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文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但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而积习难改,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同时,现在的父母大多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特殊技能的培养。他们宁愿花钱给孩子们上各种兴趣班,却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2、生活方面大大小小的锁事几乎是一切包办代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抱着或爷爷奶奶背着健康结实的孩子上幼儿园;在家里四个老人、两个大人轮流充当“保姆”,穿衣、洗脸、洗手,一切都照顾得周周全全。吃鱼吃虾时更是挑净刺,剥去壳,亲自送到孩子的口中。为孩子创设了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全自动化”的环境。如此这般,父母辛苦,幼儿受害,害在何处?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例如:有的幼儿晚睡晚起,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所以不能保证按时上幼儿园,影响他与其他小朋友正常的活动与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高质量的
3、睡眠能保证幼儿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各种活动,而有的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幼儿养成了不正确的睡眠姿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的精神不佳,使他在活动中不能与同伴尽情游戏,交往能力受到影响。按时起居、定时进餐、合理膳食、积极锻炼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没有健康,孩子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入手,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二、研究现状近年来,从习惯入手来研究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就进行过
4、关于1560例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也曾主持过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2001年10月26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大型论坛。来自全国17个省共316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深入地探讨了儿童德育与习惯养成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在幼儿园的教科研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也一直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方面。如济南军区空军幼儿园的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研究、胜利石油管理局第一实验幼儿园的幼儿生活习惯培
5、养的研究与实践及鲁南制药幼儿园的“十一五”学前教育研究课题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研究等,这些课题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都做了大量的实践研究,积极探索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了许多相关的经验总结和理论观点,丰富了国内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和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理论研究。本课题拟在这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园实际情况,着重于针对农村3-5周岁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农村的孩子因家长的教育观念较落后,自身的生活习惯也比较差,而幼儿是在生活中获取经验、适应环境、形成习惯的,所以我们不光注重研究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更着力探索为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
6、想,从而改变家长观念,通过家园合作,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三、概念的界定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和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等。本课题着重于针对我园农村3-5周岁在园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进餐习惯、睡眠习惯和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陈鹤琴先生理论的相关内容。“凡是儿童能够学的而有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
7、”“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家庭教育一书中,陈鹤琴先生从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哲学上的一些最为基本的原理出发,与小孩子的科学知识学习、道德习俗养成、生活习惯培养、身体健康护卫等一些具体的事例形成了互证。2.纲要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五、研究的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让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学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使之具有独立生活、自觉安排个人生活的能力,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目标是:1.了解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分析形成这一习惯的原因。2
8、.了解生活习惯的培养与身心发展影响的关系。3.通过对幼儿生活习惯技能、策略、方法的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幼儿的意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探索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5.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保持家园一致,为幼儿创设初步的生活习惯观的空间。六、研究的内容1.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调查。2.如何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即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和手段。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中、日常生活中)3.如何将本课题研究深入到家庭教育中,使家长在研究过程中掌握一定科学育儿的知识与方法
