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01.86KB ,
资源ID:44171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171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公文化.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公文化.docx

1、关公文化关公文化 关公以叱咤风云的神姿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以义薄云天的魅力让世人赞颂。在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关公忠义仁勇的精神一直是我们炎黄子孙继承的道统 。唐朝礼部尚书虞世南称赞关公是“利不动,爵不絷。威不屈,害不折。心耿耿,义烈烈。伟丈夫,真豪杰。纲常备,古今绝。”可谓恰如其分。 一、关公所具有的超人之勇 关公从起事涿郡,征战于徐、兖,奔走于冀、豫,立功于江、淮,战役于荆、楚,可谓神威赫赫,其勇猛实力是先决条件。 在以冷兵器为主要作战手段的时代,衡量、评价一员大将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本人的勇武素质:二是领兵打仗的能力。东汉末年,曹操、孙权、刘备三方及相关诸侯中,一流上将有几十人,但被用

2、“虎”形容的为数不多,称“虎”就是非一般的勇猛。 吕布、孙坚、许褚、于禁、吕蒙都被称为“虎”。称关公、张飞为熊虎。例如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除称为“虎臣”外,关、张二人还被当时魏、吴两方称为“万人敌”。 本文作者刘艺为荆州关羽祠设计制作的刘关张桃园结义群雕 魏名臣及重要谋士程昱说:“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无论是从评价次数还是评价的高度,关公都是曹操、孙权各方公认的名将。如果单从评价来判断,关张的评价要超过吕布。之所以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乃是突出刘关张三兄弟同仇敌忾、共赴沙场、生死相随的精神。同时也是为尽快拿下吕布

3、,取得胜利。吕布之所以侥幸逃脱,实在是占了赤兔马的便宜。他之所以还能与刘关张战上几个回合,也是正常的,毕竟吕布也是名将。所谓“熊虎”,即兽中之王,力大无穷。所谓万人之敌,概能敌万人,这些虽有夸张色彩,实是用来表达心中的畏惧和出人超众的体能武艺。虽然三国演义称吕布英勇为第一,在三国志平话中却言张飞打败吕布,推张飞为勇武超凡,而张飞却亚于关公。 三国专家盛巽昌认为:“据三国志三国英雄武艺最高强者,应首推关羽、张飞。”从各种史书、史料评价亦可知,“万人敌”的称号,名震敌国,与他们同时代的其他勇将都是没有的。 汉代以后称赞将领勇武,都用关、张来比喻。例如晋书刘遐传称西晋刘遐每临战阵,“率壮士陷阵摧锋,

4、冀方比之张飞、关羽”。因此,清人赵冀廿二史札记卷七关张之勇称:可见二公之名,不惟同时之人望而畏之,身后数百年,亦无人不震而惊之。威声所垂,至今不朽,天生神勇,固不虚也。 剔除各种传说,仅史书记载中,表明关公勇武最有说服力的有三个典型细节: 一是斩颜良。颜良为袁绍名将,勇冠绍军。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载,关公“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挡者,遂解白马之围”。从关公斩颜良可以看出关公在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勇武风采。 二是水淹于禁七军。曹仁在樊城被关公包围,曹操派于禁、庞德等七军于樊城城北驻扎,援助曹仁,关公以名将睿智和超凡胆识,与之抗衡,并巧妙利用汉水,指挥骑、步、水军大兵团作战

5、,一战擒获三万曹军,使称为虎威将军的于禁投降,可谓降龙伏虎;称为立义将军的庞德被杀,可谓立义;称为假节、征南将军的曹仁龟缩于樊城内,可谓败北。在关公得胜巨大政治波冲击下,曹操所置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曹仁、于禁、庞德均为曹操一流战将,骁勇无比,在关公面前都成了败军之将。元胡琦对此高度评价,关公“鸣鼓则曹仁丧胆,扬旗则吕常束手。遂降于禁、诛庞德、掳傅方、执胡修。于是威震中原,莫不响应。 三是刮骨疗毒。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关公曾经被箭射中,穿透其左臂,后来箭伤处虽然愈合,但每到阴雨天气,骨常疼痛。医者说,箭头有毒,毒素渗入了骨头里,应该割开左臂上的伤口,刮去骨头上的毒素,然后这个病痛才

