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80.88KB ,
资源ID:442604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260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现状.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现状.docx

1、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现状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现状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地貌多样,高差悬殊,河流纵横,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明显,适宜于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引种驯化和种植,孕育了贵州丰富的生物资源,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一、资源条件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全省国土面积约17.61万km2,山地、丘陵占省国土面积的92.5%,是一个没有平原依托的内陆省份。全境海拔高度平均在1000米以上,西部海拔1500米2800米,中部1000米左右,北、东、南三面边缘河谷在500米

2、左右,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的亚热带地区,冬暖夏凉,雨水丰沛,全省森林覆盖率达35%,为各种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贵州地理环境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立体农业特征十分明显。土壤以地带性黄壤和非地带性石灰土为主,但从南亚热带到中温带的地带性土壤在贵州均可找到踪迹,适宜生长各种不同的作物。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背景的多种组合,使贵州丰富的生物资源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和品质特殊性,给贵州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有利的生态环境。 (二)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由于贵州全境处于多种气候交汇的过渡性地带,生物群落的边缘效应,决定了贵州省是

3、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繁多的生物资源,为贵州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优越的资源基础。 (三)环境污染较轻。市场消费趋势决定了特色农业要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必须首先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绿色或有机)食品。贵州境内对环境污染较大的化工、冶金等企业相对较少,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农用化学品的施用量少,所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受污染较轻,环境状况也明显优于发达省区甚至周边省区,是我国最适合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地区之一。2003年,贵州的农药施用量仅为0.13公斤/亩,化肥施用量仅为10.8公斤/亩,在全国排位居后。这为我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供了有利条件。2

4、002年,贵阳市环保局、贵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交的贵阳市中药材基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表明,按照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规定(空气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应符合土壤质量二级标准,灌溉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结合退耕还林,在全市25度以上坡耕地取样监测,符合条件的有23.3万亩,为贵阳市发展中药材GAP种植基地提供了决策依据。限于财力,省的其他地州市尚未开展此项监测,但贵阳市的监测结果说明,其他地州市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空间更加广阔。 (四)地域性突出。地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产品的内在品质。贵州复杂的地质环境赋予了特色农产品明显的地域

5、性,使众多特色农产品呈现出“易地而竭、隔界不长”的现象,形成了一批范围相对较小、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区域布局。这种地域性特征既是贵州特色农业独鳌一方(独占鳌头)的地理优势,也是贵州特色农业难以做大做强的地理障碍。特色农业是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支撑的农业。特色农业可分为广义(农、林、牧、副、渔大农业)和狭义(农作物)的特色农业,统一称为特色农业。在此讨论的是狭义的特色农业,是以大宗、名、特、优、稀土特产延伸而来。大宗、名、特、优、稀农产品,具有地域限制性,品质特殊性,珍贵稀有性,品牌效应性,规模悬殊性,价值廉诚性的特征。特色农业的形成,受地质、地理、气候、品种、施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地质环

6、境的控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名特优农产品种类:(1)原生态名特优农产品。(2)因地制宜引种的名特优农产品。内在品质是名特优农产品的灵魂,在贵州特别受地质环境的控制,因为贵州岩石出露面积与其它省对比的比例最大,岩石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场所。市场经济把非名特优农产品,加工成为仅仅是形态好的产品,而忽视内在品质特征,属于名特优农产品产地之外生产的农产品,“鱼目混珠”地贴上名特优农产品的商标,以假乱真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不符合名特优农产品生产的规则。目前所知,绝大部分的原生态优质农产品基本上出自硅酸盐岩地质环境背景区。90%以上的名特优农产品产在贵州国土面积40%的地区,10%的名特优农产品产在60%的碳酸盐

