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3.11KB ,
资源ID:42804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2804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格式V10讲解.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格式V10讲解.docx

1、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格式V10讲解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格式(V1.0)1. 文件名国家级站单站文件名: Z_SURF_I_IIiii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CCx.txt国家级站多站打包文件名: Z_SURF_C_CCCC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txt区域级站单站文件名: Z_SURF_I_IIiii-REG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CCx.txt区域级站多站打包文件名: Z_SURF_C_CCCC-REG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txt在文件名中:Z: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国内交换的资料

2、;SURF:固定代码,表示地面观测;I:固定代码,指示其后字段代码为测站区站号;C:固定代码,指示其后字段代码为编报中心代码;IIiii:测站区站号;CCCC: 编报中心代码;REG:区域站资料标志,固定代码。区域站资料标志为可选标志,如果文件名包含此标志,则表示文件内容为区域级测站观测资料;如果文件名未包含此标志,则表示文件内容为国家级测站(包括基准站、基本站、一般站)观测资料;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传输方式调整暂不涉及区域站。yyyyMMddhhmmss:文件生成时间“年月日时分秒”(UTC,国际时);O: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观测类资料;AWS: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自动气象站地面气象要

3、素资料;FTM:固定代码,表示定时观测资料;CCx:数据更正标识,可选标志,对于某测站(由IIiii指示)已发观测数据进行更正时,文件名中必须包含资料更正标识字段。CCx中:CC为固定代码;x取值为AX,x=A时,表示对该站某次观测的第一次更正,x=B时,表示对该站某次观测的第二次更正,依次类推,直至x=X。txt: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文本文件。 说明:IIiii与R字段间的分隔符为减号“-”,其它字段间的分隔符为下划线“_”。2. 文件内容该文件共分为13段。具体如下:(1)测站基本信息(57 Byte);(2)气压数据(46 Byte);(3)气温和湿度数据(64 Byte);(4)累计降

4、水和蒸发数据(41 Byte);(5)风观测数据(68 Byte);(6)地温数据(97 Byte);(7)自动观测能见度数据(25 Byte);(8)人工观测能见度、云、天气现象(67 Byte);(9)其它重要天气(39 Byte);(10)小时内每分钟降水量(123 Byte);(11)人工观测连续天气现象(不定长);(12)数据质量控制码(3行,每行158 Byte);(13)文件结束符。详细数据项及排序如下:段序要素名单位长度Byte说明1 测站基本信息段1.1 区站号55位数字或第1位为字母,第2-5位为数字1.2 观测时间14年月日时分秒(国际时,yyyyMMddhhmmss),

5、其中:秒固定为“00”,为正点观测资料时,分记录为“00”1.3 纬度6按度分秒记录,均为2位,高位不足补“0”,台站纬度未精确到秒时,秒固定记录“00”1.4 经度7按度分秒记录,度为3位,分秒为2位,高位不足补“0”,台站经度未精确到秒时,秒固定记录“00”1.5 观测场拔海高度0.1m5保留一位小数,扩大10倍记录,高位不足补“0”,若低于海平面,首位存入“-”1.6 气压传感器拔海高度0.1m5保留一位小数,扩大10倍记录,高位不足补“0”,无气压传感器时,录入“/” ,若低于海平面,首位存入“-”1.7 观测方式1当器测项目为人工观测时存入1,器测项目为自动站观测时存入41.8 质量

6、控制标识3依次标识台站级、省级、国家级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的情况。“1”为软件自动作过质量控制,“0”为由人机交互进一步作过质量控制,“9”为没有进行任何质量控制1.9 文件更正标识3为非更正数据时,固定编“000”;为测站更正数据时,编码规则同文件名中的CCx2 气压数据段标识符:PP2.1 本站气压0.1hPa5当前时刻的本站气压值2.2 海平面气压0.1hPa5当前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值2.3 3小时变压0.1hPa4正点本站气压与前3小时本站气压之差,非正点时记为缺测2.4 24小时变压0.1hPa4正点本站气压与前24小时本站气压之差,非正点时记为缺测2.5 最高本站气压0.1hPa5

7、每1小时内的最高本站气压值2.6 最高本站气压出现时间 4每1小时内最高本站气压出现时间,时分各两位,下同2.7 最低本站气压0.1hPa5每1小时内的最低本站气压值2.8 最低本站气压出现时间4每1小时内最低本站气压出现时间3 温度和湿度数据段标识符:TH3.1 气温0.14当前时刻的空气温度3.2 最高气温0.14每1小时内的最高气温3.3 最高气温出现时间4每1小时内最高气温出现时间3.4 最低气温0.14每1小时内的最低气温3.5 最低气温出现时间4每1小时内最低气温出现时间3.6 24小时变温0.14正点气温与前24小时气温之差,非正点时记为缺测,在业务软件中自动计算求得,非正点时记

