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56.94KB ,
资源ID:43416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3416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美软实力对比剖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美软实力对比剖析.docx

1、中美软实力对比剖析 日期:2015年 4月 20 日目录一、软实力的内涵与要素 3(一)软实力的理论视角 4(二)软实力的内涵 4(三)软实力的要素 4二、中美软实力的对比 5(一)中美软实力比较:认知的视角 51. 软实力与硬实力关系的独立性与相关性 62. 软实力战略实施主体的政府主体性与非政府主体性 63. 软实力战略实施层次的国内性与国际性 7(二)中美软实力比较:经验的视角 71. 美国软实力:从巅峰到相对衰落 72. 中国的软实力:稳步上升 8三、中美在软实力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9(一)美国在软实力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10(二)中国在软实力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10结语 12参考文献 13

2、致 谢 15中美软实力对比摘要: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软实力”就成为了中外国际关系学者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热点。随着软实力理论的逐渐发展和成熟,软实力研究从理论分析向实证应用方面延伸与拓展,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两国不仅关注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同时也注重本国软实力的提升,以实现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共同推进与协调发展,从而有利于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与战略目的。本文分别从认知和经验的视角出发,对美国的软实力与中国的软实力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从而对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和软实力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关键词:中国;美国

3、;软实力;比较;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使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拓展到一个新的领域,成为理解国际关系变化和外交政策的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仅是国际关系历史现实的产物,更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进化发展态势的集中体现。 1根据奈的阐释,软实力概念既为各国决策者提供了一个重要政策工具,也为国际学界讨论软实力问题特别是国别软实力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分析工具。2目前,中外关于中国软实力研究相对不足的是没有把中国软实力研究放在国际背景下,特别是从一种国际比较的视角来分析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成败得失。3本文分别从认知和经验的视角出发,选择具有明显优势且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有关键影响的美国的软实力与

4、中国的软实力进行比较,从而对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和软实力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一、软实力的内涵与要素软实力理论是约瑟夫奈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在“美国衰弱”的辩论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在这一辩论中,约瑟夫奈否定了“美国衰弱论”,并指出美国在文化、价值观以及国际制度方面有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他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是为了找寻解释美国霸权的新视角,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对软实力的认知是基于维护世界霸权的工具。然而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一样的民族特性,因此中美两国在对软实力认知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4(一)软实力的理论视角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提供了一种分析国家在国际

5、舞台上的权力地位的重要思路,它引导人们关注那些抽象的和非物质的权力因素。这样的分析视角,无疑于有助于人们克服那种过于依赖物质权力来界定国家权力的物质主义和简单化的倾向,从更为全面的角度来判断和分析国际舞台上的权力地位。同时软实力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权力理论,成为新自由主义理论阵营中较有影响力的独特的一支。作为一种新的权力分析思路,奈的软实力思想对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研究学者的启发意义是显而易见的。5(二)软实力的内涵在2004年出版的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一书中,奈把权力定义为 “对他人的行为施加影响已达到自己所期望结果的能力”。对软实力,奈是这样表述的:“软实力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

6、。一个国家有可能在国际政治中获得其所期望的结果,是因为其他国家仰慕其价值观,模仿其榜样,渴望到达其繁荣和开放的水平,从而愿跟随其后。这种让别的国家也想达到你所愿结果的软实力,靠的是拉拢人而非胁迫人。” 6在2006年发表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的软实力再思考一文中,奈用简单清晰的方式澄清了与软实力概念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他认为,实力是使其他行为者调整自身行为以满足你所需的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主要可以通过三个途径:第一种是强制或威胁,我们称之为“大棒政策”;第二种是用金钱收买或贿赂,我们称之为“胡萝卜政策”;第三种是通过一种吸引力使人们合作,使人们做你所希望做的事情,我们称之为软实力。7总而言之,尽管约

