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5.88KB ,
资源ID:43612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3612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甘肃历史文化特点及其资源优势.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甘肃历史文化特点及其资源优势.docx

1、甘肃历史文化特点及其资源优势甘肃历史文化特点及其资源优势2012-04-11 甘肃日报甘肃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要把甘肃建设成文化大省、强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需要大力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准确把握和深入了解甘肃历史文化特点及其资源优势,是我们正确认识甘肃历史文化及其资源价值的切入点。一、久远性。久远的甘肃历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中作用至为重要。甘肃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新石器时代先民的足迹已经遍及各地,而且创造了堪称辉煌的远古文化,以大地湾为代表的新石器早期文化的发现表明,甘肃是中华文

2、明的重要起源地。自仰韶文化以来,相继兴起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与关中地区的远古文化同属于以炎帝部族为代表的西羌文化。而从马家窑文化开始,甘肃古文化的地方化趋向日渐明显,青铜时代的氐羌、西戎文化,先周文化、秦早期文化在华夏民族形成和早期中华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后来中国历史走向和中华文化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周秦文明,陇右是其导源发祥之地。从此之后,甘肃的发展总是与中国历史的进程和文化的演变紧密相连。二、多样性。文化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甘肃悠久的历史,丰厚的人文土壤,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古代文化。如史前时代的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先秦时期的寺洼文化

3、、辛店文化、沙井文化、羌戎文化、先周文化、秦早期文化,秦汉以来的边塞文化、三国文化、五凉文化、唐宋农牧文化、吐蕃文化、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还有民俗文化、长城文化、简牍文化、敦煌文化、丝路文化、石窟文化、宗教文化等等。这一个个或不同类型的文化,独具特色和内涵,成为甘肃历史文化百花园的一朵朵奇葩。三、民族性。多元纷呈的民族文化。甘肃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区域,从先秦至魏晋北朝时期的西戎、氐羌、大月氏、匈奴、鲜卑,到隋唐宋元明清的吐蕃、党项、蒙古族、回族、藏族,都曾一度或长时间生活于陇原大地。各民族长期交错杂处,既有和睦相处、融合同化,又有争夺与战争。在这样一个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复杂

4、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既得以传承与弘扬,又得到创新与改造。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也强化了各民族及其文化的相互交流碰撞,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的融通,增强了彼此关系和相互认同。四、过渡性。中华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通道。甘肃省深居内陆,地处我国三大高原的结合部,也是由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历史上这里长期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错带和农牧经济的过渡区。这种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成为农耕文化与畜牧文化互动发展的肥土沃壤。甘肃也曾是中西文化与商贸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横贯全境,中华文化的西传与扩散,域外文化的输入与吸纳,都对甘肃地域文化带来深刻影响。甘肃地区无疑是多元文化的聚合区和生长带;是中外文化交流

5、传输的预热区和化合带。所以,古代甘肃地区堪称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营养池与基因库。甘肃省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但目前还不是一个文化大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我省建设文化大省指明了方向。如何将文化资源大省发展为文化大省,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谋划。实现文化大省的建设目标,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是基础,文化产业开发是核心。必须以大力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为前提,以发展文化产业为主体。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又必须以学术研究为先导。只有对类型多样、独具特色的甘肃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基本特点和核心价值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和揭示,甘肃文化的发展和产业开发,才会有所依归,才会抓住文化的灵魂。因此,文化

6、产业发展、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内涵挖掘必不可少。应以高校、科研单位为主体,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牵头,设立有关的协作机制,给予经费支持,以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专题研究和联合攻关。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是一个量大面宽的系统工程,既要统筹计划、全面开发,也要突出重点、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无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或者是文化产业的创建,我们都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要有引进吸收、合作研究开发的勇气和气派。既需要科学性、前瞻性的战略设计,也需要许多部门、行业甚至广大民众的协作、配合与支持。文化建设春意浓2012-04-11 来源:襄阳日报今年初,襄城区出台一号文件关于推进文化繁荣发展,

7、加快文化襄城建设的意见,并召开文化襄城建设动员会,全面落实省、市建设“四个襄阳”的战略部署,推进襄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文化襄城建设。热词一:以文化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引领、渗透、提升作用,采取全民阅读、专家讲堂、主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深入开展全民学习活动,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先进典型,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活动,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宣传发动、舆论引导水平,健全党委、政府新闻宣传机制,加强与省、市媒体合作,精心组织重大主题、重大典型宣传和主题外宣

