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55.69KB ,
资源ID:43631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3631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河南省安阳市35中高三终极押题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河南省安阳市35中高三终极押题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届河南省安阳市35中高三终极押题语文试题解析版安阳市35中2018届高三终极押题高三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陇右指中国陇山以西,大致包括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的部分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一带。陇右文化便是在这一特定地域孕育生成和演化发展的。陇右灿烂的史前文化曾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之船。周、秦崛起秦陇之间,为中华古文化书写了辉煌的篇章。两汉以降,内地汉族居民的大量迁入进一步加速了陇右民族融合的进程,加之作为“丝路”主干道,中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荟萃于此的特点,更形成陇右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这是汉唐开发陇右的文明之果,其影响远及封建社会

2、的后期。自汉至唐,陇右人文之盛,蔚然可观。据不完全统计,汉至唐正史列传中的陇籍人士就有400多人。他们或是身系社稷安危,或是笔关文场之变,对当时乃至后世,都有过重大的影响。陇右自古多名将。汉唐千年,仅正史有传的陇籍将领即达百余人之多。从“汉之飞将军”李广到一代英主李世民,陇右诸多名将都曾在中国军事史上写下辉煌篇章。在“志士每多登陇首,诗家端爱唱边声”的唐代,他们的功业更成了世人追慕的高标,诗家吟咏的主题,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诸多千古名句。中国文学瑰丽宏伟的殿堂中,陇籍文人也是济济于列。东汉政论散文不朽杰构的王符“潜夫”之论,开汉魏抒情赋新局面的赵壹“刺世”之篇,均属一代文

3、苑的典范之作。魏晋以降,王子年的拾遗记称誉志怪之林,皇甫谧高士、逸士、列女诸传传诵千古。有唐之世,陇籍文士更是争奇斗艳,各领风骚:李白、李益之彪炳诗坛,梁肃、李翱之享誉翰苑,李朝威、李公佐传奇创作堪称一流,牛峤于词之发展功不可没。从我们大致的统计数字看,全唐诗中陇籍诗人多达百人,几占全唐诗作者人数的二十分之一,这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比例。而全唐文所录诸帝、诸王及其他陇籍文人亦达百余人之数。中国学术史上,晋末十六国时期的“五凉”学者多是闻名遐迩的硕学宿儒。晋书中的杨轲、宋纤等,魏书中的张湛、阴仲达等,也都是这样的人物。他们博通经籍,著述繁富,教授门生,动以千数。从中亦不难窥见陇右教育之发达,文化之繁

4、盛,以至有“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之说(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隋唐时代陇右之文化学术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得以繁荣起来的。(摘编自达浚、韶蓉汉唐丝绸之路与陇右的开发)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陇右文化是在特定地域产生的,它的史前文化曾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之船。B. 陇右文化呈现多元性和开放性是因为内地汉族居民大量迁入加速了其民族融合的进程。C. 自汉至唐,陇右文人济济于列,优秀篇章层出不穷,这些正是陇右文化繁荣的体现。D. 隋唐时代,陇右的文化学术是在陇右教育发达、文化繁盛的基础上繁荣起来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 )A. 文章主要论述了陇右文化的灿烂繁荣,并从军事、文学、学术等角度进行了阐述。B. 文章先界定了陇右在地域上的概念,然后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其文化孕育和发展的过程。C. 文章提到拾遗记全唐诗全唐文晋书魏书等,是为了证明陇右人文之盛。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并引用大量事例对陇右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论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志士每多登陇首,诗家端爱唱边声”,作者引用此两句诗意在表明陇右自古就是武将渴望建功立业、文人喜爱吟咏歌颂之地。B. 文中“达百余人之多”“多达百人”“二十分之一”“亦达百余人之数”等数据的运用更加准确地说明了陇右文人之多。C. 无论

6、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文坛和学术界,陇右都有很多顶尖人物,所以陇右文化对当时乃至后世都有很大影响。D. 陇右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文明影响深远,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今天,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答案】1. B 2. D 3. A【解析】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B项,原因不全面。文章第段中说“内地汉族居民的大量迁入进一步加速了陇右民族融合的进程,加之作为丝路主干道,中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荟萃于此的特点,更形成陇右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