7、瑟夫奈在不同时期的著作中存在着概念表述上的差异,但他对软实力所赋予的特定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软实力即是通过同化别人的方式而不是胁迫别人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的能力,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吸引力。(三)软实力的要素约瑟夫奈对软实力构成要素的概括最具代表性。从行为角度上看,约瑟夫奈指出:“软实力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一个国家有可能在国际政治中获得其所期望的结果,是因为其他国家仰慕其价值观,模仿其榜样,渴望到达其繁荣和开放的水平,从而愿跟随其后。这种让别的国家也想达到你所愿结果的软实力,靠的是拉拢人而非胁迫人。” 8从占有资源的角度来看,软实力资源就是指能产生吸引力的资产,“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有三种资

8、源: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 9虽然没有单独强调把国际制度和信息作为软实力资源,但约瑟夫奈在很多著作和文章中,还是将国际制度和信息作为软实力的来源并予以了论述。不仅中外学者之间的理解存在这差异,而且本国的学者之间的理解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概念的软实力,是指一种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与硬实力相对的概念;而作为资源意义上的软实力,是指能够产生这种影响力的资源,它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国际制度,由此而形成对本国民众和其他国际行为体的吸引力、感召力及整合力。美籍华人学者王红缨也曾概括指出,软实力资源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文化、制度与价值观念。10从本质上来说,

9、外交政策是软实力战略能力的体现,是对软实力资源发挥作用的路径,并不属于软实力资源。而国际形象是软实力战略效用的体现,国家以软实力资源为基础,通过软实力途径,进而塑造了国际形象,是软实力战略实施的结果,也并不属于软实力资源的范畴。但不可否认的是,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对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增强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有效的外交政策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国家的战略利益和战略目的,而且也能提升该国的软实力;同样,良好的国际形象的塑造,也可以增进其他国家的认同,从而获得相应的软实力。虽然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每个国家的软实力资源并不相同,也不对等,用统一的软实力资源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并不科学,但是文化、价值

10、观念以及国际制度这三个方面是任何国家讨论软实力资源时都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本文认为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主要集中在文化、价值观念和国际制度三个方面,这也是进行中美软实力资源比较的三个变量。二、中美软实力的对比(一)中美软实力比较:认知的视角首先,可以从认知视角比较中美的软实力。所谓认知视角是从认知层面考察中美两国对软实力属性的不同理解以及基于认知基础上政策选择的差异。通过考察奈和其他中外学者对软实力概念的理解,可以总结出软实力概念所包含的多重二元属性,即:软实力与硬实力关系的独立性与相关性、软实力战略实施主体的政府性与非政府性、软实力战略实施层次的国内性与国际性。1. 软实力与硬实力关系的独立性与相

11、关性独立性与相关性是基于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而言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在资源属性、运用手段、实现目标等多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它们有着各自独立的生成逻辑与运行机制。因此,二者的独立性是明显的。但是二者同样也具有复杂的相关性。在独立性与相关性上,美国更强调软实力的独立性一面。美国认为自己享有巨大优势的软实力资源和世界上最强大的硬实力资源,所以并不刻意认为需要利用硬实力滋生软实力。这种独立性还表现在,在美国对外关系史上特别是在硬实力强大时期,美国经常利用自己的硬实力优势对别国进行诱惑、制裁或武力威胁,甚至不考虑国际法、国际制度和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软约束”。这样不考虑软实力与硬实力相关性的结果就是美国

12、经常陷入对外关系危机。与美国偏向于认同软实力的独立性一面相比,中国则更关注二者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尤其体现为我们试图从硬实力的增强中取得软实力资源。在潜意识甚至在政策层面,我们很多人有意无意把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上升归结为硬实力的提高,因此也就试图通过硬实力的提高来改变我们的国际形象,赢得软实力资源,甚至把硬实力的提高作为衡量软实力建设成功的标准之一。112. 软实力战略实施主体的政府主体性与非政府主体性软实力的主体性问题主要涉及软实力战略的实施主体,包括政府主体性与非政府主体性。一般而言,硬实力属于政府所有,但是软实力并不能完全为政府所掌控。许多软实力资源独立于政府部门,仅