7、岩地质环境背景区。应该抓住贵州的省情,用地质环境连片的条件,发展硅酸盐岩地质环境背景区的名特优农产品,处理好各种农作物相互争地的问题。二、发展现状近年来,贵州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如中药材、夏秋反季节蔬菜、辣椒、马铃薯、苦丁茶、柑桔、梨、花卉、香猪、乌骨鸡、野桂花蜜、特色渔业等,正在市场崭露头角,前景喜人,成为我省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亮点。贵州是我国最适宜种植中药材的地区之一,部分产品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中药材生产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2003年6月农业厅调查统计,全省已种植的天麻、杜仲、银杏、半夏、石斛、太子参等79种,总留存面积在107万亩以上,为贵州的中药材生产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全省现有制药工

8、业企业195家,生产中成药、民族药共256个。2004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总产值63.08亿元,占全省GDP的1.57%。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是贵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也是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竞争国际中医药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全国性农业结构调整使蔬菜发展加快,大众化蔬菜产品出现了季节性、区域性过剩,蔬菜需求向反季节、名特优、无公害产品发展。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条件十分优越,具最接近国内主要消费区域和出海口岸的优势,发展前景很好。2004年全省夏秋反季节蔬菜商品基地种植面积67.4万亩,生产商品菜170万吨,全部销往国内华南区和周边区,

9、部分优势品种还远销欧盟与日本,实现产值11.9亿元。 贵州是辣椒之乡,优质品种多。2004年贵州兼用型辣椒(鲜食、干制、加工型品种)种植面积205万亩,产量133万吨,产值17.9亿元。干辣椒是贵州辣椒产业的主要产品,也是辣椒制品的主要原料,全省现有近70家辣椒加工企业,辣椒制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居第一,加工业产值已达9亿多元。特别是贵州辣椒加工龙头企业“老干妈”公司,2004年年销售收入已达6.2亿元,实现税收7521万元,利润13469万元,对地方经济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贵州是全国种植马铃薯最早的省份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和产量目前在全国名列前茅。1999年2001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在

10、全国仅次于内蒙古居全国第二,总产量在1999年居全国第一,20002001年均排全国第二;单产水平也由1990年的640公斤/亩提高到860公斤/亩,在全国位居第16位。2004年全省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已达到827万多亩,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18%,成为我省第三大粮食作物。同时,我省已建一批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形成年产近3000万粒微型薯的生产能力,实际生产已超800万粒,脱毒马铃薯微型薯快繁能力已具有相当规模,为全省脱毒马铃薯推广、马铃薯单产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贵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叶已成为我省的主要优势特色经济作物之一。2004年末,全省实有茶园面积66.77万亩,茶叶总产量18

11、584吨。目前全省茶叶初制加工能力超过1万吨,精制加工能力接近1万吨。有一定规模交易量的茶叶批发市场有贵州茶叶批发市场、贵阳太升茶叶批发市场、湄潭县的西南茶城、都匀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全省有“都匀毛尖”等省级以上名优茶品牌50余个。另外,贵州苦丁茶的发展势头也比较好,目前年生产能力已达150-200吨,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优质水果中,柑桔和梨的优势比较突出。 2003年全省共有柑桔类果树52.39万亩,产量13.53万吨,分别占水果总面积的35.52%,水果总产量的24.30%,面积和产量均居各类水果之首;其中,椪柑10万亩,脐橙4万亩,优质柚5万亩,尾张温州蜜柑等品质较差的品种大约28万亩。

12、已有4个品牌获得了省优质农产品认证,2个品牌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2003年梨树栽培面积46.5万亩,占全省水果面积的30.06%,产量9.79万吨,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22.36%。省内各县(市、区)均有梨树的商品栽培,栽培品种中多为砂梨系统的日本品种或具有日本梨亲缘的品种和本地砂梨品种,“金秋梨”约25万余亩,“湘南”、“平坝二十号”、“长十郎”等13万亩,“黄花梨”3万亩。已初步形成了黔中、黔东、黔西北优质梨产区,创建了“苗疆”、“金谷”、“乌江”、“山妹子”、“雷公山”等5个省优质农产品品牌,梨果品收入已成为40万农户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梨产业已成为部份县市的支柱产业。 我省花卉产业

