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5.26KB ,
资源ID:43868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3868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现代汉语课后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docx

1、现代汉语课后答案现代汉语课后答案“修辞”思考和练习四一、分析下列各句中的比喻,说明各是哪种 类型,它们的修辞效果如何。1 人需要真理,就像庄稼需要阳光、雨露才 能生长、开花、结果一样。这句的比喻是明喻,喻词 “像”的前后有本体 和喻体。本句是想把 “人需要真理 ”本(体 )这个比 较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些、具体些、形象些,使 人容易理解,并加深印象。2 波浪 “哗哗啦啦 ”有节奏地打着船舷,溅起 千百朵璀璨的水花,恰似撒下一把晶莹的珍珠。这句的比喻是明喻。 “似”是喻词。用 “珍珠 ” 比喻 “水花”,使“水花”更加形象生动, 给人以鲜 明深刻的印象。3 生命如果是树,那么,理想是根,勤奋是 叶

2、,毅力是干,成功是果。这是个比较复杂的暗喻。首先从总体上来比, 用喻词 “是”把“生命”本(体)比作树(喻体);接着 根据 “树”的特点, 又从四个方面作比: 用四个喻 词“是”育接联系四个本体和四个喻体。 全句通过 “树”的各部分的特点,把一个人的 “成功 ”过程, 具体而形象地描绘出来厂, 表达效果非常突出。4 树影再长也离不开树根, 雁飞再远也忘不了故乡, 人走天边也怀念祖国。 这句用的是没有喻词的比喻。第一二两分句 是喻体, 第三分句是本体。 喻体和本体排列成结 构相似、互相映衬的并列句式,有突出本体、使 人印象深刻的作用。有人称这种比喻为引喻。5 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头上,要

3、 抬头看了。 这时候看见一幅奇景, 好像天蒙蒙亮 的辰光正在下急雨, 千万枝银箭直射而下, 天边 还留着几点残星。这是明喻,“瀑布 ”是本体,“好像 ”是喻词,“天 蒙蒙亮的辰光正在下急雨 ”,“千万枝银箭直射而 下 ”是连用的两个喻体,作者意在描写,把瀑布 的奇景说成像 “天蒙蒙亮的辰光正在下急雨 ”,进 而又像 “银箭直射而下 ”,是为了通俗易懂、 形象 生动。三、就下面两句进行比较, 说明比喻和比拟的 区别在哪里。1 满天的阳光,一川的翡翠雕刻似的大瓜, 一个个大如斗。2 沙家店一战,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一败涂地,再也不敢恋战,只有夹着尾巴冒死南逃了。例有两处比喻,例是比拟(拟物)。比喻

4、是 取其一个相似点, 通过喻体加以形象描绘, 并不 涉及本体事物其他方面属性的描写问题。 如例 以“翡翠雕刻 ”喻瓜的色泽与整个光洁晶莹的外 形,以“斗”喻瓜的大。比拟是物我不分,把拟体 的特征加给本体,把本体完全当作拟体来描述, 例把敌人当作狗来描述,拟体(狗)并不出现, 直说本体 “夹着尾巴 ”,这就是比拟。六、举例说明拈连和比拟的区别。1 在高原的土地上种下一株株的树秧,也就 是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2 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沉 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例是拈连。拈连的特点主要是利用上下文 的联系, 即甲乙两事物连起来的时候, 把适用于 上文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下文乙事物上。

5、“种下”与“希望”的搭配是顺着 “种下”和“树秧” 的搭配关系而临时运用的。 拈连的成立是依赖甲 乙两事物都出现。 例是比拟。 比拟是由本体和 拟体构成, 在字面上只出现本体, 而拟体是不出 现的。“群山 ”“江河”“大地”都是本体, 它们有共 同的拟体 人,然而拟体并没有出现, 字面上 只是把人的特征 “肃立 ”“挥泪”“沉浸在巨大 的悲痛之中 ”,直接加在本体上。“修辞”思考和练习五 三、举例说明婉曲和反语、双关的区别。1 今天光明的新中国已经到来,他这个最有 资格看见它的人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巴金忆 鲁迅先生 )2 流氓欺乡下佬,洋人打中国人,教育厅长 冲小学生,都是善于克敌的豪杰。3

