们更好审视判断我国当前面临的整体环境,更好地理解我国加快改革调整的总体方针政策。一、当前国际形势特点(一)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势头,但复苏进程正积聚诸多风险2007年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下,迅速波及全球,引发了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全球主

3、要经济体美、欧、日以及新兴经济体相继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面对危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联手应对,在全球的联合干预和在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作用下,09年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开始由衰退走向复苏。今年以来,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日渐复苏阶段,但各主要经济体复苏不平衡。联合国2011年5月25日发布的年中更新版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说,2011年世界经济将以3.3%的增长率继续扩张,2012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6%。报告说,世界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但各国复苏情况不均衡。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发展势头强劲,继续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发达国家则复苏缓慢。报告预测,美国2011年和2012

4、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6%和2.8%。日本由于受到地震和海啸的影响,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7%,2012年有望达到2.8%。此外,欧元区2011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6%,其中德国今年有望增2.9%,而受债务危机严重影响的国家,如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将仍处于经济衰退或保持低增长水平。而据联合国2010年12月发布的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预测,预计中国2011年经济增长率为8.9%,印度为8.2%。同时,世界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严峻挑战:一是发达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恶化,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大隐患。美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开始受到怀疑,即使国债上限

5、得以提高,仍只是权宜之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相关国家在政策调控和刺激经济方面顾此失彼,拖累经济复苏;日本大地震带来的灾害导致经济和贸易状况恶化,也使其债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二是通胀压力逐渐由新兴市场国家向发达国家扩散,不仅对新兴市场国家产生较大通胀压力,也使发达国家由去年对通缩的担忧转为较强的通胀预期,加大了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三是西亚北非持续动荡和日本大灾给国际经济造成消极影响。联合国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显示,日本地震、海啸以及核电站危机动摇了世界金融市场,并扰乱了全球重要供给链条。西亚和北非动荡局势曾在今年前四个月推动国际油价飙升。国际粮食和其它主要商品价格也大幅上升。

6、四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当前国际上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一些主要国家不断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影响着外需的复苏,使中国这类的出口大国深受其害。09年以来,数十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贸易调查和起诉,美国等国又不断逼压人民币汇率升值。2011年美国当地时间10月6日晚上美国国会参议院宣布推迟原定于7日举行的有关人民币汇率法案的全院最终投票,在此之前,10月3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不顾中方坚决反对,程序性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立项预案。该案以所谓“货币失衡”为借口,将汇率问题进一步升级,采取保护主义措施,逼迫人民币升值,这严重违背世贸组织规则,严重干扰中美

7、经贸关系,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五是各国需要加紧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新的世界经济条件下,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越来越难以为继,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各国经济结构都面临大的调整。与此同时,全球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更趋深化,推动各国加快以科技创新来带动产业的升级。而不同经济体都面临如何处理好自身的调整问题:发达国家力图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再工业化”,即重振制造业(经历金融危机打击后,美、英等发达国家意识到,其经济过度依赖服务业,靠消费拉动经济存在的问题,欲通过重振制造业来实现经济的再平衡,切实解决就业问题和扩大内需);新兴经济体则需要努力增强自身的发展后劲。但经济的调整和增

8、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目前欧洲高福利国家的经济调整就面临强大阻力,欧美国家的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不少国家还出现了社会动荡,如今年8月在英国多地发生骚乱,10月在美国上演“占领华尔街”行动。各种迹象显示,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正在呈现放缓的态势。欧元区经济持续疲弱,欧洲债务危机有蔓延、扩散的趋势,意大利、西班牙等主要经济体已被卷入债务漩涡;新兴经济体受通胀困扰,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今年一季度印度GDP增速降至7.8%,创近5个季度新低,中国二季度GDP增速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经济数据好坏参半,复苏势头极不稳定。 受上述因素影响,今年7月,国际能源署再次下调了

