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监狱智能 监狱智能 视频监控系统 北京华辰鑫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二七年十二月 目录第1章 需求分析 31.1 系统拓扑图 51.2 方案详解 51.2.1 监狱必须监控的方位 51.2.2 对监控系统的要求 51.3 规则设定 61.3.1 “出现”规则 61.3.2 滞留报警规则 61.3.3 虚拟警戒线规则 61.3.4 可疑遗留物体侦测 71.3.5 启动定义的时间表 71.3.6 统计规则 71.3.7 联动警示提示 71.3.8 任何企图损害摄像机的行为产生报警 8第2章 部署草案 82.1 现场基本情况: 82.1.1监狱出入口、围墙内及其周边环境 82.1.2犯人劳改场
2、所和生活区隔离带 82.1.3食堂隔离带 82.1.4监狱武器库 82.2 部署草案 92.2.1监狱出入口、围墙内及其周边环境 92.2.2犯人劳改场所和生活区隔离带 102.2.3食堂隔离带 112.2.4监狱武器库 132.3 产品清单 13第3章 EIVS介绍 15第4章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介绍 164.1 事件 164.2 警戒线 164.3 双层警戒线 174.4 进入(部分场景) 174.5 离开(部分场景) 184.6 在里面 (部分场景) 194.7 出现(部分场景) 194.8 消失(部分场景) 194.9 带走(部分场景) 194.10 留下(部分场景) 204.11 滞留
3、(部分场景) 204.12 进入 (全部场景) 204.13 离开(全部场景) 204.14 带走 (全部场景) 214.15 留下(全部场景) 214.16 场景变化 21第1章 需求分析 监狱为羁押由法律所裁处、在一定期间中应与社会隔离并加以管制、教育的人犯,是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最重要环节之一。监狱是强制管理违法犯罪人员的场所,对在押犯人行为的监控是保障监狱安全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因此,防逃和监护是监狱管理的首要重点,也是狱政人员最为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在高新技术数字化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数字化、全方位”是监狱系统对视频监控系统的新要求,也是充分发挥监控系统的作用,实现“向科技要警力”
4、的途径。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东西差异、沿海地区与内陆差异。整个监狱系统现有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就系统整体而言,现代化的信息建设还是比较落后的,我国各地的监狱一般都建立了模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来监控犯人的行为,用安装在围墙上的高压电来防止犯人逃狱。由于传统的监控采用的是被动的解决方案,即利用模拟摄像头对现场图像进行录像采集,然后进行保存。但是更重要的是监狱管理人员根本无力管理和监看多达数百个摄像头的电视墙,所以难于满足监狱监控的要求。 中科安胜的ERCIST-1000采用先进的网络化的智能视频监控技术,以24X365日夜不间断、全年无休的方式,协助狱政人员监视监狱安全,当监狱内外众
5、多监视器所拍摄的庞大视讯中,若发生人犯脱逃或暴力威胁的潜在迹象时,及时发出报警通知狱政人员迅速处理,以防后患。先进的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可以解决现在监控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监控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监控系统整体投资的经济性。狱政管理人员也可利用ERCIST-1000所详实记录的数据作为人力配置、工作训练与绩效考核等政绩能改善和提升的依据。 本方案核心技术采用安胜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安胜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监狱关键地点建立虚拟安全区,并设置虚拟边界,当有人或物体在现场内外出现滞留、突然出现、进出虚拟安全区、可疑威胁物品出现或遗留等情况时系统发出警报,提示中央监控室的管理人员或干警及时赶往现
6、场进行处理。 1.1 系统拓扑图 1.2 方案详解 1.2.1 监狱必须监控的方位 监狱出入口、围墙内及其周边环境 犯人劳改场所和生活区隔离带 食堂隔离带 监狱武器库 1.2.2 对监控系统的要求 关键地点必须实现全天时、全天候、不间断的实时连续监控 次要部位可按时段设置 关键地点能实现画面变化报警 能记录突发事件(触发报警的事件)的关键图像信息 能通过网络实现远程图像报警 能防止犯人对摄像机的破坏 1.3 规则设定 1.3.1 “出现”规则 “出现”规则是中科安胜ERCIST-1000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对摄像头中的整个场景设置“人物出现规则”。通过此规则设定,一旦有人进入特定区域就
