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 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 二、分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一、科学探究 二、科学内容1物质2运动和相互作用3. 能量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附 录 一、学生必做实验说二、 行为动词说三、 科学探究实 第一部分前 言 20世纪以来,物理科学不断在对宇观、宏观、微观世界探索中取得成就,这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变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引领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当今,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高度共享,这对教育提出了新
2、的挑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领域拓展、公民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增强等等,中学物理教育责无旁贷地肩负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增强公民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对能力、培养公民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使命。为此,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继承我国中学物理课程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作为普通公民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关注物理科学的技术应用及带来的社会问题,关注时代发展对中学物理提出的需求等。标准确定了中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一、课程性质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17-18世纪的经典物理学,直至近代的相对论和量子论等,都
3、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不断探索,体现了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物理学作为一门主导学科,一直引领着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从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发展,影响着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应注重纳入物理科学的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等。二、课程基本理念1.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
4、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2.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3.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联系、交叉与渗透,以及研究方法的借鉴与移植,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4.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教学中,应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
5、学研究方法,培养其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同时,应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鼓励将信息技术融于物理教学。 5. 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教师的不断进步和物理课程的逐渐完善。三、课程设计思路1.标准遵循我国教育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思想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要求,依据中学生的发展特点,将全面提升中学生科学素养作为物理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定位,在此基础上规定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2.标准继承了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的优良传统,
6、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目标定位,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别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 3.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组成,其中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表达与交流等要素,这些要素应灵活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将科学探究纳入“内容标准”,旨在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4.“内容标准”中的科学内容分别以“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和“能量”为一级主题,对中学生应
7、掌握的物理内容提出了要求。在每个一级主题下划分了若干二级主题,在每个二级主题下又列出了若干三级主题。每个三级主题都是对全体学生的具体要求,这些三级主题灵活地融进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5. 为进一步将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渗透到“内容标准”中,在科学内容中增设了样例和活动建议,它们不是硬性要求的内容,主要为了帮助教师理解科学内容中三级主题的具体含义。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 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
8、学研究方法;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在实践中有提高效率的意识; 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能产生兴奋感及成功感,能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养成尊重事实、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二、分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2.认识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
9、作用规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3.认识能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4.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家的事迹与成果,了解历史上一些重要的物理实验及其对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影响;5.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二)过程与方法 1. 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
10、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3.经历信息处理过程,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客观性做出判断的意识,学习从收集的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尝试解释根据调查或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及不断改进的意识;,成通过学习物理知识,逐步发展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能通过实验探5.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自学能力,学习物理学家在科学探索
11、中的研究方法,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应用科学研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有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对科学的求知欲,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乐于探索自然,能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2. 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产品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 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尝试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
12、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5.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展续质的形态及其的哪些提高、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和“情感、“内容标准”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样例是对标准进一步的解释和扩展,活动建议则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活动实例。一、科学探究
13、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与技能,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表达与交流。这些要素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科学探究应渗透在教科书和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主
14、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探究要素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猜想与假设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经历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过程,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设计探究步骤;了解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通过观察、实验和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证据;会
15、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实验,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了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分析与论证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适当整理;能进行简单分析推理;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了解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评估有评估探究过程科学性的意识;有评估探究结果合理性的意识;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了解评估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表达与交流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能表述探究的问题、过程和结果;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了解表达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二、科学内容本标准的科学内容分为“
16、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三大部分。下表为“内容标准”中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与二级主题。这种主题式的呈现形式不代表教科书的结构或教学的顺序。教科书编写者可以根据标准编写不同特色的教材。“内容标准”中的样例与活动建议不是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中选用,也可以结合当地情况开展其他更切合实际的教学活动。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习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一级主题二 级 主 题1物 质1.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2 物质的属性1.3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1.4 新材料及其应用2
