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37.05KB ,
资源ID:43342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3342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说课稿.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说课稿.docx

1、说课稿1.1了解计算机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了解计算机是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Office2003版)课本中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第1节内容。这节内容是整本书的开始,是对计算机的初步认识。了解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为今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普遍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学生对计算机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较被动。由于进校生的来源不同,以及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计算机基础能力和个性差异较大。本课的设计既要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要关注学生技能基础和个体的差异。学生

2、对计算机这门课充满好奇心,希望通过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提高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重点和难点1.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计算机的四代2.依据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为计算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 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过程及趋势 (2)了解计算机的四代2 能力目标:计算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学习高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四、教法与学法(一)学法: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

3、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两者的平衡,不能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达到共同提高。这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调动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教法: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必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分组协作”等形式,给予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信息处理的思维和习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水平。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短片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让同学在

4、短片中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演变过程,让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对计算机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出新课。(二)讲授新课1.了解计算机技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说你所了解的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让小组派出一名同学进行汇报,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说的多,并且准确。同时引出相关内容,让学生理解信息、数据与信息、信息技术的概念。2.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从第一台计算机讲起,引出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的阶段。计算机的四代。通过计算机发展的讲解,让学生自行讨论,练习说说你所知道的计算机有哪些特点。总结学生的回答情况,进一步引出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准确率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等特点。

5、最后,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主要分类。(三)课堂小结课堂讲授结束后,首先对今天所学内容进行整体回顾与数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所学。同时,总结了小组汇报的情况,对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带动课堂活跃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四)布置作业课下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计算机,看它们有什么特点?(五)板书设计1.了解计算机技术2.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板书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1.2认识微型计算机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认识微型计算机是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Offic

6、e2003版)课本中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第2节内容。是开启计算机课程学习的敲门砖,是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掌握本节内容是学习后续内容的必要条件,也会给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对计算机的使用带来很大的方便。(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普遍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学生对计算机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较被动。由于进校生的来源不同,以及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计算机基础能力和个性差异较大。本课的设计既要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要关注学生技能基础和个体的差异。学生对计算机这门课充满好奇心,希望通过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提高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重点和难点1.

7、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认识主板系统单元。2.依据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为: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及作用。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 知识目标:(1)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部件名称和作用 (2)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板及各部分功能2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微型计算机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学习高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四、教法与学法(一)学法: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两者的平衡,不能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以合作的形式

8、达到共同提高。这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调动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教法: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必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分组协作”等形式,给予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信息处理的思维和习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水平。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式导入:1、我们班有哪些同学上过网或者玩过电脑游戏?(举手示意)2、你记忆中的电脑都由哪些部分组成的?3、有没有

9、同学打开过机箱?说说机箱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用学生感兴趣的“上网”、“电脑游戏”等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浅入深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不必马上给出答案,课程结束后由学生给出总结。(二)讲授新课1、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首先明确微型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按照体积大小分为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我们平常见到的和使用的都是微型机,所以我们又把它叫做微机。 如图所示,微型计算机由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等部件构成。(用多媒体展示微型计算机组成部分) 2、主板系统单元组成(1)CPU接口 连接CPU的插槽。 CPU(中央处理器)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它

10、是计算机的核心元件。它的主要参数有主频、外频、字长、Cache等。(2)外部设备接口 用于连接键盘、鼠标、打印机、显示器等外部设备。(3)内存插槽 用于连接主存储器(又称为内存储器)(4)扩展插槽 用于连接声卡、显卡等外部设备。(5)电源接口 用于连接电源,是计算机的工作能量来源。3、主板与外部设备的接口鼠标、键盘接口集成VGA显示接口,连接CRT显示器集成DVI显示接口,连接液晶显示器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连接DVD等设备USB接口网卡接口声卡接口4、外存储器(1)硬盘:存储容量最大的外存储器(2)光盘:应用最广泛的外存储器(3)U盘:使用最方便的外存储器(展示实物)说明: 在整个学习

11、新课的过程中,采用首先教师讲解图片,使学生了解各部分所要掌握的内容。之后,给各组学生展示并分发实物,学生观察讨论,加强记忆。讨论后,由教师或学生指出各部分,由学生说出其名称,进一步强化记忆。(三)学生活动按照列出的作用说出该部分名称(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1、计算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安装了计算机运行的主要部件2、通过图形或文字等方式输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3、通过声音输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四)随堂练习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机箱里面是什么样子了。我们这节主要讲了主板系统,它都有哪些部分?作用是什么?(三)课堂小结课堂讲授结束后,首先对今天所学内容进行整体回顾与数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所学。同时,总结