7、给予提示,提示管理人员关注本现场,以实时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此规则可用于: 监狱内围界、武器库等场所:要求对走过的人员进行监测。在不允许人出现的情况下,可以设定为出现报警,一旦有人物或不明物体经过,将触发报警规则产生警报。 1.3.2 滞留报警规则 对于虚拟警戒区以内特定时间出现的人物滞留徘徊现象,同样也通过报警服务端,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当有犯人在特定区域内滞留闲逛等现象将给予实时报警提示,可自行设定滞留判断时间,如设定为1分钟,那么当犯人进入虚拟警戒区后系统会自动开始计时,当时间经过1分钟后发出警报。 既可以控制犯人经过的时候不报警,但是滞留的时候发出警报 1.3.3 虚拟警戒线规则 监舍
8、走廊和放风地域防范对杜绝犯人逃狱至关重要。通过设置虚拟警戒线设置构架虚拟安全区,比如监狱的大门、监狱的内围界、武器库等场所,一旦犯人越过此线,系统会立刻发出警报。 还可以通过设置虚拟周界,防范犯人靠近监狱围墙,具体设置建议在监狱围墙内三米处设置虚拟警戒线。一旦犯人越过此线,系统能够发出预报。这样监控人员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通知警卫人员或发出警报。 1.3.4 可疑遗留物体侦测 如有可疑威胁物品被遗弃在特定区域,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将自动报警提示。 1.3.5 启动定义的时间表 规则可以根据监控现场的需要按照时刻表在具体某段时间、某一天运作,根据预先规定的安排自动的激活及关闭。例如:规定时间为下午6时
9、启动至第二天上午8时关闭。 1.3.6 统计规则 能准确区分进入监控范围内的车辆,在设定的时间内设置特定的规则,并存储该报警照片。 1.3.7 联动警示提示 当违反设定规则的事件发生时,可通过声音、图片、电子邮件或联动手机短信(该功能测试中),为安防人员提供可信可靠的报警信息。同时,考虑现场装置声音警报器,可通过GPIO激活声音警报,监控人员可远程直接通过语音提示现场入侵人员。如:当有人跨越警戒线时,语音提示行人不入内。 1.3.8 任何企图损害摄像机的行为产生报警 哪怕是最好的监控/安防系统,一旦遭到有人蓄意破坏,在有威胁发生时,影响到监视、侦测、跟踪系统的监控,这样系统就失去了作用。有效的
10、防卫系统, 一定要在被破坏时发出警报。 EIVS系统可以设置规则保护摄像头,但摄像头有损害或可能受到损害时,安全人员可以接受到报警。 第2章 部署草案 2.1 现场基本情况: 2.1.1监狱出入口、围墙内及其周边环境 例如:监狱平面图周界为规则的长方形 总长约为1300米,长350米,宽300米 围墙的高度为6米 周界防御范围为内围墙3米 摄像头高度大概应在4.5米左右 2.1.2犯人劳改场所和生活区隔离带犯人的劳改场所和生活区没有物理的隔离带2.1.3食堂隔离带有红色警戒线警示犯人不能越界2.1.4监狱武器库监狱武器库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枪弹分离保管,有专门的人掌管仓库钥匙,由于武器库的特殊功能
11、,所以建议按章监控系统,利于有事故发生时的事后取证,能利用计防手段实现预防及时发现犯罪事故。2.2 部署草案 2.2.1监狱出入口、围墙内及其周边环境实施目标:实现进入/离开/滞留提醒报警;误警率控制到5%以下。报警时有实时图片的显示并能通过网路到达所需的各级监控中心及值班岗楼,能提供精确时间、地点、行为内容等信息,并能提供上诉信息的便捷接口以便和其他设备联动和事件的录像检索。在有车辆和人进入大门的时候进行拍照并存储。实现方式:间隔4090米安装一个摄像头,监狱内部围墙安装20个,根据环境复杂情况和存档照片的角度要求可增设摄像头,避免出现死角和保证信息的实用性。主要实现以上目标的技术手段是利用
12、安胜智能识别系统。利用规则设置为1:虚拟警戒线 2:人进入/突然出现报警 3:滞留报警部署示意图 2.2.2犯人劳改场所和生活区隔离带实施目标:实现越界/滞留提醒报警;误警率控制到5%以下。报警时有实时图片的显示并能通过网路到达所需的各级监控中心,能提供精确时间、地点、行为内容等信息,并能提供上诉信息的便捷接口以便和其他设备联动和事件的录像检索。实现方式:沿生活区和劳改场所的警戒线安装摄像头,根据警戒线的长度安装x米/50个,根据环境复杂情况和存档照片的角度要求可增设摄像头,避免出现死角和保证信息的实用性。主要实现以上目标的技术手段是利用安胜智能识别系统。利用规则设置为1:虚拟警戒线 2:滞留
13、报警部署示意图 2.2.3食堂隔离带实施目标:实现越界/滞留提醒报警;误警率控制到5%以下。报警时有实时图片的显示并能通过网路到达所需的各级监控中心,能提供精确时间、地点、行为内容等信息,并能提供上诉信息的便捷接口以便和其他设备联动和事件的录像检索。实现方式:沿食堂警戒线安装摄像头,根据警戒线的长度安装x米/50个,根据环境复杂情况和存档照片的角度要求可增设摄像头,避免出现死角和保证信息的实用性。主要实现以上目标的技术手段是利用安胜智能识别系统。利用规则设置为1:虚拟警戒线 2:人进入/突然出现报警 3:滞留报警部署示意图 2.2.4监狱武器库实施目标:实现进入/离开提醒报警;误警率控制到5%
