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68.01KB ,
资源ID:42973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2973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三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三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1、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三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三)历史1、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015湖北八校一联25)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商业文明深厚久远,许多成功的优秀商贾,都把诚信作为经商和做人的信条,下列突出商业诚信的是 ( )A商朝王亥“立皂市,服牛马,以为民利” B战国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C春秋范蠡“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D晚清王炽“报效万数千金以赈之”2. (2015黑龙江哈六中期末5)南宋文人耐得翁在其游记都城纪胜中记录南宋临安城:“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

2、亦有职内亦有不当行而借名之者,如酒行、食饭行是也。”由此记载可知 ( ) A南宋城市经济仍受政府管理 B城市行会组织最早出现在南宋 C医疗行业比餐饮业地位显著 D临安城内已经形成地域性商帮3. (2015安徽省示范高中第一次联考3)下表内容是中国古代一些行政机构、重要官职的设置及其评价,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行政机构或官职评价A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B唐代设藩镇与节度使“守内虚外”防止了地方割据C宋代设参知政事和枢密使分割相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D明代设内阁首辅大臣实际上取代了以前丞相的职能4. (2015荆州一检6)在罗马法时代,“诸如瓦斯、电力这类物质并不为罗马人所知

3、,至少罗马人不知道它们可以作为经济客体并因而可成为权利的标的。”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罗马法的特点是 ( ) A保护精神产物的财产权制度 B将法律关系上升到普遍原则 C以所有权为核心的物权制度 D从诉讼中衍生出权利体系5. (2015福州期末19)在15世纪,(欧洲)绘画艺术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派强调绘画的数学层面,如透视法则的计算,根据几何学和透视法组织外部空间和光线等。另一派趋势是研究运动和解剖结构。这反映了这时期的艺术家( ) A具有科学探索精神 B关注和热爱世俗生活 C绘画技巧登峰造极 D否定中世纪的价值观6. (2015苏州期末14)比较下面两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其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4、 ) A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B两国代议机关的职能不同C都彰显权力分割与制衡理念 D国家元首都拥有绝对权威7. (2015南京、盐城一模5)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材料不能表明太平天国( )A带有近代化的倾向 B具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C并未完全满足农民诉求 D具有宗教迷信色彩8. (2015荆门一检18)张謇说:“(振兴实业)无的则备多而力分,无的则地广而势涣,无的则趋不一,无的则智不及,犹非计也。的何在?在棉(纺织业)铁(钢铁业)。”张謇强调“棉铁主义”主要是因为( )A是其

5、实业救国的经验总结 B是建立民族工业体系的途径C是对世界经济的理性认识 D是遏止贸易逆差的重要手段9.(2015中山期末10)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曾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 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 对他的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赞扬了“五四”运动民主科学的精神 B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 C肯定“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主张在民主法治原则下捍卫国家主权10. (2015绥化市三校期末联考3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把国

6、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这表明列宁主张( )A建立各阶级联合政府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彻底废除各种私有制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11. (2015湖北省八校一联34)某学者反思2007年金融风暴:“跨国公司的高速扩张,催生了日益复杂的多层次金融链条,追求资本效益的最大化,使得跨国金融资本缺乏约束地扩张,虚拟经济的全球化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全球性经济问题。”材料主要表明( )A金融市场发生严重危机的原因 B跨国公司动用资本推动全球化 C虚拟经济泡沫致使流动性不足 D反全球化的浪潮引发贷款违约12. (2

7、015中山期末联考25)20世纪90年代,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指出:“新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既 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经济,而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B. 苏联的解体使世界冲突的形式发生改变 C“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不同文化的国家更容易产生冲突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使文化发展更加多元化13. (2015天津滨海新区联考24)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

8、协商会议( )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A B C D14. (2015宁德质检5)60年前召开的这次“会议树立了不同文明和文化和谐相处的典范,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有力否定。”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求同存异” C“不结盟” D“一边倒”15. (2015新疆巴州期末22)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合作化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又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这说明两者( ) A性质上完全相反 B后者是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D都是为了促进和发展生产力

9、16. (2015内蒙古巴彦淖尔期中16)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五大”(1997年)五个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报告中“三步走”和“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A B C D17. (2015临沂一模15)程颐说:“圣王为治,修刑罚以齐众,明教化以善俗。刑罚立则教化行矣,教化行而刑措矣。虽日尚德而不尚刑,顾岂偏废哉?”在此,程颐主张 ( )A德刑兼顾,二者不可偏废 B严刑酷法,规范民众习俗C教化百姓,

10、有利国富民强 D崇尚道德,依法治理国家18. (2015南通一调4)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一月,兵部等衙门会同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官员议海防事,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其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要严加防范。该规定说明( )A.外商在华贸易不受限制 B.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官府暂停南洋对华贸易 D.清初尚未实施“闭关锁国”19. (2015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校联考6)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说:“1500年左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颗门牙咬开了世界,大西洋开始迎来一个开放的时代”。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A“两颗门牙”