13、悄然兴起,特别是“九五”以来,随着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我省花卉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好势头。据统计,至2004年,全省包括鲜切花、盆花、盆栽观叶植物、盆景、食用药用花卉、绿化观赏苗木、草坪等在内的花卉面积9余万亩。其中, 鲜切花面积1863亩,销售量4411.6万枝; 盆花面积5766亩,销售量572.7万盆; 盆栽观叶植物面积1692亩,销售量158.3万盆;以金银花、百合等为主的食用药用花卉面积63081亩;观赏苗木面积14881亩, 草坪72.44千平方米。全省花卉设施栽培74.936千平方米,花卉企业314家,其中大型

14、企业68家,花卉产业从业人员11163人,花农3233户, 花卉市场79个。2004年全省自产花卉销售额2.05亿元。从全省的花卉布局和销售来看,贵阳市的花卉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花卉生产面积占全省的50%,以贵阳市为中心的花卉市场正在形成。鲜切花中的非洲菊、马蹄莲等品种因质量好、产量高,己基本占领省内主要市场。 贵州香猪是我国稀有的优良微型地方猪种,2002年以中心产区从江县为主体的香猪存栏总数已达12万头,其中基础母猪达2.5万头,其产区在由从江西部月亮山一带逐步向外延伸。在产品销售上立足本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目前已建立了贵州、湖南、广州、深圳等国内销售网络,同时与美国ABA集团签订了长

15、期供货合同,展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贵州乌骨鸡品质优异,药用保健价值、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高,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品种主要由贵州优良地方鸡种中的乌鸡类群经本品种选育而来,有黑羽矮脚乌鸡,竹乡乌鸡、小香乌鸡和乌蒙乌鸡。经研究测定,肉质均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须氨基酸、维生素和常量、微量元素,具有极好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这些乌鸡除均具有“土、香、乌”的优点外还各具特色。以小香乌鸡为例:具有“小、土、香、乌”的特点,体型小,肉质细嫩,肉味鲜香,汤含特殊的甜乳香味,具有极好的食用价值。这些特点,完全符合当今消费市场对美食和保健价值的追求,以及家庭结构小型化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近3年来“侗家小香

16、乌鸡”以32-36元/千克售价已打出特有品牌。2000年,贵州年出栏乌鸡近200万只,年产乌鸡肉0.28余万吨。约占鸡肉产量的4%。比1990年的年产70余万只增长了约180%。平均每年增长18%。促进了贵州养鸡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蓝子。 贵州省野桂花主产于黔东南州的锦屏、天柱、剑河、黎平、从江、榕江等县。据黔东南州森林调查队初步调查,黔东南的野桂花有11种之多,野桂花蜜的蕴藏量至少为500吨左右。除野桂花外,黔东南州还具有丰富的中蜂资源,约5万群左右,这就为开发当地的野桂花蜜创造了条件。2000年,由贵州省畜禽品种改良站、州农业局、锦屏县政府三家出资,购进了小型蜂蜜浓缩设备,使锦屏

17、县的瓶装野桂花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目前为止,黔东南州已建立中蜂标准蜂场85个,蜂群总数达8000余群。特色渔业主要有:1.鲑鳟、鲟鱼养殖。全省现有鲑鳟及鲟鱼流水养殖场15个,养殖规模10万余平方米,养殖品种主要有虹鳟、金鳟、三女鳟、北极红点鲑、银鲑、俄罗斯鲟、杂交鲟、匙吻鲟等近10个,平均单产15-30kg/m2,近几年市场需求量及产量均呈几何速度的增长。2.土著鱼的开发。中华倒刺鲃、月鳢、裂腹鱼驯养及繁殖技术已获成功。在遵义市建成一个省级中华倒刺鲃原种场,现存亲本近200对,具有每年繁育约1000-3000万尾苗种的生产能力。斑鳠、唇鱼、大鲵、岩原鲤、大刺鳅等地方特有鱼类的人工驯养取得初

