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91.50KB ,
资源ID:429845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2984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主要灾种了解自然灾害 第一节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鲁教版选修5.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主要灾种了解自然灾害 第一节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鲁教版选修5.docx

1、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主要灾种了解自然灾害 第一节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鲁教版选修5第一节地质灾害课标要求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课标解读结合最新的典型的地质灾害事件来理解地震、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过程。新课导入建议2012年11月22日韩国先驱经济报道,目前由日本东北大学研究小组在日本地震预知委员会上发表报告,认为日本或将发生强度超过去年的东日本大地震30倍的10级地震,导入新课地质灾害。教学流程设计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其相关概念。2.理解地震、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过程。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防灾减灾

2、意识。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重难点)地震灾害1.地震概念:一定区域内的地面震动现象,它主要是地壳运动等地质作用引起的地球内部能量突然释放的结果。2地震构造(1)图中C为震源、B为震中、BC为震源深度、AB为震中距。(2)D位于等震线上,是指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3衡量指标(1)震级: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一次地震只有1个)。(2)烈度:其影响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等。4分类划分方法主要类型按震级微震(5级)按震源深度浅源地震(300千米)按成因机制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诱发地震5.发生过程(1)产生现象:当发生较大地震时,在震中附近地区的

3、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感觉到水平晃动。(2)原因:纵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1震级高的地震,其所形成的烈度是否大?为什么?【提示】不一定,烈度与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的远近、地面建筑物的坚固程度等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滑坡泥石流概念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较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在山区沟谷中,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特点地球外力作用导致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危害摧毁道路、桥梁、村庄、厂房,堵塞河道,埋没田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退化等严重后果发生机制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较弱面的存在;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触发因素和主要动力条件:充足的水;

4、基础条件: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发生过程分为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三个阶段2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我国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地震灾害【问题导思】1为什么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提示】1.由于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影响烈度的因素除震级外,还有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物结构等,这些因素的时空差异,使得烈度不同。2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试分

5、析该次地震的类型。【提示】按震源深度属浅源地震;按成因机制属构造地震。1地震的分类根据地震的成因机制,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四种:(1)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3)陷落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陷落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4)人工诱发地震:由于水库

6、蓄水、油田注水、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震动。2构造地震的发生机制地壳构造运动岩石变形岩石破裂、错动地震波地面震动3震级和烈度的联系与区别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的两个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概念。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即一次地震震源释放多少能量。烈度是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发生,不论在哪里观测,震级只能有一个,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烈度的大小受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因素的影响。若只考虑前三个因素的影响,等震线(烈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呈同心圆状,离震中越远,其数值越小。但实际上,由于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的影响,等震线是不规则的。影响

7、烈度的因素与烈度之间的关系,如下表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北京时间2012年6月2日15时52分,阿根廷发生6.2级地震。震中位于南纬22.1度。西经63.6度。(1)地震发生时阿根廷不同地区的人们感觉到震动的时间不同,主要是因为()A震级大小不同B震中距不同C地震烈度不同 D震源深度不同(2)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 ()台风滑坡干旱海啸泥石流A BC D(3)地震烈度指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下列与地震烈度大小无必然联系的是()A震中距 B震源深浅C震级的大小 D经济发达程度(4)和此次地震成因相同的地震分布于哪些地区?【思路点拨】根据地震发生地点,所属板块及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运

8、用地震灾害的成因和形成机制确定答案。【解析】第(1)题,地震波从震源向周围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震中距不同感到震动时间不同。第(2)题,地震可能会引起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第(3)题,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和建筑物的坚固程度。第(4)题,阿根廷地震属于构造地震。结合教材内容不难回答。【答案】(1)B(2)B(3)D(4)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问题导思】1什么样的地区易发生滑坡?【提示】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2在滑坡与泥石流的发

9、生机制中,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各起怎样的作用?【提示】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破坏植被和不适当的开挖、堆积等人为因素起重要的甚至是主导性的作用。1.列表比较滑坡、泥石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人类活动可诱使其发生破坏力极强由外力作用导致突发性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2.泥石流的形成机制3滑坡的形成机制 我国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阅读图文

10、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思路点拨】由图中内容可知人类活动破坏了坡面地形稳定性和黄土覆盖地表根据滑坡形成机制确定答案。【解析】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黄土的垂直节理发育,内部孔隙较大,在坡脚遭到人为作用而变陡,或者发生暴雨时容易使黄土层发生崩塌。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图中显示黄土覆盖层和基岩之间有明显的滑动面,特别是该区域降水较多,加之人为开挖边坡的影响,从而导致滑坡

11、发生。【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图表展示教材P21图213板块边界常构成地震带解图精要1由图中可知地震带大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因为那里地壳活动比较活跃。2地幔物质在内压力作用下从海岭(大洋中脊)处冒出,推动早先生成的大洋地壳向两侧运动,因此大洋中脊是生长边界;当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它们是消亡边界。图表应用当地时间2011年1月19日凌晨,巴基斯坦发生7.4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伊朗交界的西南部俾路

