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名题分解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名题分解(一)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名题分解(四)历史选修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08山东省成功中学高二阶段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图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材料三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
2、法的哪些内容?(4分)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4分) (3)材料三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4分)【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从图中不难看出答案。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判断能力,材料三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评价能力,从“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中可看出司马迁把人的品行作为评价标准,但这种评价标准充满了主观因素,是不可取的,我们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依据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参考答案:(1)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4分) (2)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4分) (3)司马迁把人的品行作为评价标准,
3、把个人的好恶作为评价标准。我们对商鞅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依据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4分)2(2008山东省成功中学高二阶段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 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材料二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4、 魏书?高祖记材料三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北魏孝文帝的什么改革措施。它能抑制“富者兼山泽”吗?为什么? (6分) (2)从材料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 (3)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3分)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从“均给天下之田”可知是均田制。但它实行的前提是保证土地私有制,故不可能抑制“富者兼山泽”。第(2)问考查学生提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孝文帝学习汉文化促进了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第(3)问考查学生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的
5、知识点就是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与影响。参考答案:(1)均田制。(2分)不能。(1分)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3分) (2)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5分) (3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3分)3(2008年山东高考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
6、级。(1)按梭伦立法,跻身于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到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解析】本题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与再现能力,根据财产等级制度的规定,第三等级公民只能担任低级官职。而商鞅变法规定奖励耕织及奖励军功。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通过二者的改革措施可看出二者改革风格的不同。参考答案:(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官职的选举和任职资格)。(2分)立军功;努力耕织。(4分) (
7、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4分)4.(嘉善高级中学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列宁在谈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据列宁全集材料二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请回答:(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作简要说明。(6分)(2)上述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局限?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4分)【解析】本
8、题主要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的改革,由于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农奴制的危机,在此背景下,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开始了农奴制的改革。学生要结合材料对改革进行一分为二分析,要辨证地、全面地分析改革;从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评价改革,看到主流。参考答案:(A)(1)材料一认为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因为农民得到份地时要交纳巨额赎金;同时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等。(3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材料二认为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很多好处:因为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同时改革使农民得到了自
9、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3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二者的观点较为片面。要辨证地、全面地分析改革;从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评价改革,看到主流。(4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嘉善高级中学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列材料: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
10、。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改变历法的原因。(2分)(2)概括日本节日改革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4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历法和节日改革的效果。(4分)【解析】本题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的原因,特点及成功原因。参考答案:(1)明治维新期间,明治
11、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引进西方文明改造日本的传统文化。(2分)(2)特点:以天皇及皇室为中心;(1分)努力摆脱传统,不断西化。(1分)原因:神化天皇权威,加强统治的需要;顺应“文明开化”的政策。(2分)(3)积极:引进了西方近代文明,改造了日本落后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日本的近代化。(2分)局限: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神权色彩。(2分)6(华师附中2009届高三综合测试(三)(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楚悼王素闻(吴)起贤,(吴起)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惠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于是南平百越,北井陈蔡,却三晋,西伐秦。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一一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材料二 (
12、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爱上爵戮(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令行于民期年(一年)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令之不行,自上犯之”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 一一史记卷68商君列传材料三 (赵)灵王北略中山地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递胡服,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西有褛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
13、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想。” 通鉴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内容方面有何相同之处?原因何在?(4分)(2)材料二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达到?(4分)(3)概括以上三条材料的结果,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解题关键是一要理解和把握好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二要读懂材料,结合材料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参考答案:(1)削弱奴隶主贵族势力,提高军队战斗力,因为在战国剧烈兼并的战争环境中,政权与军队有特别重要的作用。(4分)(2)富国强兵。途径:用什伍制连坐法建立严密的基层组织;用大力赏罚的办法发展农
14、业生产;以军功为基础,授爵赐田,削弱旧贵族势力。(4分) (3)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认识:要发展、强盛,必须进行改革,固循守旧,必然失败;改革必然受到旧传统势力的阻挠,要顶住各种阻挠,把改革进行到底。(4分)7.(2008年10月广东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调研)主题一:中外近代史上改革的作用:第一,它是思想解放的重要形式;第二,它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第三,它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途径;第四,它是落后国家自强御侮的必然选择。(1)请根据以上方面任意举出两例,并对此作简要说明。(2分) 主题二: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历史上比较典型的社会改革。(2)概括两次改革内容所涉
15、及的共同之处。它们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2分)主题三:改革是统治者对既定制度进行的调整,它否定现存制度,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适应不断变化,是渐进的方式。(3)按下列表格中代号顺序,填写相关内容。(2分) 改革人物改革任务历史地位证据理由亚历山大二世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明治天皇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光绪皇帝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开宗明义第一章 主题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被称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4)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1分)。主题五:世纪伟人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中的4个精辟论断:“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是个政治问题”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市场
