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47.36KB ,
资源ID:436496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3649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有效教学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有效教学练习.docx

1、有效教学练习有效教学练习第一章 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涵盖教材的第一单元)一、辨析:1、学校应以发现学习为主,接受学习为辅。2、由于发现学习耗时相对较长且适用范围有限, 因此, 学校不应提倡发现学习。3、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4、发展智力是教学在智育方面的主要目标。5衡量一节课的标准是看教师教得怎么样。错。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不仅看教师的教, 更要看学生的学。一节课是否是好课,要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目标、方法和内容是否协同一致,教学组织形式、教材的运用,以及师生关系、课程管理等等方面的因素的综合反映。6、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教师是否认真备课上课。7、发现学习有

2、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发现学习越多越好。三、简答:1、简述教学活动的逻辑必要条件。2、简述多元智力理论教学观的主要内涵。3、简述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4、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5、简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内涵。6、简述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推动认知活动; 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 促进教学相长; 改善教学状态, 实现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成长。7、“教依据学”的基本内涵。教依据学,首先表现在,教学是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所以,教必须以 学为依据, 遵循学的特点和规律;其次, 教只有在引起学的情况下才能发生,没有学也就没有教;再次,如何教受到如何学的制约,

3、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结构制约着教。四、论述题1、如何正确认识三维目标的关系?2、如何正确处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教学中如何安排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P77-78.3、举例说明如何实施有效教学?4、你怎样理解教与学的关系?为什么说学是教的依据? P77-785、为什么说教学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情感过程?教学中有哪些情感因素?第二章 教学准备一、辨析题1、学习目标支配教学的全过程。对。学习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规定教学的方向, 也是教学的灵魂,支配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准备教学时,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2、教学准备的核心是研究教学内容。3、一个老师从教学内容出发,安排教学活动

4、,最后做出评价,这是逆向教学设计思路的表现。4、课程标准是学习目标的上位目标。5、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的对应关系主要是 1 对 1 的对应关系。6、一切能够用于丰富课程教学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错。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 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 包括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 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 7教材即课程资源。错。教材是基本的课程资源。 教材的编写遵循了学生的发展特点, 精选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经验,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5、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它只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制的 “教学材料 ”,是达成标准的辅助资源之一。二、问答题1、教学准备主要包括几个环节?每个环节要主要要做哪些工作?学习目标确定(分解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叙写教学目标: ABCD 法) 设计评价方案(评价目标、方式、任务)设计学习活动(任务、形式、程序、规则)编写课程纲要与教案2、学习活动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P1203、怎样叙写教学目标。ABCD 目标陈述法适用于结果性目标。行为主体( Audience )即学习者,行为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不是教师的行为。行为动词 (Behavior) ,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

6、为,如:写出,列出,认出,辨别,比较,对比,指明,绘制,解决,背诵等等。行为条件 (Condition) ,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 “ 根据地图 ” , “看完全文后 ” 等。表现程度( Degree ),指学生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 “至少写出三种解题 ” , “ 完全无误 ” 等4、简述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的变革。 体现在三大目标领域: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着重关注终生发展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究精神与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与实

7、践能力、人生规划能力等等。5简述教学目标的层级关系答:教学目标是由教师制定的关于本单元 /章或节课或本次活动的目标,比较具体。它的上 位目标是专家学者制定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上位目标是由政府或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 包括教育方针或培养目标,是一种抽象、笼统比较关注 “ 应然” 状态,如在德、智、体等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6、简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格式。7如何选择、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答:教学组织形式有很多种,包括班级授课、小组学习、个体自学等,各种组织形式都有优缺点,在选择、运用教学组织形式时应考虑的变量: ( 1 )学习目的与类型; ( 2)教学行为的性质;(3 )学习者差异的幅度; ( 4)

8、教学条件; ( 5)教师的技巧与个人风格。第三章 主要教学行为一、问答题1、简述讲述的策略。2、简述问答的功能。3、简述提问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提出清楚的问题;提出后续问题;注意有等待时间;随机提问;创造一种支持冒险的气氛;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在不能得到所期望的回答时复述问题, 并承认自己的问题有不当之处;接近不经常回答问题的学生;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要适合学生的能力、兴趣、 教育程度与学习经验;提问要注意贯彻先易后难的原则;对于学生的回答, 应当面反馈;要注意倾听;如果教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一时不能回答, 应诚恳地、实事求是地告诉学4、简述理答时应注意的问题。5、如果你去课堂观

9、察一个教师的主要教学行为,主要是观察他 /她的哪些教学行为?请就其中一种教学行为,例举你的观察点。第四章 辅助教学行为一、辨析1、辅助教学行为就是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对。辅助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处理学生心理或教学情景中的问题行为。 通常表现为间接的、隐性的,可以预设,但更多的是生成。它为主要教学行为服务,间接地影响教学效果。2、辅助教学行为是不重要的教学行为。错。辅助教学行为是为主要教学行为服务的, 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处理学生心理或教学情境中问题的行为,而主要教学行为直接关注的是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主要教学行为多是预先设计的, 辅助教学行为多是生成性的, 更能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

10、。二、问答题1、辅助教学行为主要涉及哪些行为。2. 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3. 课堂强化技术的基本策略。常用的课堂强化技术。5、简述课堂强化技术的基本策略及常用的课堂强化技术。答:基本策略主要有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两种。 积极强化是通过给予学生愉快刺激来激起学生某种行为动力的强化,消极强化是通过取消不愉快刺激来激起学生某种行为动力的强化。常用的课堂强化技术主要有:言语强化、非言语强化、替代强化、延迟强化、局部强化、符号强化等。4. 积极的教师期望策略。5. 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第五章 课堂管理行为一、辨析1. 课堂管理就是用纪律来约束学生。2. 课堂管理就是控制并矫正课堂问题行为。3. 课