8、活动,加大文化襄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热词二:以文惠民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规划建设完善的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争取重大公共文化项目落户襄城,力争每个集镇增建一处文体活动场所。加强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提高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度,实现文化惠民工程全覆盖;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挖掘民族、民俗和民间文化,扶持和培育一批戏曲、舞龙舞狮等特色民间文艺团队。大力开展“文化三下乡”、“文化四进”等文化惠民活动,每年广场演出100场次以上,送戏下乡30场次以上,送电影500场次以上;整合文化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具有襄阳地域元素的民族民

9、间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旅游文化、军事文化、生态文化等,推动各项文化节会活动蓬勃开展。以北街文化一条街、十里汉江文化长廊为龙头,开展文化旅游名镇、名村、名街创建,特色文化街巷占城区街巷的80%以上。热词三:以文兴业科学修定襄城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到2016年,基本建成1个综合型文化产业示范园区,3个以上专业型文化产业园区,培育5家以上资产过亿元的骨干文化企业;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互动,抓好古城区、三国文化产业园区、岘山文化旅游区和汉江风光带等“三区一带”的开发。用文化、科技提升改造现有工业、农业等传统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打造特色鲜明

10、的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链,以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襄阳智谷文化产业园、教育装备产业园、文博书画鉴定交易中心和艺术家村等“三园一心一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娱乐休闲、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会展等文化产业及关联产业。扶持壮大演艺娱乐业,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力量发展数字电影院线,着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襄城的支柱产业。热词四:以文聚才建立全区文化人才信息库,实施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双带”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复合型文化人才;在经营管理、创意策划、经纪营销等领域,培养、引进、造就一批文化人才;聘请专家、学者组建文化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与知名院校签订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为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

11、持;选拔一批专业人才充实到各级文化部门,建成区、乡、村三级文化人才网络;建立激励机制,培养造就一批业务尖子和文化名人,树立一批德艺双馨的典型,重视发现和培养民间文化能人、文化传承人,评选表彰襄城乡土艺术家、民间艺术传人、文化经纪人和“襄城十大文化杰出人才”等,把襄城打造成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人才高地。承德:突出山庄文化特色 建设文化品牌城市 2012-04-10 稿件来源: 河北日报 突出山庄文化特色 建设文化品牌城市承德市打造城市品牌增强竞争实力系列之三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承载了清代时期许多民族和谐的重大历史事件,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最后形成与巩固的历史见证。避暑山庄文化是多民族统一

12、的文化,也是避暑山庄能够屹立于世界遗产之林,辉煌古今的内在脊柱与灵魂。 近年来,承德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一直追寻和传承避暑山庄所特有的文脉,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城市魅力、活力和竞争力。今后,承德将更加突出避暑山庄文化特色,按照“保护文化根脉、促进文化转化、放大文化效应”发展思路,进一步激活历史文化,实现文化与旅游互动融合,构建文化品牌城市。 保护文化根脉,擦亮“金字招牌” 承德因避暑山庄而建而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更是承德文化的“根”与“魂”。避暑山庄融北方园林之雄伟,南方园林之秀美,创造了独特的造园艺术和自然风格,是承德的“金字招牌”。近年来,承德市经过规划、提炼,挖掘出我省首

13、个城市形象标识“避暑山庄和合承德”,并发行有关城市形象标识个性化邮票。市委书记郑雪碧说,避暑山庄就是中国的缩影,中国的一些最佳建筑、名山名湖,都在山庄有体现。站在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坚持尊重自然、尊重山水、尊重历史,突出山庄文化特色,下大力气推进老城区“中疏”,加快新城区建设步伐,抓好环境综合整治,为世界文化遗产“松绑”、“让位”。 承德的文化旅游定位,努力做到一砖一瓦皆文化,增强人们对城市的自豪感、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既是承接了城市发展的文脉,也是彰显了城市的竞争力。由于历史原因,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处于村庄包围之中,遗产周边充斥着杂乱拥挤、高矮不一的民房,街道破旧,影响了世界遗产的保护、

14、城市品位的提升。为此,承德市把保护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近年来,该市一手抓文物本体保护,连续实施了三个十年整修规划,先后完成了山庄两宫门区域、外八庙区域等5次大规模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周边拆迁整治工程。2010年,又实施了承德史上最大规模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拆迁改造工程,总拆迁房屋建筑总面积130万平方米。正是由于300多年的皇城亮出“全脸”,旅游连续出现井喷景象,旅游人数和收入每年以20-30%增长。 促进文化转化,打造“山庄品牌” 承德是一个被文化托起的城市,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承德市积极将文化资源优势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强力打造“避暑山庄和合承德”的系列“山庄品牌”。

15、2011年相继出了两台具有山庄文化特色的文化大戏:投资2亿元的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大型实景演出,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皇家文化实景演出;另一场大型原创多媒体风情舞蹈诗帝苑梦华也在游客中好评如潮。这两场大型文化演出,打破了承德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尴尬局面。“承德是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民俗文化、草原生态文化是最为突出四大特色。”承德市长赵风楼介绍,为使历史文化“活”起来、文化软实力“硬”起来,承德市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城市建设进行完美的融合,今年组织开展了“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突出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基础设施三个重点领域,抓好项目开发储备、引进争取、开工建设、