6、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 吧。例是婉曲。它是用委婉曲折的话来正面表 达本意。这里不说 “去世了 ”,而用“永远闭上了 眼睛来委婉地表达。例是反语。它是故意使 用和本意恰好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 这 里“豪杰”的本意与句中本意恰恰相反。 反语的意 思一定是与本义截然相反, 或者是感情色彩上的 对立的,对立越鲜明,反语的效果也就越明显。 例是双关。 它有意利用语音和语义的条件, 使 词语或句子具有双重含义, 言在此而意在彼。 这 里的 “夜”和“路”在本句可以是实指, 但更重要的 一层意思却在于它们暗指黑暗的社会和革命的 征途。双关的两重意思一般只有意义上的联系或 语音上的联系

7、,并不一定要求对立。四、下面的诗文都用了什么辞格 ?1 朱毛会师在井冈,红军力量坚又强。不费 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诗中末句用的是谐音双关。 “羊 ”与“杨”谐音,指 的是敌军师长杨池生、杨如轩。2 希望大家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工作,促进这 一工作,而不是 “促退 这一工作。 (周恩来当 前文字改革的任务 ) “促退”仿“促进”而造,是 仿词。3 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 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鲁 迅记念刘和珍君 )屠戮妇婴的 “伟绩”、惩创 学生的 “武功 ”,都是反语。4 要不是咱们今天搞到这口袋小米,你们的 行军锅就要挂起来当锣敲哩。 (杜鹏程保卫延 安

8、)“你们的行军锅就要挂起来当锣敲哩 ”,是婉5 我妈呀,心里总想着别人,就是不想自己, 老是说:咱是党员,是人民代表,只能奉献,不 能索取。别人家里都现代化了, 我们还是一贯制。例中末句用的是婉曲和映衬辞格,不直说 自己家还没现代化,不比别人富裕。“修辞 ”思考和练习六 三、就下面两例谈谈排比和层递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1 首都人民,全体中国人民,在自己的歌声 中,表明了自己的要求,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意 志,自己的力量2 后来我才体会到,这位老教师是怎样关心 青年一代,关心教育事业,关心祖国的未来。例是排比,例是层递。两者的相同点:(一) 都有三个以上事物较整齐地排列着; 例 是四个偏正短语并列

9、,例是三个动宾短语并列。(二) 都有提示语,例是自己”例是关八 力两者的不同点:(一)从形式上看,排比要求相同或相似,要求 有共同的提示语,层递没有这样的要求。(二)从内容上看, 层递要求有层递性 (递升或递 降),排比没有这样的要求。四、下面的句子都用了什么辞格 ?1 时代变了,延安的歌就增加了新的曲调, 换上了新的内容,歌唱革命,歌唱抗战,歌唱生 产。“歌唱革命,歌唱抗战,歌唱生产 ”,三项并举, 都是动宾短语, 这是排比。 “歌唱”一词又三次出 现,这是反复。2 村子靠着山,山脚下有个大龙潭,龙潭的 水流到村前成了小溪,溪水碧清碧清的。句中的“山,山”、龙潭,龙潭”、 “溪, .溪”,这

10、是顶真。3 生产产诗歌,诗歌歌生产,热带作物区里 作诗,诗情最热。“生产诗歌,诗歌 生产”和“热带 诗,诗 热” ,这是回环。4 我的许多作品,尤其是剧本,差不多都得 到周总理的亲关怀。 他在日理万机之中挤出时间 读剧本,看演出,提意 见,使我深受感动和激励。句中的 “读剧本,看演出,提意见 ”,既有时 间上的先后,又有事理上的先后,这是层递。五、举例说明顶真和回环的区别。1 有翼的屋头仿佛靠着一个谷仓,仓前边有 几口缸,缸上边有几只箱,箱上边有几只筐。2 生产促进科学,科学促进生产。例是顶真,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 语或句子构成。 它从甲到乙,从乙到丙,从丙到丁等,一环扣一 环,递接而下

11、, 是上萱下接的关系。 例是回环。 它只由两个词或短语或句子构成。 它是在词语基 本相同的情况下, 用颠倒语序的手段, 巧妙地调 遣它们,从甲到乙,又从乙回到甲,是回环往复 关系。六、试给下面的、出句(上联)按正对、 反对、串对分别填出相应的对句 (下联)。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正对) 无粮要粮无钱要钱 (反对) 捕鸟得鸟捕鱼得鱼 (串对)乐观者从灾难中看到希望开拓者从挫折中看到光明 (正对 ) 悲观者从幸运中看到失望 (反对 ) 革命者从失败中看到成功 (串对 ) 江山添秀色 天地沐春晖 (正对 ) 风雨送阳春 (反对 ) 人民庆长春 (串对 )“修辞 ”思考和练习七一、对比与

