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35.38KB ,
资源ID:437225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3722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的太极情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的太极情缘.docx

1、我的太极情缘我的太极情缘退休了,怕得老年痴呆症,所以给自个儿定了个指标:每年写一本书。我是1950年生人,2010年正式退休,今年是2013年,屈指算来,倒也完成了驴游天津、小区市政工程测量和陈氏太极单剑动作详解的写作并发表在网上。如此说来,自己还蛮守信用。明年是2014年,我退休的第四个年头,写点儿什么好? 曾构想过许多,最终决定还是写点儿熟悉的东西,退休了嘛,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累,研究这研究那,学习这学习那的,精力实在是不够;退休之后的写作,主要是动动脑动动手,也不求个什么。所以,决定写写我的太极情缘,也算是与拳友们啦啦家常。文章的标题定了,就要考虑怎么去写了。驴游天津是自传体,小区市政工

2、程测量是学术类,陈氏太极单剑动作详解是爱好。我的太极情缘将是自传、学术和爱好的混合体。其中,自传内容会是真实的故事,爱好内容会是甜蜜的回忆,至于学术内容会是什么,我想只能是我的一些体会感悟吧。文章的写作,应该先有一个写作提纲,凡事“预则立”嘛,我却不想有什么提纲来束缚自己,与拳友啦家常嘛,想到那里就写到那里吧。至于文章的风格,视内容而定:凡是真实的故事或是甜蜜的回忆,就娓娓道来;凡是牵扯到学术,就严肃认真论述。一、初识太极拳初识太极拳,应该是在1963年。那时我们刚进初中,是湖北省随县第一中学(有6个年级,初中6个,高中6个),有一个体育老师叫谢培德,是湖北省摔跤队退役的,两只胳膊粗壮有力,没

3、事的时候,我们喜欢在他的胳膊上搭秋,搭秋是随县土话,意思是用手抓住一个物件并晃动像荡秋千一样。特别是男孩子,更是缠住他要求学打架(摔跤),有一天,他说:“我教你们打太极拳吧”。既然有个“打”字,我们自然乐意。因为不是体育课的规定内容,所以,是利用课间十分钟在学与教,但我们学得非常认真。当时的全心相学,可能是兴趣多一些儿,也不乏心存“长一点儿打架的本事免遭被别人欺负”的想法,当然也含有对谢老师的敬佩和仰慕。兴趣、长本事、仰慕三点,使我最初接触到了太极拳。记得2012年,我们送陈有则老师去河南信阳的路上,程仕敏曾说过:“学太极拳必须有三个条件,兴趣爱好、时间、一个好老师。”在初识太极拳的那个时候,

4、这三个条件都有的。那时的课程不像现在这么重,现在总在喊给学生“减负”,我们那时的老师是提倡“丰富课外活动” 。所以说到这里,真的要感谢我的老师,除了体育老师谢培德、王付安,还有一中的宋仁贵。后来知道,1963年所学的太极拳是简化太极拳,就是现在流行的24式。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排而成的,旨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我当时身任班级的体育委员,自然要带头学习带头练习,但是对于24式太极拳的习练成绩好坏,是从来没有听到过老师表扬的,或许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而已。对于这个时期的习练心得,现在实在是说不出个一二三,但有一句话“拳打牛

5、卧之地”却记得非常清楚。这个时期的甜蜜回忆,好像也没有,只记得我所在的三(4)班的同学都喜欢体育,当时的文娱委员梅桂英曾给我提过意见,要我支持她的工作,我回话:你有本事自己去号召大家呀!说实话,说这样话,实质上是欺负班上喜欢文娱的少数派,因为我们班的娃子都爱玩,爱玩的结果是养成性格开朗身体好,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三(4)班的同学来往比较其他班级的同学来往就要亲切的多,就是说,我们同学之间的团结比较好。这个时期的习练太极拳之收获,应该是长期的,在我的驴游天津里有所表述,当然也有短期的比较明显的收益,记得1967年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后期,我们在学校复课闹革命,实际上无所事事,男孩子之间免不了打