6、会消除。关公便伸出胳膊,让医者剖肉刮骨。当时关公正请一些将领相对饮食,一边吃喝,手臂上的鲜血一边流淌,接血的盘子都装满了。而关公仍然割肉取酒,像平常一样说笑自然。明祝枝山称“刺人于万众之中,割臂于谈笑之倾,则其绝勇天授,不假言矣!”这充分表现出关公超乎凡人的毅力雄风。 关公威名为三国各方所共识。东吴军队统帅陆逊把关公比作曹操、刘备同重量级人物。明万历著名学者胡应麟发表感慨说:“汉之末,曹操所惮者,备也,不在权也;权所惮者,关羽也,不在操也。”就连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也公然写明“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这些都充分表明关公在晚年的驭军水平和勇武神姿引发的强烈震撼。 二、义薄云

7、天的非凡气概 人之有忠义,犹天地之有元气。作为社会,忠正之气树,社会则和谐;作为人,忠义之气树,则百毒不侵,万古不磨,无愧于天地之间。表现在关公身上的忠义大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君臣之义,对刘备忠无二心 刘备与关公的关系,既有兄弟情手足义,但本质上是君臣之义。无论战事多么惨烈,前景多么暗淡,生活多么困苦,关公对刘备始终追随。元同恕在关侯庙记中称关公“操百诱而不动,事备千险而不移。”元胡琦在汉寿亭侯论辩中称赞:“宁辞千金之赏,而不肯做背刘之事。”如果说刘、关、张结盟中,刘备有特殊身份、背景、手段,还不如说关公、张飞二人品德高尚。 最典型最具说服力的是假投降曹操,拜书封金辞曹操一段历史,被几千年来人

8、们传为佳话。曹操为笼络关公,传说三天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在生活上对关公的优厚礼遇远远超过刘备。最终关公还是弃曹而去,投奔故主,“横刀拜书去曹公”,显示了“千古凛凛国士风。”曹操不但不加害,反而称赞说:“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能让敌人肯定才是社会和历史肯定的。 关公降曹表现为大智大勇:其一、关公降曹是为保护二位嫂夫人,这是大义的一种表现。宁可自己以身涉险,保护两位嫂夫人的职责不能丢失,是关公尽刘备之忠、行自己之义的风范。其二、表现为生死不惧。到曹操营垒,还敢谈与刘备“誓以共死”,还敢谈“终不留”,这些都要冒巨大生命危险。之所以曹操没杀关公,是关公智谋高曹一筹,与其周旋。从关公给曹操的几封信

9、也可看出,关公用心良苦。关公在给张飞信中,一语破的,“操之诡计百端,非羽智缚,安有今日?”主要是稳住了曹操,完成了保护二位嫂夫人的使命。 元诗人宋元高度赞扬关公为:“一面荆州赤手擎,当时华夏震威名。平生不背刘玄德,独有曹公察此情。” 关公义的核心是心怀天下、知恩补报。感念刘备对他的知遇深情,为救苍生于水火,因此才誓以共死。 曹操对关公也有知遇之恩,在剿灭吕布,拜关公中郎将。攻克下邳,擒关公后,拜为偏将军。斩杀颜良侯拜为汉寿亭侯。即便曹操再有恩于关公,关公也不会跟随他,主要是没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曹操追求的是凌驾于朝廷之上,选择时机取而代之。关公追求的是匡辅汉室。刘备集团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集

10、团,关键是这批人人格高尚,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为念,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为追求的目标,可以忧国忘家,可以血洒疆场,可以视金钱为无物。这批人的“英雄”、“万人敌”、“天下奇才”等评论大都出自政治对手们之口,因此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刘备作为这个集团的领军人物,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史料中称赞刘备人格伟大之处比比皆是。无论是上层,还是百姓,无论是政治对手,还是盟友,众口一词。曹操称刘备为“英雄”,而且认为天下只有两个英雄,一个是刘备,一个是自己。大儒孔融称刘备“忧国忘家者”,袁绍称刘备“弘雅有信义”,周瑜称刘备“天下枭雄”。刘备颠沛几十年,一生中败阵屡屡,几次丢弃妻子、女儿。为给关公报仇,不惜举倾国之力。

