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626.24KB ,
资源ID:435932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3593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

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附答案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鲁科版必修1第4章必修2第1章第2节。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2、 Al27 P31 S32 Cl35.5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一个信息丰富的符号,有关解释错误的是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下列有关“玉”的说法正确的是A.玉的成分是石灰石 B.玉能与盐酸反应放出CO2C.玉的熔点较高 D.玉的成分是金刚砂3.下列各表均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代表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玻璃钢是复合材料 B.铜在空气中会生成铜锈C.金属钠着火时可使用煤油灭火 D.铝是活泼金属,但在空气中耐

3、腐蚀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玻璃和石英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B.Si、SiO2和SiO32等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C.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不溶于任何酸D.高岭石Al2(Si2O5)(OH)4可表示为Al2O32SiO22H2O6.将物质X逐渐加入(或滴入)Y溶液中,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X的物质的量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情况的是7.物质的化学性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FeCl3可以作止血剂是因为Fe3具有强氧化性B.Fe比Cu活泼,因此FeCl2溶液可以腐蚀线路板上的CuC.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氧化性极强的气体,可用作餐具的消毒剂D.漂白粉在

4、空气中易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CO2会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8.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S2的结构示意图:B.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ClC.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D.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见右图,其中209.0指的是Bi元素的质量数9.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两两相邻的5种元素如图所示。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2 B.E、B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8、18或32C.5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可能为5a10 D.A、E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710.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构成HmX分子。在a g H

5、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 mol B.(AN) mol C.(AN) mol D.(ANm) mol11.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a、Ba2、OH、Cl B.Mg2、H、Al(OH)4、CO32C.K、Cu2、Br、Cl D.Fe3、Na、NO3、SO4212.某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M,将少量M溶液滴入稀盐酸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氧化物是A.Fe2O3 B.SiO2 C.Al2O3 D.MgO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B.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Fe33OHFe(OH)3C.B

6、a(OH)2与CuSO4溶液反应:Ba2SO42BaSO4D.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Al2O32OH3H2O2Al(OH)414.将一定量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加入240 mL 2 molL1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1.344 L(标准状况下)NO气体,往所得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无明显现象。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与相同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充分反应,能得到铁的质量为A.6.72g B.7.84g C.8.96g D.13.4g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共58分)15.(9分)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A,BA中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7、B原子最外层只有个电子;C元素有三种不同的核素C1、C2、C3,且三种核素的质量数之比为1:2:3;D原子的质子数是A、B、C三种原子质子数之和的。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各元素的元素符号:A ,B ,C ,D 。(2)写出C1、C2、C3三种核素的原子符号:C1 ,C2 ,C3 。(3)C、D两种元素形成的微粒X与化合物BA中的阳离子所含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相等,则X的化学式是 。16.(11分)铜是生产和生活中用量较多的金属。(1)下列有关铜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 B.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C.铜与O2反应生成黑色的CuO D.CuSO45H

8、2O是一种混合物,加热后变为白色固体(2)某化学小组为测定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I:m1 g铜铝混合物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 L方案II:m1 g铜铝混合物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 g请写出方案I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方案中稀硝酸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字母)。A.挥发性 B.酸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方案II比方案I更易于实施,理由是 。请写出方案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17.(8分)已知在温度低于570C时,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FeO;高于570C时,生成Fe3O

9、4。老师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完成了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演示实验。甲同学为探究实验后试管内固体的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湿棉花的作用是 。(2)写出高于570C时,Fe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乙同学认为加入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的原因可能是固体中没有Fe3O4,也有可能是因为 (填物质名称)过量造成的。该物质过量时,溶液中还会发生反应,导致加入KSCN溶液时没有出现血红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丙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加盐酸后的溶液制取白色的Fe(OH)2沉淀,向滤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18.(10分)用图表来处理数据是发现科学

10、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1)图1是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随原子序数变化的直方图。图中元素a是 ,b是 。(2)图2表示元素的一种性质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情况,根据分析,该图纵坐标表示的是 。(3)下表给出了部分元素的原子半径。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是 ,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是 。根据表中得出的规律比较Ca2和Cl的半径大小:r(Ca2) (填“”“rQO,则在摆动过程中A.P点的线速度小于Q点的线速度 B.P点的角速度等于Q点的角速度C.P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Q点的向心加速度 D.P、Q两点的线速度方向相反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的