14、以下。报警时有实时图片的显示并能保存,能提供精确时间、地点、行为内容等信息,并能提供上诉信息的便捷接口以便和其他设备联动和事件的录像检索。实现方式:主要实现以上目标的技术手段是利用安胜智能识别系统。利用规则设置为1:虚拟警戒线 2:人进入/突然出现报警 3:滞留报警部署示意图 2.3 产品清单 序号名称品牌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小计(元)1显示器三星17液晶台21800.003600.002控制主机DELL奔腾D925/1G内存/80G硬盘台26300.0012600.003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2003server套224000480004智能视频处理单元EVISEVIS-
15、1000台待定36000548口交换机待定155000D合计备注:1、EIVS的使用数量请根据监控设计的摄像机数确定(等同)2、服务器为EIVS基础服务器+规则设置服务器 报警终端可利用整体设计中在局域网中所有的电脑终端第3章 EIVS介绍 安胜EIVS智能视频监控系统EIVS系统可用于重要场所的监测和保护。通过使用EIVS系统,可以准确及时的获得详细的入侵信息,可以联动报警装置(如警铃、录音传播、话筒告警)促使犯罪分子离开、或派遣人员到达现场,保证和防护了重要场所的安全性。 基本规则简介 第4章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介绍 行为智能监控包括一个规则制定管理工具(RMT),它使得用户能够非常容易定义
16、所侦测范围的每一摄像头要求的规则。规则指示视频操作单元(VPU)在哪些与安全相关的事件需要去监控。每一规则组成了一个事件、每一个计划以及一个或多个的告警。如果某一事件在某一指定的时间段的发生,行为智能监控系统将产生告警。目前行为功能包括如下事件(其他新功能正在开发): 4.1 事件 一个事件就是指发生在监视摄像头监视画面内的,引起注意的与安全有关的活动或其他活动。系统能探测到的事件种类依赖于所使用的视频监控器的种类。 事件类型系统可以探测到的与安全有关的独特的类型的行为。 你的系统可能探测到以下几种事件: 警戒线事件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内,一个目标横越一条事先设定的警戒线,而触发警报。 双层警戒
17、线事件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内,一个目标横越两条事先设定的警戒线而引发警报。 完全场景事件事件发生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内的任何部分(而不是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内的一个特定的部分)。这种类事件包括突然出现,突然消失,带走,滞留和流向违例事件。 部分场景事件事件发生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内的用户定义的部分,叫做管制区域。这种类包括进入,离开,在里面,突然出现,突然消失,带走,滞留和流向违例事件。 场景变化事件使得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有明显的变化的事件,比如摄像头从一个已知场景转移,摄像头被关掉或是被拔掉了电源插头,或者是灯被打开或被关掉。 4.2 警戒线 警戒线是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内划的一条线。目标横穿过这条线
18、就会触发警报。警戒线可以沿着四周创建(比如围墙),在入口前方创建,和顺着其他限制区域创建。根据不同的警戒线事件的设置,当目标从左到右,或则从右到左,或则从其他方向穿过警戒线时,可以触发警报。 下图演示了通过规则管理工具的编辑警戒线窗口创建警戒线事件。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的红线就是警戒线。 4.3 双层警戒线 双层警戒线是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的2 条警戒线。目标在用户设定的时间周期内穿过了这2 条警戒线时,警报就会被触发。双层警戒线和警戒线有相同的使用目的,比如周界的保护或则其他限制区域的保护。 使用双层警戒线取代单条警戒线的最常见的主要原因如下: 你可以在使用单条警戒线的区域使用双层警戒线,因为波
19、浪,阴影和树在风中摇摆等等引起了很多的误警。 你需要创建一个规则去监测目标移动的方向,比如汽车在受限路面向下折转。认识到双层警戒线的以下不足,这些缺点可能使得双层警戒线在某些方面不如单条警戒线合理。 双层警戒线必须以指定穿过这些警戒线的时间间隔的方式创建,这个间隔不能太长或则太短,而且有可能需要指定穿过警戒线的次序。所以一些测试是必须的,以确保穿过2 条警戒线的时间间隔是合理的。如果这个时间间隔不合理,事件可能监测不到。 为了在双层警戒线事件中触发警报,系统必须跟踪目标穿过2条警戒线。大多数时候,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的某些部位是无法看见目标的,这时目标就无法被跟踪。例如,在2 条警戒线之间有一块