16、实施运营四个环节,以促进文化产业提速升级为主线,建立健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以项目拉动投资增长,以项目推动工作落实。 山庄文化博大精深。打造高端文化业态是该市促进文化转化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承德市综合分析资源特征和市场需求,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将多元的文化、独特的山水、宝贵的历史遗产与现代休闲娱乐项目结合起来,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今年,该市还要加快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避暑文化产业园、清文化产业园等34个在建和新建10亿元以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园区建设,年内完成投资365亿元。 放大文化效应,提升“城市品位” 延续历史文脉、放大文化效应必将提升“城市品位”。承德因有避暑

17、山庄而成为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既有凝聚半部清史的皇家文化,又有古老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既有浓郁满蒙风情的民族文化,又有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承德的文化形态多元独特,文化资源丰富厚重,但这些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仍处于有文化、没产品,有底蕴、没载体的状态。“文化产业是一个关联度很高的产业,与旅游业及其它产业都能够融合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和提升作用,有力促进相关产业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承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险峰介绍,站在新的起点上,发挥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做强文化创意、温泉度假、滑雪狩猎和康体养生等休闲旅游产品,积极推进总投资845亿元的43个休闲旅游项

18、目建设,重点抓好兴隆将军国际健康城、丰宁京北第一草原嘉年华基地、围场皇家体育休闲基地、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区、避暑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 为进一步放大文化效应,承德市学习借鉴避暑山庄利用浅山区的经验,围绕城市中心92平方公里城市“绿核”,打造文化、休闲、旅游、娱乐、养生五位一体的“21世纪的避暑山庄”文化产业园区,以填补避暑山庄缺少的休闲功能,让静态的历史文化生动再现。目前,该园区中的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避暑文化产业园、皇家奥林匹亚体育运动中心、元宝山滑雪场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部分已投入运营。 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如何“突围” 2012年04月11日【思路】政府掌舵,民企划桨,合

19、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混合舰队”近年来,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个新动向,过去长期被国企垄断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民企的“面孔”。如“2009年中国最美书店”先锋书店、可一出版集团、大众点评网、苏宁易购、奥飞动漫等,用市政协委员、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许苏明话说:“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总量中,民企贡献已占半壁江山。民企已成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排头兵、生力军。“没有政府一分钱拨款的民营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反而更强。”许苏明说,实践证明,民企机制灵活、创造能力强,更具有竞争优势。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政府掌舵,民企划桨,合

20、力打造文化创意发展“混合舰队”,做大产业总量“蛋糕”。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南京市委副主委蒯建华说,自己曾到浙江东阳横店影视基地考察过,当地人自豪地说:“东阳有三宝:木雕、火腿和横店。”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就是一个民营企业家。近几年来公映的英雄、夜宴、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功夫之王等电影,均是在横店影视城拍摄。蒯建华说,去年,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影片金陵十三钗上映后,我市溧水县石湫镇影视基地顿时成为了一个旅游新景点。“但关注度还不够,推广力度还不够,旅游资源配套整合还不够。”蒯建华建议,石湫影视基地打造过程中,完全可以复制横店成功经验,除了走差异化、特色化道路,主打民国文化牌之外,还要按照市场

21、化原则,引入更多民营企业,众人齐心划大船,使之成为我市一个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成为南京旅游一个新亮点。【建议一】接长“短腿”,引入更多文化企业家和创业家市政协委员、江苏一德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说,搞文化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完全是两码事,外地人说南京“有文化”,指的是南京拥有很多文化积淀和文化大家,这点令国内许多城市非常羡慕。但不得不承认,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短腿”是缺少文化企业家、创业家,特别是缺少善于捕捉商机,能够整合社会资源的民营文化企业家;缺少把科技、旅游、金融、资本结合的运作高手。尤其是创意产业人才方面,低端人才众多,中高端创意、营销、策划、经纪人、原创人才、领军人才等专业人才匮乏

22、,“这个问题不解决,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难以实现突破和突围。”记者得知,去年,陈俊看到我国婚庆市场每年6000亿元消费潜力,在江宁吉山投资建设了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婚纱摄影基地。目前,已经占据了南京婚纱摄影市场一半份额。陈俊说,自己做过调查,长三角两省一市婚庆市场每年规模约有1000亿元,吉山能占到1%,一年就是10亿元,占10%就是100亿元,“不愁没有市场,只愁缺少运作高手。”【建议二】培育文化消费市场,解决好文化市场终端问题我市文化创意产业下一步发展路在何方?市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石盈表示,关键是解决文化市场终端消费市场培育问题。“南京人看书、看报、看电影舍得花钱,但看演出却不舍得