8、为缺测3.7 过去24小时最高气温0.14软件自动统计求得,在18、00时,为编报1SnTxTxTx组,非正点时记为缺测3.8 过去24小时最低气温0.14软件自动统计求得,00、06时,为编报2SnTnTnTn组,非正点时记为缺测3.9 露点温度0.14当前时刻的露点温度值3.10 相对湿度1%3当前时刻的相对湿度3.11 最小相对湿度1%3每1小时内的最小相对湿度值3.12 最小相对湿度出现时间4每1小时内最小相对湿度出现时间3.13 水汽压0.1hPa3当前时刻的水汽压值4 累计降水和蒸发量数据段标识符:RE4.1 小时降水量0.1mm4每1小时内的降水量累计量4.2 过去3小时降水量0

9、.1mm5软件从小时降水量自动统计,自动站缺测时,为雨量筒人工观测降水量。非正点时记为缺测4.3 过去6小时降水量0.1mm5软件从小时降水量自动统计,自动站缺测时,为雨量筒人工观测降水量。非正点时记为缺测4.4 过去12小时降水量0.1mm5软件从小时降水量自动统计,自动站缺测时,为雨量筒人工观测降水量,非正点时记为缺测4.5 24小时降水量0.1mm5软件从小时降水量自动统计,自动站缺测时,为雨量筒人工观测降水量,非正点时记为缺测4.6 人工加密观测降水量描述时间周期2任意时段累积降水量,人工设置,满足应急加密观测需要。无加密观测降水量时,记为缺测4.7 人工加密观测降水量0.1mm5在4

10、.6中指定累积时段的降水量。无此内容时,记为缺测4.8 小时蒸发量0.1mm4每1小时内的蒸发累计量5 风观测数据段标识符:WI5.1 2分钟风向13当前时刻的2分钟平均风向5.2 2分钟平均风速0.1m/s3当前时刻的2分钟平均风速5.3 10分钟风向13当前时刻的10分钟平均风向5.4 10分钟平均风速0.1m/s3当前时刻的10分钟平均风速5.5 最大风速的风向13每1小时内10分钟最大风速的风向5.6 最大风速0.1m/s3每1小时内10分钟最大风速5.7 最大风速出现时间4每1小时内10分钟最大风速出现时间,时分各两位,下同5.8 瞬时风向13当前时刻的瞬时风向5.9 瞬时风速0.1

11、m/s3当前时刻的瞬时风速5.10 极大风速的风向13每1小时内的极大风速的风向5.11 极大风速0.1m/s3每1小时内的极大风速5.12 极大风速出现时间4每1小时内极大风速出现时间5.13 过去6小时极大风速0.1m/s3由软件自动从自动站数据中挑取或人工输入,在18、00、06、12时,为编报911fxfx组,非正点时记为缺测5.14 过去6小时极大风向13由软件自动从自动站数据中挑取或人工输入,在18、00、06、12时,为编报915dd组,非正点时记为缺测5.15 过去12小时极大风速0.1m/s3由软件自动从自动站数据中挑取,非正点时记为缺测5.16 过去12小时极大风向13由软

12、件自动从自动站数据中挑取,非正点时记为缺测6 地温数据段标识符:DT6.1 地表温度0.14当前时刻的地面温度值6.2 地表最高温度0.14每1小时内的地面最高温度6.3 地表最高出现时间4每1小时内地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6.4 地面表最低温度0.14每1小时内的地面最低温度6.5 地表最低出现时间4每1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出现时间6.6 过去12小时最低地面温度0.14在业务软件中自动计算求得,00时为编报3SnTgTgTg组,非正点时记为缺测6.7 5厘米地温0.14当前时刻的5厘米地温值6.8 10厘米地温0.14当前时刻的10厘米地温值6.9 15厘米地温0.14当前时刻的15厘米地温值6

13、.10 20厘米地温0.14当前时刻的20厘米地温值6.11 40厘米地温0.14当前时刻的40厘米地温值6.12 80厘米地温0.14当前时刻的80厘米地温值6.13 160厘米地温0.14当前时刻的160厘米地温值6.14 320厘米地温0.14当前时刻的320厘米地温值6.15 草面温度0.14当前时刻的草面温度值6.16 草面最高温度0.14每1小时内的草面最高温度6.17 草面最高出现时间4每1小时内草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6.18 草面最低温度 0.14每1小时内的草面最低温度6.19 草面最低出现时间4每1小时内草面最低温度出现时间7 自动观测能见度数据段标识符:VV7.1 1分钟平