7、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D项,“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错误。文章采用的是总分结构。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可和文中的观点手法。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唐代去边塞建功立业是时人所追慕的,作

8、者引用这句诗是为了说明陇右将士的功业之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丹霞药娃何开纯小伙子,这是什么药?一位游客模样的人,指着地摊上的一株似木非木似草非草的中草药问道。盘膝坐地,手里拿着一本全国中草药汇编的年轻人放下书回答说,这叫八爪金龙,别名百两金八爪金,铁雨伞,农村人叫开喉箭。功能是清咽利喉,散瘀消肿。它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游客又问。它生长在低山林下或沟谷阴润处。年轻人回答非常顺口。那么,这种药呢?游客又指着一株草药问。这叫七叶一枝花,多年生草本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流行性乙型脑炎,胃痛,阑尾炎和疮疡肿毒。游客看了看这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他穿着一身蓝布补丁衣服,脚上

9、一双裂口的解放鞋,头发像半年没剪过一样。这个问话的人不是游客,是县卫生局方局长。方局长对假药、游医查处很严,是全县有名的方青天。这天,方局长接到举报,丹霞崖景区门前有人摆摊设点,非法行医。方局长为了严肃医药市场管理,维护景区形象,亲自带领人员来到现场。你是医生吗?有证件吗?方局长一边出示工作证,一边问。同时,几名随同人员开始拍起照来。年轻人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方局长鞠一个躬,说,我没行医,只是摆几样草药方便村民,我是山上人,只有身份证。请你把药收起来,跟我们走一趟。方局长收回工作证,说,我叫方云,县卫生局的。这是我们的局长,一位工作人员补充说。药娃姓岳,今年18岁,山里人有的叫他药娃,也有叫岳

10、娃的。因为岳和药在当地方言里是同音字。药娃很不情愿地收完药摊子,提起胀鼓鼓的蛇皮口袋,想说点什么,又咽了回去。眼里噙着几滴泪花。车上,方局长细细打量着这个乡下孩子。药娃来到局长办公室,方局长端来一杯热茶,说,你什么文化程度,为什么不继续读书?前年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吗?家里没钱读书!那为什么不出去打工?方局长的这句话,像针一样刺痛了药娃的心。方局长,有电话。这时,办公室传来了喊声。电话是丹霞乡政府打来的。电话里说,方局长,我是乡政府办公室小张,你们带走的岳娃,他爷爷死了,他的村长在我们办公室,村长想给你说几句话。方局长,我是丹霞村村长,岳娃是个好孩子。他家就爷孙俩,他没出去打工,是为了在家照顾

11、久病的爷爷。他懂医,但他没对外行医。你们没收的中草药,全是他从山上采来的。你把他放回来吧!村民们委托我求你了!方局长放下电话,心急火燎地叫来驾驶员,说,走,我们把药娃送回去。车子开得飞一样。车上,药娃铁青的脸阴云密布,仿佛雨前的天空。车子刚停在丹霞崖景区门口,药娃从车里蹿出来直奔石阶而上,他像一头发疯的狮子,爷爷!爷爷!他边跑边哭喊着。方局长望着像天梯一样的石阶,凝视着石梯上奔跑的药娃,呆呆地站着,脸红得像炭火。方局长,屋里坐坐。景区保安认识方局长。保安说,岳娃这孩子太懂事了,孝顺。他爷爷今年76岁,长期患心脑血管病,今天听说你们把药娃带走了,他一激动就其实,这孩子挺苦的,他父亲是这个村里有名

12、的药王,他懂医,功夫好,在村中威信高,本村人称他药王。前年,药王为了治好父亲的病,去丹霞崖摘天然灵芝。结果,灵芝没采到,命却没了。妻子听说丈夫摔死了,哭喊着去找丈夫也摔下山崖死了。岳娃为了治好爷爷的病,苦读医书,四处拜师,遍山采药。这几年他懂得很多医理,能识别很多中草药。景区大门是村民出入口,他在景区门前摆摊,其实不是为了卖药,是方便村民在这里拿药,药娃免费为村民提供中草药。记得去年夏天,一位重庆游客中暑,他三下两下就把游客治好了,游客拿给他200元。他分文没收,笑着说,你是我们的客人,不收钱。有人说独子难教,独柴难烧,我看药娃是根好独苗啊。方局长听完保安的话,叫保安拿来纸和笔,写了一张字条。