17、运动和相互作用2.1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2 机械运动和力2.3 声和光2.4 电和磁3能 量3.1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3.2 机械能3.3 内能3.4 电磁能3.5 能量守恒3.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1 物 质各种物体、粒子和场,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着的物质。本主题所涉及的科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密切相关,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相联系。学习这些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而且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这部分内容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于身边物质的初步认识,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第二类是对于物质结构和物体尺度的初步认识,由于学生缺少直接经验,因此要注意
18、科学方法的运用;第三类是和当前蓬勃发展的材料科学相联系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物质”划分为以下四个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1.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内容标准: 1.1.1 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1.1.2 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1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测温范围。 例2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 1.1.3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
19、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 例3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冰熔化、水沸腾等现象。 1.1.4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例4 调查当地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提出治理水污染的建议。活动建议: 1调查学校和家庭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个学校或家庭的节水方案。 2观察并探究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写出探究报告。 3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 4调查本地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了解节水灌溉技术。1.2 物质的属性内容标准:
20、1.2.1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例通过实验,了解金属或塑料的弹性。列举弹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例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例3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的不同。1.2.2 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例4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克、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的一些物品,能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1.2.3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1.2.4 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
21、进步的影响。例5从学校数据库或互联网上收集有关物质属性研究的信息。活动建议:1、利用一块磁铁和几根缝衣针,制作指南针,并验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2、测量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如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方案,测量酱油、食用油、醋、盐、塑料制品、肥皂或牛奶等日用品的密度。3调查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了解它们应用了物质的哪些物理属性。1.3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内容标准:1.3.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1.3.2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例1用图形、文字或语言描述原子的核式模型。1.3.3 了解人类探
22、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例2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或探月工程的新成就。 例3阅读人类在探索宇宙历程中的有关事例。1.3.4 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例4根据物体尺度的大小设计图表,按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的顺序排列并标出大致尺度。活动建议: 1、观看介绍物质微观世界的科普音像资料。 2、观看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科普音像资料。3、从图书馆、互联网收集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有关资料。1.4 新材料及其应用内容标准:1.4.1 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例
23、1.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例2.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例3. 了解纳米材料的一些特点,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4.2 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作为。 活动建议:1、从图书馆、互联网上收集有关新材料研究和开发的信息,写一篇小论文。2. 参观生产某种材料(如建材、塑料等)的工厂,调查生产这些材料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治理的设想。2 运动和相互作用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中,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
24、学习物理学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涉及较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比较抽象。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运动和相互作用”划分为以下四个二级主题: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2.1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内容标准:2.1.1 知道机械运动,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2.1.2 通过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例1观察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2.1.3
25、 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活动建议: 1、观察生活中的机械运动现象,说明这些现象表现出的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利用常用物品设计实验,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2.2 机械运动和力内容标准:2.2.1 能根据生活经验估测时间和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例1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 2.2.2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通过实验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2.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例2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例3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
26、.2.4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2.2.5 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例4运用惯性,解释当汽车急刹车、转弯时,车内可能发生的现象。2.2.6 知道简单机械,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2.7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例5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2.2.8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例6简单解释飞机的升力。2.2.9 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
27、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现象。例7了解潜水艇浮沉的原理。活动建议: 1、利用脉搏和步长,估算走路的平均速度。 2、学读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学读旅客列车时刻表。 3、用弹簧或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 4、用饮料软管制作喷雾器。2.3 声和光内容标准:2.3.1 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例1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运动。敲击音叉,观察与其接触的乒乓球的运动。例2将闹钟放到玻璃罩中,抽去空气后,声音变小。2.3.2 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例3列举超声的应用实例。例
28、4举例说明建筑物中是如何减弱噪声的。 2.3.3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例5探究激光束(或太阳光束)在平面镜上反射时,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关系。例6通过激光束(或太阳光束)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实验,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2.3.4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2.3.5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例7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的应用。例8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2.3.6 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
29、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例9观察两只手电筒分别射出的红光与蓝光在白墙上重叠部分的颜色。2.3.7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活动建议:1、调查社区(或学校)中噪声污染的情况和已采取的控制措施,提出进一步控制噪声的建议。2、阅读说明书,学习使用投影仪或照相机。3、用凸透镜制作简易望远镜,并用其观察远处景物。2.4 电和磁内容标准:2.4.1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例1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4.2 知道物质的磁性。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2.4.3 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2.4.4 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例2了解动圈式扬声器的结构和原理。例3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4.5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