9、,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七、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古柏中心幼儿园08年9月在园幼儿。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谈话法和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在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幼儿的行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积累幼儿生活习惯的不同表现方式。行动研究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针对家庭教育方面,教师设计的,与课题实施内容相关的系列问题。通过家长的问答,更进一步地、全面地了解幼儿生活习惯的现有发展水平。个案研究法:对群体中存在心理障碍或特殊表现的某个幼儿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跟踪记录与观察分析,并加以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其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谈话法
10、:采取教师和幼儿面对面、教师和家长面对面交谈的方法,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共同配合与协作,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取得教育上的一致和统一。文献研究法:本课题将对古今中外的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参考研究。八、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1.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学习、查阅资料,开展理论学习和交流活动,明确相关概念。2.确定研究的对象,对幼儿基本情况进行分析。3.对教师进行课题实施前的培训,提高教师科研意识。4.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讨论。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09年1月-2010年4) 1.方案具体细化,由专人负责执行2.落实课题,设计各种测量记录表格
11、3.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实施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4.探索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家园共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和手段。5.积累汇总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估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5月-2010年6月)1.设计测调查问卷,分析比较幼儿生活习惯发展水平。2.归纳、整理研究资料3.形成3-5周岁农村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优秀案例、论文集。4.撰写课题的总结报告和研究报告。5.聘请专家论证、结题九、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及保证措施课题组成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教学经验丰富,合作能力强,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有多名教师的公开课、论文或案例在市县级获奖;均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能够将教育理
12、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能够胜任此课题的研究工作。我园教学资料丰富,教学设备齐全,园内联网,随时能上网查找资料、收发邮件,能够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根据本课题的教育理念和科研过程,我园将适当调整教育教学计划,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渗透幼儿园教学和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从而确保课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努力保证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课题研究人员的对外培训、进修、学习时间。保证课题人员的园内研讨、交流、总结、工作布置等时间。十、课题组成员及分工组长:史丽华 董月梅(负责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以及具体实施)组员:杨胖头 邢秋桂 孔桂香 江九红(侧重于小班年龄段生活习惯的培养研究)陈云娣 杭雪英 杨翠娣 马淑贞(侧重
13、于中班年龄段生活习惯的培养研究)孔红梅 黄兴美 张野萍(侧重于大班年龄段生活习惯的培养研究)十一、成果形式1、3-5周岁农村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2、结合课题实施的教育活动方案设计集。3、调查报告、实验报告。4、课题研究论文、个案观察记录。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古城街道北孙幼儿园 郑清梅内容提要: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这些年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这是幼儿园的核心工作之一。中国有句古训“先入为主。”所以,对幼儿园的幼儿进行生
14、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针对这一情况,我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1、生活常规的培养应该注意生动有趣2、利用教育活动形式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3、教师应适时地讲解、示范,给幼儿正确的概念。4、善于抓住时机,注重随机教育。5、重视表扬与奖励在良好生活习惯形成过程中的作用。6、重视家长工作,使良好习惯在家庭中得以强化。通过对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我们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家长的反馈中看到了培养效果是显著的。幼儿的生活常规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发展和巩固。一、问题的提出(一)理论背景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一些家长往往说“树大自然直”,并不符合自然的
15、规律,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后变“直”了,改掉了幼时的某些恶习,但这是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炼,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决不是“自然”的。为了使我们的后代在成长过程中少付一些不必要的代价,少走一些弯路,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如何帮助我们子女、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学问。我们认为,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就像一包熔了的铁水,它可以浇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二)实践背景这些年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这是幼儿园的核心工作之一。中国有句古训“先入为主。”所以,对幼儿园的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