11、在临终前,教导诸皇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以服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关公慧眼识君。坦荡磊落,心皦日月。 关公心地善良,杀人出奔和最后被杀都由善良引发。关公亡命奔涿郡,斩杀豪强是因为恶霸强抢少女,出于义愤而打抱不平。大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风范。关公不是因为个人恩怨,维护的是人间正义。敢于冒死罪去救人、报仇,可见青少年时关公便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关公处理孙权关系时,在陆逊吹捧下,仍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他给陆逊的信中,对两边利益关系分析透彻,对仇视共同敌人给以鼓励肯定,又指出吕蒙西窥的错误,同时说“老夫之言诚如皦日”,表明关公伟大的人格力量。

12、就连与关公为敌的吕蒙也不得不承认关公的优秀品德,“其人长而好学,梗亮有雄气”。这表达和肯定的是关公所具备的光明磊落的英雄之气和豪杰之胆略。 三、不为利禄所动的崇高风范 曹操为实现笼络收买关公,实施了一系列手段。其一,在政治上诱以官,有三次。其中第三次在白马坡斩颜良,曹操表关公为汉寿亭侯。其二,惑以禄。关公初投曹操时,曹操“礼之甚厚”。关公斩颜良后,“重加赏赐”。但关公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 关公文化大透视一书总结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很有见地,包括: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关公所言所行,体现和丰富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

13、承。 这就是伟大的关公煌煌河东,哺育神灵。厚德载物,大道遵行。及至汉末,国势将倾。天地运作,帝圣承命。铤身赴险,刈除乡侫。别离故乡,涿郡避凶。幸遇刘张,桃园结盟。三拜动天,共誓此生。匡复汉室,兴举义兵。南征北战,广传英明。威震华夏,鬼神皆惊。大江作证,黄河动容。待人以义,对国以忠。处世以仁,任事以勇。河东人杰,功满苍穹。荆州归天,英名愈钟。佛求护法,道家冠名。儒拜夫子,帝尊上圣。百姓山呼,拥主天廷。四下称绝,朝野供奉。至高至上,时显神应。不改生性,普济苍生。解困扶危,福祉生灵。多助游子,五洲营生。异国他乡,大显神明。协理阴阳,天下变通。调协机里,和合一统。今又盛世,百业争荣。不忘大德,亦步亦行

14、。忠义仁勇,骨刻心铭。神威至灵,策人奋勇。芸芸群落,望尘躬行。誓从诚信,忠义始终。三祈帝圣,广赋神功。佑我信众,各尽其能。心想事成,建业树功。抚平险阻,天马行空。社会和谐,早构期成。得财得富,公私丰盈。安乐天下,福寿康宁!伏惟尚飨(三跪九拜)武圣关公诔原籍山西运城临猗县人、历史学家 樊竞延熹三年河东解梁龙逄世胄武圣诞降姓关名羽取字云长 嫉恶如仇诛除豪强而立之年缘逢刘张桃园结义千古流芳青龙偃月万夫莫挡征战群雄风激云荡刀劈华雄温酒未凉 赤兔飞戮文丑颜良保全大义蛰居许昌挂印封金春秋楼上挑袍断义灞陵桥旁奋闯五关勇斩六将主臣协力拓土开疆 义释孟德威名远扬单刀赴会神勇慨慷刮骨疗毒人泣仙惊水淹七军绩缵辉煌

15、麦城归天深痛巨创六秩寒暑驰骋沙场 策马横刀明禋大方忠信仁勇彪炳岳江肆摧奸宄威灵显彰大救黎元社稷栋梁天地并传日月同光古今不朽褒祀盈堂 忠义千秋浩气存常中华民族关公文化大透视(3)2012-04-19 22:01 来源:深圳广电集团关公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忠、义、仁、智、信、礼、勇,集中体现了关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关公文化的表现形式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关公文化结构的复杂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关公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概括起来主要有10种形式:第一种,关公生前活动及其身后种种传说中的遗迹、遗址、遗物等文物古迹。如山西解州常平关公的诞生地、许都故宅、江陵城、关