13、对政府的需求做出部分回应。当然,政府并非完全超脱于软实力之外。从软实力的来源看,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一国内外政策的制定都体现出政府的诉求或政府主导。而且从软权力的推广、运用看,由政府主动推动的软实力资源往往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软实力战略实施主体上,美国认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同样重要。以美国对外推进民主计划为例。对外推进民主一直是美国政府重要的对外战略目标。中国推进软实力进程的明显特征是政府主导色彩浓厚,非政府组织独立主导或参与较少。这既有中国的特殊国情非政府组织发育不成熟的因素,也与中国历来把对外交往作为国之大事的认知有关,结果导致非政府组织(包括公司、个人以及其他民间团体)直接主导、参与与

14、软实力建设相关的文化活动较少。相比较而言,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推进软实力战略中还有更大的空间。123. 软实力战略实施层次的国内性与国际性软实力战略的实施层次可以从国内性和国际性两个方面来看。尽管软实力的最终结果体现为一国对他国的吸引力,但是软实力战略的实施显然不是一个单纯的对外关系问题,而是一个国家如何在国际和国内两个舞台上塑造、展示自己魅力的问题。在国际和国内层次上,美国都非常重视培育和推广自己的软实力资源。在国际层次上,美国一直重视利用软实力资源实现自己的对外战略目标,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相互配合,在软实力的对外战略实施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软实力建设上,中国更重视国际层面,更重视在对外交往中宣

15、传自己的优秀文化、发展成就和外交理念,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与认同,以提高我们的吸引力、增强我们的软实力。中美两国在软实力多重二元属性认知上存在的上述差异,源于中美两国不同的政治文化、不同的国情、在国际格局中的不同地位、不同的战略目标等。美国在国际格局中的超级大国地位、自由主义国内政治文化、改造世界的历史使命、领导世界的战略目标,必然与正在崛起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中国在软实力属性的认知和软实力战略实施上有所不同。(二)中美软实力比较:经验的视角经验视角下的中美软实力比较是通过具体调查数据认识中美软实力的现状。如果说认知视角侧重于中美两国对软实力属性和政策选择的自我认知,那么经验视角则是国

16、际社会对中美软实力现状进行的认识和评估。1. 美国软实力:从巅峰到相对衰落美国的软实力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直到21世纪初处于巅峰时期。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绝对优势刺激了美国经济增长,美国的电影、音乐、电视在全球各地流行,而东欧、非洲等地的“民主变革”也似乎印证了美国对自己政治制度的绝对认知。但民意调查表明,近年来美国的软实力确实出现相对衰落的趋势,主要原因有:第一,布什政府上台后在国际政治中的单边主义作风引起了包括美国盟国在内的极度反感,美国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及国际刑事法院公约就是例证。第二,公共外交政策的失误。从克林顿政府后期开始,美国开始削减公共外交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以影响国外公共舆论的项

17、目预算。第三,持续四年的伊拉克战争不仅在美国国内而且在整个世界引起了对美国政府的信心危机。战前美国政府没有取得联合国安理会的合法授权,使得国际多边安全机制处于边缘化。战争期间的美军“虐囚事件”等使得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价值观和人道主义的理念表示怀疑。总体来看,美国软实力衰落的原因与美国的政策行为特别是与对外政策行为有关,主要是美国的政策导致了美国软实力的衰落。西方学者在分析反美主义的源泉时注意区别了两个层面,即“美国是什么”(what America is)与“美国做什么”(what America does)。目前,美国软实力的衰落主要还是“美国做什么”导致的,而“美国是什么”仍然具有很强的吸引

