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80.12KB ,
资源ID:43434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3434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拉威西铁矿项目实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拉威西铁矿项目实施方案.docx

1、苏拉威西铁矿项目实施方案北苏拉威西邦加岛铁矿勘查区探矿概略方案矿山部2011-8-25目录1绪言1.1 目的任务为尽快查明北苏拉威西铁矿资源状况,发展地方经济,公司前期考察评估小组在详细研究该地区区域地质及以往地质概略资料的基础上,认为该区具寻找大型铁矿床的潜力,并选定北苏拉威西省北米纳哈萨县东里库邦乡的邦加岛作为重点勘探对象。目的任务:利用1:2000地形测量、1:2000地质测量、地表槽探揭露、钻探工程验证和取样化验等方法手段,基本查明该区控矿地质构造,分析控矿因素,总结控矿规律,基本查明矿区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矿石特征及品位变化情况,为矿山开采工作提供地质依据。设计工作量:1:2000

2、地形测量10Km2;1:2000地质测量10 Km2;磁法勘探28 Km2;电法(激电中梯)28 Km2;槽探2000m3;钻探22600m;基本分析样3000件;岩矿鉴定样150件;物相分析样10件;组合分析样300件;小体重样50件;简易工程力学2300米;简易水文观测10个钻孔。勘查区范围:地理坐标:东经:1250600-1251150,北纬:14530-14950。工作起止时期: 2011年8月20日2011年10月30日。经费预算:项目总经费3703.42万元。2勘查区概况2.1 位置交通勘查区位于北苏拉威西省北米纳哈萨(Minahasa Utara)县东里库邦(Likupang T

3、imur)乡邦加岛。地理坐标范围:东经:1250600-1251150;北纬:14530-14950。位于马拉多机场东北方向,从机场到邦加岛登船点约一个小时车程,再乘船至勘查区约40分钟航程(图2-1)。图2-1 勘查区交通位置2.2 矿权设置情况现勘查区范围由14个拐点组成,面积约20平方公里(表2-1),拟调整勘查区范围由22个拐点组成,面积约26.15平方公里(表2-2、图2-2)。表2-1 现勘查区拐点坐标点号东经北纬0011250750.88014843.130021250903.99014843.130031250903.99014750.530041251053.00014750

4、.530051251053.00014620.430061250755.20014620.430071250755.20014731.480081250741.00014731.480091250741.00014744.880101250723.00014744.880111250723.00014805.650121250705.00014805.650131250705.00014821.130141250755.88014821.13表2-2 拟调整勘查区拐点坐标点号东经北纬11250750.8814911.6921250750.8814922.6931250833.4814922.6

5、941250833.4814843.130021250903.9914843.130031250903.9914750.530041251053.0014750.530051251053.0014620.430061250755.2014620.430071250755.2014731.4861250715.5014731.4871250715.5014744.8881250710.4514744.8891250710.4514757.06101250705.0014757.06111250705.0014805.65121250656.9214805.65续表2-2 拟调整勘查区拐点坐标点号

6、东经北纬131250656.9214822.60141250648.7014822.60151250648.7014904.24161250726.8614904.24171250726.8614911.69注:蓝色为调整后矿权;绿色为现矿权范围图2-2 矿区范围比较2.3 以往地质矿产调查研究程度及评价勘查区地质调查程度低,实质性的地质工作近乎为零,仅有为数不多的地质踏勘,提交有勘查区内地质及矿产资源概略评价的考查报告,但该报告对本次勘查工作的参考意义有限,因此,本次实施的地质勘查是在地质工作近乎为零、可借鉴资料有限、勘查时间短的前提下进行,存在有很大的挑战性及地质勘查投入的风险不可控性。3

7、工作部署3.1 前提因公司战略规划为:1、矿山建设规模定位为1200万吨/年;2、2012年1月必需完成矿山建设规模的基建;3、2012年1月份必需开采铁矿30万吨,并在三个月内达到100万吨/月的建设规模;在此前提下,地勘工作有效时间仅为45天,因此,地勘工作应把效率放在首位;为尽快了解并确定整个勘探区内铁矿资源储量及分布,本次勘控工作分区对待,划分为一期、二期探矿阶段,一期、二期探矿工作同步实施,其中,一期直接实施详查阶段的地勘工作,并最终达到详查的目的及要求;二期直接实施普查阶段的地勘工作,并最终达到普查的目的及要求。3.2 工作部署原则本次勘查工作总体思路是:以“效率第一”精神为指导,

