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4.59KB ,
资源ID:44153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153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从法的运行谈加强法治建设的路径.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从法的运行谈加强法治建设的路径.docx

1、从法的运行谈加强法治建设的路径从法的运行谈加强法治建设的路径 来安电大2010(春)法学本科 1034001212151 孙媛【中文摘要】我国是一个具有长期封建“人治”传统的国家,现阶段,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制约使得法治进程面临着一些特殊的、深层次的矛盾,这些矛盾决定了加强法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和系统工程。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法的运行方面加强法治建设。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完善立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利益通过完善立法更能使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维护自己的权益。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公正司法是加强法治的关键环节,依靠公正、高效

2、、文明的司法活动来实现,依靠公平、廉洁、清正的法官队伍来保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也有利于加强法治。法律只有按照正当、规范的司法程序,来准确、高效地适用,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拥护和遵从,使我国法治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更趋完善。【关键词】 法的运行;法治;路径目录一、理论预设 3(一)法治 3(二)法的运行 4(三)法的运行在法治中的作用 4二、现今中国法治建设的缺陷 5(一)立法方面 5(二)执法方面 5(三)司法方面 5(四)法治观念方面 6三、加强法治建设的路径 6(一)完善立法 6(二)依法行政 6(三)公正司法 6四、依法观念的普及化7五、结束语 8参考文献 10从法的运行谈加强法治建设的路

3、径 来安电大2010(春)法学本科 1034001212151 孙媛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明智抉择,是党在探索治国理论与思想方面所得出的正确结论。笔者认为法治主张执政者严格依法治理国家。在价值取向上,法治强调人民主权和法律的统治,反对个人的专横独裁或少数人的恣意妄为,法治注重的是国家的长治久安,防止的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法治是一种治国的理论,“法治”取代“人治”不仅在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成为事实,而且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普遍宣布的基本治国方略。一国的执政者特别看重法律、制度在社

4、会上所起的作用,以法治国,即为通常所说的法治。法治是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国法治建设还不够完善,法的运行方面-立法、行政、司法、法治观念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法的运行方面加强法治建设的路径,完善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普及法治观念。一理论预设(一)法治通过对法治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人们对法治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在当代,人们对法治的理解也不统一,一般认为:首先,法律的普遍性。即 “法律不是针对特定人的,而是对于一般人都能适用这意味着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行为的基本界限,在这一范围内他们可以自由行动而不是一举一动都要受人指挥” 其次,法律必须公开。“所制定的法律

5、如果不为其统治下的民众知晓人们就会对如何安排自己的合理事情感到茫然,美国的联邦行政程序法第 55条规定“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任何人服从应该公布而没有公布在联邦登记上的任何文件,也不应使其受此种文件的不利影响,除非他在实际上已及时得知了此文件的内容。”这说明法律只有公开,有权的机关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才能稳定社会秩序;最后, 法律必须具有稳定性。美国宪法的制定者詹姆斯 麦迪逊在谴责法律的频繁改变时说:“严肃的美国人民对指导议会的朝三暮四的政策感到担忧。他们遗憾而愤慨地看到,影响私人权利突然变化和立法上的干涉,成了有势力而胆大妄为的投机家手中的专利事业和社会上比较勤奋而消息不灵通的那一部份人

6、的圈套。”这表明如果法律不稳定会造成社会的权势者对公民私人利益或公共利益的侵害。(二)法的运行“法的生命在于运行,法的价值在其运行中体现和实现。法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到实施的过程。法的创制,即立法,是法运行的起点。法的实施则包括法的执行(执法)、法的适用(司法)等主要环节。”立法又称法律的创制法律的制定,一般是指法律的产生和变更的过程。在现代各国,立法作为法治的前提更为世人所熟知。但由于古今方面的的差异,加之学者们对立法一词使用角度的不同,因此学者们对立法一词有许多种解释。总的来讲,学者们对立法的解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即过程、结果两义说,一牛津法律大字典为代表。该种观点认为,立法有两层含义,一