11、指的是英国、荷兰 B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更加兴旺C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工业发达 D大西洋的开放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20. (2015北京东城区一检28)拿破仑在意大利统治了14年之久,在各地强迫施行拿破仑法典,使旧式的错综复杂的法律体系简化,所有的公民不分贫富贵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能够表明的是拿破仑战争( )A稳定了法国的社会秩序 B客观上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C得到欧洲各民族的拥护 D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亡2、非选择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

12、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21. (2015淄博实验中学一诊48)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开元、天宝中足以进士为上林隼逸,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成出于是。(唐)杜佑通典卷15选举三材料二 说到科举,人们总要提起唐太宗的“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的话。与李世民这句名言很相似,清代乾隆年间大学士鄂尔泰在有人批评八股取士时也说过:“非不知八股为无用仁,而牢笼志士,驱策美才,其术美善于此。“入毂”、“牢笼”、“疆策”,两者似乎并无二致,都是利用科举考试为君主服务

13、。 过常职唐代反科举思潮与科举考试的利弊材料三 今日之患,在吾民智不开,故虽多而不可用。而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以后之书,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今群臣济济。然无以任事变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故。故台辽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两者对科举制度的态度有何不同?(2)材料三中康有为把清廷割地赔款都归咎予八股取士。你是怎样理解的?试说明理由。(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千秋功过话科举”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产密,表述清楚。 25

14、0字左右。)22. (2015湖北省荆州市一检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五年(即1789-1794年)。这次革命如暴风,如骤雨,迅猛异常,摧枯拉朽。革命开始以后,经过了深入和高潮阶段,到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完成了摧毁和根除封建制度、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的任务,使这次革命成为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三个阶段里,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而且一再从危急中把革命挽救过来,进一步推动它向前发展从大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经吉伦特派当政,到雅各宾派专政,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发展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顶点,达到了历史目的。 摘自李纯武主编简明世界通史材料二 1814

15、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从反对宫廷政变和阶级特权来说,法国革命是政治革命;但这场革命又是军事性的,因为欧洲对它进行了军事干涉。对革命的反动是推翻帝制;它导致了欧洲反法同盟,又给法国引来了代议制度;这是反动的第一阶段。后来,这种反动产生了反对各国人民的神圣同盟和违反宪章的一党政府。这种倒退运动也必定有它的发展和结束。旧制度有大量法律和政治习惯在1789年突然消失,在几年后重又出现,恰如某些河流沉没地下,又在不太远的地方重新冒头,使人们在新的河岸看到同一水流。 摘编自(法)米涅著法国革命史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界定为什么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7941814年间

16、的法国历史中选取一个事例,并说明该事例对认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23. (2015山东省高密市四中模考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危机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施大规模的赤字开支。材料二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做出努

17、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将你知道的新政措施,按三方面归类,并说明新政财政赤字庞大的原因。(2)材料二中的“不应消灭”指什么?“经济的运营”指什么?“改进和补充”指什么?并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带来什么影响?24.选做部分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15山东滨州一模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仅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王安石变法简论材料二 商鞅变法虽然它也有很多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但是我们还

18、是应当看到它毕竟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社会治理模式,有必要充分肯定其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商鞅变法的再认识及其现实意义节选(1)王安石变法在流通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评价商鞅变法的?运用这一方法评价材料一的结论。B.【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15辽宁丹东期末4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瑞士为行使直接民权的国家,法国则为间接民权国家。全世界中行使直接民权的,以瑞士为第一,民权发达已臻极至,国内政治及民族的结合与美国大致相同,真是我一极好的先例。 孙中山三民主义大旨材料二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

19、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重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孙中山全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美、法民主政治的看法。他是如何借鉴西方民主政治推进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差异?C.【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15滨州一模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关于一战的责任:以美国国务卿兰辛为首的“战争责任与惩处战犯委员会”在凡尔赛和约中明确指出:“战争是德国及其盟国所预谋的。德国和它的盟国曾极力破坏协约国谋取和平的努力

20、”,“以致酿成战争之后果,所受一切损失与损害,德国承认由德国及其各盟国承担”。材料二 关于一战的影响:若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全球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战争责任的看法。 (2)结合相关史实,指出“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依据。D【中外历史人物评价】(2015湖北宜昌调研46)琦善(1790年1854年)鸦片战争期间接替林则徐担任两广总督,处理与英国有关事务。后人对于琦善的评价呈现多元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在军事方面,无可称赞,亦无可责备。在外交方面,他实在是远超时人,因为他审察中外强弱的形