12、支省,震源深度10千米。该国数个省份和印度、阿富汗等国均有震感。读下图,回答问题。(1)震后,专家预计该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有限,其依据最可能是()A发生时间B发生地点C震源深度 D影响范围(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巴基斯坦多发地震的原因。【解析】第(1)题,该地震发生在巴基斯坦边境地区,这里人口稀少,因此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少。第(2)题,巴基斯坦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发生。【答案】(1)B(2)该地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的挤压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发生。教材第24页活动1首先要仔细读图辨认,找出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黄蜡石滑坡体位于西陵峡与巫峡之间,湖北省巴东县城

13、以东1.5千米的长江北岸,对长江航运、巴东县城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同时地壳运动、矿山开采、道路工程开挖边坡、重工业设厂位置不合理等都可能诱发滑坡。所以,像三峡水库蓄水放水这样的大型工程活动极有可能诱发滑坡。2灾区居民应针对滑坡、泥石流的特点,以及自己所居住的环境,不在危险地带建房。同时关注环境的变化,加强灾前预防。另外要掌握一定的防灾基本措施,暴雨时不要在河谷浅滩逗留,泥石流发生时,不要沿山谷跑。(2013威海高二检测)中心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012年2月26日10时34分,台湾屏东县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台北有明显震感。据此回答12题。1台湾附近多有地震发生,原因是其位于(

14、)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C大西洋地震带D东非裂谷地震带2在本次地震中,关于屏东县和台北市所受到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的震级和烈度不同B屏东县烈度大于台北市C两地的震中距不同D台北市的损失高于屏东县【解析】第1题,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即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第2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地的震中距不同。【答案】1.B2.C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地震各要素的名称:C点_;B点_;线段AB_;弧线DE_。(2)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灾害从持续时间上看,属于渐发性的自然灾害B地震的烈度与距震中的远近有关,与震源深

15、浅无关C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和烈度D一般来说,地震烈度与震级大小成正比(3)通常C的深度越大,同级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越_;同一次地震距B点越远,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越_。(4)地震发生时,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_造成的,地震带来的灾害与图中_、_等因素有关。【解析】本题考查地震的原理、破坏程度的相关因素。地震属于突发性的灾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有多个烈度,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密切相关,同级地震,震源越浅,震中距越小,地面建筑抗灾能力越弱,烈度越大。【答案】(1)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2)D(3)小小(4)地震波的冲击震源深度震中距4(2013临沂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

16、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当地时间5月11日,西班牙东南部穆尔西亚接连遭到规模4.4级及5.2级浅层地震袭击,至少造成9人死亡,130人受伤,上万人无家可归,2万多栋建筑被震毁。材料二据意大利媒体报道,2011年5月12日位于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发生了剧烈的喷发,火山口内岩浆夹杂着火山灰冲天而起,引发的巨响在邻近的一些村镇也能清楚听到。此外,由于罗马511地震的传言和西班牙发生5.3级地震的事实,埃特纳火山此次规模不小的活动也一度引发了许多当地居民的恐慌,令他们以为地震来临。材料三地中海地区略图(1)比较火山、地震的异同之处。(2)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引起意大利许多居民的恐慌?地震可能造成哪些危

17、害?【解析】第(1)题,注意要从“异”“同”两方面比较。地震和火山都是地球内能的释放,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而且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所不同的是地震是地球内部动能的释放,火山是地球内部热能的释放,地震造成的危害一般比火山大。第(2)题,地震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灾害,而且还可能诱发其他次生灾害。【答案】(1)共同点:都属于地质灾害,地球内能的释放;突发性强。不同点:火山是地球内部热能的释放,地震是地球内部动能的释放;地震危害比火山大。(2)意大利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很强。地震灾害可能摧毁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可能引发海啸、火灾、水灾、瘟疫

18、等次生灾害。一、选择题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并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件。读图完成12题。1关于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东太平洋海域的地震,叙述正确的是()A震中位于亚欧板块内部B日本神户居民先感到水平晃动,后是上下颠动C震源较深是破坏程度大的重要因素D震中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2与汶川“512”地震相比,日本地震死亡人员较少的主要原因有() 日本建筑物的防震级别较高日本地震预报的准确度较高日本地震的震中远离人口密集区日本地震由板块张裂形成,汶川地震由板块挤压形成 AB C D【解析】第1题,日本这次地震震中