13、只见字条上写着:药娃:你把爷爷安葬后,尽快到县卫生局找我,我们正在招聘乡村医生。你有医学知识,医德好,符合招聘条件。来吧!小药王,等着你!(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运用了较多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游客”与药娃的对话表现出药娃有很丰富的中草药知识。B. 小说结构精巧,比如前文中药娃被方局长带走时的表现“想说点什么”就暗示了药娃爷爷病重的情况。C. “蓝布补丁衣服”“一双裂口的解放鞋”,小说通过方局长的观察写药娃的穿着,表明了药娃生活贫困。D. 方局长将药娃当成非法行医的人抓了起来,导致药娃爷爷去世,方局长心中愧疚,所以让他做乡村医生

14、。5. 方局长对岳娃有三种不同的称呼,试分析其中的原因。6. 有人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方局长,有人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药娃。你认为谁才是本文的主人公?请简述理由。【答案】4. D 5. 开始称呼为“小伙子”,这是一个“游客”与“疑似非法行医者”的对话,“小伙子”的称呼合乎情理;后来称呼为“药娃”,是因为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对岳娃有了认同感,跟大家一样称呼他,显得亲切;最后称他为“小药王”,既是出于对岳娃事迹的感动和对岳娃优秀人品的敬佩,也是出于对岳娃的怜惜。 6. 示例一:方局长是主人公。文章情节围绕方局长展开,先写方局长误解药娃,再写方局长听取实情,最后以方局长招聘药娃结束。文章通过多种描

15、写方法着力刻画了方局长的清官形象,文章收尾,一个能够体察民情、富有人情味的局长形象透纸而出。文章以方局长为主人公,通过对药娃一事的叙写,突出了他执法为民、有情有义的一面。对他的赞美,更具社会意义,体现了小说的主旨。示例二:药娃是主人公。文章内容主要写的是药娃,文题呼应,方局长只是一个线索人物,串起的是关于药娃的相关事迹。文章力求表现的是药娃的美好形象,不管是对他的正面描写还是他人的侧面介绍,都以突出药娃的形象为目的。文章的主题就是赞美药娃孝敬长辈、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精神品质。【解析】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

16、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D项,“方局长心中愧疚,所以让他做乡村医生”错误,方局长让药娃去做乡村医生,主要是因为他有医学知识,医德好。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概括文意的题目,要求分析方局长对岳娃有三种不同的称呼的原因,解答此题,首先要回到文中找出题目中说的三种不同称呼。小说开头,装成游客模样的方局长叫的是“小伙子”;小说中间,方局长叫来驾驶员送岳娃回家,称其为“药娃”;小说结尾,方局长在留给岳娃的字条里称其为“小药王”。小伙子一药娃小药王,不同的称呼体现了方局长对岳娃的了解程度的不断加深。由此进一步分析方局长不同的心理状态即可得出答案。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究的内容是文章的主人公,

17、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此题是开放性试题,答谁是主人公都可以,关键是要结合小说内容阐明理由。然后要明确是否是主人公,要看小说情节是不是围绕这一人物展开的,还要看作者对这一人物的刻画是否详尽,更要看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这一人物是否有关。明确了这些,即可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确定主人公,并分析出原因。点睛:小说的解读注意五位一体的原则,即“主题”“环境”“情节”“人物”“标题“五位要同时解读,分析一种要从其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主人公是谁,注意结合此人物和标题、情节、主旨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还要分析其和另一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

18、,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摘编自“XX百科”)材料二: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战略实际上是将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划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职业转变,即离土不离乡,将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实现职业的非农化;第二阶段是地域转移,即离

