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5.29KB ,
资源ID:428094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2809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二次盘柜及电缆敷设接线施工作业指导书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二次盘柜及电缆敷设接线施工作业指导书汇总.docx

1、二次盘柜及电缆敷设接线施工作业指导书汇总二次盘柜及电缆敷设、接线施工作业指导书汇总烟台220kV栾家输变电工程二次盘柜及电缆敷设、接线安装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烟台东源送变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XX年04月批准:审核:编写:_ _ _ _年_月_日 _年_月_日 _年_月_日第 2 页 共 18 页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电缆就位电缆头制作电缆牌标识及固定芯线整理、布置芯线标识、接线备用芯、屏蔽处理质量验收第 3 页 共 18 页一、适用范围:本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二次盘柜及电缆敷设的安装工程。 二、编制依据1.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图纸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GB 50168-20XX)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验收规范(GB 50171-20XX)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标准 三、工程量1.设备安装工程量 名称 1 主控室二次屏柜 2 220kV配电装置室 3 110kV配电装置室 总计 2.电缆敷设工程量 1 2 电缆 控制电缆 电力电缆 单位 米 米 长度 24990 7172 单位 面 面 面 面 数量 55 18 6 79 第 4 页 共 18 页3 4 屏蔽双绞线 超五类屏蔽网线 总计 米 米 米 2500 500 3516

3、2 3.光缆敷设工程量 1 光缆 光缆 总计 单位 米 米 长度 9631 9631 四、主要设备、工器具 吨吊车 2.钢丝绳套 吨吊带 摇表 5.电钻 6.钢锯 7.钢丝钳 8.尖嘴钳 9.斜口钳 10.剥线钳 11.平口螺丝刀 12.垂球1辆2根 2根 1只 2台 4把 10把 10把 10把 10把 8把 2个第 5 页 共 18 页13.水平尺 14.丝攻子五、主要施工人员安排 1 现场主要管理人员:施工负责人:马晓文技术负责人: 于 东 安全负责人:于 忠 质量负责人:张伟佳 六、施工工序流程 1电缆支架的配制与安装1把 10个电缆支架的横撑及立撑应平直,无明显扭曲;连接牢固,无显著

4、变形,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不大于mm;防腐良好。电缆支架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支架的固定方式按设计要求进行,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大于5mm。 2盘、柜的安装基础型钢安装的不平度、水平度允许偏差均为1mm/M,5mm/全长,位置误差及不平整度为5mm/全长。基础型钢应有明显的可靠接地。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盘柜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 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允许误差/m、相近两盘水平偏差2mm,盘间接缝2mm。端子箱安装应牢固,封闭良好,并能防潮、防尘;安装的位置便于检查;成列安装时,应排列整齐。第 6 页 共 18 页盘、柜、台、箱的接地

5、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用裸铜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盘、柜的漆层应完整,无损伤。固定电器的支架等应刷漆。安装于同一室内且经常监视的盘、柜,其盘面颜色宜和谐一致。 3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 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比不得小于;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

6、水泥管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其内径尚不宜小于100mm。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超过3m。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伸缩节。金属电缆管连接应牢固,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倍。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 硬质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其插入深度宜为管子内径的倍。在插接面上应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时套管两端应封焊。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作接地线时,应先焊好

7、接地线;有螺纹的管接头处,应有跳线焊接,再敷设电缆。第 7 页 共 18 页敷设混凝土、陶土、石棉水泥等电缆管时,其地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电缆管应有不小于%的排水坡度。电缆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 4. 电缆敷设质量要求核对电缆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按电缆走向、型号编制电缆敷设图表。 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短电缆头数量。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 控制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 的10倍。

8、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敷设控制电缆时,在敷设前24小时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不能低于-10。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标志牌悬挂应符合下列要求:在电缆两端、电缆接头两侧、竖井弯处等地方,电缆上均应装设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始地点。电缆的固定位置应满足: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电缆进入电缆

9、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排列不应敷设在同一层支架或桥架上。第 8 页 共 18 页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敷设,一般情况上而下敷设。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杂物,验收后盖好盖板。对易受外部影响着火的电缆密集场所或可能着火蔓延的电缆回路,必须按设计要求的防火阻燃措施施工。 5. 端子排安装检查质量要求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 回路电压超过400V者,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

10、并设端子隔开或设加 强绝缘的隔板。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有与以上要求相违背情况,及时通知供货单位更换端子排。 6. 电缆接线质量要求按图施工,端子号清晰,接线正确。电缆头需用热缩头封固,封固时必须使用规格合适、长短一致的热缩管,热缩管内填充饱满、整齐的塑料带,封固后的电缆头在盘内排列要求全站统一,整齐、美观。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盘、柜内

