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9.97KB ,
资源ID:42924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2924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名校提分专用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名校提分专用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docx

1、名校提分专用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小题,满分60分)1.“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此材料旨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建立集体统治 B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影响C.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D.分封制不利于建立中央集权制2.周初,周公之子伯禽被封于鲁,要求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秦朝时,殷通被朝廷任命为会稽郡郡

2、守,警告他恪守尽忠,拱卫中央。两者相同之处在于 ( )A.职位世袭的权力 B建立武装的权力C.设置官员的权力 D.行政管理的权力3. 孟子一书记载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殃及多个诸侯国.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分析,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 )A. 委托东周政府专力治理 B. 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C.各诸侯国通力合作,统一治理黄河 D.诸侯国各自为政,加强治理4. 汉文帝时,晁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但普通五口之农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100石,根本无600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这表明当时 ( ) A.纳粟拜爵为选官主要途径 B.农民贫困导致政府遏制商人C

3、.重农政策使百姓受益有限 D.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5.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了农民,被监察官(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责备亲王府秘书长(长史)权万纪,责怪他未能规劝阻止,罪应处死。柳范说,“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下打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李世民大怒回宫,后发现自己理屈,马上再出来召见柳范嘉勉。这反映出 ( ) A.唐代监察机制完备 B. 唐代谏议制度形成 C.君主个人素养影响集权体制的效果 D.三省六部制下君主权力被有限制约6.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指”,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 ( ) A.颠覆了宗法制

4、的传统 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7. 明清时期平均每年发生水旱等自然灾害超过18次,农业发展形势严峻。但是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了3亿亩,不到50%,而人口却增加了近3倍。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统一安定与民族融合 B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革命性变化C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 D政府推行以土地为主的赋税政策8. 青镇(乌镇)南北各与钱塘江和太湖想通,又与京杭大运河相贯连.明成化、弘治年间,“宛然府城气象”,清乾隆朝乌镇“升平既久,户口日繁”,成为江南市镇中人口最多的大市镇之一。乌镇发展的主要条件 ( ) A.农

5、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B .政府赋税重要来源C.纺织业发展 D.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9. 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这段材料说明的影响 A清代官民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 ( )B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当时环境污染严重C京城城市规模扩展导致雾霾发生的机率提高D当时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10. 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商法,还以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企业。这表明当时 ( )A.清政府开始了全面而深刻的近代化 B.清政

6、府重视工商业发展 C.民族之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D.官僚资本主义发展较快11.光绪二十年,清政府有保留地加入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公约,光绪二十五年,清政府应邀参加俄国发起的国际和平会议,并加入相关公约。这一现象表明晚清外交 ( )A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 B. 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C. 从实质上已突破传统外交的制度框架 D. 放弃了传统的“天朝上国”的观念1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到,(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

7、征求的。”这说明 ( )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确立 B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C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D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13. 1862年,恭亲王奕欣奏请成立京师同文馆以授西洋之学,并主张从举人,优贡及五品以下京外各官中招考生源。未料“京师各省士大夫聚众私议,约法阻拦,甚且以无稽耀眼煽惑人心。遂无复有投考者”。这一事件反映了 ( ) A.招生不公影响士子利益 B.晚清官场派系斗争严重 C.贵族官僚反对开办新学 D.守旧观念阻碍社会进步14. 某作者在评论义和团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

8、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 ) A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B.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D本质上依然是 一场农民运动15. 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诠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行为的重要影响是 ( )A重新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 B使晚清保守思想大行其道 C减少近代化过程中文化认同危机 D不利于传统思想文化的社会转型16.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

9、行动 ( )A.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B.收回了列强在中国的一些权益C.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 D.揭开了解放战争解放南京的序幕17.1953年,中央为解决干部问题规定了统一调配、重点配备、大胆提拔的原则。至1957年,统一分配的范围从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全行业公私合营时,对原私人企业的职工也采取包下来的方针。由此形成的“铁饭碗”劳动体制 ( )A.提高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B.有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C.为工业化培养大量人才 D.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18.梁漱溟说强国日本准备数十年侵略中国,而中国长时间内战,教育经济国防都落后,理论上日本征服中国应当很容易,

10、可抗战四年中国依然存在,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丰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这反映出 ( )A.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合理的 B.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C.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 D.中国国力强大是抗战胜利的前提19.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表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单一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己经被打破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D.国家尝试以市场手段调节社会经济20.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

11、”(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此事反映了 ( )A.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B.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 C.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 D.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21.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抛弃沿袭数千年的“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冶”,有赖于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的真正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 )A.认为民众普遍支持实行民主政治 B.对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寄予期望C.强调民众有选择政治制度的权利 D.主张重视培养国民现代政治意识22新中国

12、成立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1960年发展到完全反城市化,确定当时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在19491979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只有028个百分点,此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崩溃,生产力水平低B1959 1961年经济困难,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干预D“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阻碍了城市化进程23.新中国资本短缺,而劳动力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较低.然而,我国的工业化却从突破资金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手,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有学者认为,这种“工业化次序和工业化方式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由此