8、以经济合理的投入和取得最大找矿效益为中心。在充分收集和深入研究区及外围已有地质、矿产等成果资料基础上,运用新的成矿理论和综合找矿方法,本着经济、合理、高效的原则,依据矿床地质特征,安排部署本项目工作。普查工作部署原则遵循“快速高效、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全面研究、综合评价、经济合理”的原则,在施工程序上遵守“由已知到未知,先地表后地下,由浅入深,重点深入”的原则进行工作部署,同时要坚持将有限的工作量投入到对地质找矿有最大成效的地段,使地质找矿能获得最好的成果。3.3 勘查类型勘查类型的确定应遵循追求最佳效益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以主矿体为主原则、类型三分允许过渡的原则和在实践中验证并及时修

9、正的原则。根据现场初步勘查,依据 DZ/T 02002002铁、锰、铬矿地质勘探规范内附录D中勘查类型的划分标准,本勘查区暂定为第类勘查类型。3.4 勘探区块及勘探程度划定本次勘探划分A、B二个区块(图3-1),其中,A区块位于勘查区西北角,面积约为9平方公里,实施详查阶段工作方案;B区块面积为17.15平方公里,实施普查阶段工作方案图3-1 勘探区块分布3.5 勘探线布设、工程间距及资源储量类别3.5.1勘探线布设遵循将探矿工程布置在基本垂直构造矿体走向的一组铅直剖面上的布置形式的原则而布设勘探线,在考虑到勘查区现有地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A、B二区块勘探线方位均按东西向布设。3.5.2探矿工

10、程间距矿区的勘查类型定为类型,根据 DZ/T 02002002铁、锰、铬矿地质勘探规范附录D中表D.4铁矿勘查工程间距。其中,A区块勘探线间距确定为: 200m(沿走向),工程间距定为:100200m;B区块勘探线间距确定为:400m(沿走向),工程间距定为:200400m;2.5.3资源储量类别(1)、200(100200m),为详查区工程间距,圈定为控制的基础储量(122b)(2)、400(200400m),为普查区工程间距,圈定为推断的资源量(333);3.6 具体工作部署、施工顺序及时间安排3.6.1 工作程序工作流程为开展基础地质矿产测量工作;施工探矿工程(遵循先地表,后地下;先稀疏

11、,后加密的原则),先施工探槽,其次施工浅井,再次为钻探,最后施工水文工程钻孔;取样化验;资料整理;报告编制与评审。(1)开展基础地质矿产测量工作内容有:1:2000地形测量10Km2;1:2000地质矿产测量10Km2;1:10000地质矿产测量18Km2;1:10000地形测量18Km2;1:1000地质剖面测量20Km,1:5000地质剖面测量25Km,地球物理勘探26.15Km2。(2)施工探矿工程施工槽探2000 m3,其中,A区块500 m3,B区块1500m3,钻探113个,平均钻深200m,总进尺22600m;其中,A区块110个,B区块3个,水文地质孔为总钻孔数的10%,简易物

12、理力学试验约3000m岩芯。(3)取样化验采集测试各类样品主要有:基本分析样350件;组合分析样30件;化学全分析样6件;光、薄片样15件;小体重与湿度样35件;工程力学样8组;物相分析样8件。(4)资料整理将资料整理成系统图件和表格。(5)报告编制与评审在图件和表格的基础上编制报告,供评审验收。3.6.2 施工顺序甲类:地形测量及专项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及剖面测量);乙类:地球物理勘探(电法、磁法);丙类:探矿工程(探槽、浅井、钻探)甲、乙、丙类工作类型均保证A区块最先实施,施工顺序原则为:1、同类所涉及工作均可同时进行;2、甲、乙二类勘探工作可同时进行;3、丙类探矿工程中的探槽与浅井工程可与