6、打闹闹,有个同学叫范文斌经常同我摔跤,他的家庭条件好自然身体长得也壮,却总是摔不倒我。我想是我身体协调性好,虽说力量没有他大,但能“粘”在他身上,把他每次的发力给“化”了。1982年,我从部队回随探亲,听说他时任从襄樊到北京的红旗列车长,曾专门坐他的车到北京,除了享受到他的特别关照外(从那至今,再没有见到他,借此文表示对他当年的格外关照之感谢吧),我们没有时间谈及学生时光的趣事。忙于生计,忙于事业,也是人到中年的一大悲哀!对于初练的24式拳,到初二(1964年)就没有怎么练了,那时开始迷上篮球。直到1973年我在陕西汉中当兵,当时部队有一批河北沧州的兵,我所在的一营三连的连通信员小王,每天习练

7、家传的武功。我问他:“会不会打24式太极拳?”他讲:“会。” “教我行吗?” “行。”于是每天晚饭后跟他学习24式,因为是重新拾起,又加上当时年轻,所以很快就可以独立演练了。就在那一年我调到了师特务连,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充足,我还自己学习一套少林黑虎拳,但没有坚持下来,唯独24式太极拳一直坚持在习练。因为它运动量不大,场地要求不严格,演练比较方便。1976年中国的三大伟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年逝世,中国的军队进入战备状态,我奉命带练师测绘排到重庆地区测量地形图。在长达三个月的执行任务过程中,我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没有晚上12点之前就可以睡觉的。工作时间超过子夜时分,人又变得兴奋,不易睡着,

8、好在24式拳帮我入静入眠,尤其是在重庆林园执行任务的那段日子,睡觉之前非得打一遍拳不可。睡觉之前习练24式拳的习惯,回忆之中应该是1979年底,我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执行特别任务时中断的。直到1995年的春节放假期间,我独自一人加班设计和绘制随州市解放路东段(烈山大道至舜井大道)的改建图纸,整整半个月的伏案,造成了严重的颈椎病,为治病,在我爱人徐玉兰的督促下,我再次拾起24式拳。我的24式拳之情缘,应该是三起三落,因为我现在基本上不怎么习练24式简化太极拳了。太极拳,实在是博大精深、浩瀚无边,在太极拳的广泛探索和学习之后,我给自己是这样定位的:在所有的太极拳中,我独习练陈氏太极拳;在陈氏拳中,我

9、独习练尊古架;在尊古陈拳中,我独钻研养生部分。我的太极情缘,现在是在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上,它缓慢柔和,平稳舒展,连绵贯穿,呼吸自然;虚实分明,上下相随,速度均匀,轻灵美观;下盘稳固,刚柔相济,松活弹抖,快慢相间。若在演练之中若能做到:外形上注意阴阳虚实的变化,内气注意“神气鼓荡”。就会收到非常明显的效果,至于这个效果的描述则是文字无法完成的,一是它太奇妙,二是各人各个时段的感受不同,当然,在本文写作的晚些时候,我会作一些描述的,那不过是自己体会的星星点点而已。据陈庆州在陈氏太极拳功夫荟萃讲,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廷(1600-1680)遗存长短句一首:“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

10、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杀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破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于山川。成也无干,败也无干。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造拳者手握黄帝内经创造太极拳,可见,其初衷应是健身祛病,养生修心。写到这里,有一句话不得不交代,这句话,陈庆州大师曾再三地当面对我讲过,那就是,陈氏太极拳老架,又称功夫架,习练日久,自自然然地就会长功夫,至于这个功夫有多深,功力有多大,什么时候长在你身上

11、,不好说。所以,千万要记住:学太极拳不可狂,手狂则多生事端,言狂则必增口过。总之,有一句话说得好:太极拳,早练早受益,晚练晚受益。从1963年至今,已经过去50年,也就是说,我与太极拳已有半世的情缘,而且,此情缘越来越浓。二、初结太极拳友我初结的太极拳友,实际上都是我的老师。1995年,当我第三次拾起24式拳时,就参加了当年在公园演练的队伍,因为我是自学成才,所以动作不是那么规范也不是非常熟练更是跟不上集体演练的节奏。时任随州市太极拳(剑)协会会长的胡安福老师曾多次给我纠正动作,同胡安福老会长的拳缘,记忆最深刻的是,每年的腊月三十和翌日正月初一的早练,只有我们两人在场。关于胡安福对随州太极拳(