11、部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第 9 页 共 18 页字迹清晰且不易腿色。配线应整齐、排距一致、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CT回路接地应分别引入接地端,PT回路N600应在中继屏小母线处引至专用接地端牢固焊接,且连接导线截面不小于6平方毫米。每个接线端子排接线鼻子不得反扣,且弯曲不得大于平垫直径,应用尖嘴钳弯曲以免损伤线芯。小母线屏间连接不得直通,屏间应

12、用不小于6平方毫米的铜线连接,以免后期检修或换盘困难。7. 引入盘、柜的电缆质量要求引入盘、柜内的电缆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用热缩管封固。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两点接地。 橡胶绝缘的芯线应外套绝缘管保护。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侓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8. 蓄电池组安装免维护蓄电池安装前,检查蓄电池槽

13、应无裂纹、损伤,槽盖密封良好;对透第 10 页 共 18 页明的蓄电池槽,检查极板无严重受潮和变形;槽内部件应齐全无损伤;蓄电池的正、负端柱必须极性正确,并应无变形;部件应齐全无损伤。连接条、螺栓及螺母应齐全。清除蓄电池槽表面污垢时,对用合成树脂制作的槽,应用脂肪烃、酒精擦拭,不得用芳香烃、煤油、汽油等有机溶剂擦洗。蓄电池放置的平台、基架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蓄电池安装应平稳,间距均匀;同一排、列的蓄电池槽应高低一致,排列整齐;连接条及抽头的接线应正确,接头连接部分应涂电力复合脂,螺栓应紧固。蓄电池的引出电缆的敷设,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外,尚应

14、符合下列要求:a) 宜采用塑料外护套电缆。当采用裸铠装电缆时,其室内部分应剥掉铠装。 b) 电缆的引出线应用塑料色带标明正、负极的极性。正极为赭色,负极为蓝色。 C) 电缆穿出蓄电池室的孔洞及保护管的管口处,应用耐酸材料密封。 蓄电池室内裸硬母线的安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外,尚应采取防腐措施。 a) 每个蓄电池应在其台座或槽的外表面标明编号。b) 蓄电池的初充电及首次放电,应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不得过充过放。 c) 初充电前应对蓄电池组及连接条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d) 蓄电池充电时,严禁明火,充电容量应达到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e) 充

15、、放电结束后,对透明槽的电池,应检查内部情况,极板不得有严重弯曲、变形或活性物质严重剥落。f) 蓄电池充好电后,在移交运行前,应按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使用与维护。 9. 电缆的防火与阻燃第 11 页 共 18 页防火阻燃料必须经过技术或产品鉴定;在使用时,应按设计要求和材料使用工艺提出施工措施。涂料应按一定浓度稀释,搅拌均匀,并应沿电缆长度方向进行涂刷,涂刷厚度或次数、间隔时间应符合材料使用要求。所有控制屏、保护屏、交直流屏等底部电缆贯穿孔洞,均采用耐火隔板予以封堵,耐火隔板的尺寸以稍大于孔洞外廓为宜,利用其可压缩性能将孔洞塞实,缝隙处用防火堵料封严。在封堵电缆孔洞时,封堵应严实可靠,不应有明显

16、的裂缝和可见的孔隙,孔洞较大者应加耐火衬板后再进行封堵。用耐火隔板封堵孔洞,需根据孔洞实际尺寸以及电缆数量,将板材切割成带缺口的形状,卡住电缆,然后将其固定在楼板或上,耐火板开口不要过大,以便于封堵严密。所有电缆穿墙板孔洞需封堵,除两侧用耐火板固定,中间充填密实外,还需用阻火堵料勾缝。孔洞中间的封堵填充物,一般采用耐火隔板。材料可根据壁板度切割成条形,重叠放置在孔洞中间,充填时注意层层压实,电缆贯穿处的缝隙可用碎块塞实。七、职业健康安全措施1 二次盘安装职业健康安全措施动力盘、控制盘、保护盘、端子箱等在土建条件满足安装要求时,方可进行安装。动力盘、控制盘、保护盘、端子箱在安装地点附近开箱后,应