12、映衬有什么不同 ?指出下列句子对 比、映衬的表达作用。1 我急急走前几步伏在他身上,叫着、喊着。 灶膛里火光能熊, 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 冷了。有的人死在战场上, 有的人死在酷刑下, 而我 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他的岗位上 锅灶前。2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偏巧,这天风 和日暖,一路上山溪婉转,鸟语花香。莲子虽然 没有坐上花轿,心里依然是喜气洋洋。 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 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 次之分, 而是相互依存的。 映衬是用陪衬事物说 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例中的 灶膛里火光熊熊”与 身体渐 渐变冷 ”是映衬手法,写出了钱班长忠于职守, 死于工作岗位的敬业精神。 又以

13、钱班长死于锅灶 前与“有的死在战场上 ”“有的死在酷刑下 ”对比, 死的环境虽然不同, 但公而无私,其死重如泰山, 是相同的,两者对比,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文中的映衬和对比连用更能表现出钱班长生命 不息、工作不止的革命精神。例中的 风和日 暖” “山溪婉转 ”“鸟语花香 ”用来映衬莲子的喜悦 心情。这是用陪衬的自然景物来衬托被陪衬的人 物心情,以收到 “绿叶扶花花更红 ”的效果。三、什么是设问 ?设问和一般的疑问句有什么 不同?试从形式和效果上加以比较说明。设问有时是自问自答,如 “是谁把天安门打扮 得这么漂亮 ?是劳动人民巧手一双。 ”设问有时是 明知故问。 设问可以使语言有波澜, 引导

14、人们注 意和思考问题, 或激发人们的感情。 一般疑问句 是有疑而问,要求对方回答的,如 “你知道明天 有雨吗 ?”对方回答: “我不知道。 ”它的效果就是 使对方明白自己的疑问而作出回答。七、下列诗文都用了什么辞格 ?1 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对比。2 杨嗣信艰难地翻了个身,转脸眺望着窗外。夜空阴云密布,看不见一颗星星。 可他那颗跳跃的心却是 明亮的。映衬。3 苏州城里, 有不少这样别致的小街小巷: 长长 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石子路面,经过夜雾 洒过,阵雨洗过,光滑、闪亮。在它的旁边,往 往淌着一条小河,同样是长长的,瘦瘦的,曲曲 又弯弯。间隔反复。4 瞧

15、! 车车马马哪里去 ?葡萄公社庆丰收。听! 园林深处什么响 ?一曲欢歌拂绿州。两个设问。5 然而,如果拿这点成绩和整个共产主义事 业比较起来,又到底有多大呢 ?这对于具有共产 主义世界观的人来说, 又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 呢? 两个反问。6 悦华瞟了世信一眼,这一眼像香槟酒一般 使世信禁不住舔着嘴唇。通感。7 修辞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警策。“修辞 ”思考和练习八二、从综合运用的角度分析下文的辞格。那黄河和汶河又恰似两条飘舞的彩绸,正 有两只看不见的大手在耍着; 那连绵不断的大小山岭, 却又 像许多条龙灯一齐滚舞。 整个山河都在欢腾 着啊!分号前是明喻与拟人连用, 分号后是明喻, 破折

16、 号后是拟人。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对偶、警策兼用,其中套用暗喻。3 由谁来教育文艺工作者,给他们以营养呢 ? 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只能是: 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 亲。首先设问,其次是暗喻。4 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 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 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首先是明喻,其次是夸张、对偶兼用。5 在古老的年代,玛瑙河对岸是一片森林,森林边上的村落里, 有一个名叫米拉朵黑的年轻 人,他是一个出色的猎手。论力气,米拉朵黑能和野熊摔跤。 论人才,米拉朵黑像天神一般英俊。 论性情,米拉朵黑像 )-个温柔的少女。“森林-森林”这是顶真,其次,三个 论.其中套用夸张、明喻。6 东方