13、可推断出 ( )A.政治环境影响中国建设方式 B.计划体制违背了经济规律C.新中国工业化的成本太高 D.新中国应该优先发展轻工业24. 到1958年8月底,河南遂平县10个基层公社创办了各种“大学”570多所,学员达到10万多人,基本上做到了每个社员都上大学;河南登封县在两天之内建起了44所“大学”;某师范大学一个文学班26人苦战四昼夜,读了290部中外名著。教育领域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B.在当时的整体形势下,在文化教育领域出现的冒进倾向C.“双百方针”促使文化教育领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D.加紧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

14、环节25.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当天即发布改用阳历令,废帝王纪年而为国家纪年,又推举阳历为国历,然阴历仍占据民国初年社会主流.1928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强力推行国历运动,但与阴历有关的民俗文化仍然支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政府只好在国历与阴历之间进行调适.这种现象说明了 ( )A.政府主导社会习俗 B.西方文明不适应中国C.中国社会仍然止步不前 D.传统习俗根深蒂固26. 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回顾一书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为疏导社会游资,平稳市场物价,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但是到了1952年7月和8月,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关闭.造成证券市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

15、强化计划经济的结果 B.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C.证券交易不利于经济发展 D.“左”倾错误已严重泛滥27.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倾,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 )A.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C.不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28.2001年,党中央在党建实践活动方面宣布私营企业主也有资格成为共产党员。这表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B私营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C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逐步提高 D城市经济体制改

16、革在全国全面展开2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全面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到后来我国奉行反苏反美的“两个拳头打人”政策,再到联美遏苏的“一条线,一大片”政策,再到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的全新外交战略。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A.一般来说国家间没有情谊可言,有的只是利益B.中国外交政策调整根源于自身安全和国际局势C.社会主义在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处于弱势位置D.在美苏争霸时期,中国对于亲美亲苏犹豫不决30.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

17、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 ( )A.证明孙中山的阶级属性发生改变B.表明孙中山已完全接受中共革命主张C.说明孙中山的革命策略有所调整 D.说明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31.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在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 ( )A.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B.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C.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D.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32.从1919到1979年的六十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主动对外开放”的过程

18、。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A.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C.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33.新中国建立后一度销声匿迹的集市贸易,1962年到1965年在城镇中重现。新中国对集市贸易的两种不同政策的共同点是 ( )A克服了经济建设中的困难 B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C国家经济管理方式的调整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34. 约公元前15

19、0年,阿梯钮斯法中规定:不论什么被偷的东西,对它们的追索权都是永久性的。此语重申了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17条关于盗窃物不能以时效取得的禁令。这反映出A十二铜表法存在野蛮性 B古罗马高度重视法律 ( )C罗马法的不断完善 D古罗马重视保护私有财产35. 民主与城邦的衰落一书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 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C.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 D.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

20、运行36. 罗马法规定:河流两岸土地的所有人,应在必要的范围内使用其土地可供公众使用,如行路、拉纤、停泊、晾晒渔网等。这表明罗马法 ( )A.随意剥夺财产所有人的权利 B.严格规范财产所有人的权利C.保护帝国内一切自由民利益 D.调解了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37. “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这则材料可用来论证十二铜表法的哪一特点 ( )A.条文明晰,限制贵族专横 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C.考虑周全,力求审判公正 D.司法不公,利于富人胜诉3

21、8. 据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载:“从此以后,雅典人不能被当作奴隶,奴隶只能是外邦人或异族人。雅典人是城邦公民,是城邦主人。这样就使雅典免于朝一个人为主子而其余人都是臣仆的方向发展。”为避免类似现象,当时的执政者采取的措施是 ( )A.按财产划分等级 B.扩大公民参政权C.实行陶片放逐法 D.废除债务奴隶制39. 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将军在其历史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不让历史学留有宗教神学和神仙鬼怪的踪迹他热衷于以人性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特点来解释说明人的政治行为和事件进程,并努力挖掘事件的更多起因。由此可见修昔底德的历史意识 ( )A专注于历史原因的多方面探究 B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C立足于希腊民

22、主政治基础之上 D被束缚在片面的战争观之中40.在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31-公元前14年),罗马统治者给予若干法学家公开解答法律的特权,他们的意见一致时,便发生法律效力;纵使互有分歧,皇帝也责令裁判官尊重他们的意见参酌判案。这表明 ( )A.法学家是为统治者效劳的工具 B.法学家的意见能影响司法判决C.法学家的法律地位高于统治者 D.法治是罗马统治者的治国传统二、非选择题(共三道题,满分40分,其中41、42题为必做题,43、44为选做题二选一)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讨论苏联的热潮,即所谓的“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

23、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读书杂志3卷7期设“统制经济特辑”,申报于1932年1月25日开始在“专论”一栏中连载了数篇苏联论。恪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之“四不主义”训条的大公报也大谈苏联,还把苏联五年计划成功史誉为“记者不可不读”之书。30年初,谈论苏联已成为一种时尚。 -郑大华、张英论苏联“一五计划”对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影响材料二、在编制“一五计划”初期,中财委根据测算结果,提出工业的发展速度以每年递增百分之四十为宜。周恩来赴苏谈判前,李富春同志把它改为百分之二十点四。这一发展速度和指标的设定是 为了出访苏联、听取苏联意见和争取援助做准备。同时期,在全国范围也兴起一股“俄语热”。

