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福建省厦门一中2012-2013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懵懂(mng) 伺候(s) 悚然(sng) 锲而不舍(q) B逡巡(qn) 炮烙(lu) 栈道(zhn) 三省吾身(xng)C饿殍(f) 鞭笞(ch) 拓本 (tu) 商贾云集(g) D庠序(xing) 句读(d) 谬种(mio) 漂沦憔悴(c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喧 残羹冷灸 走投无路 欲盖弥彰B赦造 度长絜大 哀声叹气 孽根祸胎C崔嵬 礼上往 百无聊赖 雕粱画栋D歆享 少不更事 弃甲曳兵 瓮牖绳枢3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一生创作了三个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小说祝福选自彷徨。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其代表作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叫格里高尔。B李白与杜甫齐名,杜甫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C韩愈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D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政”思想,被后人称为“亚圣”,主张性善论;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4下列诗句从修辞手法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千呼万唤始出,犹抱琵琶半遮面 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
3、切切如私语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5下列各项两个语句中,都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却(后退)坐促弦弦转急 凡(总共)六百一十六言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 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C秦人开关延(迎击、迎战)敌 郯子之徒(的徒弟),其贤不及孔子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到达)千里 履(动词,
4、登上)至尊而制六合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小学而达遗,吾未见其明也 B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蟹六跪而二螯 弃甲曳兵而走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王好战,请以战喻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不拘于时,学于余二、文言文阅读(选择题共8分,每题2分)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唐柳宗元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
5、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
6、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 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于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今书,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 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吾子幸观焉,择焉,有余以告焉。苟亟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
7、吠怪,则幸矣。宗元复白。(本文有删节)9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仆自卜固无取 卜:占卜 B犯笑侮,收召后学 犯:冒着 C被南越中数州 被:覆盖 D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 中:心中1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抗颜而为师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B至无雪乃已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若定是非以教吾子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D其为不敢也决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属于同一句式的项是 例:不意吾子自京师蛮夷间,乃幸见取A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12对上
8、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封书信中,柳宗元首先说自身条件差,够不上当老师的资格,婉言谢绝了韦中立“欲相师”的请求。当然,这不过是他的谦虚之辞,并不是他拒绝的真正原因。 B接着,作者从师道衰落的历史谈到目前的情况,举韩愈“抗颜而为师”受到嘲笑打击的事例,以蜀犬吠日、越犬吠雪为喻,说明师道之衰,自己不敢为师的社会原因。 C柳宗元说,已经陈列了中立想看的全部文章,并不是想炫耀,只是想看看中立是不是真的喜欢他的文章;还提到,从中立的信可知,中立对作者文章的过誉,只是中立特别喜欢的缘故。 D最后柳宗元提出采取老师之实,不必讲求师之名的办法,这样既可以免遭嘲笑攻击,又能达到行师道的目的。第卷三、古
9、代诗文知识考查(28分)(一)文言文翻译(8分)13将上面文章中划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3分)译: (2)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3分)译: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2分)译: (二)诗歌阅读与鉴赏(共10分)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5分)登 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这首诗属于 (体裁),其颔联写到的典型意象是 (2分)(2)从内容上看,这首诗的前两联重在 ,后两联重在 。(1分)(
10、3)颈联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有人说这里有八苦,请你写出其中的四苦。(2分)答: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5分)夜闻歌者唐白居易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1)简要分析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2分)答: (2)夜闻歌者与琵琶行相比较,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异同?(3分)答: (三)古代诗文默写(10分)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1)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2) ,砯崖转石万壑雷。
