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688.26KB ,
资源ID:43410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3410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必备文化生活知识点概括.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必备文化生活知识点概括.docx

1、高考必备文化生活知识点概括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内涵(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文化与人类社会俱来,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3)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天生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4)从文化的载体来看,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

2、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文化的作用(4个对象:对社会、对经济政治、对综合国力、对人) 3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1)三者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3、。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所以,虽然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文化作用的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的关系: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C文

4、化生产力(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文化与政治的关系: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5、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

5、的重要因素。1)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3)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6、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特点:A潜移默化的影响 B深远持久

6、的影响(4)文化塑造人生A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9、文化多样性 (1)表现:1)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文化是民族的,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3)必要性A尊重文

7、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B尊重文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4)态度、原则:A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B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10、文化传播(1)途径:A商业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C教育 。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D聚会、旅游

8、,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2)手段:大众传媒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特点(优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意义: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3)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引进来+走出去):作为当代中国的青年人,我们要积极促进文化交流,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4)推动中华文化

9、走向世界的措施: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在文化交流中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来发展本民族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主动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各国对中国的了解,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华,增加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1、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

10、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1)表现: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符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已成为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

11、,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补充: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去充分吸收

12、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2、文化继承与发展(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着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

13、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第五课:文化创新13、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14、文化创新的意义 (1)文化创新的意义: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等同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1)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2)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B文化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

14、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15、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重要途径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重要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古今):文化创新必然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同时要体现时代的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3)重要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外):在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过程中,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15、以发展本民族文化、取长补短,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各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在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倾向;又要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5)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

16、之路。”(6)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6、中华文化特征(1)源远流长。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2)博大精深。1)独特性:表现在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能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A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特点: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作用:文学艺术对

17、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B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地位: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2)区域性:表现在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鲜明的民族性:表现在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他们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8、。(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A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B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17、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18、中华

19、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1)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2)爱好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勤劳勇敢: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天道酬勤”4)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

20、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爱国主义: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突出表现: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21、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3)为什么弘扬民族精神1)重要性P71:A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B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必要性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2、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

23、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4)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华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柱。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4)必须与弘

24、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5) 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19、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1)当今人们文化生活的特点:多样性 多样性的原因:1)大众传媒的影响。2)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

25、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2)当代文化生活的“喜”与“忧”。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它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要;它可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它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它能推动生产的发展;等等。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如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些文化产品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有些媒体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绑闻轶事”等等。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如何对待文化市场的忧虑现象:(措施,多角度分析):国家:建立、健全文化市场法

26、律体系和监督体系,加大监督、执法、和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对文化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德,依法经营。个人: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科学的武器武装头脑。(3)当今人民文化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4)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大众文化的科学内涵:一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二是先进的、健康的、有益的文化。(4)落后、腐朽文化1

27、)落后文化A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成表现出来。B 危害: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C 政策: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2)腐朽文化:A 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B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C政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3)二者的相同点:都是文化糟粕,都与先进文化背道而驰的,4)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A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

28、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B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5)怎样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国家:建立、健全文化市场法律体系和监督体系,加大监督、执法、和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对文化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企业:要增

29、强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德,依法经营。个人: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科学的武器武装头脑。第九、十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内涵(是什么)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

30、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必要性(为什么)a 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引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b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必要弘扬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这样有利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重要性:(作用)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b 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们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C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

31、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措施(怎么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吸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要坚持为人们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使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