20、大石头,由于被锁定的目标在穿过第2 条警戒线前,移动到大石头的后面,使得系统无法继续跟踪这个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警报就可能不能被触发。 如果一个人了解到双层警戒线的一些设置,他可以通过在穿过这2 条警戒线时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以避免被监测到。 提示: 如果你使用双层警戒线在阳光下进行监测,你可以尝试使用目标的阴影和方向过滤器结合到双层警戒线中,以减少误警。 4.4 进入(部分场景) 进入部分场景是指目标从任意方向进入管制区域的周界。 请意识到进入部分场景事件和出现于部分场景事件的区别。出现于部分场景事件指目标在管制区域出现,先前没有出现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换句话说,目标第一次出现在管制区域中时,但
21、是先前没有出现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这种事件包括目标穿过管制区域的一扇门或者进入在场景后面的场景后从监视画面中出现。相对照的,进入部分场景事件不包括目标从管制区域中的门,窗或通向其他场景的入口出现的事件。目标必须从管制区域的周界进入才能触发警报。 4.5 离开(部分场景) 离开部分场景事件指目标从任意方向离开管制区域的周界。 请意识到离开部分场景事件和消失于部分场景事件的区别。消失于部分场景事件指目标从管制区域消失。换句话说,目标最后一次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被跟踪到后,目标是从管制区域内消失。这种事件包括目标穿过管制区域的一扇门或者进入在场景后面的场景后从监视画面中消失。相对照的,离开部分场景
22、事件不包括目标从管制区域中的门,窗或者通向其他场景的入口消失的事件。目标必须从管制区域的周界离开才能触发警报。 4.6 在里面 (部分场景) 在里面的部分场景事件是指目标出现在管制区域或者进入管制区域的周界。你可以把在里面事件认作是进入事件和出现事件的结合。 4.7 出现(部分场景) 出现在部分场景事件是指目标出现在管制区域中,但是先前没有出现在场景的监视画面中。这样的事件的一个例子是,一个人正在通过被事先指定为管制区域的一扇门中。因为目标第一次被监测到时,是这个人通过门出现在管制区域后,所以出现在部分场景事件的警报被触发。目标可以“出现”在沿着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的门,窗,树或其他景物而事先指
23、定的管制区域中,也可以出现在建筑物的特殊部位,比如楼房的拐角处。 出现在部分场景事件和进入部分场景事件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出现于部分场景事件指目标在管制区域出现,先前没有出现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换句话说,目标第一次出现在管制区域中时,但是先前没有出现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比如,通过管制区域中的一扇门出现在其中。) 4.8 消失(部分场景) 消失于部分场景事件指目标从管制区域消失。换句话说,目标最后一次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被跟踪到后,目标是从管制区域内消失。 例如,消失于部分场景事件可以被监测到,一个人正在从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的通过一扇被管制的门走出。因为目标最后一次被监测到时,是这个人通过门走
24、出这扇门之前,所以消失于部分场景事件的警报被触发。目标可以消失于沿着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的树木或其他景物而事先指定的管制区域中,也可以消失在建筑物的特殊部位,比如楼房的拐角处或窗户。 离开部分场景事件和消失于部分场景事件的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消失于部分场景事件指目标从管制区域消失。换句话说,目标最后一次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被跟踪到后,目标是从管制区域内消失。 4.9 带走(部分场景) 从部分场景带走事件是指目标从管制区域中移除。这类事件的典型应用是监测偷窃行为和物体从固定状态转变到运动状态。 对于EIVS1000视频监控器,不关心目标停留的时间。只要目标被带走2-25 秒或更多时间,并且这个目标在