16、养是非常必要的。(三)“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二、研究方法和对象(一) 研究方法(1)利用各种活动形式促进幼儿生活常规的发展。(2)利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巩固幼儿的生活常规。(3)家园合作增进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充分的调动了家长这一教育资源。(二) 研究对象小班幼儿(3岁4岁)三、研究过程这些年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这是幼儿园的核心工作之一。中国有句古训“先入为主。”所以,对幼儿园的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
17、要的。针对这一情况,我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一)生活常规的培养应该注意生动有趣幼儿刚入园,为了帮助他们尽快认识自己的水杯和手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活动:准备一套与水杯和手绢记号相同的小图片,图片上的图案都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在分组活动时,请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图片,看一看图片上有什么,然后到放手绢的架子和放水杯的柜子前面分别找出与小图片完全一样的标记。此时,我告诉幼儿:“好孩子,你们真能干,找到了自己的手绢和水杯,这张漂亮的小图片就送给你做奖励。”孩子们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活动,很快就认识了自己的杯子和手绢,不会再拿错。在这个活动中,我改变了从前那种把杯子和手
18、绢直接分配给幼儿的做法,而是以一个幼儿感兴趣的认识活动的形式出现,使幼儿更容易接受,记得更牢固。(二)利用教育活动形式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 在幼儿园里,我遇见过许多幼儿因不爱吃或不喜欢某种食物而借口吃不了。有的幼儿需要几句鼓励的话,有的幼儿需要老师喂几口,有的故意作呕以达到不吃的目的,也有的因挑食而说吃不了。为了改掉孩子挑食的习惯。我在小班组织了这样一次教育活动:有一次,我给小班幼儿上常识课时,先让幼儿一一品尝了西红柿、黄瓜、胡萝卜,结果全体幼儿都说好吃;当让幼儿品尝到白萝卜时,只有个别幼儿小声说:“白萝卜好吃。”我抓住这个机会像幼儿介绍了白萝卜同其他蔬菜一样如何有营养、对身体有好处。
19、当再让幼儿品尝第二块白萝卜时,全体幼儿都大声地说:“白萝卜好吃。”而且还有不少幼儿吃完了还吵着要吃。这件事对我启发很大,以后我经常用这种方法来教育幼儿不要挑食,效果也非常显著。由此可见,教育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三)教师应适时地讲解、示范,给幼儿正确的概念。幼儿时期善于模仿,教师应该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确概念,从而有一个可效仿的榜样。例如:幼儿刚入园,多数幼儿拿椅子时只知道用一只手拉着椅子走,不懂得轻拿轻放,而且还时常翘起椅子或互相碰撞。为此,在一次午餐前,我给幼儿讲述了一个自编的小故事,我讲到:“昨天晚上,张老师要回家的时候,忽然听到教室里传来一阵很小很小
20、的哭声,我循着哭声找啊找,发现原来是小椅子在悄悄的哭泣,我就问小椅子它为什么哭?它伤心地告诉我,小朋友们不爱护它,常常用一只手拉着它,坐着的时候翘着它的两条腿,搬椅子的时候让它和别的椅子朋友撞在一起,弄疼了它,呀!小椅子不愿意再和咱们班的小朋友们做朋友了。你们说该怎么办呢?赶快想想办法吧。”孩子们听完这个故事后马上开始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我们不拉椅子了。”有的说“我们不翘椅子了。”我说:“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还是想和小椅子做朋友的,对吗?那好吧,那就请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做。”我给孩子们做了正确搬椅子的示范,并详细地讲解了怎样双手搬椅子,怎样轻轻放椅子,然后,我又请个别的小朋友做给大家看,孩
21、子们模仿着我的样子,双手轻搬轻放椅子。从此,班里拉椅子的小朋友不见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违反了要求,立刻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立即改正。(四)善于抓住时机,注重随机教育。有许多良好的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培养的。例如:一次户外活动回来,我发现几名幼儿在盥洗室里洗手,很久不肯出来。我好奇地走进去,看到那几名幼儿还在玩水,满身满脸都是水,像一群“水鸭子”,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灵机一动,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进行一下随机教育,我把孩子分成两组分别带到盥洗室,在孩子面前关严了水龙头,我问幼儿:“谁知道水有什么用?”孩子说:“水能养鱼。”“水能煮饭。”“水在口渴的时候还可以喝。”等等。我说:
22、“水的用处既然这么大,那白白流掉多可惜呀!而且,在盥洗室里玩水又会把水溅得满地都是,既不清洁也不卫生,老师擦地多辛苦呀!”我拿来拖布把地擦干净。随后,做了正确洗手的示范让幼儿进行观察,幼儿通过观察知道了洗手时不把水龙头开得太大,洗手后把水龙头关严,轻轻地把手上的水在水池里甩掉。从此孩子们懂得了节约用水,懂得了尊重老师的劳动,也掌握了洗手的正确方法。又如,为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他们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我给幼儿讲了小猪变干净的故事,在盥洗室的墙壁上布置了小猪变干净的系列图画,还在水龙头上边系了几个洁净的肥皂袋,定期更换,方便孩子使用,这些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都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
23、五)重视表扬与奖励在良好生活习惯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要想做好一名幼儿教师,光凭热情是不够的,幼儿教师的工作是项繁琐而细致的工作。我发现绝大多数幼儿玩玩具后,都是随手丢在一边或收拾的时候弄得满地都是。当我发现有个别幼儿每次玩玩具后都能把玩具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而且能帮助别的小朋友收拾玩具时,我及时地表扬了他。第二天,游戏后不用我再要求,就有许多幼儿纷纷效仿昨天的那名幼儿的样子认真地收拾起玩具来。我又及时地表扬了他们,还特意制作了几面小红旗,每次活动后进行评比,获得红旗的小组为“红旗组”。那些没有获得红旗的小朋友也说:“明天我也要好好收玩具,也要获得小红旗。”可见,在活动中还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
24、荣誉感,应该说,尤其是对幼儿来说,正面的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六)重视家长工作,使良好习惯在家庭中得以强化。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成效。”可见,家长工作是幼儿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例如:我常听有的家长反映,许多幼儿在幼儿园一副样子,回到家就变成另外一副样子了。为此,我在心连心专栏中提出了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目标、要求以及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介绍了一些家教的方法,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也提出相一致的要求,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以巩固。便于老师和家长