9、对今年全球原油需求的预测,将今年需求的同比增量预期从之前的130万桶/日调降至120万桶/日。(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合作与竞争同步发展1、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消长变化,新兴大国整体崛起势头强劲美国继续受金融危机和伊拉克及阿富汗反恐战争拖累,软、硬实力都明显受挫,操控国际事务的难度加大。据统计,自911事件以来,美国用于反恐战争的费用已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仅阿富汗战争就让美国在10年中付出了4430亿美元和1500多条生命的代价。如今,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高失业率以及本拉登之死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质疑是否值得继续在阿富汗每月“烧掉”数十亿美元。2011年月22日,奥巴马发表讲话,宣布从阿富

10、汗撤军计划。他宣布,从7月份开始,第一批撤军约5000人,到今年年底前,再撤出5000人,总数约为1万,2012年夏天前将再撤军2.3万人,到2012年夏季总共撤回3.3万美军,2014年,美国要将安全控制权全部移交给阿富汗政府,并和阿富汗政府建立伙伴关系。同时,金融危机后,美国的自由主义模式遭到质疑,自信心和优越感大大受挫。欧盟、日本也是困难重重。欧洲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深重,经济的复苏缓慢。日本地震、海啸、核泄露灾害对日本国民心理造成巨大冲击,使本来稍有起色的经济重陷停滞。与传统发达国家普遍面临内外困难,实力和影响力相对下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发展中大国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

11、影响,利用“金砖五国”和“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峰会外交平台,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使得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全球经济均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10年12月,“金砖四国” 决定接纳南非加入(注:一般认为,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高盛公司,2003年10月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这个词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

12、、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新兴大国合作态势。南非是非洲的最大经济体和重要的地区大国,其经济产值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1/3,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有着广泛的经济联系。“金砖四国”通过与南非的合作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和带动非洲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南非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非常活跃,是非洲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代表,也是二十国集团成员。南非的加入不仅弥补了“金砖四国”机制中没有非洲代表的缺憾,而

13、且形成了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联系网络,提升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金砖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国土总面积约占世界的3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18%,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5%。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按照市场汇率估算,金砖四国(不含南非)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将从2008年占世界份额的15%上升到2015年的22%四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同时四国的GDP增量也将占世界增量的1/3。报告指出,21世纪头10年,新兴经济体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6%,其中,中国超过10%、印度超过7%、俄罗斯超过6%,金砖国家整体平均

14、增长率超过8%,远高于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及4.1%左右的全球平均增长率,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佼佼者。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峰会推动世界更均衡地发展,其影响力正延伸至全球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本次峰会通过了成果文件三亚宣言,对金砖国家未来合作作出具体的规划。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以“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为题作了重要讲话,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近年来,二十国集团( G20)地位的凸显也推动了大国关系的结构性变化。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G7(七国集团)和后来的G8(八国集团),作为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论坛,一直形式是主

15、导大国外交的俱乐部。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和各种全球问题的凸显,仅限于西方大国的小圈子开会,对解决当今世界的问题没有多少意义。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标志着由单人富人俱乐部主导世界经济时代的结束。2009年,包含了主要发达国家和重要发展中大国的二十国集团(G20)取代原有的八国集团(G8),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首要全球性论坛和组织(注:二十国集团由八国集团(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和十一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以及欧盟组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社会认

16、识到,国际金融问题的解决除西方发达国家外,还需要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参与。1999年9月,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华盛顿发表声明表示,同意建立由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就国际金融问题进行磋商。1999年9月25日,八国集团的财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二十国集团。2009年9月25日,全球19个主要经济体和欧洲联盟领导人在美国匹兹堡宣布,二十国集团(G20)将代替八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首要全球性论坛。八国集团将在国际经济事务上退居次席,转为主要关注国际安全、外交等问题。 西方媒体评论说,二十国集团“升级”,反映当今世界现状,凸显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重要性