16、公挑袍处-河南省许昌市灞陵桥、关公水淹七军之地-湖北省襄樊市罩口川、古麦城、华容古道、掇刀石、卓刀泉、故关州、关公洞、磨刀石、洗马口、樊城、饮马泉、青泥池、汉城、关王岭、刷马岭、马跑泉、关公濑、铜柱、关山,以及关公的刀、印,无数的记述关公生平事迹和歌颂关公圣德的碑刻,等等。第二种:纪念关公的各种建筑。包括遍布全国城乡及海外的无数关帝庙宇、宫观、殿堂。最著名的如山西解州关帝庙、福建东山关帝庙等。园林.如洛阳关林。陵墓,如湖北当阳关陵。第三种:以关公命名的街道、公园、商店、宾馆、企业、产品等文化现象。仅关公故里山西运城市就有关府酒集团、关公大酒店、春秋楼酒店以及关公酒、关酒、武圣矿泉水、武圣西服,

17、等等。第四种:各种祭拜关公的礼仪规定、祀典制度;关帝庙建筑的规格、用料颜色等严格的规范制度,等等。第五种:古今中外各种纪念、崇拜关公的民俗风情、传统习惯。如悬挂关帝圣像;关帝诞辰、忌日的祭祀活动,包括举办庙会、演关公戏剧等;以及许多具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扶乩、占卜、抽“关帝签”,等等。第六种:有关关公的各种著作、作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关公本人的少量著述。关公一生征战,少有著述,遗留下来关公作品主要是些书信,至于忠义经十八章之类,很可能并非出自关公之手。关公的书信,如:三与桓侯书、与张辽书、官渡与操书、拜汉寿亭侯复操书、归先主谢曹书、又致曹书等。二是记述关羽生平事迹的著作。如陈寿三国志,以及华阳

18、国志、关帝志等史书及关氏家谱。三是关于关公的传说、故事、神话。这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关圣帝君圣迹图志灵感考就记载了53则,如“解池”、“金氏化狗”、“李忠愍公受书”、“沔阳庙存像”、“于保还乡”、“救张妪获生”、“广平府御水患”、“救沈民部”、“顾孝廉起疾”、“疫鬼避神”、“张副使回生”、“降浦氏兄弟手书”、“换目救儒”、“汤旌三返魂”、“显佑高加偃”、“留青日札”、“圣帝世家”、“闽中小记”、“神钺记”、“科名鉴戒”、“明滇志”、“嘉定捍倭庙记”、“公安疗病”、“木刀救张尚书”、“山海关辟瘟”、“钱家庄捍盗”、“戚三郎得妇”、“临场默助”、“周将军泥刀杀逆子”、“救病示医” 四是研究、宣扬关

19、公及其精神的著作、典籍,各种文学艺术作品:文章、诗、词、歌、赋、楹联、戏曲、书法、绘画、雕塑,等等。如三国演义、关圣帝君圣迹图志、关帝全书:等。特别是1995年8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关帝文献汇编,堪称关帝文献大成,全书分10册,120万字。内容包括图志、汇考、征集事迹、家谱、祠志、陵庙纪略、经训、传说、故事,等等。涵盖了关公研究的所有方面。第七种:关公的思想道德观念及精神气质,如忠、义、仁、信、礼、勇等。第八种:广泛存在的崇拜关公的情结、情感,包括日常的崇敬、仰慕之情以及宗教情感。第九种:现代尤其是近年来建立的各种研究、弘扬关公文化的社会组织。如学会、协会、关公或关公文化研究会、宗亲会、研

20、究所、关庙联谊会,等等。第十种:全国许多地方由民间或官方举办的各种纪念、宣扬关公文化的活动。如关公文化节、关公庙会,各种研究、开发利用关公文化的座谈会、研讨会,等等。关公文化存在形式的多样性中存在着统一性,各种具体的关公文化表现形式无论多么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一种关公崇拜现象及其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关公文化的核心在关公文化的物质内容与精神内容中,精神文化更为重要;在关公精神文化中,心态文化比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更内在、更重要。关公文化的忠、义、仁、智、信、礼、勇诸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忠与义结合,是忠义;义与仁相联,是仁义;智与勇相结,是智勇;信与义相系,是信义;礼与义相合,是礼义;仁与勇相融

21、,是仁勇。孔子曰:“仁者必有勇。”说明仁与勇是紧密联系的。但这并非说,关公文化的诸观念形态内容是无区别的同等重要。就重要性而言,勇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层次,而忠、义则是更为重要的层次,是关公文化整体内容的核心。在关公文化的上述诸要素中,勇是比较表层的内容,但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它是忠、义、仁、智、信、礼得以实现的条件和保证。在汉末诸侯割据,群雄并起的局面中,关公要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行事守信、礼等,没有勇武的精神和能力是办不到的。靠着他的勇武绝伦,才能过关斩将,千里寻兄,做到对刘皇叔的忠诚;靠着他的勇武,才能行侠仗义,斩杀豪霸;靠着他的勇武,才能行仁德,做好事,等等。在后世,关老爷的勇武