19、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纵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感觉到水平晃动。震级高、震源浅是这次地震危害较重的重要因素。第2题,日本地震频发,建筑物防震级别较高;日本这次地震并未能准确预报;日本地震相对汶川地震震中离人口密集区较远,建筑物受破坏小,人员伤亡少。 日本地震是太平洋板块挤压亚欧板块而形成。【答案】1.D2.C读“2011年全球大地震(7级以上)列表”,回答35题。发生日期国家或地区震级震源深度2011.1.1阿根廷7.0576.8 km2011.1.2智利7.125.1 km2011.1.13瓦努阿图群岛7.09 km2011.1.18巴基

20、斯坦7.268 km2011.3.9日本本州东海岸7.232 km2011.3.11日本宫城县以东海域9.020 km3.从震源深度上考虑,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智利地震 B阿根廷地震C日本“311”地震 D巴基斯坦地震4上述地震中属于同一地震带的是()A巴基斯坦地震和智利地震B阿根廷地震和巴基斯坦地震C日本“39”地震和巴基斯坦地震D智利地震和日本“311”地震5阿根廷地震与瓦努阿图群岛地震震级相同,表明()A破坏程度相同B都可以诱发海啸C释放的地球内能相同D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同【解析】第3题,阿根廷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属于深源地震,其他均为浅源地震。第4题,智利和日本均位

21、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第5题,两次地震震级相同,表明其释放的能量相同,但其破坏程度及诱发的次生灾害不一定相同。【答案】3.B4.D5.C6不考虑岩体影响,在下图中的四处修建公路,不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的是()ABC D【解析】滑坡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控制性因素:图中不存在软弱面(岩层之间交界面)。有软弱面且软弱面与山坡体倾向一致,故容易发生滑坡。【答案】B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两个潜在的滑坡山体等高线示意图(两图比例尺相同,等高线单位:米),图中粗虚线为滑坡面与山坡面交线投影。完成78题。甲乙7下列属于诱发滑坡的自然因素是()A工程建设 B过度开垦C植树种草 D暴雨8人类预防滑坡灾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22、确定潜在的滑坡位置切除滑坡体下部加强对滑坡体的观察滑坡体表面用水泥固结锚固山体A BC D【解析】第7题,山体滑坡有自然、人为两方面的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震使山体破碎,河流切割使滑坡体下部承重面减少,暴雨使滑坡面重量增加,下滑力加大等;人为原因有工程建设破坏山体、过度开垦等。第8题,采取的预防措施,首先应确定滑坡潜在的位置,并加强监测,同时对有滑坡危害的山体,还可以采用工程措施来锚固山体。【答案】7.D8.A(2011天津高考)图甲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乙“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910题。图甲图乙9发生图甲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A突发地震B坡度较大的

23、山地C连降暴雨 D地表堆积物较多10图乙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甲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AaBbCc Dd【解析】第9题,本题考查了地质灾害的发生条件,意在考查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根据图甲可知,上面表示滑坡、下面表示泥石流,这两种地质现象都发生在坡度较大的山地。第10题,本题考查了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及坡度陡缓等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等高线原理的能力。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山区有受山峰、山脊遮挡的地区,阳光照射的时间最长;结合等高线可知,b位于小山峰的南侧山脊上,周围没有山峰或山脊遮挡该处的阳光。此外,该处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因此不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答案】9.B

24、10.B二、综合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台北2012年6月10日电,来自台湾气象部门的消息,10日5时左右,台湾宜兰外海发生里氏6.5 级地震,全台有震感。 材料二“台湾岛地形示意图”。(1)该岛的地势特征是怎样的,并解释岛屿多山的原因。(2)台湾岛最主要的和发生最频繁的地质灾害是什么?为什么?(3)在同一次地震中,岛的东部和西部灾害强度相同,但灾害的危害程度是东部大还是西部大,为什么?【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和疏密,判断该岛地势特征为东高西低,由于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底部,亚欧板块隆起抬升成山。第(2)题,

25、由于该岛处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第(3)题,从地形方面可知,台湾岛的西部是平原地形,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而东部为山地,人口、城市分布少,在同一次灾害中东部灾情必然小于西部。【答案】(1)地势东高西低。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处,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底部,亚欧板块受挤上拱而成山。(2)地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薄弱。(3)西部灾害的危害程度大。因为西部是台西平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而东部为紧邻海洋的山脉,人口城市分布少,经济相对落后。12(2013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6、(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判读等高线图,并明确河流谷地是泥石流易发之地。第(1)题,水源、地形是形成泥石流的重要因素。根据等高线特征可判断出甲地位于河流谷地,且谷地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大;甲地又位于山脉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因而甲地夏季易发生泥石流。乙地等高线稀疏,坡度小,远离河流谷地,且位于山脉背风坡,降水较少,因而泥石流发生概率较小。第(2)题,首先,泥石流会阻塞河道;其次,丙地东侧的山谷谷口处有两条铁路线经过,若丙地发生泥石流,顺河流而下,很可能会冲毁铁路,中断交通。【答案】(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