23、花钱,热衷于找免费的关系票。”石盈说,纵观国内文化消费发达的城市,像北上广,不仅看流行歌星的演唱会,就是看歌剧、交响乐等高雅艺术,市民自费购票的都占了大头,演出市场和文化消费形成了良性循环,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出路就在于培育市场,培养市民文化消费习惯,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就有了源头“活水”。“南京文化创意空间无限,潜力无限,2015年产业规模占到GDP比重6%,甚至更高,完全有可能实现”。据了解,这份凝聚了委员心血和智慧的建议案中,还提出了全面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增强国有文化企业的竞争力;推进文化产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实施文化生产品牌化

24、战略,提升南京文化影响力等建议。有所不为也是一种作为 2012年04月11日 05:39 稿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有所不为有所为,是基于准确把握形势、找准定位之后的理性取舍和科学选择。要摒弃保护生态就是忽略发展的错误认识,摆脱一讲产业发展就是大重化工业、一讲城市化就是建设大城市的思维定势在安徽省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中,黄山市的定位是“全省和长三角重要的生态屏障”。黄山市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占全省的份额很小,但是特点突出、特色鲜明,如自然风光秀美、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丰厚等等。这种资源禀赋和区域定位,要求我们在转型发展中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是一种作为。黄山市是“打造生态

25、强省”战略的重点角色。黄山不适宜大规模工业集聚和人口大规模集聚,但从生态建设和发展的角度看,黄山必然居于战略重点地位。省里将黄山作为全省唯一的四类市进行目标考核,不再考核工业化率指标,就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引导我们有所不为有所为,加快全面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一种理性取舍和科学选择,关键是如何依托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在差异化、特色化上下工夫。因此,我们必须摒弃保护生态就是忽略发展的错误认识,摆脱一讲产业发展就是大重化工业、一讲城市化就是建设大城市的传统思维定势,而要依据黄山的主体功能定位和特色产业布局,错位发展、异质互补,依托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

26、机制试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等战略平台,切实优化产业结构和城镇布局,着力发展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生态型产业,建设诗意田园与时尚城市交相辉映的生态型城镇。在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坚持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发展理念。黄山市是徽文化的核心发祥地,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文化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旅游就更有内涵;文化与城乡建设相结合,城乡就更有魅力;文化与寻常生活相结合,生活就更有品质。这也充分说明,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继承与扬弃的关系,与时俱进地保护好、利用好,就一定能让徽文化更好地

27、促进黄山的转型发展。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夯实文化发展之基- 时间:2012-4-11 来源:黄石日报 近些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愈来愈强烈。为了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阳新县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以建立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夯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长期以来,阳新县文化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无场地无设备无网络的现象十分突出,因而无法满足广大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为尽快改变这一现状,今年全

28、县已启动了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功能提升工程、基层文化阵地工程、广场文化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地方文化特色品牌打造九大文化工程。计划投入5亿元新建阳新体育馆、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莲花湖沙滩游泳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今年将在全县22个镇场区全部建成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全县460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成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的文化室,村村建成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拥有2000册以上图书的标准的“农家书屋”。在县城区、镇场区打造滨湖之夜文化活动广场、古商城戏曲广场、五一社区采茶戏广场、富池镇和浮屠镇等5个广场文化知名

29、品牌。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主要要做到全面实行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技术和产业支撑能力、切实关注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拓展公共文化延伸服务内容等。2011年,县图书馆、文化馆(站)结合“世界读书日”、“文化遗产日”活动的开展,实行了免费开放。该年,县图书馆全年流通图书11.4万册次,免费接待读者8.5万人次,电子阅览室接待读者1.2万人次,组织各类读书、展览活动25次,开展送书下乡3次。文化馆全年共组织、策划、承办了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0场,举办各类讲座、培训等活动22次,组织“阳新布贴”和

30、非遗成果展下基层26次。县博物馆年均接待参观者10万人次,承办临时性展览4次。县采茶戏剧团送戏下乡共演出180场,广场演出26场,受益观众近40万人次。加快公共文化体系机制创新加快公共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是搞好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应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专家咨询制度、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营的公众参与制度,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参与、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的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并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的有关政策,扶持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使之成为政府公共文化的重要补充。创新供给方式,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采取项目补贴、资助和政府招标采购等方式,通过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方式,有效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实现供给方式的多元化;建立总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机制,年度文化投入不低于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人均文化事业费(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省平均水平;建立专业人才、志愿者、业余文化骨干互为补充的服务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素质优良、富有创造力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体系;建立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形成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机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