13、甲类地勘工作同时进行,并保证同时结束;4、丙类探矿工程中的钻探分三批次进行,第一批次钻探工程与甲类地勘工作同时进行,第二批次钻探工程的实施时间为A区块中地球物理勘探野外结束后经初步评价后实施;第三批次钻探工程为第二批次钻探工程结束后经初步评价后实施(图3-2)。3.6.3 时间安排(1)地形测量、专项地质调查及地球物理勘探的野外工作共计10天,于2011年9月25日结束,室内资料整理5天,于2011年9月30日结束全部工作; 为第一批次钻孔; 为第二批次钻孔; 为第三批次钻孔图3-2 钻孔平面分布(2)探槽及浅井工程野外工作共计13天,于2011年9月28日结束,室内整理时间2天,于2011年

14、9月30日结束全部工作;(3)第一批次钻孔:2011年9月15日2011年9月30日,共计15天;(4)第二批次钻孔:2011年9月30日2011年10月15日,共计15天;(5)第三批次钻孔:2011年10月15日2011年10月30日,共计15天;4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4.1 技术路线根据工作区地质特征,采用的技术路线见图4-1。图4-1 技术路线流程4.2 地形测量对工作区内进行1:2000地形图测量、勘探基线、探矿工程进行实地测量,为地质填图及工程布置提供测量资料。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等地勘工程测量必须符合专业标准DZ/T009194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及其他相应

15、标准的要求。地质勘查项目测量应用GPS、全站仪、数字测图系统、数字制图系统等先进设备。具体技术要求由公司测绘专业人员与合作单位共同协商确定。4.3 地质填图及剖面测制1、1:2000地质填图1:2000地质填图用1:2000地形图作为底图,方法以追索法为主,穿越法为辅;线、点密度大致为20m50m,第四系覆盖区视情况可以放稀到2-5倍。各地质点要详细描述所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尤其是与矿有关的地质构造现象更要详细记录。矿区内凡是厚度大于2m,走向延长大于20m的地质体、构造破碎带,矿化带均按比例尺标绘在地质图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可适当放大表示。通过1:2000地质测量和地形测量,较详细了解矿

16、区内赋矿地层地质、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圈定矿体,并查明矿体形态、产状、延伸、品位变化情况。2、1:10000地质填图采用1:10000地形图作为底图进行1:10000地质填图,其线间距一般100m,点距100200m。但不严格受点线密度的限制。目的是了解工作区的构造特征,地层及岩浆岩出露情况,地层产状及其含矿层位的分布范围。填图方法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重点是将与矿层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观测点用GPS定位,详细地标绘在地形图上。3、剖面测制在地质填图的基础上,选择地层出露比较齐全,构造简单,含矿地层比较稳定的地段测制地质剖面,比例尺1:1000,系统采集各类样品,统一岩矿定名,统一

17、认识。通过剖面测制工作,控制铁矿层、顶底板的分布位置、厚(宽)度、形态及变化,查清地质体的产状及变形特征。不但认真对待剖面线上地质体显示出来的地质信息,遇有变化复杂的地质体,还要沿其走向追索,以达到解决地质问题为目的。测制精度要求地质体宽度1m、剖面图上宽度1mm就必须表示出来,有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夸大表示。剖面测制完毕,即刻制剖面图和编写剖面小结。具体技术要求细节由公司地质专业人员与合作单位共同协商确定。4.4 地球物理测量本次物探工作拟采用以高精度磁测和激电中梯为主的综合物探方法,在重要异常地段布置一定数量的激电测深点,以进一步了解异常的形态、类型及展布规律。执行下列规范要求:1、物化探工程

18、测量规范(DZ/T 015395)2、地面磁勘探技术规程(DZ/T 0144-94)3、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 0071-93)4、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DZ/T0070-93)5、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DZ-T 0073-1993)具体技术细节要求由公司物探专业人员与合作单位共同协商确定。4.5 探矿工程4.5.1钻探工程钻探工程查明深部矿体形态、规模、产状及品位变化情况,为正确评价矿体提供可靠依据。工作方法:钻探采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终孔口径75mm。1.钻探施工要求岩矿心采取率与整理:矿层及其顶底板3-5米内矿心、岩心采取率不低于80,厚大矿体内部矿心采取率低于80的连续长