17、立即将箱板等杂物清理干净,以免阻塞通道或钉子扎脚。控制盘、保护盘在向控保室吊运时,盘吊离地面10cm时应检查无误后再行起吊;楼上迎盘人员不得将身体探出栏杆外,迎盘人员应充足。吊装过程中,应第 12 页 共 18 页在盘柜与钢丝绳连接处垫厚毛毡,防止钢丝绳将盘柜表面喷漆刮伤. 盘撬动就位时人力应足够,指挥应统一;狭窄处应防止挤伤。盘在安装固定好以前,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特别是重心偏在一侧的盘。 动力盘、控制盘、保护盘内的各式熔断器、刀闸,凡直立布置的必须上口接电源,下口接负荷。成排盘柜留有空盘柜位置时,单个空盘留有10mm的空隙。 2. 敷设电缆职业健康安全措施运输电缆盘时,应有防止电缆盘在车上

18、滚动的措施。盘上的电缆头应固定好。卸电缆盘时严禁从车上直接推下。滚动电缆盘的地面应平整,破损的电缆盘不得滚动。电缆敷设前,电缆沟及电缆夹层内应清理干净,做到无杂物、无积水,并应有足够的照明。敷设电缆应专人指挥、统一行动,并有明确的联系信号,不得在无指挥信号时随意拉引。敷设电缆时,电缆盘应架设牢固平稳,盘边缘距地面不得小于100mm,电缆应从盘的上方引出,引出端头的铠装如有松弛则应绑紧。在开挖直埋电缆沟时,应取得有关地下管线的资料,在施工时应采取措施,加强监护。在高处敷设电缆时,应有高处作业安全措施。直接站在梯式电缆架上作业时,应核实其强度。敷设电缆时,拐弯处的施工人员应站在电缆外侧。 敷设电缆

19、时,不得在电缆上攀登或行走。 3. 高处作业安全措施第 13 页 共 18 页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属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的平台、走道、斜道等应设105cm高的防护栏杆和18cm高的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高处作业区周围的孔洞、沟道等必须设盖板、安全网或围栏。 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进行高处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每年应进行体格检查。经医生诊断患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上方的牢固可靠处。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衣袖、裤脚应扎紧,穿软底鞋。高处作业地点、各层平台、走道及脚手架上不得堆放超过

20、允许载荷的物件,施工用料应随用随吊。严禁在脚手架上使用临时物体作为补充台架。上下脚手架应走斜道或梯子,不得沿绳、脚手立杆或横杆等攀登,也不得任意攀登高层构筑物。高处作业人员应佩带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系保险绳。传递物品应用传递绳,严禁抛掷。高处作业不得坐在平台、孔洞边缘,不得骑坐在栏杆上,不得站在栏杆外工作或凭借栏杆起吊物件。高处作业时,点焊的物件不得随意移动。切割的工件、边角余料等应放置在牢靠的地方,并有防止坠落的措施。高处作业附近有带电体时,传递绳应用干燥的麻绳或尼龙绳,严禁使用金属线。登高用具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实验。施工中应尽量减少立体交叉作业。必须交叉时,施工负责人应事先组织作第 1

21、4 页 共 18 页业各方,各工序密切配合,施工场地尽量错开,以减少干扰。 二次施工结束后按三级验收制度验收并有记录、监理签证。 八、二次安装施工创施工措施立屏标准:相邻屏顶高度误差小于2mm,相邻屏面允许误差小于1mm,屏间缝隙允许误差小于2mm,屏下垫片不超过1片,立好屏后屏与屏之间,屏与槽钢之间不应看到缝隙。桥架电缆布置必须注意:下向上第1、2、3层每层的上行电缆在该层中部偏下位置按顺序捆扎在探出的角钢上,固定后上行至第四层成排进入屏底。竖井电缆布置应根据不同层桥架,电缆分排上行。将交叉点布置于电缆沟隐蔽处。电缆头与地面距离统一确定,主控楼保护屏内电缆头距离地面300mm,控制屏内电缆头

22、距离地面150mm,所用电屏、直流屏内电缆头距离地面50mm;端子箱、机构箱内电缆头距离封堵面距离50mm。因特殊原因造成对地距离无法保证时,施工人员经安质员或技术员或二次队长的同意后,可以适当调整对地距离,但必须保证在同一屏、柜、端子箱、机构箱内,所有电缆头对地距离协调一致。电缆挂牌统一制作,所有屏、端子箱、机构箱内电缆牌悬挂于电缆头位置;电缆牌与挂点距离保持80mm。屏内电缆排列以设计图纸排列顺序为准。电缆芯绑扎距离统一确定,无拐弯的直段的绑扎距离必须为10010mm。 所有的屏柜、端子箱、机构箱内接线必须平直,弯曲部分弧度一致。所有备用芯平直等高,尽量靠近屏柜、端子箱、机构箱顶部。屏柜、

