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7.38KB ,
资源ID:43947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3947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农业生物技术电子教案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农业生物技术电子教案模板.docx

1、农业生物技术电子教案模板第3章农业微生物技术第一节农业微生物概述一、 授课章节第一节农业微生物概述。二、 学时安排 2学时。三、 教学目标1掌握微生物定义、 特征、 分类、 命名法则。2掌握微生物大小形态。3掌握微生物的结构。4了解微生物的生活史。5熟悉微生物的营养。四、 教学重点、 难点分析 重点: 1微生物的定义、 命名法则。2微生物的结构形态。 难点: 1微生物结构。2微生物命名法则。五、 教具电化教学设备。六、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多媒体课件。七、 教学过程 导入本次课主要讲述微生物的基础知识, 包括微生物定义、 命名法则、 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II新课一、 微生物定义、 分类1定

2、义微生物是指大量的、 极其多样的、 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 一般包括病毒、 亚病毒( 类病毒、 拟病毒、 朊病毒) 、 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 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 酵母、 霉菌、 蕈菌等) 、 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2微生物的分类简单分类六界系统1969年, 魏塔克, 六界分别是病毒界、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真菌界、 植物界、 动物界。三界学说1990年, 伍斯, 细菌域、 古生菌域和真核生物域。安斯沃斯(Ainsworth,1971)系统分为真菌门和黏菌门, 而真菌门又分为鞭毛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3微生物的命

3、名法则采用林奈双名法, 此为国际命名法规, 即每一微生物的学名都依属与种而命名, 即属名+种名+( 首次定名人) +现定名人+定名年份。属名: 拉丁文的名词或作名词的形容词, 前缀大写, 表示微生物的主要特点。种名: 为拉丁文形容词, 为微生物次要特征, 前缀小写。出现在分类学文献中的学名, 在上述两部分之后还应加写3项内容, 即首次定名人( 正体字, 用括号括住) 、 现名定名人( 正体字) 和现名的定名年份。如在一般书刊中出现学名时, 则不必写上后3项内容。如Escherichiacoli( 大肠杆菌) , Escherichia是属名, 第一个字母大写; coli是种名, 小写; 均用斜

4、体字。三、 微生物形态与大小1微生物的形态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可分为: 球状、 杆状和螺旋状, 分别称为球菌、 杆菌和螺旋菌; 放线菌的菌体为单细胞原核分支的放射状丝状体, 菌丝体分为基内菌丝( 营养菌丝) 、 气生菌丝和孢子丝; 酵母菌的个体类似细菌, 大多数为单细胞, 一般呈球形、 卵形或圆柱形, 有些菌体能互相连接并延长成菌丝体, 称假菌丝; 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 菌丝一般呈管状。低等霉菌的菌丝没有横隔膜, 称无隔菌丝, 整个菌丝就是一个单细胞, 菌丝内有许多核; 高等霉菌的菌丝有横隔膜, 称有隔菌丝, 横隔膜将菌丝分隔成多个细胞, 每个细胞含有1至多个细胞核。菌丝也像放线菌那样分

5、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在气生菌丝顶端可产生各种孢子; 担子菌和霉菌一样, 也形成绒毛状的菌丝体, 并能进一步形成大型子实体。2微生物的大小细菌中单个球菌的直径多为.m, 杆菌多为( .) mm, 螺旋菌多为( .) m( ) m。放线菌的菌丝, 宽度m左右, 无横隔。酵母菌比细菌大得多, 宽m, 长m。霉菌的菌丝, 粗细不一, 一般宽10m, 少数小至.m, 大到100m。3微生物的菌落特征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 由一个菌体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 生长繁殖成为肉眼可见并具有一定形状的群体结构, 称为菌落。菌落的形状、 大小、 颜色、 透明度、 光泽及边缘形状等特点, 因菌种不同而异