18、力,这也是美国仍然在软实力领域具有优势的原因之一。2. 中国的软实力:稳步上升2006年3 月7 日,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BBC国际台)公布了一项在全球22个国家进行的调查。这项调查是BBC国际台委托全球舆论调查公司和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国际政策态度项目联合进行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1)如何看待中国在世界的影响;(2)是否希望中国在经济上进一步强大;(3)是否希望中国在军事实力上进一步强大。第一个问题与软实力问题最直接相关。在被调查的22个国家中,有14个国家的绝大多数或多数民众对中国持正面看法。总体上看,在除中国外的被调查民众中,接近一半人(48%)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正

19、面的;30%的人对中国的影响持负面看法。据了解,这个公司曾经对美国做过类似调查。在21个被调查国家中,只有6个国家的多数受访者认为美国对世界的影响是积极的,15个国家的多数受访者对此评价是消极的。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积极评价美国的人数比例为38% ,低于中国的10%;消极评价美国的人数比例达47%,高于中国的17%。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05年公布的一项国际民意测验结果显示,许多国家包括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盟友的西欧国家对中国比对美国更有好感。该中心调查了包括美国在内的16个国家的舆论。在为自己同华盛顿保持“特殊关系”而自豪的英国,几乎2/3( 65%)的英国人对中国怀有好感,相比之下对美国持正面

20、看法的人占55%。在法国,58%的人对中国持正面看法,有43%的人对美国持相同看法。在西班牙和荷兰,调查结果也大同小异。在3个穆斯林国家、同时也是美国盟友的土耳其、巴基斯坦和约旦,对美国怀有好感的人最少,只有大约1/5的受访者对美国持正面看法。只有印度和波兰对美国持比较正面的看法,而加拿大人对中国和美国怀有好感者所占比例相同。尽管这些数据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说明中国软实力的现状,但是至少说明了中国软实力的上升势头。13中国软实力的稳步上升,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我们近年在发展硬实力的同时,高度重视软实力建设,并在软实力建设中大致把握了不同领域的平衡有关,特别是在内政和外交上避免了出现对中国软实力建设

21、有重大不利影响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具体说来,首先,在文化领域,我们加大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力度,通过采取现代化方式把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介绍和传播到国外,提高了我们传统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其次,在政治价值观领域,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尤其是通过对国内发展成就进行宣传,突出我们的发展模式的优越性,努力取得国际社会对我们体制的认同。最后,在外交领域,伴随我们硬实力的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进一步发展走向感到疑虑的时刻,中国政府及时提出和平发展战略,在对外政策主张和实践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中国与其他大国合作,积极推动全球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如朝核危机、伊朗

22、核危机等,取得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大国的认同,中国承担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角色;中国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赢得周边国家的普遍赞赏;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坚持互不干涉内政,积极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通过降低关税、减免债务、扩大投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理解与欢迎,“中非合作论坛”就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探讨共同发展的一个典范。另外,中国参与多边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也不断提高。14三、中美在软实力方面的优势与劣势从中美两国的软实力战略进程来看,由于双方的资源要素和战略手段各不相同,在战略效用上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二者都存在着软

23、实力建设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中国软实力的建设,一方面要吸取美国软实力建设的成功之处,另一方面也要总结自身在软实力建设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国软实力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提供有益补充。(一)美国在软实力方面的优势与劣势美国软实力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美国具有强大的硬实力支撑,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一方面软实力需要硬实力作为它的支持。尽管软实力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硬实力仍然是软实力的重要支柱。另一方面,硬实力本身也可以产生软实力。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美国软实力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次,美国的

24、流行文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美国之所以拥有强大的软实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拥有丰富而且能够产生广泛吸引力的软实力资源。美国的流行文化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有利于美国软实力战略目标的实现。最后,强大的文化产业和完善的传媒体系为美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保证。通过文化商品的运作而形成的文化产业是促进美国文化发展的快捷有效途径,也大大提高了美国在海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尽管美国的软实力具有一系列优势,但是美国在建构软实力方面依然存在不足的方面。首先,由于美国软实力建设着眼于国际关系,旨在重塑世界的领导地位,这样就忽视了国内的发展,造成国内民众支持率下降。自 2009 年后,美国国民对奥巴马的信心度持续