16、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5)请指出、的历史意义。(2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历史上的改革的共同作用和特点,并且考查了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这两古代东西方历史上比较典型的社会改革,以及中国当代改革的目标与意义。解题的关键在于仔细阅读材料,归纳答案时注意要密切结合材料,不要脱离材料。参考答案:(9分)(1)第一:欧洲宗教改革,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第二: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不断壮大,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第三: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近代化。第四:埃及穆罕默德国阿里改革,一度使埃
17、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2分,任意举出两方面即给2分)(2)共同之处: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等。不同影响:梭伦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分)(3)填充 废除农奴制,改变落后现状 。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推进民族近代化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激发了爱国和民族意识;宣传民权,起到了思想启蒙;开创了新时代的风气。(2分)(4)理解: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
18、。(1分)(5)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新时期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既符合于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8(广东实验中学08-09学年9月月考)(9分)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都是以土地革命为核心内容的,这些改革措施都大大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历史的发展。请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大改革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措施和各自历史作用,(6分)并简要综合分析这些改革把土地改革作为核心内容的原因。(3分)【解析】注意题中要求:中国古代重大改革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措施,可分别结合战国时期秦时商鞅变法、北魏孝
19、文帝改革和北宋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回答,分析原因时注意从国情和实施目的出发。参考答案:(1)措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推动了北方民族封建化进程与民族融和的进程。(2分)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方田均税法,一定程度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分)(2)共同原因:国情:中国是农业大国;目的:无论是发展经济,增加政法财政收入,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没,都离不开土地制度的调整与变革。(3分)9(2008年9月苏州市五市三区高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
20、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
21、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3分)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3分) (3)材料三的改革与材料一
22、、二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4)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 【解析】题考查了在工业文明冲击下出现的欧亚三国进行的改革。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是要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二是要注意比较三国改革前的不同背景(俄国是独立主权国家;日本和中国尽管主权不独立,但日本改革要比中国早,资本主义还处于自由竞争的阶段;中国改革的时代,资本主义已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答案要点:中学历史教学园地(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1分)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
23、(1分)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的命运。(1分) (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是这次改革的领导者,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奴;(1分)日本:天皇是改革的主导者,拥有实权,积极推进明治维新的开展;(1分)中国:光绪帝同情变法,作出改革举动,但由于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导致变法失败。(1分) (3)核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1分);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1分);改革方式: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分)。 (4)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等。(答对任3点给3分)10(2008年11月广东六校高三联考)【历史上重大改
24、革回眸】19世纪是人类社会迅速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阶段,埃及、日本、中国为了追赶现代化浪潮都先后进行过改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_ 19世纪埃及、日本与19世纪末的中国分别进行了哪些追赶现代化浪潮的改革?(3分)答案: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上述三国改革的最终结果有何差异?(3分)答案: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埃及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中国戊戌变法失败,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我国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东方许多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多数情况下,现代化都是从模仿西方的技术开始的。试结合19世纪埃及和日本改革的相关史实说明这一观点。(4
25、分)答案: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从西欧国家引进工业生产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重点发展军事工业;(2分)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政府从西方国家大力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加紧建设近代企业。11(08-09上临沂市高二期末考试样题)(9分)能否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是近代各国兴衰成败的关键。结合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三国改革的背景看,阻碍这三个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内因主要是什么? (3分)(2)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中断了埃及的近代化进程。造成其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6、 (2分) (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分别为两国的近代政治制度建设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分)参考答案:(9分)(1)埃及:马木路克的封建割据。俄国:封建农奴制度(或沙皇封建专制统治)。日本:幕府封建专制统治。(3分)(2)向人民征收重税。进行对外战争。(2分)(3)俄国:建立了近代司法体系(改革了封建司法制度);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推行了地方自治改革)。(2分)日本: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取消了等级身分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颁布了宪法,采取了君主立宪制)。(2分)12(2008年9月盐城市高三摸底)【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
27、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惟一得到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一、兹以御誓文(即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为目标,制定国是,建立制度法规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非指官职),以除政令分歧之弊四、亲王、公卿、诸侯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发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 日本维新政体书 材料三 第一
28、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五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的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第十九条 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及就其他公务。 日本帝国宪法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认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 “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里的 “文明”指的是什么?“停步不前”在克里米亚战争前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4分) (2)材料一中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2分) (3)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日本政体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据材料指出其具体表现。材料二和材料三在任用官员的原则上有何不同? (4分)(4)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两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对这两次改革促进两个国家走向近代化的史实来说明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趋势。解题的关键在于仔细阅读材料,归纳答案时注意要密切结合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答案要点:(1)文明:西方主要国家所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2分)(如答资本主义文明或工业资本主义文明可得1分)表现:农奴制度、沙皇专制制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