6、, 因而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细菌的菌落多数表面光滑、 湿润、 半透明或不透明, 大多数呈圆形, 也有呈分枝状或不规则扩展状。有的有颜色, 有的表面干燥有褶纹。直径一般mm。菌体与培养基结合不紧, 用挑针容易挑起。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一般为圆形、 平坦或有皱褶, 边缘有辐射状菌丝, 质地紧密、 坚实、 不能无限扩张, 形成孢子后, 表面呈粉末状。由于菌丝和孢子都具有色素, 因此菌落表面和背面的颜色往往不同。正面是孢子丝和孢子层的颜色, 不同种类具有不同而稳定的色泽; 背面是营养菌丝以及它们所分泌色素的颜色。酵母菌的菌落形状与细菌的菌落相似, 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 多数不透明, 一般为圆形, 表

7、面光滑、 粘稠、 湿润呈油脂状, 多数为乳白色, 少数为粉红色或红色, 用接种针很容易从菌落中将菌挑起。培养时间较长的菌落, 表面呈皱纹状, 较干燥, 颜色往往变暗。霉菌的菌落由无数分支状菌丝体组成, 呈绒毛状, 棉絮状或蜘蛛网状, 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至几十倍。在固体培养基上, 霉菌菌落一般比较疏松, 有些生长快的种类, 能迅速蔓延扩展; 有些种类生长则有局限性。菌落最初呈白色或浅色, 这是菌丝的颜色。随后从菌落的中央逐渐向外扩展, 在菌丝上长出各种颜色的孢子, 有时菌丝也能分泌一些色素, 扩散到培养基内。因此不同霉菌在培养基的正面和反面显示出不同颜色, 这些特征是鉴别霉菌的重要依据。四、

8、微生物结构1原核微生物的结构细菌的细胞一般具有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及原核等基本结构。有些还具有鞭毛、 荚膜、 芽孢等特殊结构2真核微生物的结构酵母菌细胞由细胞壁、 细胞膜、 原生质、 细胞核和其它内含物组成。霉菌菌丝细胞的构造同酵母菌细胞相似, 菌丝隔膜的中央有极小的孔, 细胞质或养料可互相沟通, 细胞核也能够经过。五、 微生物生活史1原核微生物生活史2真核微生物生活史六、 微生物营养代谢1微生物营养物质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碳源( 凡能供给微生物碳素营养的物质) 、 氮源( 凡能供给微生物氮素营养的物质) 、 无机盐( 包括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 、 生长因子( 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

9、机物质) 、 能量( 光能或化学能) 和水六大营养要素。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根据微生物所需的碳源和能源的不同, 将微生物分为光能自养型、 光能异养型、 化能自养型、 化能异养型四种营养类型。3微生物培养基培养基是以人工方法按照微生物的需要, 用多种物质调制而成的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需要的一种营养基质。 III作业1.微生物命名法则是什么? 2.简述微生物的概念和特征? 3.如何对菌落进行形态描述? 第二节农业微生物分离技术一、 授课章节第二节农业微生物分离技术。二、 学时安排 2学时。三、 教学目标1了解微生物分离基本思路。2掌握土壤中细菌分离的方法步骤。3掌握植物真菌分离的方法

10、步骤。四、 教学重点、 难点分析 重点: 1细菌分离方法、 步骤。2真菌分离方法、 步骤。 难点: 1细菌分离步骤。2真菌分离步骤。五、 教具电化教学设备。六、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多媒体课件。七、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回顾: 上节主要讲述了微生物基础知识, 主要为微生物定义、 分类、 命名、 结构、 生活史、 营养等方面的内容。本节主要讲述农业微生物的分离技术, 重点讲述细菌和真菌的分离技术。 II新课一、 微生物分离概述1菌种分离的方法和种类将特定的微生物个体从群体中或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技术叫做分离; 在特定环境中只让一种来自同一祖先的微生物群体生存的技术叫做纯化。稀释法中的稀释

11、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稀释摇管法较为常见, 而鉴别分离法以鉴别培养基分离技术较为常见; 丝状真菌和放线菌分离常常采用组织分离法、 孢子分离法、 饵诱法等等。2优势菌的分离思路一般采用以下思路: 细菌和单细胞微生物能够进行稀释, 从而使得每一个细胞繁殖形成单菌落, 进行分离; 而丝状真菌能够进行孢子稀释, 进而繁殖形成单菌落, 在菌落还没产生孢子前, 将平板上的单菌落挑出, 进而得到纯化。3不占优势菌的分离思路一般采用以下思路: 先进行富集培养, 即从微生物混合群开始,不断增加特定种的数量比例而引向纯培养, 将要分离的目的菌数量提高上去以后, 进而采用优势菌分离的思路进行分离。二、 土壤中