17、)。二十国集团的GDP总量约占世界的85%,人口约为40亿。在二十国集团当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了成员国的半数,它们的诉求直接影响20国集团历次峰会的结果。在2010年11月举行的20国集团首尔峰会上,发展中大国和发达国家求同存异,达成四项重要成果,包括加强20国集团作用,携手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继续深化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将发展问题作为20国集团峰会的长期议题,为缩小南北差距、缓解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创造条件;确立了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步骤。从这次会议开始,二十国峰会已经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应急性机制成为全球经济的常设治理平台。这个机制蕴含的最大变化是,新兴市场国

18、家从原来八国集团饭后茶余的“对话国”变为二十国集团的平等成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有了实质性提高。当然,也应当认识到,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低估美国等西方大国的综合实力和纠错能力。它们不仅在经济、科技和军事上有着相当的实力基础,而且在科技、商业方面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以及较为成熟的社会、政治、经济调整机制,使其在国际上拥有的优势还可保持相当一段时期。国际力量对比中北强南弱的基本格局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难以改变。即使是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国家,都不可能在短期内追赶上发达国家几百年里积累起来的优势。2、各国加紧调整对外战略,合作与竞争同步发展新世纪头10年美国以反恐、防扩散

19、为重点的对外战略调整渐露端倪,逐步从过度倾注于反恐转向更多投入大国地缘战略角逐,应对崛起大国,同时强调多伙伴合作关系。奥巴马访欧强调美欧同盟关系的重要性,但“大西洋联盟”在双方安全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有所弱化;美国2010年高调宣布“重返亚洲”,今年以来介入亚太地区的积极性不减,美日同盟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美俄关系“重启”产生积极效果(注:2008年俄格危机后俄与欧美关系处于僵冷状态,奥巴马总统上台,从美国全球战略利益出发,提出“重启”美俄关系,以缓解双方之间紧张对峙的局面。为此,他主要采取了重开军控谈判、暂缓北约东扩、调整反导计划三项举措。俄罗斯也“投桃报李”,在阿富汗战事上给北约运输物资提供一

20、定的便利,在制裁伊朗问题上作出配合,在战略武器与反导关系上达成妥协,此外,还提出与西方国家建立“现代化伙伴关系”的经济建设方针等),但双方在反导和俄加入世贸组织等问题上仍龃龉不断。欧洲一体化在艰难中推进。俄继续大力推进“经济现代化战略”,强化军事实力地位,同时外交上积极调整与西方关系,极力推动独联体地区的一体化建设。日本仍在努力刺激经济,战略上拉住美国,力保政治经济影响力。各大国对外战略的调整,目标均在于争取更加主动的国际地位,伴随这些调整而来的相互竞争和合作的深化,势必为各国的交往关系和世界局势增加新的变数。新兴大国倡导以平等、互利、共赢为基础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在相互借重、协调共进、增强自

21、身竞争力的同时,都注重维持同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世界格局持续调整过程中,中美互动备受关注。进入2011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为中美两国关系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新阶段奠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两国确定中美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基于中美在双边、地区和全球领域广泛开展合作的事实,旨在进一步推进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以相互尊重的精神开展伙伴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实现互利共赢,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贡献。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增进战略互信是中美关系的一

22、个突出课题。中美联合声明体现了两国在战略层面增进了解、求同存异、加强互信的积极意愿,宣布了两国高层及机制性交流计划,相信这些举措对进一步增进两国战略互信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三)国际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传统与非传统领域挑战同时上升2011年,国际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传统与非传统领域挑战同时上升(注:传统安全是指国家间在政治军事领域进行互动而形成的安全问题,遍及全球的武装冲突特别是重大武装冲突,军备竞赛与裁军谈判、军事部署与军演都属于这个层面的态势。非传统安全是指政治、军事安全之外的安全问题,主要指当今比较冲突的恐怖主义、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政治以及难民移民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问