18、步成效,此外有些金线鲃属的野生鱼类有望开发出观赏品种。3.斑点叉尾鮰及罗非鱼的养殖。在万峰湖与乌江水库网箱养殖基地,斑点叉尾鮰及罗非鱼的养殖规模呈上升趋势,其网箱养殖规模占网箱养殖优质水产品规模的一半以上,年产量近7000吨,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生产规模可以满足加工出口型产品的市场需要。4.腌鱼加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素有利用稻田内养殖的鱼产品加工成腌鱼产品,近几年随着以稻田生态渔业为主的稻田养鱼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稻田鱼”为材料的具有侗族风味的腌鱼加工业正在兴起,部分腌鱼产品已开发了省外市场,产品供应稳步增长。此外,全省各地还有众多区域性的特色农产品,是贵州特色农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9、如:魔芋,小杂粮类,猕猴桃、杨梅、核桃、板栗等干鲜果类,平坝灰鹅、三穗鸭等地方特色畜禽产品等都以其独特的地域性和特殊的产品品质,受到市场的青睐,体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时,各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势头较好,“一县一品”、“一地一色”已现雏形。茶树良种繁育场及繁育基地,全省现年生产良种茶苗3200多万株。目前,全省良种茶园面积占60%左右,无性系茶园面积占11%左右。 全省相继建成了国家(丹寨)柑桔无检疫病虫良种繁育场、贵州省果茶良种繁殖场和与之配套的果树生产重点县苗木繁育圃;建成了柑桔、梨、猕猴桃、桃、杨梅、苹果、葡萄、枇杷等优质水果基地30余个,水果良种己有一定比例。中药材生产基本实现良种化。2、

20、标准化趋势。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茶叶、水果基地建设及茶叶、辣椒生产的标准制定等基础工作已取得成效。目前全省安排GAP种植试验示范中药材12个(其中科技部项目9个),2004年9月, 何首乌、太子参GAP基地已通过国家认证,成为我省首批国家GAP示范基地。2004年,省农业厅安排中药材GAP种植试验示范基地4个。全省已创建5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24个国家级和100个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6个,面积72.3万亩;评定省优质农产品43个;累计有27家企业的184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证书,7家企业的12个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建立绿色

21、食品生产基地32个、98万亩。3、产业化趋势。贵州辣椒加工性能好,加工程度深,加工产品在传统的油辣椒和发酵辣椒制品的基础上发展辣椒风味食品,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在辣椒碱、辣椒红素开发上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一些省外、国外厂商被贵州马铃薯的生产优势所吸引,正在洽谈投资建设马铃薯加工厂事宜。全省已完成GMP改造的中药企业98家,323条生产线,正在实施GMP改造的近40家,投入技改资金16.5亿元,生物制药业已成为贵州经济新的增长点,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省茶叶加工多数以茶叶生产单位为主,涉及农业、监狱、民政、水电、乡企、供销、外贸等多部门,初级加工能力万余吨,精制加工能力近万吨,已有

22、6家茶叶加工企业被评为我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了有较大影响的“尊荣贵宝”、“信友”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民果树协会30余个,为果树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4、品牌化趋势。贵州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进程正在加快。优越的环境条件,为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供了资源环境保证。贵州辣椒制品己有“老干妈”、“好花红”、“老干爹”、“苗姑娘”等一批知名品牌,且发展势头强劲,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以苗族药为代表的贵州民族药工业产值增长比例明显高于全省工业发展比例和其他医药工业发展比例。贵州一批民族药生产企业,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己有贵州神奇、益康、益佰、信邦、百灵、宏宇等一批知名品牌。全省有历史记载的名茶有14个,明朝时贵州贡茶的数量居全国第二位。新中国建立以后又先后创制了一大批名茶。历史名茶“都匀毛尖”198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目前,全省已有省级以上名优茶50多只,这些茶滋味、品质、香气兼优,各有千秋,风格奇特,在国内茶叶市场享有“味精茶”之称,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水果上形成了“都柳江”牌碰柑、夏橙,“苗疆”牌金秋梨、“阿栗”牌杨梅、“六广河”牌猕猴桃等一系列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质水果品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