7、是通过具有特别法律制度赋予的有效地公布法律的权利和权威的人或机构的意志创造或修改法律的过程;二是指在立法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即所制定的法律本身。总之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依法治国必须切实贯彻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某种意义上说法治国家必须是依法行政的国家。随着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依法行政成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口号和原则。广大行政法学者对依法行政这一概念的内涵达成了基本一致的认识。依法行政就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管理公共事务要有法律授权并依据法规规定。司法公正是法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法治意味着法律的普遍适用和至高无上;意味着必须经由公正的司法

8、活动来平等的约束社会一切成员。当公民、法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需要司法机关适用法律来维护其权益;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两方面。实体公正包括认定事实准确,定性准确,裁判公正。程序公正包括了审判公正与审判公正,程序合法。公正司法是法的精神的内在要求。(三)法的运行在法治中的作用首先完善立法要遵循法治统一原则、民主立法原则、科学立法原则。立法的法治统一原则要求任何国家的各种现行法律规范在整体上要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立法的民主原则意味着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在法律上承认公民的平等地位,保障人民的权益,走群众路线,事实求是。科学立法的核心是立法者的主观认识尽可能地符合

9、客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其次依法行政,各级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应符合依法行政的观念,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保证行政机关正确行使法律所赋予的职权,保障公民的权益。再次公正司法,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两方面的内涵,即过程的公正和结果的公正前者又称程序公正,后者又称实体公正。公正司法主要是一种制度上的要求及要求司法活动在程序的安排和结果的达成这两方面都应做到公平公正。倡导司法公正,严格司法程序,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由之路。最后普及法治观念,只有使人民群众在思想上认识到了法律对于依法治国的基础性作用,才能积极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二、现今中国法治建设的缺

10、陷我国受到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具有长期封建“人治”统治的国家。现阶段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法治建设没能第一时间赶上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与政治、社会的民主化的步伐,致使我国法治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如宪法权威还未能很好的树立;法律人的素质还有待提高,而以下着重从法的运行立法、执法、司法、法治观念这四方面谈论法治建设的缺陷。(一)立法方面“存在“法出多门”、地方与中央立法相抵触、国家法律出现“地方译本”和“部门译本”等问题。经济发展的超前性和立法的滞后性的矛盾也十分突出。立法机关的地位还很难到位,我国还处于加强立法机关地位的初级阶段,超越权限立法、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和

11、冲突、部门和单位争利益的法律法规还大量存在。”(二)执法方面在法律的执行方面突出的是无序、疲软。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的表现在法律没有得到有效的事实,法律的效率没有真正能够实现。一方面无视法律的规定;另一方面难依法。有法不依,等于无法,甚至比无法的影响还要坏。因此法律权威性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徇私枉法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有案不立,一拖再拖,即使立案,也存在虚假情况。不履行法定职责,漠视群众危难疾苦,群众报案执法机关互相推委。执法不公现象仍然存在,至今全国公安督察部门及时发现查纠不落实、不作为、执法不公等各类问题199.6万件。具体执法办案质量不高,效率不高,违反程序执法,如某些交通警察乱收费,

12、群众叫罚款不通过银行而是直接交到警察手里,乱开罚单,超出行政法规定罚款范围使群众认为交警通过罚款谋福利。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出现的错误或使用留置盘问、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措施不当,传唤讯问犯罪嫌疑人方式不当,单人制作笔录、卷宗装订不符合规范等等职务方面违法违纪,刑讯逼供造成冤假错案。(三)司法方面司法方面特别是行政诉讼制度方面,它还未能完全发挥对行政活动事后监督的作用。这种现状除本身的有关规定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审判人员的素质和观念外,法院的地位也是影响这种监督作用的原因。因此司法公正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现象。司法机关不能独立,常常受到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干扰。比如