19、度不能超过5米,否则应采取补救措施。围岩岩心的分层采取率一般不得低于65。钻孔倾斜度测定:钻孔为直孔时,钻孔顶角和方位角每100米测量一次,开孔50米加测一个点,允许顶角每100米倾斜2度;见矿和终孔均需测定。孔深误差的测量与校正:在测顶角和方位的同时,均应测量孔深,误差小于千分之一者可不修正孔深。测量要使用经过校正的钢尺。简易水文观测:以清水为冲洗液的钻孔每班至少要测12次孔内水位,未下好井口套管的孔段和泥浆钻进的钻孔可以不测。每次观测应在提钻后、下钻前各测量一次,其间隔时间应大于5分钟。钻进时遇涌水、漏水、坍塌、掉块、溶洞等现象应及时准确记录其孔深和有关情况。原始班报表:要在现场用钢笔及时

20、填写,内容齐全、真实准确、详细整洁,不准涂改,只能划改,不得撕毁、遗漏和丢失,终孔后装订成册。交接班班长和机长要亲笔签字。封孔:封孔要按封孔通知书和封孔设计书进行。矿层(带)及其顶、底板各5米、覆盖层与基岩接触带上下各5米、导水破碎带和孔口5米以内均用400号以上水泥封闭(加速凝剂),其余孔段用稠泥浆灌注。每封完一层要在封孔段顶部位置取水泥浆样证实。钻孔结束后要埋孔口标志,并保证其质量。工程质量要求严格执行岩心钻探规程。2.钻探编录要求钻探编录按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中规定要求执行,并强调如下:编录前检查班报表填写是否正确,是否按要求作孔深、孔斜测量及简易水文观

21、察,检查岩心箱、岩心牌是否齐全、岩心摆放是否正确。按回次进行编录,并重新测量岩心长度,如发现误差应纠正。对岩矿心进行详细的观察,并正确分层,按分层进行详细描述。描述内容包括: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含量、蚀变及矿化现象。注意观察标志面并正确测量轴心夹角,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应素描或照相。采集必要的样品、标本。对采样过程中发现的重要现象进行二次编录。钻孔终孔一周内,编录人员要提交钻孔柱状图(1200)、钻孔地质编录表,钻孔孔深测量、弯曲度测量登记表、采样登记表、钻孔质量验收书、开孔、终孔通知书、封孔通知书、封孔记录等资料,并装订成册。钻孔终孔后,要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在孔口设置水泥碑标

22、志,是否标明孔号、日期、项目承担单位名称等3.岩心管理岩心管理严格按岩心钻探规程执行。具体技术细节要求由公司钻探专业人员、地质技术人员与合作单位共同协商确定。4.5.2槽探工程探槽编录采用一壁一底展开法编绘,比例尺采用1:100或1:200。探槽口宽度在保证槽壁安全的前提下视深度而定。探槽最深不超过3米,开口宽1.21.5米,底宽不小于0.6米 ,一般以揭露新鲜基岩0.3米为准。探槽两壁坡角7580以保证施工、编录人员安全。4.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1水文地质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以收集资料为主,了解区域内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泾流、排泄条件,区内主要水体的分布范围和平水期、洪水期、枯水

23、期水位、流速、流量及水质等,提出矿山开采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地。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应在了解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基本查明矿区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产状、埋藏条件、含水层的富水性,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基本查明矿区地表水体分布及其与主要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初步确定矿坑充水因素,初步划分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确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2工程地质岩(矿)石、夹层及矿体顶底板围岩的坚固性及稳定程度对矿山开采影响很大,它是确定矿山开采方法的重要依据,在工作中应采取岩矿石物性分析样品分析岩矿石的工程地质参数,并注意收集有关资料,特别是矿体顶底板围岩应注意详细研究,主要通过探槽和平硐观察是否有变形坍塌

24、现象、围岩和矿体的产状及孔隙、节理、断层(断层破碎带)、风化带等发育程度、裂隙中充填物的性质等,评价其对矿体及顶、底板岩层稳固性的影响(即对矿山开采的可能影响程度),根据对上述资料的分析研究,初步划分矿区工程地质岩组,确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3环境地质分析研究基岩光谱样、组合分析样等样品的测试成果,基本查明岩石、矿石中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及有害气体的成份,含量等情况;收集研究矿床所在区域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地质灾害的有关资料,并分析其对矿山生产的影响;预测矿山开采对本区环境、生态可能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调查成果,初步划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类型,为矿山建设项目建议书提供依