12、细菌的分离1土壤中细菌分离所需要的工具2土壤中细菌分离技术路线3土壤中细菌分离步骤( 1) 查资料、 定方案经过查阅资料, 确定目的菌的采样地点、 季节, 分离的培养基配方、 分离手段、 鉴别手段、 纯化方法等等, 最终确定整个分离方案。( 2) 土壤样品采样采集土壤样品时, 按统计学观点取样( 图3-18) , 确定取样点。选好取样地点后, 用小铲子除去表土, 用采集器( 图3-19, 3-20, 3-21, 3-22) 取离地面515cm处的土约10g, 盛入事先灭菌的牛皮纸袋或塑料袋中, 扎好, 标记, 记录采样时间、 地点、 环境条件等, 以备查考。为了使土样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尽量少

13、变化, 宜将样品分批带回实验室, 以便及时分离。( 3) 土壤样品预处理样品预处理是制备菌悬液的过程, 也是土壤浸提液的制备过程。首先将样品放到事先灭菌的研钵中研碎混匀, 取5g置于事先放入玻璃珠的无菌三角瓶中, 加入无菌水100mL, 振荡摇匀5min, 3层纱布过滤, 取滤液备用。( 4) 稀释分离首先, 将制备好的菌悬液, 置于60水浴15min, 进行梯度稀释( 10-1, 10-2, 10-310-10) , 涂布于事先制备好的NA平板(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上, 然后30下培养, 24h后观察。( 5) 纯化挑取培养平板上长出的乳白色菌落, 接种到试管斜面上, 30下培养, 24

14、h后观察, 如发现菌落生长不均一, 重复稀释法, 直至纯化至满意为止。( 6) 鉴定及性能测试根据细菌鉴定方法( 以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 第八版) 为准) 对细菌进行鉴定, 并对有意义的生产性状进行进一步地研究。4土壤中细菌分离操作要点( 1) 梯度稀释操作时, 应注意每个稀释度的样品一定要摇匀。( 2) 移液管口部灭菌前, 要放置棉花, 用报纸包扎好, 灭菌备用。棉花能够起到过滤保护的作用。( 3) 从每个梯度取样时, 应注意每个梯度更换一支无菌移液管, 防止交叉感染。( 4) 涂布平板时, 涂布器在培养皿中要正转三圈, 反转三圈, 涂布均匀。5土壤中细菌分离的注意事项( 1) 采集来的样品

15、应及时进行分离, 不能马上分离的应放于4冰箱中保存, 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h。原因是微生物区系时刻发生着变化, 越早分离越能分出原生态系中的菌种, 减少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杂菌滋生。( 2) 土样浸提液水浴温度不可高于75( 非芽孢菌不要水浴) , 时间不得少于10min, 原因是温度过高会使一些耐热性较差的芽孢死亡, 水浴时间过少, 非芽孢菌存活下来的较多, 造成分离的困难。三、 植物上的真菌分离1植物上的真菌分离所需要的工具2植物上的真菌分离技术路线3植物上的真菌分离步骤( 1) 查资料、 定方案经过查阅资料, 了解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方法、 真菌特性、 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等, 确定方案。(

16、 2) 植物采样采样样品时的天气最好选择阴天多云的日子, 选择采集典型的病部叶片, 叶斑病害应取病健交界处进行分离。样品应尽快送往实验室分离。( 3) 植物样品预处理采集的叶片, 先用洁净的清水洗去叶片上的灰尘和杂物, 晾干备用。( 4) 分离取真菌性叶斑病的新鲜病叶, 用剪刀剪取病健交界处的组织(边长45mm)数块; 将病组织放入70%酒精中浸35s后, 将病组织在0.1%升汞(氯化汞)液中消毒1min, 然后在无菌水中连续漂洗3次, 除去表面残留的消毒剂; 按无菌操作规程将病组织移入平板培养基表面上, 一般每皿放45块, 并用玻璃铅笔注明培养材料的编号和种类; 将平板培养基倒置后放入恒温箱