13、:行政干预司法问题,某些领导人的意见决定案件的判决,少数法官、检察官办案讲人情,搞不正之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排除法治道路上的阻碍。各级地方司法机关已演变为“地方的”司法机关,小地方主义严重,在涉及地方利益的案件中,地方党委为了地方利益对司法加于干预,使司法不能独立,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党委批示、调阅、讨论案件也只是查阅卷宗,没有对案件进行审理,难以做到全面、准确地对事实加于认定使案件不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由于有些党委对个案的干预就出现了党委的意见决定审判结果的局面容易使当事人、律师通过党委对个案产生影响,最终达到个人目的是司法公正难以兑现。还有因为财物等方面都依赖于地方,被地方牵制

14、着。所以要求司法机关独立,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和有效实施,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司法机关重实体、轻程序,往往把法律程序看成形式主义。由此导致 “告状难”、法官断案先入为主等现象诱发司法不公,滋生司法腐败。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互依存,履行司法程序,有利于公正司法。有些司法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办案讲人情缺乏廉洁奉公精神,业务知识贫乏,故坚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个人的干预,以法律为依据一事实为准绳,使其各司其职,限制法官滥用司法权力,有利于裁判结果的公正,保障着司法公正一步步实现。(四)法治观念方面说到公民法律意识方面的问题,有一位中国留学生的故事:“他到美国攻读博

15、士学位,与一位美国藉同学恋爱了,有一天他与女友压马路散步去。路过十字路口的斑马线时,红灯亮了,他们都停下来观望,男子发现公路上并没有来往车辆,空等着干啥?他瞅空儿一哧溜就越过了马路。回头一看,女朋友却还在认真等着,直到红灯换成了绿灯,她才走了过来。他走过去,想说让她灵活点儿、变通点儿,没有一辆车就不要空等绿灯了。可是,女朋友没有给他机会,扬扬手和他拜拜了。用他这位美国女朋友的话说:“一个连起码的法律责任意识都没有的人,能对未来的婚姻家庭负起责任吗?”这件事触及了他的灵魂,从此以后,他过马路绝对红灯停绿灯行,模范遵守交通规则。回到北京工作后,他又找女朋友了,是一位中国的硕士生。有那么一天,他们也

16、压马路散步去,又遇上斑马线那头的红灯亮。男子认真等着,直到绿灯亮才走过去,而女朋友一见公路上来往车少,早已经一哧溜顺利通过了。他赶上女朋友还想跟她说说遵守交通规则的事,女朋友却说我们分手吧!为什么呢?用女朋友的话说:“跟上你这种连一点点灵活性都没有的人,可靠吗?” 中西对比,多么生动的暴露出我们“灵活变通”所遮蔽的正是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的薄弱。”三、加强法治建设的路径加强法治建设的路径有很多,如树立宪法权威,提高法律人的素质等。以下着重从法的运行立法、行政、司法、法治观念这四方面谈论法治建设的路径。(一) 完善立法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加强立法工作,提高

17、立法质量,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没有立法,无法可依,就不能及时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还不够完善。“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方面,要继续抓紧立法。要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健全现有的法律体系,同时根据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及时地修改或废止过时的法律法规,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并制定实施基本法律法规所需的具体条例,以保障这些基本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立法质量。除保证国家法制的统一性,避免“法出多门”的问题

18、外,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立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法的内容必须贯彻和体现民主原则、人权原则、公平原则,以保障最大多数人的权力和利益更好地实现。近些年来我国法律的修改和制定,在贯彻民主、人权、公平原则方面已有巨大的进步,按照法治的要求和目的,这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努力”。以邓小平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我国立法的总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制定法律规范的过程中还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遵守宪法的原则,坚持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和尊严的原则,坚持民主立法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原则,坚持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立法