23、题,也不是一个国家能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能通过军事政治手段,而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进行国际合作和多层次的治理。),主要表现在:其一,西亚北非局势引发地区大动荡,政治冲突和政权更迭此起彼伏,各种政治势力展开角逐。美欧既要在地区动荡中寻求自保,又要对变革因势利导,法、英、意等欧洲国家挑头军事干预利比亚,强力推行“新干涉主义”,使地区动荡和紧张骤然升级。这次巨变短期内难以平息,中东和平进程面临新的挑战。自今年3月北约介入利比亚以来,利比亚局势起落不定,战局几度胶着。8月下旬,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武装在北约强大空中优势支持下攻入首都的黎波里,亲卡扎菲的力量被打散,利比

24、亚局势出现重大转折。不到半年时间,当年利比亚革命的英雄、执掌利比亚政权达42年、在非洲联盟和阿拉伯国家曾具重要影响力的卡扎菲大势已去。随着卡扎菲的失势,利比亚基本上结束了一个时代,而新时代能否顺利诞生仍然有待观察。基于利比亚的国情和传统,当前掌权的“全国过渡委员会”要承担起构建国家权力体系的重任,建立包括政党、议会、各级政府及军队和警察在内的一整套现代国家政治体系,可谓重任在肩。当前,利比亚存在地区间、部落间、反对派派别内部、新当权派与前政府势力间的权力角逐。反对派已经表示将在8个月内举行全国选举,未来的国内政治派别不会只有“全国过渡委员会”一家。此外,利比亚国内还面临着极端主义的现实威胁。由

25、于“基地”组织等恐怖势力长期在北非地区活动,如果利比亚国内局势不能尽快稳定,不排除这些极端势力和恐怖组织浑水摸鱼、扩大势力。同时,带头支持推翻卡扎菲政权的国家已经在向利比亚新政府“邀功请赏”,迫使新政府政策有所倾斜。8月25日,“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承诺,今后将依据其他国家在利比亚冲突中给予反对派的支持和贡献施以“回报”。这或许意味着利比亚新政府会对法国、英国、美国、卡塔尔等国有所照顾。更值得关注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动向。受到利比亚局势转折的鼓舞,西方国家可能继续向叙利亚、也门当局施加压力,要求其彻底改革。进而有可能对他们不满意的其他所谓阿拉伯国家独裁政权施加压力,达到在中东地区推

26、行有利于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的目的。今年8月,随着叙利亚示威抗议者与现政权的冲突不断加剧,西方对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谴责也在步步升级。8月18日,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要求阿萨德下台的声明后不久,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欧盟也陆续发表声明,齐声催促阿萨德为了“叙利亚的福祉和人民的团结”而下台。10月7日,美国白宫呼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现在下台”并警告他正带领叙利亚走向“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也表示,叙利亚领导层应该在国内进行改革,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就将被迫下台。其二,核扩散风险犹存。朝鲜、伊朗在核计划问题上拒绝向美国妥协,刺激其它“敏感国家”萌发开发核技术的冲动。“韩朝炮

27、击事件”和2010年末西亚北非出现动荡苗头后,朝鲜、伊朗推进核计划的立场更加坚定,对美国的态度更为强硬。当叙利亚、利比亚等国看到美国毫无良策来遏制朝鲜、伊朗的核计划时,它们的“核合作期待”便有所抬头。叙、利两国领导人均认为,他们对阿拉伯世界的振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包括推动阿拉伯民族掌握并利用核技术。在西亚北非动荡浪潮爆发前,埃及、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土耳其等加紧制定“和平利用核能计划”。其三,世界虽遭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但各国常规军备大幅增长。据新华社电,知名安全智库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11年6月7日发布报告说,美国2010年军费开支为6980亿美元,继续排名世界首位,占全球军

28、费开支43,是中国的6倍还多。据估算,2010年全球军费开支为1.6万亿美元,较2009年增加1.3。除美国,军费开支居前10位的国家还有中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德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和意大利。此外,据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10-2011),2010年以来,越南、朝鲜、伊朗、印尼等国军费大增,新加坡、阿联酋、叙利亚、科威特、埃及、土耳其等大量采购武器。其四,热点一个也未消除,继续影响地区稳定并牵动大国关系。2010年,“天安舰”和韩朝炮击事件造成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局势骤然紧张,美韩日对朝政策更趋强硬,虽然目前局势有所缓解,但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正变得更加遥远。2010年8月底,驻