17、内, 在25下培养34d后, 将分离的目的菌在无菌条件下移入斜面培养基上, 淘汰杂菌。( 5) 纯化待平板上长出菌丝时, 用解剖刀将菌落边缘切下, 移入试管斜面, 25培养, 待长好后, 4保藏备用。( 6) 菌种鉴定及性能测定根据真菌鉴定方法( 以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为准) 对真菌进行鉴定, 并对有意义的生产性状进行进一步地研究。4植物上的真菌分离操作要点( 1) 无菌水水洗时, 每次不得少于3min, 洗涤时必须不断振荡, 尽量洗下残留的升汞溶液。( 2) 70%酒精处理时间不得多于30S, 否则, 叶片组织容易变黑, 分离难度增大。( 3) 培养基能够选用PDA培养基( 马铃薯200g,

18、葡萄糖20g, 琼脂1720g, 水1000mL) , 能够在此培养基中加入15%的植物组织浸提液, 可提高分离效果。( 4) 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能够加入抗生素, 抑制杂菌, 提高分离效果。例如, 青霉素、 硫酸庆大霉素、 氯霉素等。5植物上的真菌分离注意事项( 1) 升汞可先配成母液。方法是: 升汞20g, 加浓盐酸100mL, 使用时取5mL原液加995mL水即成; 也可用升汞1g, 盐酸2.5mL, 水1000mL, 先将升汞溶于盐酸中, 再加水稀释即成。因升汞剧毒, 一般在配制好的溶液中加入红色或蓝色的颜料。( 2) 分离前还要用70%酒精擦拭双手, 工作过程中, 应尽量少说话, 呼

19、吸要轻。 III作业1.优势菌的分离思路是什么? 2.简述土壤中细菌分离技术路线? 3.简述土壤样品采样方法? 4.土壤中细菌分离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农业微生物保藏技术一、 授课章节第三节农业微生物保藏技术。二、 学时安排 2学时。三、 教学目标1了解菌种保藏的依据、 方法。2掌握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 步骤。3掌握菌种复壮的步骤。四、 教学重点、 难点分析 重点: 1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步骤。2微生物菌种复壮步骤。 难点: 1菌种保藏方法。2菌种复壮步骤。五、 教具电化教学设备。六、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多媒体课件。七、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回顾: 上节主要学习了微生物的分离技术, 主要是细菌和真

20、菌分离技术。本节主要讲述微生物保藏的基本依据、 4斜面菌种保藏技术、 明胶颗粒保藏技术、 菌种复壮技术。 II新课一、 微生物保藏依据和方式1微生物保藏的基本依据菌种保藏的基本依据是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点, 人工制造环境条件, 使微生物处于代谢不活泼, 生长繁殖受抑制的休眠状态, 即采取低温、 干燥、 缺氧等条件, 使菌种暂时处于休眠状态。2微生物常见的保藏方式保藏方法适用范围保存有效时间斜面室温保藏各类微生物( 除病毒外) 细菌、 酵母菌1个月, 霉菌、 放线菌28个月斜面冰箱( 4) 保藏各类微生物( 除病毒外) 细菌、 酵母菌3个月, 霉菌、 放线菌6个月砂土管保藏芽孢杆菌、 产孢子的

21、霉菌、 放线菌低温1数年冷冻干燥保藏各类微生物低温120年固体曲产大量孢子的霉菌低温1数年载体保藏法( 明胶颗粒、 陶瓷珠、 玻璃珠、 硅胶颗粒等) 各类微生物( 除病毒外) 低温1数年液氮保藏法各类微生物120年二、 菌种保藏技术( 一) 4斜面菌种保藏技术1技术路线待保藏的菌种 活化 接种培养 选优 保藏 定期检查2操作步骤将要保藏的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上, 培养( 细菌30, 真菌28) , 随时观察, 待试管斜面长成, 这样的操作称为活化。然后选择生长良好的菌体或菌丝, 重新转接, 再培养后, 选择生长优良的菌种, 4低温保藏, 定期检查菌种是否污染和损坏, 剔除坏的, 保存好的。3注意事