19、的原则,坚持吸收借鉴的原则。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如果没有立法,就无法可依,从而谈不上依法治国,立法是依法治国,加强法治的基础。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党制定的大政方针,提出的立法建议,需要通过人大的法定程序,才可以成为国家意志。立法工作必须体现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具有反映人民意志、体现社会发展规律、富有时代精神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国家。只有规范立法体制、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立法行为才能依法进行,才能使法律体现人民意志,才能维护法治统一才能避免或减少无权立法、越权

20、立法、重复立法、秘密立法等无序现象,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二) 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行政权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决定必须依法行政。现代社会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呈扩大化趋势,行政机关在所有国家机关中是数量最多、与社会接触最为直接的机关,能否和有效地行使好行政权力,管理好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行政权与人民群众关系决定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权力历来是国家权力中最普遍权力若行使不慎极易侵害公民的权利,产生腐败。现代行政权力急剧膨胀,无处不在,国家的绝大多整数法律和全部行政法规都是通过行政机关去贯彻执行,现代行政权介入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一个国家整体

21、生活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行政执法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把行政行为纳入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推进依法行政,保护公民的权益。将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我们政权机关的建设,转化为政权机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通过教育党员,加强党的组织纪律,保证党员在政权机关严格行使权力,依照法律办事(三) 公正司法公正司法可以使社会纠纷迅速妥善化解,有助于尽快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律秩序。使纸上的法律化为活的规则,使法律的价值得以最终实现。公正的司法使政府和官员的行为受到一定的制约,有利于官员清廉,有利于提高法官的权威和崇高地位,全面提高法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完

22、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 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互相配合、互相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司法独立对于法治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它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形成一种制衡机制,制止偏离法制轨道的政治权力行为,同时保证司法审判权不受非法干预,更好地实现司法公正和维护法制的尊严。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适应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和人民对法治的需求,各级人民法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也是促进人民法院建设,增强了司法能力。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不断深入,司法改革成为加强法治的重要力量。党

23、通过司法手段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通过司法途径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的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执法和司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在实践中司法体制改革也在稳步前进着。人民法院应充分发挥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监督、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作为法院只有切实提高司法能力、司法水平、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司法的作用日益突出,为更好的打击犯罪、惩罚违法犯罪、维护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保障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法院

24、基层基础建设,为司法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四)法治观念的普及化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在加强法治,建设现代法治国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公民受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使其人治观念根深蒂固,而法治意识却淡薄,这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法律观念,从内涵上讲,应包括守法观念和用法观念两个层面。守法,就是遵守法律的规定,不与之相抵触;用法,亦即运用法律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守法观念固然重要,是维护国家秩序稳定不可缺少的方面,但就我国国情来说,培养公民用法观念的任务更为巨大,因为数千年来,中国民众长期被灌输的是如何守法,而非如何用法,人们的国家本位、权力本位观念牢固,权力崇拜意识浓烈,而

25、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却极其淡薄,只是被动地守法,不知积极地用法,这些落后观念不仅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阻滞因素,而且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良性运用带来障碍。只有使人民群众在思想上认识到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权利经济,认识到了法律对于依法治国的基础性作用,才能积极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才能守法。否则,法律将形同虚设,法治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必须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使我国早日进入法治社会行列。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把法律交给人民群众,通过普法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在全体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是关系我国前途和每

26、个公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业事使我国长治久安的保证。结束语在当代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市场化与政治、社会的民主化,不断地为人们的自由活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人们之间解决利益卖顿和冲突的方式,不是诉诸于暴力,而是诉诸于权威的法治。法治是一种文明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法治要求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民主专政个环节都有法可依,维护保障权利义务的实现。这是现代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性质,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亦统一于这个根本目的。因此本文着重谈论了如何加强法治建设。然而只是浅谈而并未深入,这是笔者的不足之处。参考文献 1周文升.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几个问题.山东社会科学,1999,(6).2王学君.中国法治建设:现实问题与努力方向.社会主义研究,01()20,1.3 饶俊新,黄旭.法律与政治民主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法勒内达维德. 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5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6 张文显:法理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 年版.7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8 闵素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路径选择,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6)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