11、堂管理的目标是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错。课堂管理不仅仅是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沟通、 激励,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课堂管理要实现对控制的超越,走向全面的课堂领导。二、问答题1.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2. 处理课堂问题行为应当遵循哪些原则?请举例说明。(1) )提出清晰而明确的要求,使干预过程尽可能简短,明确、清晰、正面。(2) )建立合理的干预层次。根据干预的破坏性程度来建立干预手段,尽可能使用破坏性小的干预手段, 在尝试破坏性较小的手段之前不要使用破坏性较大的干预手段。 如:注视 接近或触摸 提问 直接要求停止说话 与该学生进行辩论。 从前面的是破坏性小

12、发展到破坏性大的手段。(3) )对行为不对人。(4) )保持公正和一致。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不能朝令夕改,不能因时间、自己的心情或其它个人因素而随意实施干预。 同时考虑具体的情境和学生, 关注个别差异, 实施情境化的干预。一致性的关键不在于形式或技术上的一致,更为重要的是态度和内容的一致。(5) )坚持到底。不彻底的干预也会导致其他学生的不满及对规则的轻视,从而产生更为消极的影响。 坚持到底应当避免采取威胁或最后通牒的方式; 坚持到底也并非指以强制或惩罚使学生屈服。3. 针对某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说话这一问题行为,建立一个合理的干预层次。根据干预的破坏性程度来建立干预手段, 首先尽可能使用破坏性小

13、的干预手段, 在尝试破坏性较小的手段之前不要使用破坏性较大的干预手段。 如:注视 接近或触摸 提问直接要求停止说话 与该学生进行辩论。从前面的是破坏性小发展到破坏性大的手段。4. 简述有监管功能的教学的特征。答:( 1 )预防课堂问题行为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教学。 ( 2)良好的教学应当是同时兼顾监管的教学。(3 )随时保持对学生活动的警觉; ( 4)同时兼顾多种课堂活动; ( 5)保持教学进程的流畅;( 6)维持团体的高度注意。第六章 教学评价一、辨析1、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对。评价就是要为教学和学习的改善提供决策基础,是教师的教学决策和学生的学习决策的基础。评价有多重目的,而最终目的在于促

14、进学习。2、评价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评价是教师的教学决策和学生的学习决策的基础, 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而不是凌驾于教学之上的一个孤立的环节。3、评价就是考试。4、评价就是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判断。5、要让评价促进学习,学生就必须成为评价信息的重要用户。对。学生是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决策者, 任何决策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决策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学生必须成为评价信息的关键用户。二、问答1如何正确运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习的评价不是用结果做出判断,而是用结果为改进提供支持。要求( 1 )适当地解释评价结果,如常模参照或标准参照; ( 2 )正确地运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不是用于作出判断,

15、而要用于反馈(自我反馈和给学生反馈) 。分数、等级等评价性反馈对于促进学习价值有限。更有价值的是描述性反馈。2、有效的反馈应当具备哪些特征?答: ( 1)准确性特征:反馈的发出者与接受者对反馈信息的理解应该是一致的; ( 2)针对性特征:要针对教学目标及具体的教学问题提出具体的反馈;( 3 )制导性特征:一方面反馈应能对教学中的问题行为起到限制与纠正作用,另一方面反馈应强化与引导教学中的正确行为; ( 3 )激励性特征:反馈可以作为一种诱因,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进行强化; ( 4)适时性特征: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准确地提供反馈信息;(5 )多样性特征:反馈的内容、形式及方法要多样化; ( 6 )

16、交互性特征:反馈要体现出师与生的交互性、生与生的交互性、师生与教学环境资源的交互性。 3标准化测验存在哪些问题?对新型的评价文化你有什么理解?(1 )所要测量的必须是客观的东西; ( 2)只要求简单地再生已学的材料,关注孤立的片段的知识;( 3 )考试的结果主要用于学生之间的比较; ( 4)强调考试的区分度,期望结果呈正态分布;( 5)学习被 “ 碎片化 ” 和“原子化 ” ;( 6 )鼓励学生掌握事实性知识,鼓励再生他人的观点,激励 “ 肤浅的学习 ” ,限制了对 “ 高等级的思考技能 ” 的学习;( 7)一些消极甚至不合伦理的实践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常态: 记住过去的试题及其答案、 猜测可能的

17、题目,甚至作弊; ( 8 )当考试具有高利害关系时,教师常被鼓励去追求更高的分数, “ 为考而教 ” ,而不是去更好地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新型的评价文化的假设前提是: ( 1 )教育评价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合于高质量的学习并用以促进这种学习。教育评价鼓励学生思考而不仅仅是记住或复述事实。 ( 2 ) 教育评价不是一种精确的科学。 评价所涉及的领域和结构是多维度的、 复杂的;学生、 成就和评价之间的互动十分复杂。 ( 3 )教育评价依赖于清晰的标准。对标准的理解不应只是教师的事,也应当是学生的事。 ( 4 )教育评价应引出学生的最佳表现。 ( 5)在教育评价中决定分数的不是正确答案的数量, 而是任务完成的整体质量。 不是聚合多种复杂的数据形成单一的分数, 而要借助于对成就的多维度描述。 ( 6 )教师的课堂评价比大规模测验更重要。 ( 7 ) 元评价非常必要,教师的评价素养也非常重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