22、超群,鼓舞了一代代社会下层民众惩恶扬善的士气。关公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忠义。关公“彻底一忠”,“义贯千古”,他就是忠义的化身,其一生就是一曲忠义的歌。忠义是关公文化的核心,关公文化的研究者对此已形成共识。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从忠义的内涵与重要性看,忠与义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普遍的两个范畴,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它涵盖了人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忠调整着封建社会中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父子之间纵向的人际关系,要求后者无条件地服从前者,从而形成等级森严、以皇帝为至尊的社会秩序;义则调整着朋友、同级、同辈一类横向的人际关系。忠义的内容都是覆盖全社会的,但忠更为统

23、治阶层和正统社会所推崇,而义则更受市民社会、江湖社会的拥护,忠义结合,可谓上下沟通,左右逢源。崇祀关公,宣扬关公文化“欲使君臣劝忠,朋友效义”。这对封建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护是绝对重要的。其二,从忠义与关公文化中仁、智、信、礼、勇等内容的关系看,忠义是最能反映关公文化精神实质的部分,是规定、联结关公文化各方面内容的核心。忠体现着封建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是义、仁、智、信、礼、勇的基础和前提。义必须是忠义,即忠君前提下的义,才是封建社会所认可和提倡的。信也必须是忠信,信用要服从对皇帝的忠诚。勇也必须是忠勇,造反者的勇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忠是贯彻关公文化所有内容的,如此才“彻底一忠”。义则是更明显地

24、渗透于关公文化其他诸内容之中的,仁、智、信、礼、勇都贯穿着义的内容,是仁义、义智、信义、礼义、义勇。可见,忠义是统帅仁智信礼勇的,是关公文化的本质与灵魂。其二,从人们对关公文化的评论和赞誉看,对关公文化称颂最多的集中在忠义方面。“精忠贯日月,大义薄云天。”“彻底一忠,耿耿乎生死不相背负;横绝千古,洋洋哉云天常著英灵”“英贯金石,壮节植纲常。平生一片心,皎如赤日光。当其忠义直欲凌太行。”自古至今,歌颂关公忠义精神的文字不计其数,仅从关庙楹联这种最能揭示关公文化精髓的形式看,赞关公忠义的所占比重很大。又如:“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惟公号帝君。”“秉烛岂避嫌,昼夜思汉室;华容非报恩,始终藐奸雄?”“志

25、在春秋,自昔尊王伸大义;身骑箕尾,于今配帝答孤忠?”“天地一完人,文武才情忠义胆;古今几夫子,英雄面目圣贤心。”“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大义秉春秋,辅汉精忠悬日月;威灵存宇宙,干霄正气壮山河。”于右任先生曾为马来西亚关庙题联:“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如此等等,不列举了。这些楹联无一例外地高度赞誉关公的忠义精神和壮举,歌颂了关公平生对刘汉王朝的无限忠诚,对兄弟、朋友的参天大义。由此不难看出,人们是把忠义作为关公精神的代表来看的。在这一点上,封建帝王并不愚蠢,他们宣扬关公也知道关键之点。三国之后,历代皇帝对关公的封谥中突出地宣扬“忠

26、义”精神。第一个封谥关公的是宋徽宗,他于崇宁元年(1102)敕封关公为“忠惠公”,又于宣和五年(1123年)追封关公“义勇武安王”。在其影响下,后来各地许多关庙都俗称“忠义庙”或“三义庙”,皆突出忠义。宋徽宗在对招安后的梁山起义军头领进行分封时,仍然是强调忠义。把起义军的“正将封忠武郎,偏将封为义节郎”。清代第一个皇帝清世祖福临于顺治九年(1652年)在关公的封号中加“忠义”二字,称“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其后代乾隆皇帝又专门下诏,将封谥关公的“神勇侯”,改谥为“忠义侯”。惟恐人们不知“忠义”之重要,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为关羽改谥专门颁发了一道谕旨:“关帝在当时,力扶炎汉,节气凛然,乃史