12、剑)的作用和贡献,秋叶和乔问斌曾有一篇文章志在太极慰夕阳发表在太极杂志1999年的第6期上。随州市粮食局,算得上是随州市太极拳的发祥地,随州市习练太极拳较早的一批太极拳爱好者,如陈阳光、李建霞、彭加英等都是粮食局的职工。就是他们,对我的帮助最大,记得每次参加集体演练,都是他们把我夹在中间,带着我打拳,就在他们的夹带帮助下,我相继学完了42式拳、48式拳。所以说,他们既是我的拳友,更是我的老师,我感谢他们!在学完三套拳之后,我产生了学太极剑的想法,仍然是在拳友老师们的夹带帮助下,我学完了32式剑,练过一段儿时间后,我觉得手中的剑轻,演练时不过瘾,陈阳光就送了我一把剑并教我习练42式剑,我后来送他

13、一本太极拳大全作为回报。在随州老家的习练拳剑阶段,我学会了三拳两剑,这个三拳两剑,在河北河南被称为“国标”(国家规定推广的套路),不管走到那个城市,准会遇到习练三拳两剑的拳友。通过“以拳会友” 结识当地朋友,对我在河北河南等地搞房地产开发的工作实际帮助不少,这也算是习练太极拳(剑)的额外收获吧。通过练习太极拳,尤其练习了太极剑之后,我的颈椎病算是治愈了,又一次尝到习练太极拳剑的好处。人心不足蛇吞象,我又产生了治愈腰痛的想法,我年轻时爱打篮球,左腰受过伤,每逢变(阴)天就会隐隐作痛,既然练太极拳练好了我的颈椎病,那么能不能练好腰痛病呢?我想试一试,拳友们告诉我,陈式太极拳对腰的锻炼比较好,而且我

14、还得知李孔军在火车站广场教授陈式太极拳,于是决定去学习。那是的我还住在市政工程公司,位于随州老城区的西北边缘,而火车站广场位于老城区的东南边缘,每天早上要骑单车走沿河大道和解放路将近8里路去学拳,而且要及时赶回单位按时上班,其学拳的辛苦可想而知。经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学会了陈式太极拳国家竞赛套路(简称56式),习练近两年,腰痛病的治愈效果不甚明显,于是又有拳友告诉我,56式是竞赛套路,不是真正的陈氏太极拳。于是我迷茫,我又寻找,寻找真正的陈拳。直到2004年我到了河北保定,在保定市政府中心广场见到了兰博太极拳的锦旗标识,见到了在该标识下练拳的人和教拳的刘老师,才算是见到了真正的陈氏太

15、极拳。于是上前打听要求学习,刘老师问我是哪里人,问我能在保定住多长时间。我如实回答,我是湖北人,这次来保定能呆15天。他讲15天太短,如能呆75天可以参加学习。我问为什么,他讲,该拳75式,每天只教一式。我问他教得是不是真正的陈氏太极拳,他讲是,是老架一路。无缘在保定学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憾事。但老天不负有心人,这一年的年底,我到了河南的新乡市。认识了张凤芹老师,她的要求更严格,要求我在新乡呆三年。为了学拳,我找到了广州香江集团的新乡分公司的刘勇总经理要求在新乡项目留三年,他竟然非常高兴地答应了我。我们两人后来关系非常好,成了挚友,无话不谈,相互关心相互支持非常默契。在河南新乡,结识了一大批陈

16、拳的习练者,有意思的是,新乡的拳友之间互称“老师” ,我曾不解:“你们是哪个学校的退休老师?” “我们不是退休老师。” “那你们之间怎么互称老师呢?” “哦!我们这里,大家习惯这样互相称呼,老师这个称呼就像过去称呼同志一样。” 后来,我也习惯了被别人称作老师。这一大批拳友之中有一个学员叫赵东静,认识她有两个原因:一是每天的晚上去向阳公园最早的学拳者是我们两个;二是我们两个学拳比较快,老师喜欢。在学拳的后期,我俩一老一少在集体演练完老架一路之后,又一块儿自学自练老架二路,嘻嘻哈哈蹦蹦跳跳,招得大家喝彩声不绝于耳。我们两人后来成了忘年交。记得2006年十月份,我从天津回随州休假时专门在河南新乡作短

17、暂停留以便看望张凤芹老师及拳友,事先谁也没有通知,唯独通知了赵东静是因为她有电子邮箱。一早在向阳公园见到大家时,把大家惊喜地不知道怎样才好。那份太极情缘,那份拳友情意,什么时候回忆起来,都令你心头暖烘烘的,眼中湿润润的。这种感动,就是现在流行的“正能量”一词吧。这一批拳友中有不少人参加了2011年的第九届香港国际武术节(武德杯),他们是:张凤芹、王法英、邵兰英、贺风英、董梅花、赵东静、李金山等。太极十年不出门,如果从我第三次重拾太极拳的1995年起算,到2005年,作为一个基本单位“十年”来计算,我的所结识的拳友,如上所提到的人名。他们在我心中,不仅仅是拳友,真正意义上是我的老师。我会永远记住