25、下降,到 2012年下降为 61%,总体而言,较 2009 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奥巴马在实施软实力和巧实力战略的过程中,忽视了国外软实力建设和国内软实力建设的平衡。15其次,美国民主制度异化,导致了美国的自信力和公信力正在下降。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不管国际信义和国际责任而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上升。因此,美国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整在明显下降,而其在国际社会中公信力也随之而下降。而且,美国单向推销自身价值观念,企图重塑世界霸权,因此美国的民主价值观念受到质疑,反美主义情绪持续上升。美式价值观只适宜美国的国情,却无法改变和挽救所有国家的命运。美国片面强

26、调其价值观的普世性,并将之推广应用到全球,必然会遭到对手,甚至是盟友的反对,并有损于美国软实力的提升。(二)中国在软实力方面的优势与劣势中国拥有一系列优势来建构软实力。首先,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国家软实力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其次,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对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大吸引力。再次,中国拥有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提高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最后,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主体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集

27、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在单一制政治体制下,中央政府可以通过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和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这一体制具有促进我国软实力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潜力。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崛起之势渐趋明显。但是中国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软实力呈现出许多不足之处。首先,中国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发展呈现出结构性失衡。 16其次,中国的软实力资源与软实力能力并不相称。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以及它达到的高度远不及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所具有的影响力。再次,中国对外软实力与对内软实力发展不协调。中共将忙于解决国内的不平等、基础设施建设、政治变革压力, 以及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而无暇将更

28、多精力放在国际问题上。17而且,中国的对外软实力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表现不一。在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文化和外交影响等软实力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间日益扩大。最后,中国软实力主体能力的有限性和单一性,不利于提高他国民众对我国的认同度。结语中美软实力战略的比较并不是终点,而只是一个起点,意在通过比较,认识双方在软实力战略实施过程之中的优势和不足,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软实力建设乃至国家的和平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硬实力不足以支撑起强大的国家实力,文化、价值观念、发展模式等软实力因素必不可少。软实力不仅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等硬实力的发展,

29、而且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和生长具有战略性和决定性意义。中国软实力战略的谋划和设计,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本质诉求,也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具有丰富的软实力资源,也具有强大软实力的潜力。只有把优秀的文化遗产激活成为文化创新的原动力,并使之通过跨国界传播,影响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基本价值观和主流文化,那么发源这种文化的社会才能获得巨大的软实力。因此软实力战略能力的提升同样重要。18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也不能夸大软实力的效用,而一味的崇拜软实力。在国家战略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只有将软实力和硬实力结合起来,协同发展、平衡推进,并最终形成自身的特点,才能在国际竞争之中取得战略比较优势。参考文献1Nye,

30、 Joseph S. Soft PowerJ. Foreign Policy,1990: 153-171.2约瑟夫奈,吴晓辉.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J. 2005: 11-15.3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J.国际观察, 2007 (2): 15-26.4Nye J S.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M. Public Affairs, 2004.5阎学通,徐进.中美软实力比较J.现代国际关系, 2008, 1: 24-29. 6方长平.中美软实力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7): 21

31、-27.7约瑟夫奈.“软权力”再思索J. 国外社会科学, 2006 (4): 90-91.8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J.美国研究, 2005, 19(1): 20-36.9刘庆,王利涛.近年国内软力量理论研究综述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7, 9(2): 14-18.10Wang H, Lu Y C. The conception of soft power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and Taiwan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08, 17(

32、56): 425-447.11宋效峰.试析中国和平崛起中的软权力因素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5, 17(3): 46-50.12Silver A.Soft Power: Democracy-Promotion and US NGOsJ.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Background Q&A (March 17, 2006).Available on the web at www.cfr. org/publications/10164/soft power. html, 2006.13张战、李海君.“国际政治中的我国软实力三要素”,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3年第4期,第46-47页.14方长平.“中美软实力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第22-25页 。15王逸舟.中国外交的思考与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