25、了解幼儿达到目标要求的情况,以及方便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家庭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必须与家长共同合作,来更好地完成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总之,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必要的,但千万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因为有的幼儿接受的慢,有的幼儿接受的快。不论怎样做都要使幼儿在没有压力、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的接受教育,从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四、研究效果通过对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我们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家长的反馈中看到了培养效果是显著的。幼儿的生活常规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发展和巩固。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
26、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但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而积习难改,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同时,现在的父母大多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特殊技能的培养。他们宁愿花钱给孩子们上各种兴趣班,却忽视了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培养。现如今,90%以上的孩子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视为宝贝,受家长的宠爱和溺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27、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例如:有的幼儿晚睡晚起,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所以不能保证按时上幼儿园,影响他与其他小朋友正常的活动与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高质量的睡眠能保证幼儿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各种活动,而有的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幼儿养成了不正确的睡眠姿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的精神不佳,使他在活动中不能与同伴尽情游戏,交往能力受到影响。按时起居、定时进餐、合理膳食、积极锻炼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没有健康,孩子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入手,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儿童德育
28、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二、研究现状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就进行过关于1560例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也曾主持过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2001年10月26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大型论坛。来自全国17个省共316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出
29、席了本次论坛,并深入地探讨了儿童德育与习惯养成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本研究拟在这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良好生活习惯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做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来探索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丰富国内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和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理论研究,为实施以德治国的重大方略架起新的支点;为幼儿园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三、概念的界定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
30、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卫生习惯、自理能力和爱惜物品等。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陈鹤琴先生理论的相关内容。“凡是儿童能够学的而有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活教育的理论反对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教学,强调在实际生活中实干,在实干中求知。学生“在适当的环境之内,得到相当的学习”。“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2.纲要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博爱吃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3.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心理素质的发展。五
31、、理论假设假如对幼儿生活习惯进行系统研究,就能发现造成不良生活习惯障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干预和指导,幼儿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孩子成为健康、聪明、勇敢、坚强的栋梁之材。六、研究的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让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学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使之具有独立生活、自觉安排个人生活的能力,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具体目标是:1.了解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分析形成这一习惯的原因。2.了解生活习惯的培养与身心发展影响的关系。3.通过对幼儿生活习惯技能、策略、方法的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幼儿的意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探索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提高。5.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保持家园一致,为幼儿创设初步的生活习惯观的空间。七、研究的内容1.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调查。2.如何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即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和手段。集体教学活动、活动区、日常生活中)3.如何将本课题研究深入到家庭教育中,使家长在研究过程中掌握一定科学育儿的知识与方法。具体内容为:生活方式:生活自理(洗手、换衣服、扣纽扣、系鞋带等等)、社会礼仪小班: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保持稳定、愉快的情绪。有初步的进餐、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