18、他们的。文章写到这里,我说明一点:我在心里面,把他们当作老师看,是真心实意的;在日常生活中,我把他们当作拳友看,也并非不尊敬他们,而是更亲密,更随便,更容易相处一些。比如说随州的李建霞、彭加英,我一直把她们当妹妹看,一则一个姓李属于本家,一个是我的红安老乡且系世交;二则我们之间对于太极拳的探索处在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氛围下,这种氛围,让人感到更舒服些。再比如说新乡的张凤芹老师,无论是她的拳艺,还是她的为人,都是我的楷模,无愧于老师的称呼,但她非常平易近人,1953年生人,每每见到我老伴徐玉兰时,总是“嫂子”长“嫂子”短的;而我这个学生,比较爱提问题“发乱” 。与其当老师对待,不如当拳友相处,

19、大家都自在,彼此更融洽。说到太极拳友这个话题,我还想多唠叨两句。在自己尝到太极拳的甜头,尤其是尝到老架一路拳的习练好处之后,就想让更多的人受益,所以,也“教”过不少学员,特别是退休后,回老家随州后,我总对大家说:“课堂上,我们是师生关系,但在课外,在平常时间里,我们是拳友。” 这句话,是我的真心话,也是希望大家平等相处,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最好,需要说到的是,通过老架一路的习练,我的腰痛病竟然也是不治而愈,这也是一个奇迹。同样不治而愈的还有膝盖疼痛的毛病。所以,感谢老架一路,感谢教我老架一路的老师张凤芹,感谢陪我一块儿习练老架一路的拳友们。我的太极情缘,不光是与拳结缘,更重要的更实际的更生动更

20、实惠的是与拳友结缘。与拳友结缘,第一,你会享受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暖情谊,你不会寂寞无聊,你每天充满欢声笑语;第二,你会得到不要求回报的无私帮助,你会从那些提供你这些帮助的拳友们身上学到更多的优秀品质,从而不断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心灵;第三,你会时时思念拳友们,那种挂牵也是一种幸福,这种挂牵又会激励你不断前行。记得2008年刚到上海时,为了提高身体的柔韧性曾跟在鲁迅公园练拳的徐老师学木兰拳,她说过的一句话非常好:“只要开心就好。” 既然太极情缘能使你开心,何乐不多结缘 ?!三、初悟太极拳我对太极拳的感悟,应该是在认识新乡的拳友之后,尤其是跟张凤芹老师学习老架一路之后。从1963年的初识24式拳,到

21、学会42式、48式拳乃至学会32式、42式剑,前后历经33年,但对于太极拳的认识,基本上是停留在表面上,停留在形体上,即大家常说的,是太极操。尽管是太极操,但对太极拳的习练所给予我的工作、生活、身体的帮助是肯定的,赐予我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说到感悟,什么是感悟呢?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悟。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正是不断的感悟使人们对人生、对事物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对太极拳的感悟,当然是长期的太极拳的练习实践而产生的必然结果,记得在2013年的随州陈拳老架一路(尊古架)提高班上,有一位学员提过类似的问题,陈有则老师的回答非常形象精辟,他讲了一个故事

22、:第一个馒头没吃饱,第二个馒头也没有吃饱,第三个馒头吃饱了。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对人类的认识过程也是这样高度概括的:实践,理论,再实践。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上升成为理论,反过来,再用理论指导人们的实践。我们练拳学拳,也必须遵循这个过程。有人喜欢找捷径,找窍门,这不好!捷径、窍门,应该说是前人的长期实践活动的总结,但那是别人的东西,就是传授(教)给你,也必须用你的实践去检验去消化去吸收,才能真正成为你的东西。有人想学拳,还没有开始,就问:“我多长时间能学会?” 我答:“不知道。” 追问:“为什么?” 再答:“你还没有开始,我怎么知道。” 这段对话有点儿像参禅,但道理非常简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凡是真