12、了小组活动时的情况,对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带动课堂活跃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四)布置作业了解不同型号的CPU 、主板、 内存,搜集当前流行的CPU、主板、内存条的型号和主要参数,观察各主板有哪些外部设备接口,它们各自位置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五)板书设计1.3微型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微型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是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Office2003版)课本中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第3节内容。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是人与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配置。为本

13、章的重点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普遍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学生对计算机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较被动。由于进校生的来源不同,以及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计算机基础能力和个性差异较大。本课的设计既要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要关注学生技能基础和个体的差异。学生对计算机这门课充满好奇心,希望通过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提高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重点和难点1.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指法及键位练习2.依据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为区分输入输出设备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

14、点以及高中及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1)认识典型的微型计算机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数码相(摄像机)。 (2)认识典型的微型计算机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音箱等输出设备2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鼠标5种操作方法,知道产生的操作效果。(2)熟记键盘键符的位置以及键符的分类,掌握键符操作的规则,及其正确的击键姿势。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四、教法与学法(一)学法: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两者的平衡,不能拿

15、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达到共同提高。这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调动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教法: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必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分组协作”等形式,给予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信息处理的思维和习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水平。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填图游戏,让学生填写日常使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名称。区别不同的输入输

16、出设备,提供不同的输入数据的方法,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二)讲授新课1、认识输入设备(1).教师讲解键盘的基本知识,主要带学生认识键符的功能。让学生熟悉键盘的分区,并寻找常用键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键符的作用。教师最后总结重点,学生记课堂笔记。(2).教师讲解鼠标的基本知识,以小组讨论鼠标的功能和作用。教师总结,学生记课堂笔记。(3).教师讲解扫描仪、触摸屏、条码阅读仪、手写和语音输入设备、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的知识重点。由学生记课堂笔记。最后小结输入设备的定义:“输入设备是指任何一个可以通过其输入信息到CPU进行处理的组件”结论。2、认识输出设备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输处设备,区别不同的输出

17、设备从计算机获得数据的不同方法,归纳输出设备的类型。在相关知识讲述中,着重介绍显示器的种类及特点。指出衡量显示器的性能指标:尺寸、分辨率、刷新频率、点距,以及与显示器显示关联最重要的图形卡。 其次,介绍打印机的种类及衡量打印机的性能指标:打印分辨率。再次,介绍PC投影仪、声音系统。最后小结输出设备的定义:“输出设备是指任何一种显示数据或数据处理结果的组件”结论。(三)学生活动让学生进行键盘操作指法比赛,比一比谁的键盘指法标准,谁的输入速度快(四)随堂练习(1)键盘的使用。(2)键盘操作的基本指法。(3)数字小键盘的基本指法。(4)进行键盘指法及英文和数字输入练习。(五)课堂小结为了加深学生对知

18、识的记忆、理解,我对本节课中重、难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做以简单的总结,并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更多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六)布置作业利用金山打字软件进行英文打字练习1.4计算机软件及其应用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计算机软件及其应用是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Office2003版)课本中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第4节内容。掌握软件及其应用是学习后续内容的必要条件,也会给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对计算机的使用带来很大的方便。(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普遍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学生对计算机的自主学习能力

19、较差,学习较被动。由于进校生的来源不同,以及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计算机基础能力和个性差异较大。本课的设计既要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要关注学生技能基础和个体的差异。学生对计算机这门课充满好奇心,希望通过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提高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重点和难点1.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区别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2.依据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为软件分类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高中及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 (1)知道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类型 (2)简单描述高级编程语言是如何被计算机识

20、别的。 (3)能够阐述软件使用中的知识产权规定。2.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别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能够区别软件使用中的版权规则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学习高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四、教法与学法(一)学法: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两者的平衡,不能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达到共同提高。这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调动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教法: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必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

21、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分组协作”等形式,给予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信息处理的思维和习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水平。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说说你认为软件是什么?你知道哪些软件?采用问题启发的形式,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为接下来的内容进行铺垫。(二)讲授新课1、认识软件,这部分内容我采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告诉学生软件的分类,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让学生自行讨论,回答你认为两者的区别,然后教师进修补充说明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在讲授完软件概念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全班同学分成