23、端子箱、机构箱内端子排配线,能够清晰看到走线方向及终点的可不用号头标注,否则必须用号头标明。端子排进入屏柜、端子箱、机构箱内的配线必须两侧用号头标明。CT等悬挂式端子箱下电缆预埋管距离箱体高度统一确定为200mm。第 15 页 共 18 页重点加强对CT、PT的二次线圈接线控制:采用双侧对线方式,即对线的两侧施工人员各自携带一套对线工具,一侧对线完毕后,另一侧复核。保护人员进行回路测试,发现有错线,按照每对错线罚款十元对施工人员处理。重点加强对CT的末屏接地的检查,有末屏接地的封盖经过技术员或安质员或二次班长检查无误后,方可封盖。最后继电保护人员复核。重点加强对主变本体CT变比的控制,接线完毕

24、后,经过技术员或安质员或二次班长检查无误后,方可封盖;最后高压试验人员复核。防止二次污染措施:主控室内、所用电室内施工时,用塑料布保护墙面;屏柜、端子箱、机构箱封堵过程及防火涂料粉刷过程中,设专人负责卫生清扫工作,保证二次设备不受水泥、防火涂料等的污染;电缆层粉刷防火涂料时,电缆桥架下方铺设塑料布,防止污染地面。全所标签标注统一确定:有标签框的标注必须微机打印,标签尺寸符合标签框的大小;无标签框但需要标注的,应使用标签机统一打印。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设计图纸、厂家资料、备品备件的爱护,严防丢失及损坏;借阅及使用设计图纸、厂家资料、备品备件必须经工程部签字后,才可以使用。九、职业健康安

25、全危险源预测与防范措施: 1.危险源:触电预防措施: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时,操作人员应穿戴专用工作服、防护手套等符合专业防护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组焊场地所用的电气设备应重复接地。 2.危险源:电焊弧灼伤预防措施:焊接人员进行焊接操作时,应穿专用工作服并戴防护眼镜及手套。 3.危险源:吊车倾倒。预防措施:吊车设专人指挥,吊车腿应支撑牢固,并随时注意吊第 16 页 共 18 页车腿支撑情况,吊臂下严禁站人。 4.危险源:朝天钉预防措施: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注意力集中,设备装箱板应及时转移至木材堆放区,并拆除装箱板上的朝天钉。 5.危险源:钩刀伤人进行电缆剥皮的时候,应将持钩刀的手放在后面,将固定电缆

26、的手放在前面。 十、 施工环境管理 1 噪声防治 11 防治标准根据施工现场所处地域,施工现场背景噪声执行城区4类标准,即昼间70Db,夜间55dB。施工中电焊机的噪声不得超过昼间70db,夜间55db。吊车噪声不得超过昼间65Db,夜间55dB。 12 控制措施121项目部在技术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使用噪声排放量小的设备。122项目部安排机械施工时,应考虑机械噪声影响,避免昼、夜机械施工噪声超出防治标准。123施工机械噪声较大的工作项目应尽量安排在白天。 124放置在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应尽量远离施工场地边界。125项目部应按机械设备的保养规程,安排专人定期加强设备的润滑、紧固、调

27、整保养和维修,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26于设备工作异常产生噪声的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查明原因,安排维修,排除故障后方可投入使用。第 17 页 共 18 页2 固体废弃物控制21 施工产生固体废弃物分类211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如包装带、包装箱导线盘、地线盘、包装箱、导线皮、钢筋头、电焊条头、废钢管等。 212不可回收的的废弃物;如:施工渣土 213危险固体废物;如:干电池等 22 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221固体废弃物处理前应首先考虑能否作为二次资源加以利用。222固体废弃物应按要求分类存放和标识。不可将废弃物随意乱扔、堆放、混放。223施工现场应遵循“随做随清、谁做谁清、工完料尽现场清”的原则,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方法进行施工,防止不合格品的出现,保证“清洁生产”。 224对于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施工现场应指定区域存放,建立相应的垃圾存放地点,并加以封闭。指定人员负责将废弃物运输到场内,并加以醒目的标识。运输过程中应保证不撒散,不混放,不泄露。一旦发现运输中泄露或散撒的现象必须清理。225各施工队产生的废弃物各施工队负责其分类放置,储存场所应有防雨、防漏、防飞扬、防火等措施。226严禁焚烧塑料、橡胶、含油棉纱等物品,以免产生有毒气体,污染大气。第 18 页 共 18 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