22、项( 1) 小心操作, 防止写错编号及杂菌污染。( 2) 转接时避开斜面上生长的白色斑点或与正常菌落外观有异的菌落, 另外由于斜面上生长的培养物不同部位菌体有差异, 保藏过程中菌株的遗传性因此也有差异, 为了尽可能保持其遗传特性的均一性, 应沿琼脂斜面培养物全面地采用菌体或孢子, 从平板培养物移种时, 所采取的菌体或孢子应从不少于50个菌落中取得。同时, 要有相当的斜面试管数目。( 3) 培养基配方很重要, 一般以碳水化合物浓度偏低的贫乏培养基为好。( 4) 培养物繁殖速度不宜太快, 培养中不要采取快速生长发育的培养条件。( 5) 移种厌氧菌时, 以用毛细吸管进行移植为好, 一般不用接种环接种

23、, 并注意不让气泡混入培养基中。( 6) 移植间隔时间因菌种特性, 培养条件及保藏温度而异, 以保藏温度影响最大, 4保藏一般为36个月。( 二) 明胶颗粒保藏技术1技术路线待保藏的菌种 活化 菌悬液制备 明胶颗粒制备 硅胶管准备 保藏 定期检查2操作步骤(1)活化待保藏菌种的活化与斜面菌种保藏法一致。(2)菌悬液制备将活化后的菌种接种于斜面, 培养, 选择优良的试管菌种制备菌悬液。在试管斜面上加入无菌水, 使之覆盖整个斜面, 再用无菌接种环轻轻刮下菌苔, 将菌苔( 培养基接种线上有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 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菌体群落。) 悬浮液倒入事先灭菌的三角瓶中( 内装灭菌玻璃珠

24、) , 振荡打散, 制备成菌悬液备用。(3)明胶颗粒制备将2%明胶溶液灭菌, 待冷却至45, 即不烫手背为宜。将菌悬液倒入明胶溶液, 摇匀, 用无菌滴管吸取溶液, 滴至事先备好的无菌石蜡平板上, 待凝固后形成明胶颗粒。(4)硅胶管准备将硅胶颗粒和玻璃棉放入培养皿在160下干热灭菌23h, 取出放入无菌操作台上, 打开皿盖冷却, 冷却后, 将硅胶颗粒用无菌镊子转入无菌试管中, 大约占试管的三分之一体积, 再在硅胶颗粒上面铺上无菌玻璃棉, 制成硅胶管。(5)保藏及定期检查将明胶颗粒放入硅胶管的玻璃棉上, 再将硅胶管管口用石蜡封好。4低温保藏。定期检查保存菌种管的情况。3注意事项( 1) 整个过程要

25、时刻注意无菌操作, 稍有不慎, 就会前功尽弃。( 2) 制备明胶颗粒, 要特别注意不要使明胶温度太低, 否则, 明胶很容易凝固, 造成颗粒无法制备, 最好少量配兑, 一旦菌液全部加入, 明胶凝固后再溶化将对菌体造成损害。(3) 硅胶管保存过程中, 要注意硅胶颜色变化, 一旦失效, 应及时更换硅胶管或重新保种。三、 菌种复壮技术1菌种复壮技术路线待复壮的菌种 活化 菌悬液制备 涂布平板 菌落形态鉴别 选种保藏 生产性状测定 选优保藏。2菌种复壮操作步骤(1) 菌种的活化: 前文已有叙述, 在此不再叙述了。(2) 菌悬液的制备: 与明胶颗粒保藏法中的菌悬液制备相同。(3) 涂布平板: 详见第二节菌

26、种分离中的相关内容。(4) 菌落形态鉴别和选种保藏。根据菌落的形态进行初步筛选, 选出平板中未退化的菌落, 将其挑出, 不得少于25个菌落, 接种于试管斜面上。性状优良的菌种菌落具有以下特征: 孢子生长有减弱趋势; 菌种中度大小, 有偏小趋势, 但不是极小; 菌落偏小, 而孢子生长丰富; 孢子颜色有减弱的趋势; 沟纹多、 密、 直而规整; 营养菌丝分泌色素或逐渐加深或逐渐变浅。性状退化的菌种菌落具有以下特征: 光秃; 生长严重衰退, 如长的过小, 孢子量过少到影响正常生长繁殖; 表面结构不均匀, 孢子生长不均匀, 孢子颜色不均匀, 菌落表面产生白色斑点、 或秃斑等。需要说明的是, 在这一类菌落