23、正地想做一点儿事情,或是想学一点儿东西,必须付诸行动。这是感悟之一。说到感悟,光有行动还不够。我的前33年的太极拳习练实践,为什么会只停留在表面上、停留在形体上。除了少年时爱玩和青年时的浮躁外,更重要的是缺少一颗心。最近看到拳友张晓霞的一篇文章用心才能打好太极拳,她在文章中说到:“练太极拳固然需要掌握前辈们传下来的套路、心法,需要长期艰苦地训练,但如果缺少了用心练拳,也不可能打好太极拳。历代先贤都要求打拳静心,其实就是要求我们用心练拳。无论是练套路还是站桩抑或是看书只有静下心来用心体会身体的感受,同自己的心灵对话,同著书的先贤们对话,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才可以感悟到身体的变化、体会到先贤们的良苦

24、用心,对修炼身心、修炼太极拳都有极大的帮助。” 张晓霞在这里谈到“静心”二字,如何静心?各人方法不同,我的静心始于站桩,学习老架一路时,老师要求站桩,开始站桩时腿酸腰痛,坚持坚持再坚持,突破肌肉酸痛关之后,就是心静关,站桩之始,还能静心专心,一会儿功夫,思想就开小差了。怎样突破这一关,我用的是站桩“听息”法:以心听气,心气合一。此时心无杂念,万事放下,以往的事情不回想,眼前的事情不牵挂,未来的事情不打算,大脑神经完全进入休息状态。坚持站桩时间达到半个小时。心中不起念,谓之“心不动”即心静。张晓霞说的对,这个时候你能体会到自己身体的微妙变化,能坦然地同自己的心灵对话,能虔诚地同先贤们对话。有了站

25、桩时的“入静”功夫,就有了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的随时入静功夫。遇事能做到不急不躁,即便在常人看来是惊天动地之事,你也能临危不乱泰然处之。用心首先要求静心,静心方能参悟。这是感悟之二。不过话说回来,我的听息法,也曾介绍给不少人,但说管用的不多,所以说“功夫法自修”。不管用什么方法,“静心”这一关非想办法突破不可!练,用心去练,必定有悟。光说不练,光练不用心,都不会得到提升。人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是有自己的思维活动的,只有参入了习练太极拳的活动,才会有这方面的思维,前面提到,我这个学生,比较爱提问题“发乱” 。记得跟张凤芹老师学习老架一路时,我就爱问这问那的,她比较忙,就拿来一本书让我自己看。这本书是陈庆

26、州大师写的陈氏太极拳功夫荟萃,这本书是大师用十年心血浇灌而成,以满足其弟子和学员的要求。书的开篇自序中有这样的字句:鄙人唯恐有负恩师教诲,故几十年如一日,刻苦练功,亲身体会到陈氏太极拳的确奥妙无穷。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我习练老架一路半年,就感到身体状况大为改善,一直困扰自己的亚健康得以缓解,这说明这套拳确实奥妙无穷。因此是一口气读完全书,也喜欢上该书,后来托张凤芹老师给我买了一本,陈庆州大师还给我题了词:李金山贤契惠存,陈氏拳学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这本书自2005年9月4日到我手中,就一直跟着我。不知读过多少遍,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通过反复阅读这本书,加深了我对太极拳的感悟,那就是感

27、恩和敬畏。先说感恩吧。记得家中的老宅中堂之上是挂着一幅字的,上书:天地君亲师位。字幅下总摆着一个香炉,逢初一逢十五,老人总会进香,年三十更是如此。习练老架一路之后,这个画面在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了。天地,指自然界;君亲师,指社会。总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那是大自然对人的馈赠,一个人来到人世间,就不能脱离社会环境。人的成长离不开自然和社会,细细想一想,确实如此。俗话说“五十乃知天命” 时值55岁的我茅塞顿开,感恩之心油然而生,驴游天津自传体中便可以处处看到这种情结。当时,最强烈的想法就是,能不能把让我受益匪浅的老架一路带回湖北老家随州? 在第一次见到陈庆州大师就迫不及待地提出这个问题,没有想到的是