25、据。4.7 取样与化验1采样(1)样品长度取样长度为2米,如遇品位变化较大或其它地质原因影响时,根据具体情况可缩短或延长,缩短或延长的厚度以样长的1/2即1m为界,就是最长不超过3m,最短不小于1m。(2)探矿工程采样探槽工程中分析样品采样,按矿石自然类型分层分段连续采取,用刻槽法取样。取样断面规格宽3厘米,深2厘米。取样质量要求不能混样。钻孔取样于矿体所在孔段用矿芯1/2劈开法系统采样。以上所取样品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误差不大于10。(3)小体重样及湿度样在矿体中采取。小体重样取样后立即进行称重,烘干后再称重测定湿度,然后用封腊排水法测定体积。(4)组合分析样组合分析样在基本分析副样中提取。组

26、合样品时,考虑下属原则:在基本分析中做了的项目,不再列入组合分析,本矿区涉及TFe和mFe两项;一个组合分析样品的基本分析样,不得分布在不同类别的资源储量中;一个组合分析样品的基本分析样用同一工程或相邻工程构成的同一矿体同一资源类别内;采用副样组合的原则,是根据基本分析样品长度,按比例进行组合;组合样品重量100200g。组合分析样品的数量待获取大部分基本分析结果后再定。(5)光谱分析样在基本分析副样中组取。其分析结果能提供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信息,全矿区组15件。(6)化学全分析做50件,样品重量0.5Kg。2、样品分析测试(1)基本分析样 基本分析样品的分析项目确定为二项:TFe、mFe。(3

27、)组合分析样其目的在于了解矿体内具有综合回收利用的有益组分,或影响矿石选、冶性能的有害组分含量。所采集的样品应有代表性。分析项目16项:Fe2O3、FeO、SiO2、Al2O3、CaO、MgO、TiO2、S、P、As、F、V2O5、Cu、Pb、Zn、烧矢量。(4)光谱样分析项目作定量全分析。(5)光、薄片鉴定样鉴定要求目的在于研究岩矿石的组构、了解矿石的显微特征、矿物组成及矿物共生组合,确定岩矿石的名称。2、化验、测试工作光谱全分析、化学全分析、组合分析、光、薄片、小体重、内、外检等样品均按相关规范要求便宜采取,分析、化验、测试项目以能满足勘查工作为要求,同时要求分析、化验、测试单位应具备相关

28、的资质条件,并保证能按时提交检测分析报告。4.8 地质编录、室内综合整理工作4.8.1地质编录1.基本要求原始地质编录包括野外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原始地质编录应真实、客观,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准确地判断和记录,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编录应随工作或施工进展及时进行,做到图、表、文字说明互相一致,整洁美观,字迹清楚,编录中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2.原始地质编录野外工作期间原始地质编录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凡未涉及到的内容,均按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执行。(1)手图与清图编录大比例尺填图过

29、程中,在野外现场进行编录时,野外手图上可用临时代号简单注记,以提高工作效率,待整理时按照规范要求转绘成清图,并转绘到实际材料图上,即可作为原始资料保存。(2)代号及编号方法代号北苏拉威西省东里库邦乡邦加岛铁矿矿区代号SB。地质观察点、探矿工程、各类样品代号详见表4-1。表4-1 地质观察点、探矿工程、样品代号项目代号项目代号地质观察点D基本分析样Hj探槽TC小体重样XT光薄片样b组合分析样ZH编号方法A、地质观察点、实测剖面编号:均采用全矿区顺序编号,即:年号、矿区代号、项目代号、顺序号顺次连结而成。例如:11SB-D01其中11-年号 SB-矿区代号 D-地质观察点代号 01-顺序号B、探矿工程编号:由年号、矿区代号、工程代号、勘查线号、勘查线上该类工程顺序号顺连结而成;对未处在勘探线上的工程矿区实行统一编号例如:11SB-TC0001其中:11-年号 SB-矿区代号 TC-探槽代号 00-勘查线号 01-探槽顺序号C、各类样品编号:由年号、矿区代号、地质观察点(浅井、剖面)号、样品代号及该观察点(浅井、剖面)中样品顺序号顺次连结而成。例如:11SB-TC0001-01其中:11-年号 SB-矿区代号 TC0001-探槽编号 -薄片代号 01-样品顺序号(3)实测剖面的原始地质编录实测剖面(勘探线剖面)两端点应埋设木桩或水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