11、(李白蜀道难)(3)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4) ,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其三)(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6)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7)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8) ,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9)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10)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四、名著阅读(10分)17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作品故事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宝玉见秦钟人品出众,心中似有所失。他恨自己生在侯门公府之家,不能早与秦钟交结。秦钟见宝玉也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我竟成了泥
12、猪癞狗了。”B袭人欲借“赎身”规劝宝玉,要求三件事:不要动不动就说化灰化烟;在老爷跟前要作出爱念书的样子;不许毁僧灭道,要改掉爱红的毛病。若都依从,便不离开。C众人看戏,打赏小旦龄官,凤姐说这孩子活像一人。宝钗心知,笑而不说。湘云亦猜着,不敢说。宝玉接口道像林姑娘,宝钗听了,忙使眼色。众人都笑起。D刘姥姥带外孙板儿到贾府攀亲。周瑞家的帮助她见到凤姐。凤姐从言谈中知其意,只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也大有大的难处,但还是施舍了她些许银两。E铁槛寺老尼净虚为帮张大财主家退聘礼,请凤姐帮忙。凤姐先推脱,后说不怕阴司地狱报应,索要三千两银,使手段摆平此事,结果使退亲双方儿女殉情。18简答题(二选一,共5分
13、)(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当下正忧虑时,因宝玉在侧问道:“事事都算妥帖了,大哥哥还愁什么?”贾珍见问,便将里面无人的话说了出。宝玉听说笑道:“这有何难,我荐一个人与你权理这一个月的事,管必妥当。”(红楼梦第13回)贾珍所愁的“这一个月的事”是什么?宝玉向贾珍推荐谁去“权理”?这个人是怎样权理的?答: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只听滴翠亭里嘁嘁喳喳有人说话。(红楼梦第27回)宝钗为什么要去园中扑蝶?在滴翠亭她听到谁在说话,
14、说了什么?听到这些话后她的反应是什么?答: 五、文化经典阅读(10分) 1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选段一: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9.19)选段二: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9.22)(1)上面两个选段共同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2分)答: (2)两个选段都运用了比喻说理,请分别简要分析。(4分)答: 20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选段一: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 选段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
15、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19) (1)选段二中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1分)答: (2)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一方面又号召自己的学生对冉求“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 六、现代文阅读(14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双琴祭梁晓声那两棵树,是生长极慢的树,其材最适合做琴。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验是,一棵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用那两棵树同时做
16、两把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轾。琴取于材,材取于树。老制琴师当年亲手栽下的两株小树苗,在十余载里,不但增加着年轮,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地相爱了。它们彼此欣赏,彼此赞美,永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但是,琴还没做,老制琴师却病倒了。他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直想要制成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我想做的事是做不到了,你一定要替我做到”后,他的儿子伐倒那两棵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复比较、挑选,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都不卖给他。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
17、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有一天,琴店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选琴的。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们试一试。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大人们相信他们所选的不后悔,他们还毫不犹豫地交换了琴。于是他们幸运地接受了赠予。后,他们果然都成了“家”,声名鹊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一直合奏着。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不久,就有了他们之间孰高孰低的种种说法。而寂寞的传媒则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最后,他们不能再合奏下去了,只能迫不得已地分开,各自独奏。但他们都是那么眷恋
18、合奏,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合奏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演奏天赋。 比他们更眷恋合奏的是那两把小提琴。只有合奏的时候,它们才有机会相见。但自从分开后,它们再没“见到”过对方。它们被思念折磨着,它们的琴音里开始注入了缕缕忧伤,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的信上有泪痕一样。然而两位由合奏而独奏的演奏家,心里竞渐渐地相互生出嫉恨。他们不知不觉就坠入了别人的“阴谋”。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想要离间他们,想要看他们成为仇敌。终于,他们中的一个心理崩溃了。他摔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跃下阳台,一命呜呼。那时,另一个正在舞台上演出。他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弦断之际,小提琴发出类似哀号的最后一声颤音悲剧的发生使人心
19、趋于冷静,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人心对其他一切的表现。有同情就有憎恨,另一个还没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首。最后,他疯了。他那一把琴被换了弦,又摆在琴店里了。然而,无人问津,因为它已被视为不祥之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会发出号哭一般的声音。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号哭在为它不幸的爱人而号哭(选自2011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老制琴师的儿子为实现父亲遗愿,把琴送到琴店并郑重交代:可以将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赠送给反复比较、挑选的人。B小说把“双琴”喻为一对恋人,讲述了它们前世为树、今生为琴的“姻缘”,演绎了一出由相爱