27、书所谥,并非嘉名。陈寿于蜀汉有嫌,所撰三国志多存私见,遂不为之定论,岂得为公。从前,世祖皇帝曾降谕旨,封为忠义神武大帝,以褒扬盛烈夫神之义烈忠诚,海内成知敬祀,而正史犹存旧谥,隐寓讥评,非所以传信万世也。今当抄录四库全书,不可相陋习,所有志内关帝谥,应改为忠义。但本传相延已久,民间所行必广,难于更易,著交武英殿,将此旨刊载传末,用垂永远。其官板及内府陈设书籍,并著改刊此旨,一体增入。”在这里,乾隆竟批评历史,篡改历史,以强调对关公忠义的崇奉,足见对忠义是何等重视。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忠义乃关公文化的核心。忠义是关公文化的核心,已为定论。如果再深入一层看,忠与义在关公文化中是有区别的。首先是适用

28、范围的区别。忠更多地是适用于封建统治阶层的,主要在社会上层人物中体现得更明显。而义则更多地适用于社会基层群众。就拿梁山农民起义军来说,口口声声“招安”,效忠皇帝的只是以宋江为代表的起义军上层人物。而阮氏三兄弟、武松、鲁智深、李逵等起义军下层人物则是重义胜于忠君,他们才更能体现“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上梁山的造反精神。当宋江作词“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时,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更是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撕作粉碎。从整个关公文化的社会影响来看,拥护义的人比拥护忠的人数更多些。当然这样的区分是相对的,拥护忠的人

29、往往也不反对义;主张义的人中许多也讲忠君,但上述武松、李逵以及鲁智深等封建社会的造反者是只讲仗义不讲忠君的。其次,是忠与义重要性与地位的区别。这又有两种情况,在关公那里,义重于忠,义比忠更彻底地贯穿于关公一生的言行之中。关公对刘备在自觉的层次上是“彻底一忠”的,而“义”无论是在自觉不自觉的层次上都是贯彻终生的。在关公未遇刘备之前,在家乡曾有杀豪霸吕熊、为民除害的义举,并因此而“亡命奔涿郡”。这种行侠仗义行为,为民所乐道,而为统治者所不容。因为只要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义举”是有违封建统治秩序的,本质上是一种“造反”,支持这种行为,等于支持社会的动乱。因此,这种“义”与“忠”是有一定矛盾的,

30、关公的“义行”,客观上是背忠的,不过,它可能是不自觉的罢了。由此,可以得出一种初步的结论:关公一生还有某种客观上的不“忠”之举,尽管是不自觉的。但义却不然,自始至终,一“义”贯之。当义与忠发生矛盾时,是义克服了忠,所以,义成了他行为的最高准则,尽管这只是在某些情况下发生的事。华容释曹就是以义害忠的一例。曹操本是刘备之敌,理应消。但关公为了报曹操之恩,竟放走了曹操。正如三国演义第五十回的诗曰:“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华容逢曹,对关公来说,确是忠义难以两全。忠刘就应杀曹,讲义就要放曹。在忠与义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关公最终选择了义。从而造成对刘的不忠。这说明

31、关公的义是高于忠的。从人们对关公忠义的评价及社会影响看,义比忠更突出。清代修订三国演义,深谙其精义的毛宗岗,把关公称作与诸葛亮“智绝”、曹操“奸绝”并列的“义绝”。明代学者李贽焚书称刘、关、张为“三杰”,并发出感叹:“呜呼!惟义不朽,故天地同久。”今人柯文辉先生在其著作解州关帝庙中,也明确指出“关羽身上,义多于忠”。由此可知,义是关公精神的核心,也是关公文化的代表。忠不能单独作为关公精神的代表,在忠作为关公文化代表时必离不开义,只有忠义才可以代表关公文化的基本精神。关公作为“义绝”,真是名副其实,其执迷于义,已到了不分敌我的地步,以至于屡屡受挫。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写到,在关公败走麦城前夕,被魏吴联手夹击,在此你死我活之际,关公还念念不忘与曹操、孙权的将领徐晃、吕蒙的“朋友”之“义”。徐晃奉曹操之命攻关公,而关公还在阵前责问:“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今何故数穷吾儿耶?”自以为满有道理。而徐晃的回答却是:“厉声大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关公还吃惊地问:“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关公已被“义”蒙蔽了双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