11、水平面沿曲线从M减速运动到N,下面关于外力F和速度的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6.如图所示,小车m以速度v沿斜面匀速向下运动,并通过绳子带动重物M沿竖直杆上滑。则当滑轮右侧的绳子与竖直方向成角时,重物M上滑的速度为A.vsin B.vcos C.vtan D. 7.如图所示,长度为L=2.5m的轻质细杆OA的A端有一质量为m=2.0kg的小球,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是5.0m/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此时小球对细杆OA的作用力为A.20.0N的拉力 B.零 C.20.0N的压力 D.40.0N的压力8.洗衣机脱水桶在转动时,衣服贴靠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

12、上而不掉下来,则衣服A.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所受静摩擦力随圆筒转速的增大而增大C.所需的向心力由弹力提供 D.转速增大静摩擦力会变为滑动摩擦力9.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一组共点恒力作用而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撤去某个恒力F1时,有关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物体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物体可能做变加速曲线运动10.一质点在xOy平面内从O点开始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有关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x方向始终匀速,则y方向先加速后匀速B.若x方向始终匀速,则y方向先减速后匀速C.若y方向始终匀速,则x方向先减速后匀速D.若y

13、方向始终匀速,则x方向先加速后匀速11.如图所示,A、E分别是斜面的顶端和底端,B、C、D是斜面上的三个点,且AB=BC=CD=DE。从A点以不同的水平速度向左抛出两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球1落在B点,球2落在E点。两球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1和球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B.球1和球2抛出时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C.球1和球2落点速度方向不相同 D.球1和球2落点速度大小之比为1:212.如图所示是两个做圆锥摆运动的小球1、小球2,摆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在的水平面到各自悬点的距离之比为2:1.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两球运

14、动周期之比为1: B.两球运动线速度之比为16:9C.两球运动角速度之比为1: D.两球运动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6:9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8分)13.如图所示,汽车以大小相等速度通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在A点处于(填“超重”或“失重”)状态,在B点处于_(填“超重”或“失重”)状态,在_点更容易爆胎。14.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平抛运动”实验。(1)实验时,每次须将小球从轨道 。A.同一位置以不同速度滚下 B.不同位置均无初速释放C.同一位置均无初速释放 (2)实验中已测出小球半径为r,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坐标原点位置应是 。A.斜槽末端O点在竖直木板上的投影点B.斜槽

15、末端O点正上方r处在竖直木板上的投影点C.斜槽末端O点正前方r处在竖直木板上的投影点(3)由于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该小组成员只能以平抛轨迹中的某点A作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并标出B、C两点的坐标,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示数据,可求得小球做平抛运动抛出点的位置坐标为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作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分)如图所示,在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盘面上,离轴心r=20cm处放置一小物块,其质量为m=2kg,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0.5.当圆盘转动

16、的角速度=2rad/s时,物块随圆盘一起转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块的线速度大小;(2)物块的向心加速度大小;(3)欲使物块与盘面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不能超过多大?16.(10分)在光滑水平面上,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xOy,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受沿x轴正方向的水平恒力而运动,作用了5s的时间,其运动的xt图象为一段抛物曲线,如图所示。5s末该力撤去,改为受一个沿y轴正方向、大小为0.5N的水平恒力,作用10s时间。求:(1)该物体在5s末的速度大小;(2)该物体在15s末的速度大小及方向。17.(10分)如图所示

17、,轻绳OA、钢性轻杆OB的一端均与质量为m=0.1kg的小球相连接,另一端均固定在竖直转轴上(轻杆在B处通过铰链连接),轻绳OA与竖直方向成37角,轻杆OB水平且长度为L=2.5m。当小球随转轴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2rad/s时,求轻杆BO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18.(14分)如图所示,长为L=0.8m的细绳一端连接一质量为5kg的小球,另一端系在固定点O,将小球拉到A点并使细绳水平,给小球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小球开始绕固定端O点做圆周运动,运动至O点正下方B点时绳子刚好断了,之后做平抛运动,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50N。在B点右侧平地上固定一个倾角为37的斜面CD,小球做平抛运动至斜面的最高点C时的速度方向恰好沿斜面方向,然后沿滑梯CD滑至D点,小球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5,CD长度为s=11m.已知sin37=0.6,cos37=0.8,不计空气阻力影响,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小球刚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BC两点间的高度差;(3)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