29、伊美军作战部队从伊拉克全部撤出后,伊安全局势恶化。2010年,伊拉克迎来了伊战爆发后的三个非常重要的时刻:3月,伊拉克举行了自2005年以来的首次国民议会大选;8月底,驻伊美军战斗部队全部撤出伊拉克;12月,伊拉克新政府宣誓就职,结束了长达半年多的政治真空状态。然而当前,纷繁复杂的种种问题仍然摆在命运多舛的伊拉克面前:国内各派政治力量争权夺利的斗争远未停止,“基地”组织和各派武装趁机不断制造恐怖暴力事件,在伊拉克国内政治斗争难以尘埃落定以及伊安全部队能力难以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伊拉克人民仍将面对与忍受持续的暴力与死亡。阿富汗实现国内和解无望,恐暴活动频繁,卡尔扎伊政权无力控局,2011年9月,阿

30、富汗前总统、阿富汗高级和平委员会主席布尔汉丁拉巴尼当地时间20日在首都喀布尔家中遭遇自杀式爆炸袭击身亡。分析称,此次袭击是对阿富汗与反政府武装势力如塔利班等展开和解的一次重大打击,分析人士说,此事可能会加剧阿富汗种族派系的矛盾,对和解进程的推进更是有害无益。巴以直谈因定居点问题搁浅,影响中东稳定。其五,“三股势力”活动猖獗。“基地”组织利用巴基斯坦水灾、阿富汗政府失信于民、美从伊撤军、巴以和谈受阻等事件,在南亚、中亚、中东、北非推进“本土化”战略,使一批国家的安全形势恶化。今年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在当天的突袭行动中身亡。随后美国动用航母将拉登葬于北阿拉伯海。

31、他的死会对恐怖组织有些打击或者影响,因为他毕竟是恐怖组织曾经的领袖和标志性人物,但是并不会对基地组织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因部分阿拉伯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力,民生和社会公正问题缺陷扩大,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进一步扩展了社会基础,并在2011年爆发的中东北非动荡乱局中推波助澜。 “东突”组织、车臣武装团伙等分离主义势力多方获取外援,以恐暴手段谋求“独立”的活动呈现回潮。其六,海权争端热度不减,北极热明显升温,南海争议波澜四起。在我南海地区,越南、菲律宾借助域外大国势力,一度表现得咄咄逼人。与此同时,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或扬言插手南海问题或直接参与在该地区的军演,给该地区带来了更多的不安定因素

32、和不确定性,使得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由于北极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丰富资源(拥有900亿桶原油储量,超过47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储藏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山加速融化而形成的欧亚间路程缩短近一半的北冰洋航道),周边各国对其的争夺由来已久。近年来各国对北极争夺升温,在2011年5月12日召开的第七届北极理事会会议上,美俄(还包括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等八个北极圈国家不仅签署了首个国际公约,而且还强调在北极事务上拥有特权,甚至个别北极圈周边的国家还说,应该排斥非北极圈周边的国家来参与北极事务的开发和合作。其六,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安全威胁更趋多样复杂。能源、粮食、水资源、自然灾害、环境事故、恐怖主义、传染病、信息网络等方面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有增无减。日本核泄露灾难引发核能安全领域的反思,可能催生新的国际核能安全机制。各国重新审视核能安全规划,一些国家冻结核电项目。2011年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东非爆发大规模饥荒,受灾人数超过1000万,重灾区索马里有1/3人口面临生命威胁,而原已灾情不轻的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接收了大批索马里难民,也令本国负担加重,这次饥荒规模甚大,直逼死人过百万的1984年埃塞俄比亚世纪灾荒。导致这次大饥荒既有当地遭遇60年罕见的大旱,导致粮食产量直线下降、粮食储备枯竭,全球粮价暴涨的因素,也有索马里内部持续不断动荡的原因。二、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