17、白,月儿落,第二行是拟人兼夸张, 第三行晕拟物, 第四行是 拈连。7 好 !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叫好, 谁有你挺得硬,扎得稳,站得高 ! 九万里雷霆,八千里风暴,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第一行是拟人,第二行是排比,后两行是夸张, 其中第三行兼对偶,第四行是排比。“修辞 ”思考和练习九 一、下列句子在声音配合上有不和谐的地方, 请 改正过来,并说明理由。1 动人的事数说不尽,丰收的喜讯到处传。 改为:动人的事迹说不完,丰收的喜讯到处传。把“事”改为“事迹”,把“数说”改为“说”;改 “尽”为音节相称,配合得当,声音和谐。2 我是一名清洁工,为人民服务记心怀,挥舞革命铁扫帚,扫除一切旧传统。这是一

18、首诗歌, 诗歌一般要讲究押韵, 要将第二 句末尾的 “怀”改为 “中”,韵脚才和谐, 读起来才 上口、好听,也比较好记。二、比较下面两例的原文和改文, 从音节方面 谈谈为什么改。1 原文: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下面撒些秕谷, 棒上系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 到筛下时,将绳一拉,便罩住了。改文: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支起一面大 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 远远地牵着, 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筛子底下的 时候,将绳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从百草园 到三味书屋 )原文中的 “筛下时 ”,是三个书面色彩的单音 节词,读时音

19、短促,语气急速,不很适应上下文 的要求。改文为 “筛子底下的时候 ”,是三个口语 色彩的双音节词,读时音节和谐匀称, 自然顺口, 语气舒缓,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2 原诗:桥靠桩,屋靠梁,黑夜走路靠灯光, 幸福生活就靠共产党。改诗:桥靠桩,屋靠梁,黑夜走路靠灯光,幸福就靠共产党。原诗第三行是七个音节,第四行用了九个音 节,有失对称和谐美。 改诗把第四行中的 “生活 删去,同前行诗的音节数目相同,整齐匀称,韵 律和谐优美自然,而且行文比较精练。三、比较下面各例的原文和改文,从词语的 意义上说说为什么修改。1 原文:蜂王是黑褐色的每只蜜蜂都愿意用 采来的花精供养它。改文:蜂王是黑褐色的 每只工蜂都愿

20、意 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杨朔荔枝蜜 )原文中的 “蜜蜂”是个大概念,它包括工蜂、 蜂王(母蜂)和雄蜂,用 “花精”供养蜂王的只是工 蜂。改“蜜蜂”为“工蜂”,表意准确贴切,符合实 际。2 原文:白天在图书馆的小书库一角,夜晚 在煤油灯底下,他又在爬,爬,爬了,他要找寻 一条一步也不错的最近的登山之途, 又是最好走 的路程。改文:白天在图书馆的小书库一角,夜晚在 煤油灯底下, 他又在攀登,攀登,攀登了,他要找寻一条一步 也不错的最近的登山之途,又是最好走的路程。(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原文中的 “爬”,是比喻陈景润攻关所做出的 努力。“爬”是手脚同时着地向前移动的意思, 它 的方向可以是向上,

21、向下,向水平方向,表意不 很确切,人物形象也不够高大。 改“爬”为“攀登 ”, 是特指抓住东西向上爬,用手 “攀”,用脚 “登”, 生动形象,既从正面写出陈景润攻关时坚忍不拔 的神情, 又从侧面烘托了科研山路之险阻, 高峰 之巍峨。四、比较下面两例的原文和改文,从句式选 择上说说改文的好处。原文: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 白、手提着一杆明火枪、 肩上扛着一袋米的瑶族 老人站在门前。改文:正说着,门被谁开了。一个须眉花白 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 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 肩 上扛着一袋米。 (彭荆风驿略梨花 )原文第二句是一个定语过多、结构过于复杂 的单句,文学作品不宜多用,因句子显得冗长, 不

22、便阅读。 改文是结构较松的复句。 它由三个短 分句组成,内容突出,能更好地表达语意。语气 比缓,便于阅读和理解。原文:碧梧园里游人实在不少,彩色的衣 裙在温热阳光中闪耀着, 人的视神经被刺得晕晕 的。改文:碧梧园里的游人很不少,彩色衣裙在 炎热的阳光中闪耀着, 人们只觉得眼花缭乱。 (叶 圣陶两样 )原文中的 “人的视神经被刺得晕晕的 ”是被动 句。陈述的是 “人的视神经 ”,其中的 “视神经 ” 是专用语,不通俗;从上下看,语体色彩也不很 协调。改文为 “人们只觉得眼花缭乱 ”是句,用语 简练明确,通俗易懂,语体色彩协调一致。五、比较下列各例的原文和改文,从辞格运 用上谈谈为什文好。1 原文