19、土又离乡,将人口从农村引入城市、迁移到城镇集居起来,实现居住空间的城镇化;第三阶段是身份转换,即不仅改变了职业和居住环境,而且在户籍上也转变成了城镇户籍,实现了人口数量的城镇化;第四阶段是角色转型,使农业转移人口在社会属性各个方面真正转变为城市市民,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角色的市民化。当前,第四个阶段的转变已经开始,但有针对性的政策制定却尚未完全启动,这就造成职业的转变、地域的转移、身份的转换并没有产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结果,致使城镇化战略不仅效果难以充分体现,而且质量也难以提升。因此,如何进一步抓住城镇化的本质,以人的城镇化为中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便成为摆在我国政府与学术界面前

20、的重大课题。(摘编自文军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材料三:中国城镇化进程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原应大有作为,但出人意料的是,近年出现了“逆城市化”异象。部分城市人群离开城市,流向更小的城市或者返回农村地区,“逆城市化”现象在中国东部发达地区更为明显。有人认为,在中国城镇化发展仍处于低水平的阶段,过早出现的这类“逆城市化”现象,对今后的城镇化发展不利,对处于工业化后期以及人口红利衰减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不利。城市化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要经历的一个历史阶段,由此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活成本提高、资源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逆城市化”则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城市化进程到了

21、一定程度,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就会同时出现,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逆城市化”也反映了一部分人的需求。比如随着城市中产阶级的兴起,他们有更多的休闲需求,有对更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有逃离城市喧闹的需求等,并非只是低收入人群因为高生活成本而离开城市。(摘编自贺军客观看待中国的逆城市化现象)材料四:在城市人口向大城市和大都市区集中的过程中,中关两国城市化在地理空间上也表现出了各自的特征。一方面,美国的大都市化对人口与经济的聚集特征明显。2004年,美国244个大都市区,占国土面积的26%,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达83%,创造了全美就业岗位的85%和全美GDP的86%,人口、就业和经济总量之间的

22、比例较为均衡。中国的城镇化对人口的聚集特征同样明显,省地两级城市市辖区的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6.7%,集中的户籍人口近30%,而对经济活动的聚集程度更高。2007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和海峡西岸等6大城市连绵区,占国土面积的12. 38%,集中了全国22%的人口,GDP占全国的比重却高达50%,这既说明经济发达地区未能集中相应的城镇化人口,也说明中西部城市化地区的经济发展跟不上人口城镇化的步伐。(摘编自罗思东新型城镇化道路为什么是中国的必然选择)7.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对城镇化的概念作了解释,材料二分析说明了我国城镇化战略实施的现

23、状。B. 城镇化是一个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包括人、产业结构和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C. 城镇化的核心应该是人的城镇化,即要更好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D. 我国城镇化战略中第四个阶段之所以还未完成,是因为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滞后。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 “逆城市化”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因为随着城镇化发展兴起,中产阶级有逃离的需求。B. 中国近几年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具体表现为最近二十年城市人口增长率在逐年下降。C. 对比中美两国的城市化可知,美国的城市化在人口、就业和经济总量之间的比例比中国均衡。D. 中国和美国的城镇化进程都有其自

24、身特点,但两国的城镇化对人口的聚集特征都很明显。E. 四则材料表明,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进行到了关键阶段,但其推进过程并不是很顺利。9.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中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要着力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答案】7. D 8. AB 9. 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建设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加快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帮助农村人口顺利转变为城市居民;加强城市社会服务建设,减轻城市生活压力;着力促进东西部城镇化的均衡发展,促进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解析】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D项,原因分

25、析错误,从材料二来看,第四阶段的转变才开始,还需要时间。缺少有针对性的政策配合,只是导致效果不佳,不是导致还未完成。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因为逃离的需求”错误,“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材料三来看,城市中产阶级有逃离城市的需求只是举的例子。B项,“最近二十年城市人口增长率在逐年下降”错误,从材料三图2来看,从1990年到2014年,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率总体上是下降的,但并非逐年下降。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