20、相依至分离毁废的悲剧。C第8段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紧承上文,“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则引领下文。D第10、11段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两把小提琴因为分离而不能彼此欣赏、赞美的相思之苦和饱受思念折磨的忧伤情状。E小说在叙述时,“他们”、“它们”交替使用,人和物相互交融,灵活地展现了事件过程,暗示了人和物命运的共同性。(2)小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造成悲剧的外在原因有哪些?请概述。(4分)答: (3)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6分)答: 七、语言知识运用(4分)2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小王某日遇到父亲生前的战友刘伯伯
21、。小王说:“刘伯伯好,有小半年没见到你了。”刘伯伯说:“前些日子回乡下住了一段时间,回听说你家父死了,唉,真让人伤心。据说先是脚跛了,接着耳聋了,再接着就回乡下前看他还好好的。改天我一定光临你家看看。” 小王说:“谢谢刘伯伯。刘伯伯在乡下住了一段时间,身上都有一股乡土气息了。”(1)上面文字,刘伯伯的话有多处不符合语言交际中的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习惯,请选择其中三处进行修改。(3分)答: (2)小王说的第二句话其言外之意是:_ (1分)八、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200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
22、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自拟标题。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语文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6分,每题2分)1B(A伺候c锲而不舍qi C饿殍pio拓本t D句读du谬种mi)2D(A暄、炙 B敕、唉 C尚、梁)3D(A桑地亚哥 B贺知章读罢蜀道难 C白居易)4A(A用夸张,余用比喻)5C(A“受”通“授” 、“无”通“毋” B“匪”通“非”、“从”通“纵” D“景”通“影”、“弊”通“敝) 6C(“之
23、徒”:这一类人)7B(A“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C“以为”:把做成 D“从而”:跟随)8C(C两个“以”都作介词,用、拿 A表并列,连词/表修饰,连词 B兼词,于此/语气助词 D表比较/表被动)二、文言文阅读(8分,每题2分)9A(“卜”:估量)10C(都表目的,;A就 趁着;B才 竟;D指自己,我 大概)11D(被动句 A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B宾语前置,“之”提前宾语标志 C介词结构后置)12C“只是想看看中立是不是真的喜欢他的文章”错,应是:只是想要看看,从您的神情态度上反映出我的文章的确是好是坏。13(1)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3分,“众人”、“且”、“吾子”
24、每点1分)(2)(只是)姑且想以此观看您的神情,(想知道我的文章)果真(或“的确“)好坏怎样。(3分,“聊”、“诚”、“好恶”每点1分)(3) 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使百姓变得愚蠢。(2分,“道”、“言”、“愚”、“黔首”译错一点扣1分)参考译文:二十一日,宗元启:承蒙您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我自估量本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
25、敢做您的老师呢?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象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或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
26、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象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您的品行敦厚,文辞高深,凡是您作的文章,都气魄宏大,有古人的风貌;即使我敢做您的老师,对您又有什么帮助呢?假
27、如因为我比您年长,学道、写文章的时间比您早,您确实愿同我往,交谈彼此所学的东西,那么,我当然愿意向您毫无保留地陈述自己全部的心得,您自己随便加以选择,吸取哪些,扬弃哪些,就可以了。如果要我判定是非教您,我的才能不够,而且又顾忌前面所说的那些情况,我不敢做您的老师是肯定的。您以前想要看看我的文章,我已经全部陈列给您了,这并不是以此向您炫耀自己,只是姑且想要看看,从您的神情态度上反映出我的文章的确是好是坏。现在您的信,说的话都对我过奖了。您的确不是那种巧言谄媚假意奉承的人,只不过是特别喜欢我的文章,所以才这样说罢了。凡是上面所说的这些,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有可取的地方呢,还是没有可取的地方呢?希
28、望您看看,进行选择,有空就信告诉我。如果我们经常往交谈,以扩充发挥作文之道,即使您不因我的帮助有什么收获,我却因为您的帮助而有所收获,又何必以老师称呼这种关系呢?采取老师的实质,去掉老师的义,不要招致越地和蜀地的狗的惊怪狂叫,那就万幸了。宗元再告。 (二)诗歌阅读与鉴赏(共10分)14(1)七言律诗(或“律诗”) 落叶、长江水(2分,每空1分)(2)写景 抒情(两空共1分,错一个0.5分)(3)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 ”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
29、合着“ 登高 ”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共2分,写出一种0.5分)15(1)本诗描写了一位美丽高贵,但生活不幸、孤独凄婉的歌女形象。(2分,答出1点1分)(2)两诗都用“秋月”渲染气氛,都显示了凄凉压抑的感情基调;(1分)不同:琵琶行运用了比喻、通感等手法浓墨重彩,绘声绘色描写难以言状的音乐,而夜闻歌者只概括地写歌者声调的“愁绝”、“凄切”。(1分
30、)琵琶行对琵琶女外貌描写只作了概括,而夜闻歌者对歌女的外貌描写却很细腻。(1分)(三)古代诗文默写(10分)(1)可以横绝峨眉巅 (2)飞湍瀑流争喧豗(3)白帝城高急暮砧 (4)群山万壑赴荆门(5)别有幽愁暗恨生 (6)相逢何必曾相识(7)沧海月明珠有泪 (8)故不积跬步(9)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0)官盛则近谀四、名著阅读(10分)17A C(A“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是宝玉的想法 C项中是宝玉不敢说,湘云接口。宝玉使眼色。选对一个3分,两个5分)18.(1)主持秦可卿丧事。(1分)王熙凤。(1分)针对宁国府管理上的五大漏洞(1分),订造簿册,按条理分配任务,赏罚分明,众人皆不敢偷闲(1分),王熙凤自己虽日夜不暇, 并不偷安推托,里外筹划十分整肃。(1分)(2)芒种节饯花神,众人游园,独不见黛玉,宝钗自告奋勇去潇湘馆找黛玉(1分),忽见宝玉进去,为避免尴尬,便抽身返回。(1分)在滴翠亭听到丫鬟红玉和坠儿谈话(1分)。男女私下交换手帕(或:红玉遗失手帕被贾芸拣去)(1分)。宝钗听到后为躲开自己的责任,故意说在追赶刚在附近的黛玉。(1分)五、文化经典阅读(10分) 20(1)做事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2分)(2)选段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不可半途而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