25、视频监控器开始监视事件后出现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或者从其中被带走,那么这个事件将被监测到。 4.10 留下(部分场景) 在部分场景中留下事件是指目标在管制区域中、被留下。如果想要警报被触发,目标必须在管制区域的里面并且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保持固定的状态。 对于EIVS1000视频监控器,目标必须在不小于2-25 秒的时间间隔内保持固定的状态,这样才能使事件被监测。 这类事件的典型应用是监视可疑的包裹和车辆从运动状态转变到固定状态。例如,当有车辆停靠在靠近安检站的位置时,你可以应用具有部分场景中留下事件的规则进行监视。如果被留下的目标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表现出与安全相关的事件,那么管制区域事件应当
26、开始应用。 4.11 滞留(部分场景) 在部分场景滞留事件是指在用户指定的时间间隔内,目标在管制区域逗留。可以为不同的事件指定不同的滞留时间。在多数时候,滞留规则是用来监测人是否在一个区域逗留的时间过长。 只有运动的目标才能通过在部分场景滞留事件中触发警报。如果一个移动的目标在滞留时间中变成固定的状态,那么在部分场景滞留的警报是无法被触发的。 例如,如果你建立了具有在部分场景滞留事件的规则去监视在限制区域的车辆的停靠,那么很有可能遗漏事件。因为一旦车辆停靠后,它就不再运动,所以无法触发在部分场景滞留的警报。如果你建立了具有在部分场景滞留事件的规则去监视人的滞留,同样的情况可能发生。如果一个人一
27、直站着或者坐着,那么在部分场景滞留的警报是无法被触发的。 4.12 进入 (全部场景) 在全部场景出现事件是指目标出现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的任意位置。目标的“出现”是指它第一次进入到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在全部场景出现事件通常用来监视预期是相当不活跃的区域。只要有目标在区域中被监测到或者进入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那么警报就会触发。例如,你可以创建一个在全部场景出现事件,当有人进入一间平时没有人的屋子,警报就被触发。 4.13 离开(全部场景) 消失在全部场景事件是指目标从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消失。一个目标的“消失”是指它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不见了。例如,你可以创建一个消失在全部场景事件,当一个人从一
28、间屋子中离开,而预期是他或她不会离开,那么警报就被触发。 4.14 带走 (全部场景) 从全部场景带走事件是指目标从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被带走。当一个物体从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被移除或者被偷走,那么可以通过创建从全部场景带走事件监视这种事件,并在发生时触发警报。 对于EIVS1000视频监控器,不关心目标停留的时间。只要目标被带走5 秒或更多时间,并且这个目标在视频监控器开始监视事件后出现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或者从其中被带走,那么这个事件将被监测。 4.15 留下(全部场景) 在全部场景被留下事件是指目标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的任意位置被留下和保持固定的状态。当一个可疑的包裹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被遗
29、留在地面上,那么可以通过创建在全部场景被留下事件监视这种事件,并在发生时触发警报。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中的目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保持固定的状态,那么系统就会监测到在全部场景被留下事件。 对于EIVS1000视频监控器,目标必须在不小于13 秒的时间间隔内保持固定的状态,这样才能使事件被监测。 4.16 场景变化 场景变换事件是指使得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明显的变化的事件,比如摄像头从一个已知场景转移,摄像头被关掉或是被拔掉了电源插头,或者是灯的打开或关掉。已知场景是指现场摄像头输入与已存储场景相匹配。已存储场景是指通过系统指派,利用视频监控器进行监视的监控摄像头的监视画面。 场景变化事件可能使得视频监控器停止监视事件的视频输入。以下包含一些场景变化时间的例子: 在摄像头的监视画面内,灯的打开或者关闭。 摄像头被移走,调节焦距,或者从一个已知场景中被冲撞。 视频监控器失去了监控摄像头的输入信号,这可能是由于摄像头被关闭或者失去电源(不如被拔掉插头) 当摄像头的监视画面内的灯被关闭或打开时,场景变化事件可能是唯一可用的监视事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