24、当时流行着一句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学习了俄语就可以直接接触苏联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到1952年底,中国建立起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 -改编自孙璐的苏联对中国“一五”计划经济速度设定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知识界兴起“苏联热”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热”的变化。(4分)并加以评析。(10分)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19世纪60年代,松江、大仓一代洋布大行,本地布市消减大半,棉花大都折本1872年华

25、侨商人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县创设继昌隆缫丝厂,以蒸汽机为动力用机器煮茧,雇佣工人六七百人,产丝精美,行销国外。伴随1912年共和制度的建立。制定宪法成为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奠基性工程。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开始,到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正式文本公布,在形式上终于完成近代中国首部共和制宪法的制定。但是,民国初年的政治生态通常被公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在传统史家眼中,军阀混战、政局动荡、社会失序就是叙述这段历史的基调,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是人们对民国早期政治的固化认知。 摘编自李进斌近代社会的历史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

26、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43.【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10分)材料 咸丰五年(1855年),胡林翼被任命为湖北巡抚,他认为:民乱必由官贪,民乱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民,而是官的贪污腐败。他来湖北后,首先从整顿吏治开始,对那些庸官、劣官,或治罪、或撤换。人称赞道:“由于林翼之忠诚,储才之远识,果然使湖北耳目一新,人才之盛冠全国,一时为各方瞩目。”与此同时,胡林翼通过改漕章、同蜀盐、整榷务等手段岁入四百多万两银子,这些钱主要用作湘军军饷。他对绿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去弱留强,经裁撤后的绿营只剩下4000多人,与此同时,胡林翼严整军纪,严惩官兵私逃和奸淫掳掠,并以山乡农民、猎户为勇,大力扩编湘军,同时

27、建成了自己的嫡系部队楚军。经过胡林翼改革,把湖北“天下第一破烂鄂”变成了吏治最清明,风气最正的“天下第一富强省”,史称“湖北新政”。(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胡林翼“湖北新政”的时代背景。(4分)(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胡林翼“湖北新政”进行简要评析。(6分)44.【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价】(10分)材料 唐绍仪(18621938年),字少川,生于广东省香山县茶商家庭。1874年被选为留美幼童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1882年被派往朝鲜处理外交,结交袁世凯;历任驻朝总领事、山东洋务局总办、天津海关道、山东大学首任校长等;利用列强矛盾,力促八国联军归还天津主权,与英国交涉收回铁路权益,

28、在中英西藏谈判中捍卫国家主权,改革海关力图收回关税权益等,成为灵活务实的新型外交家的代表。袁世凯称赞他“才职卓越“实为洋务中杰出人员”。他在辛亥革命南北和谈中力促共和,出任民国首任总理,不惜与袁世凯决裂以维护责任内阁制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他明确反对袁世凯称帝和军阀独裁,投身护国、护法运动。 -摘编自周棉清末民初社会转型中的唐绍仪(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绍仪能够成为新型外交家的条件及其外交风格。(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绍仪及其政治、外交方面的一系列活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4分)答案1-5BDBCC 6-10BCDAB 11-15CCDBC 16-20BDADB 2

29、1-25DCABD 26-30AACBC31-35DACDD 36-40BCDBB40.(1) 原因:苏联“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功;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希望借鉴苏联成功的经验;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国民政府致力于围剿中共,对外战争准备不充分;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进一步暴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6分)(2)变化(特点):主体从知识界引领到政府主导;手段从理论宣传到实践行动;领域从经济到科技、文艺等。(4分)评析: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共成为执政党;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冷战背景下新中国推行“一边倒”政策,(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借鉴苏联经验并争取苏联援助

30、。评价:推动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俄语人才;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滋长经济建设的冒进情绪;导致俄语人才过剩;(10分)41. 论题。社会转型虽然伴随着对传统的冲击和社会动荡,但向前发展才是时代的主题。(10分)论述:鸦片战争后,外国大量工业产品涌入中国市场,对传统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传统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随之兴起并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资本阶级也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尽管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政局动荡,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是建立共和制度,、强调法治已经成为革命斗争的目的和时代的主题。

31、选修(10分) 改革(1)鸦片战争后中国,中国社会动荡,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政府内部腐朽;清政府重用汉族大臣。(2)使湖北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为湘军提供了军饷,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助长了地方势力的增长,削弱了中央集权。人物(1)条件:洋务运动的推动,留学教育兴起;接受西方教育,具备现代国际关系理念,熟悉国际法,具有坚定的民主共和思想;清末民初时期,民族危机的加深,对外交涉频繁。外交风格:积极主动,灵活务实。(2)评价:洋务运动的力行者;维护国家主权,为国家挽回了部分权益;不计个人得失,坚持民主共和,反对复辟和独裁;其灵活的外交风格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活动贾、外交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