22、5组,讨论目前你所知道的软件,说的越多越好,最后派出一名同学进行汇报,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知道的软件更多,说的多又准确的小组会得到老师的奖励。通过学生的汇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并对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了解知识产权与版权保护,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讨论怎样维护软件版权,应该怎样遵守信息活动中的道德。然后让学生回答对版权维护的看法,我会及时对学生的回答情况作总结,同时告诉学生在信息活动中保护版权的重要性。(三)课堂小结课堂讲授结束后,首先对今天所学内容进行整体回顾与数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所学。同时,总结了小组汇报的

23、情况,对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带动课堂活跃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四)布置作业在网上搜索我国保护知识产权颁布了哪些法律、法规文件,然后整理出来。(五)板书设计:1、认识软件2、了解知识产权与版权保护2.1 Windows XP 入门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Windows XP 入门是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Office2003版)课本中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第1节内容。通过前一章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这章进一步介绍了软件系统的核心操作系统,从操作系统的作用,相关的产品介绍了常见操作系

24、统。再进一步介绍Windows Xp的入门操作、文件管理操作、应用程序的使用、中文输入、个性化设置、多媒体功能介绍,全面讲述了Windows Xp的使用。(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普遍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学生对计算机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较被动。由于进校生的来源不同,以及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计算机基础能力和个性差异较大。本课的设计既要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要关注学生技能基础和个体的差异。学生对计算机这门课充满好奇心,希望通过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提高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重点和难点1.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Windows

25、XP图形界面的使用。2.依据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为操作系统基本概念、特点、功能。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 (1)了解操作系统基本概念、特点、功能。 (2)能够描述Windows图形操作界面的功能和特点。2.能力目标: (1)能够启动和退出windows系统的能力 (2)用鼠标、键盘输入工具对桌面图形对象进行熟练操作。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三、教法与学法分析(一)学法: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两者的平衡,不能拿一把

26、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达到共同提高。这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调动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教法: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必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分组协作”等形式,给予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信息处理的思维和习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水平。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运用问题启发形式,问学生什么事操作系统?计算机为什么要有操作系统?然后运用多媒体

27、展示计算机的启动过程。通过问题启发和媒体展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操作系统的兴趣并引出新课。(二)讲授新课1、认识windowsXP操作系统:这部分内容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正确开关机的过程,告诉学生采用正确开关机对计算机的重要性。然后提问学生在桌面上看到哪些内容,就你所知道的说说你看到的桌面图标的意义和作用。这里采用问题启发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会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告诉学生桌面图标的功能与作用。2、设置windowsXP桌面:这部分内容首先采用多媒体演示的形式,教师一步一步操作教授学生设置任务栏,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所讲内容,以自主探究的形式学习桌面的设置与“开始”菜单的设置,然

28、后请一位同学演示是如何操作的,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我再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和总结,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 windows入门的学习之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将全班同学分成5组,讨论Windows XP图形界面的使用有哪些,最后派出一名同学进行汇报,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加深掌握,而且对以后windows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四)随堂练习1、双击窗口的标题栏,看看窗口的大小会有怎样的变化2、比较窗口和对话框的异同点。(五)课堂小结课堂讲授结束后,首先对今天所学内容进行整体回顾与数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所学。同时,总结了小组活动

29、时的情况,对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带动课堂活跃性。并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六)布置作业课下查阅资料,了解除了windows以外的操作系统还有哪些,他们都有什么特点。2.2 管理文件(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管理文件是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Office2003版)课本中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第2节内容。这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进一步扩展,是对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是基础内容的学习,为今后有关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作用。(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普遍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足

30、,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学生对计算机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较被动。由于进校生的来源不同,以及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计算机基础能力和个性差异较大。本课的设计既要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要关注学生技能基础和个体的差异。学生对计算机这门课充满好奇心,希望通过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提高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重点和难点1.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使用资源管理器对文件等资源进行管理2.依据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和作用。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 2.能力目标:(1)熟练使用资源管理器对文件等资源进行管

31、理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三、教法与学法分析(一)学法: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两者的平衡,不能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达到共同提高。这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调动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教法: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必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分组协作”等形式,给予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信息处理的思维和习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水平。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计算机中存储很多数据,他们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上,存储器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文件柜,但是,我们怎么样将各类文件井井有条的存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运用问题启发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