26、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中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要着力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解答此题,注意题干中“根据上述材料”一语,这说明此题的答案是从文本中筛选出的,切忌凭空随意作答。题干中问的是“着力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那么就要回到材料中,看与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和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遇到的问题,找到这些就可明确要做的工作。从材料一来看,现代城市型社会的标志产业是工业和服务业,那么发展好工业和服务业就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材料二、三、四中分别提到了一些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那么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推进城镇化最好的做法。由此可得出答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

27、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李进,保定曲阳人。幼隶军籍,初从万户张柔屯杞之三叉口,时荆山之西九十里日龙冈者,宋境也。岁庚戌春,张柔引兵筑堡冈上。会淮水泛涨,宋以舟师卒至,主帅察罕率军逆战,进以兵十五人栽一舟,转斗十余里,夺一巨舰,遂以功升百户。戊午,宪宗西征,丞相史天泽时为河南经略大使,选诸道兵之骁勇者从,遂命进为总把。是年秋九月,道由陈仓入兴元,度米仓关,其地荒塞不通,进伐

28、木开道七百余里。冬十一月,至定远七十关,其关上下皆筑连堡,宋以五百人守之,巴渠江水环堡东流。天泽命进往关下说降之,不从。进潜视间道,归白天泽曰:“彼可取也。”是夜二鼓,天泽遣进率勇士七十人,掩其不备,攻之,脱门枢而入者二十人。守门者觉,拔刀拒之,进被伤,不以为病。夜将旦,进遂得其堡,守之,关路始通,诸军尽度。进以功受上赏。己未春二月,天泽兵至行在所,围合州钓鱼山寨。夏五月,宋由嘉陵江以舟师来援,始大战三槽山西。帝立马东山,拥兵二万,夹江而阵,天泽乃号令于众曰:“听吾鼓,视吾旗,无少怠也。”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帝指顾谓诸将曰:“白旗下服

29、红半臂突而前者,谁也?”天泽以进对,赏锦衣、名马。八月,又战浮图关,前后凡五战,皆以功受上赏。世祖即位,入为侍卫亲军。中统二年,宣授总把,赐银符。二十三年秋,海都及笃娃等领军至洪水山,进与力战,众寡不敌,军溃,进被擒。从至掺八里,遁还。二十五年,授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佥事。明年,改授左翼屯田万户。元贞元年春,卒。(选自元史李进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B. 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C. 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

30、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D. 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庚戌,系干支纪年,在古代还有用年号纪年的,如文中的“中统”与“元贞”。B. 百户,金初设置,为世袭军职;元代相沿,设百户为百夫之长,隶属于千户。C. 二鼓,即二更天,我国古代有打梆子或敲锣巡夜报时的,二更相当于凌晨两点。D. 行在所,又叫“行在”,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进跟随张柔,初建军功。张柔引兵与

31、察罕率领的水军在淮河交战,李进率兵周旋,夺取宋军大舰,因战功升为百户。B. 李进担任总把,有智有勇。李进被史天泽封为总把,跟从作战,在七十关趁夜袭击宋营,受伤也不在意,最终取胜。C. 李进作战勇猛,屡次受赏。皇帝亲临前线,李进因交战时表现突出,被赐锦衣、名马;在浮图关作战,李进被赏赐五次。D. 李进被俘逃回,仍受信任。李进在洪水山与敌人作战,寡不敌众,兵败被擒行至掺八里伺机逃回,仍接连被授官职。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泽命进往关下说降之,不从。进潜视间道,归白天泽曰:“彼可取也。”(2)帝指顾谓诸将曰:“白旗下服红半臂突而前者,谁也?”【答案】10. B 11. C 12. A 13. (1)史天泽命令李进前往关下劝说、招降他们,守关的士兵不接受劝降。李进悄悄察看小路,回来后禀告史天泽说:“敌军的堡垒能够攻下。”(2)皇帝指着(李进)回头对众将领说:“那个在白色军旗下面穿着红色短袖衫冲在前面的人,是谁?”【解析】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鼓声”“旗”对应前文,将士根据鼓声和旗的指向作战。所以,“视”的是“其旗东指”,“鼓噪而入”的是“诸军”,应是“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排除A、D两项。“兵一交”意思是两军一交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