23、:几只木船从下游上来,帆篷给阳光 照得像透明的白色羽翼改文:几只木船从下游上来,帆给阳光照得 像透明的白色羽翼”刘白羽长江三日)船上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叫帆, 也叫篷,把“帆” 和“篷”合成一个词有点生硬, 不好念,改用“帆”, 念起来就顺畅得多。 “篷”是口语,如改用 “篷”, 就和下面的词语格调不一致了。2 原文:四周的人挤得紧紧,皇帝要避没法 避;想要蹲下来, 缩做刺猬似的一团, 也办不到。 改文:人围得风雨不透,皇帝东撞西窜,都 被挡回来,他又想蹲下,学刺猬,缩成一个球, 可是办不到。 (叶圣陶皇帝的新衣 ) 原文用 “四周的人挤得紧紧 ”,比较抽象;改 文用“人围得风雨不透 ”,是夸张说

24、法, 更好地描 绘出入多的情态。原文用 “缩做刺猬似的一团 ”, 是比喻,也具体,但“一团”比较笼统;改文用 “学 刺猬,缩成一个球 ”,仍是比喻,但形象生动得 多。3 原文:武震一到桥头,先听见一片人声,鬼哭 狼嚎地从桥南头滚过来, 转眼就有无数朝鲜人从 烟火里涌出来 改文:武震一到桥头,先听见一片人声,连哭带 叫地从桥南头滚过来(杨朔三千里江山) 原文中的 “鬼哭狼嚎 ”,纯为贬义, 不能用来比喻 描绘朝鲜老百姓从烟火里逃出来的情景。 改用中 性词语 “连哭带叫 ”,就比较贴切,符合实际。六、改取下列各句中所用辞格的错误, 并说明理 由。这歌声似一盏明灯把我的红心照亮。 这是用的比喻 (明

25、喻)手法,把“歌声”比作可见 的“明灯 ”,二者毫无相似之处。可改为: “这歌 声将变成一盏明灯把我的红心照亮。 ”2 登山远望,对岸一方池一方池的稻田,好 像天上的繁星一样。这里用的是比喻 (明喻),把“稻田”比作“繁 星 ”,也不恰当,二者无相似点。可改为: “登山 远望,对岸方块一方块的稻田, 好像绿色的 方格锦缎一样。 ”3 收割那天,我们拿着镰刀,走向田野,金 黄的稻子吓得浑身发抖,低头求饶,好像在说, 别割我,别割我 ! 啊,我痛死了 !这是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割稻的景况。镰刀割 稻,稻子发抖、求饶、痛死,这与丰收的环境气 氛很不协调。可改为: “收割那天,我们拿着镰 刀,走向田野,金

26、黄色的稻浪,随风起伏,好像 在欢迎我们, 齐唱:“来吧!来吧!快收获!快收获 ! ” 人群欢跃, 泥土也从地下伸出头来向着人们微 笑。这是用拟人的手法描写 “泥土”,但缺乏真实 的思想感情。 “泥土”怎么能 “从地下伸出头来 ”? 可改为: “人群欢跃,土块也微笑。5 晨踏白霜,晚披红绸。这是对偶,句中的 “红绸 ”,语意不明。联系 上文看,好像指的是晚霞。可改为: “晨踏白霜, 晚披红霞。 ”6 一个南瓜如地球,结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架到大西洋,世界又多一个洲。这首诗歌是通过比喻来夸张的,但夸张得不 合情理,没有实际基础。既然南瓜如地球那么大, 又如何 “结在”地球上的 “五岳山上头 ”,又怎样把 它“架到大西洋 ”,怎么好说 “世界(指地球 )又多一 个洲”?思维混乱,矛盾百出。这是假话、大话、 空话,故意虚张声势。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创 作。7 大家决心学习雷锋人,走雷锋路,接雷锋 枪,使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这里用的是排比手法。 “雷锋人 ”是生造词语。 可改为 “大家决心做雷锋式的人物,走雷锋的道 路,接雷锋的枪支, 使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