21、势和权衡利害的轻重,远在时人之上。摘自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1931年)材料二 当时人的描述和后来研究者给琦善罗列的四大罪名是:一、主张弛禁,成为清王朝内部弛禁派的首领,破坏禁烟。二、英舰队到达大沽口外时,乘机打击禁烟领袖林则徐,主张投降。三、主持广东中英谈判期间,不事战守,虎门危急时又拒不派援,致使战事失败,关天培战死。四、私自割让香港予英国。核心就是:卖国罪名。摘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材料三 蒋廷黻研究琦善,其目的是研究近代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政策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肯定琦善,是为了借此抒发自己心中的一个信念:帝国主义这种现象是“国际积势”导致的,要真正战胜帝国主义,方法不是除了抵抗,什么建设也不

22、做,而是应该了解这种“积势”,并利用它去寻找中国的出路。摘自蔡乐苏、尹媛萍反抗帝国主义的另一条道路:论蒋廷黻的琦善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作者对琦善的态度及其依据。(2)根据材料三,分析蒋廷黻研究琦善的原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1. 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解析】A项“立皂牢,服牛马,以为民利”是指王亥制作了喂牛马的槽、养牛羊用的圈皂,驯服牛马,供民役使,不能体现商业,故A项错误;“人弃我取,人取我予”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不能体现商业的诚信原则,故B项

23、错误;C项的意思是经商致富的一些原则是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意价格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因此体现了商业诚信,故C项正确;D项主要讲述了巨商王炽捐献银两赈灾,也不能体现商业的诚信原则,故D项错误。2. 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解析】材料信息“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表明城市中各种行业都有官府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组织并不是民间的城市行会组织,所以B项错误。C项为无关项,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地域性的商帮出现在明清之际,所以D项错误。3. 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行政机构的变革,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解析】汉初郡国并行制中的“封国制”

24、导致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A项错;唐代设藩镇是“守外虑内”的表现,结果导致了地方割据,B项错:明代内阁首辅大臣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的信任与否,不能制约皇权,内阁也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故不能说取代了垂相职能,D项错。4. 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罗马法【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罗马法物权的标的物只针对可以感觉的有体物,精神产物不在其列,故A项错误;也因此罗马法不具有普遍原则,故B项错误;罗马法以有形物确立物权的标的,表明罗马法建立了以所有权为核心的物权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与诉讼无关,故D项错误。5. 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欧洲近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考查学生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25、解析】依据材料的描述可知,15世纪欧洲的绘画艺术一是强调数学对绘画的影响,二是强调物理、生理学对绘画的影响,说明当时的画家具有科学探索的精神,故选择A项。材料信息与世俗生活无关,排除B项;C项的说法过于绝对;中世纪的价值观重视神学的作用,材料信息没有涉及。6. A【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解析】美德两国都属于资本主义民主体制,体现了民主原则,故A项正确;西方代议制机构最基本的职能都是立法权,故B项错误;美国政治权力结构体现分权制衡,德国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德国国家元首拥有绝对权威,但是美国国家元首收

26、到其他机构的牵制,故D项错误。7. D【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析】本题考察了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平等的许诺”可知,太平天国带有近代化的倾向,故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特权的森严”体现了太平天国具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故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可知,太平天国并未完全满足农民诉求,故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教迷信色彩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8. 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解析】“棉铁主义”的实施,目的是振兴实业,实业救国,而非实业救国的经验推动“棉铁主义”

27、,故A项错误;选择棉(纺织业)铁(钢铁业)作为工业化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需求量大、利润高的棉纺织业和具有较强关联效应的钢铁工业,推动建立民族工业体系,故B项正确;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不同于西方国家,是对国情的理性认识,故C项错误;遏止贸易逆差不是强调“棉铁主义”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9. 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五四运动 【解析】梁漱溟的观点指出了五四运动中存在过激的行动,并非赞扬,故A项错误;从“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可见梁漱溟对这种行动并不认可,故B项错误;梁漱溟是对五四运动的过激行为进行理性分析,没有涉及运动的性质,故C项错

28、误;从“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可以看出梁漱溟主张理性爱国,遵守法纪,故D项正确。10. 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解析】材料信息“把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体现了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故本题选择B项。A 、C、D三项与题干意思不符。11. A【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跨国公司的高速扩张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问题,故A项正确;B项信息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

29、根据材料信息“虚拟经济全球化”,可知其流动性强,故C项错误;反全球化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D项错误。12. A【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解析】从材料“20世纪90年代”“ 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故A项正确;材料分析是是冲突的原因而不是冲突的形式,故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及知识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世界冲突发生的原因而不是文化多元的原因,故D项错误。13. 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解析】材料中“1954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并

30、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可知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故正确;人民政协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19491954年,此时已经不再代行人大职能,故项错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属于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故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监督机关,不属于国家权力机关,故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14. 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解析】注意时间“60年前”即1955年。分析选项,A、D是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外交方针;B是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的主张,符合题意;C是新时期的外交政策。15. 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不同时期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A、B、C说法错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的是为了使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促进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选D。16. 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解析】对所给的选项进行时间上的分析,“市场经济”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是在1982年是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是在1977年十一大上,因为仍处在徘徊时期。报告中“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