28、,老人家非常高兴非常支持,还讲到,普及推广陈氏太极拳造福更多人,一直是他的心愿。在2006年年底还专门派他的第五个儿子陈有强来随州考察太极拳的发展情况,在2012年又派大儿子陈有则来随教(改)拳。目前,在我的老家湖北随州,陈氏太极拳(尊古架)是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喜爱,习练者是日益增多,习练水平也是飞快进步。在实施感恩的行动之中,我也收获到许多快乐和幸福。记得,我曾讲过“拳如人生”,习练老架一路之后,我习惯于用习拳的体会去体会人生,倍觉心胸开阔、心情愉悦。过去的日子里,给予你帮助的人,你固然会感谢他们;就是那些曾给予你“麻烦”的人,你也能在心底感谢他们,不是他们作为反面教员,你也不可能成长到今

29、天的如此模样。感恩的思想,不光限于习拳,更是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感恩的行动,也贯穿到我的一切行动之中。对于习拳和教拳,学员们感谢我,其实我也在感谢他们,一则是他们在陪伴我练拳,二则是他们“逼”我不偷懒不止步,三则是他们的智慧启迪了我,陈氏太极单剑动作详解就是相互感谢的产物。再说敬畏吧。这一点,应该是我的最大感悟。我年幼时的被宠惯、少年时的一帆风顺、青年时的放荡不羁,加上一段特定时期(经历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些特殊经历,养成一种“天不怕地不怕” 的毛病,所以遭遇过不少“麻烦” 。三省吾心,年轻时希望被别人尊重,而自己是否做到了先尊重别人呢?细细回想当年,还真的就是缺少了这个。对别人的尊重

30、,不光是缺少行动,更重要的是没有这个思想意识。所以当在陈庆州的书中读到“学太极拳以敬为主,不敬则外谩师友,内谩自身,心不敬,何能学艺。” 看到这句话时,我的心灵震撼不小。至此往后,我怀揣一个“敬”字接人待物,人际关系自然改善;至此往后,我保持一个“敬”字做事,大多数事情自然办得得体。我现在教拳,首先要求学员记住一个“敬”字,敬老师,敬拳友,敬自身,敬陈氏太极拳(尊古架)这个拳种。当然,敬,不仅仅是思想,还得落实到行动上,比如说,对于跟着我习拳的拳友,若在练拳场上没有穿太极服,我一般不会批评他,但也不会特别地关注他,我认为他缺少一个“敬” 字(自身感觉而已,可能不一定正确),至少在外表上给人印象

31、不爽,若有机会,我会告诉他:心存“敬”字,外附形式,最好穿太极服练拳,印象中,凡受我提醒的拳友均按我的要求做到了,谢谢大家。2013年我到随州市文峰塔居委小区教拳之后,大家想要表示感谢请我吃饭,我谢绝时说到:“把拳练好就是对老师的最好感谢。” 大家尊重了我的意见,虽说没有在一起吃饭,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学拳热情和我们之间的拳友缘分,相反的是大家心更齐,更潜心学拳和练拳。由此可见,“敬”字一旦在心中立了起来,则许多事情就好办多了。前面讲到,我年轻时养成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坏毛病,虽是少不更事,更多的是年少轻狂,看待事物、处理事情比较轻浮、狂妄,不会深思熟虑,总是想当然,所以然。实质上是遇事多从

32、主观出发,不遵循客观规律,须知,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不依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们有其自在的规律,我们的任务是摸清它的规律,认识它掌握它利用它使它更好的为我们服务。还是说学拳吧,陈庆州在功夫荟萃中强调:学太极拳,在未懂劲之前,不可随意革新。陈氏太极拳的演变是历代名家根据时代的要求,为社会进步而革新。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拳友认识到太极拳的博大精深,越来越多的拳友肯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 老架一路。这与前两年相比,着实让人高兴,记得刚刚教会大家老架一路时,有不少学员产生骄傲情绪,让我非常忧心,虽然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实际效果不大。好在陈有则连续两年来随州教拳和改拳,使大家真正感知到太极,

33、从而进一步感恩太极,更自觉地去感悟太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家觉得陈有则老师打的拳,可谓登峰造极,但是他说自己最多算得上是“二阴八阳是散手” ,那我们充其量只能算得上“一阴九阳根头棍”了,须知道“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偏称妙手。” 如果说,成为太极高手的台阶有五级,我们是在第一级上,就是说刚刚迈上台阶,那么,继续攀登的话,还有四级台阶等着我们哪。记得2013年的提高班上,有学员自嘲道:“满罐子不荡,半罐子荡” 。这不能不说,是大家的一个进步,一个感悟,一个突破。不记得是哪位贤者说过,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若固步自封,人若浅尝辄止,人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则永远只会在原地踏步。对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