27、中, 亦可能杂有高产型, 但因其表型表现严重不纯, 不宜选用, 此类菌落在传代后往往遗传分化强, 不稳定, 不宜选择此类不纯的菌落; 生长过于旺盛, 如菌落生长特别快, 直径特别大, 孢子量特别丰富的野生型菌落类型。(5) 生产性状测定及选优保藏: 对于保存下来的菌种, 进行生产性状测定, 比如产量、 生产周期、 原料利用率等等, 综合考虑, 选出优秀的菌种加以保存。3菌种复壮操作注意事项( 1) 菌种复壮工作应该是定期进行, 随时观察, 一旦菌种退化, 尽快处理。( 2) 菌种复壮工作一次操作失败, 能够重复以上操作, 直至复壮成功。( 3) 复壮后的菌种应妥善保管, 定期检查, 保存的菌种

28、应该存有足够的数量。 III作业1.简述明胶颗粒保藏技术操作步骤? 2.简述菌种复壮技术路线? 3.简述4斜面菌种保藏的注意事项。第四节农业微生物培养技术一、 授课章节第四节农业微生物培养技术。二、 学时安排 2学时。三、 教学目标1掌握固体培养技术。2掌握液体培养技术。四、 教学重点、 难点分析 重点: 1固体培养技术。2液体培养技术。 难点: 1摇瓶培养技术。2发酵罐液体深层培养技术。五、 教具 电化教学设备。六、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多媒体课件。七、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回顾: 上节主要讲述了微生物保藏技术和菌种复壮技术。本节主要讲述微生物培养技术, 主要包括固体培养技术、 液体培养技术。

29、 II新课一、 微生物固体培养技术( 一) 平板培养技术1技术路线斜面菌种 活化 平板接种 培养 收获2操作步骤( 1) 菌种活化。( 2) 平板接种。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凝固之后制成平板。细菌和单细胞微生物的平板接种常使用划线和涂布的方法, 而丝状真菌和产孢微生物常见点种接种方法。( 3) 培养。细菌培养温度一般在30下培养, 真菌一般在28下培养, 人体微生物培养温度一般在37。细菌一般培养24h, 真菌需要23d。培养仪器一般为培养箱、 霉菌培养箱、 光照培养箱以及厌氧的二氧化碳培养箱等等。( 4) 收获。待培养的微生物培养一定时间, 菌落或菌苔丰厚, 应该及时收集起来, 4

30、保藏, 以免出现老化现象。3注意事项( 1) 接种工具一定要灭菌彻底, 防止污染, 培养过程中也要注意无菌操作。( 2) 细菌收获一般在生长旺盛时期, 真菌一般在产生大量成熟的孢子之后再收集。( 3) 接种后的接种工具应及时消毒后存放, 接种的工作台和无菌室也应进行消毒, 保持洁净。放置培养箱的培养室也应定期消毒, 防止污染。( 二) 固体基料培养技术1技术路线斜面菌种 活化 基料接种 培养 收获2操作步骤( 1) 菌种活化。( 2) 基料接种。基料指为培养微生物而配制的特定固体基质。例如, 麸皮、 锯末、 马铃薯块、 玉米粒等。基料接种时先将基料加热( 100, 30min) 灭菌消毒, 再接入10%基料量的菌种。( 3) 培养及收获。固体基料发酵的温度控制以基料表层温度为准, 细菌一般为30, 真菌为28。工业生产中往往为了避免杂菌污染, 常选育耐高温菌种, 培养温度常在40左右。培养一定时间后, 及时收获。3注意事项( 1) 固体培养多是粗放性培养方式, 但也应注意环境卫生, 定期对培养室进行消毒处理。( 2) 基料接种培养得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