14、均水平能见度1m5当前时刻的1分钟平均水平能见度7.2 10分钟平均水平能见度1m5当前时刻的10分钟平均水平能见度7.3 最小能见度1m5每1小时内的最小能见度7.4 最小能见度出现时间 4每1小时内的最小能见度出现时间8 人工观测能见度、云、天数据段标识符:CW8.1 能见度0.1km4正点的能见度,由人工输入8.2 总云量1成3正点的总云量,由人工输入8.3 低云量1成3正点的低云量,由人工输入8.4 编报云量1成3正点的低云状或中云状云量,由人工输入,为编报Nh8.5 云高1m5正点的低(中)云状云高,由人工输入,为编报iRiXhVV中的h;当无Nh的云时,若无云高值,均写入25008

15、.6 云状24由人工输入,最多8种云,按简码编8.7 云状编码(云码)3按GD-01规定形成的云状编码(CLCMCH),由人工输入云状,软件自动形成编码8.8 现在天气现象编码2按GD-01规定形成的现在天气现象编码(ww),由人工输入,不能自动观测或人工输入时,固定编“/”8.9 过去天气描述时间周期2对于天气报时次为06;补充天气报时次为03;加密天气报的00时为12,其他加密天气报时次为06;非发天气(加密)报时次,固定编“/”8.10 过去天气(1)1按GD-01规定形成的过去天气编码(W1),由人工输入,不能自动观测或人工输入时,固定编“/”8.11 过去天气(2)1按GD-01规定

16、形成的过去天气编码(W2),由人工输入,不能自动观测或人工输入时,固定编“/”8.12 地面状态206时人工观测值,由人工输入,其他时次固定编“/”9 其它重要天气数据段标识符:SP9.1 积雪深度0.1cm400时或应急加密观测时次观测值,由人工输入,00时为编报925SS组,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9.2 雪压0.1g/cm2300时或应急加密观测时次观测值,由人工输入,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9.3 冻土深度第1栏上限值1cm300时人工观测或应急加密观测时次观测值,由人工输入,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9.4 冻土深度第1栏下限值1cm300时人工观测或应急加密观测时次观测值

17、,由人工输入,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9.5 冻土深度第2栏上限值1cm300时人工观测或应急加密观测时次观测值,由人工输入,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9.6 冻土深度第2栏下限值1cm300时人工观测或应急加密观测时次观测值,由人工输入,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9.7 龙卷、尘卷风距测站距离编码1按GD-01规定输入的Mw码,在18、00、06、12时加密天气报中,人工输入,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9.8 龙卷、尘卷风距测站方位编码1按GD-01规定输入的Da码,在18、00、06、12时,人工输入,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9.9 电线积冰(雨凇)直径1mm3按GD-01规

18、定在18、00、06、12时,人工输入,为编报934RR组,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9.10 最大冰雹直径1mm3按GD-01规定在18、00、06、12时,人工输入,为编报939nn组,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10.小时内每分钟降水量数据0.1mm120段标识符:MR。每分钟两位11.人工观测连续天气现象不定段标识符:MW。不能自动观测或人工输入时,固定编“/,.”12.数据质量控制码段标识符:QC12.1 台站级158各占1行。对应210段的各数据项.每行行首加记录分级标识符(Q1:台站级;Q2:省级;Q3:国家级),标识码与质量控制码之间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12.2 省级15812

19、.3 国家级15813.文件结束符4NNNN有关存储说明如下:(1) 除人工观测连续天气现象外,其它数据项均为定长。(2) 第211段,每段的段标识或分级标识位于该段观测数据的行首,与观测数据之间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第12段的段标识符占1行。(3) 除数据质量控制码段中的台站级、省级和国家级质量控制码各为1行外,其他各段中,数据项之间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数据质量控制码段的国家级码后面加上“=”,表示单站数据结束,其他段尾用回车换行“”结束,表示各为1行;文件结尾处加“NNNN”,表示全部记录结束。(4) 在各段中,某时次不需要观测或编码的项目或要素缺测,相应记录或编码用相应位长的“/”填充。(

20、5) 云状位数不足时,高位用“-”补足。风向为方位时,按照方位对应的中心角度记录,静风时,固定记为PPC。其他要素位数不足时,高位补“0”。(6) 各要素的最大(小)值是指前1小时正点至当前时刻内出现的最大(小)值。(7) 对于可能出现负值的要素,给出了基值的概念,基值即为大于该要素可能出现最大值的相对最小值,以此来表示要素的正、负号。(8) 小时内逐分钟降水量共120Byte,每分钟2Byte,即12位为第1分钟的记录,34位为第2分钟的记录,如此类推,119120位为第60分钟的记录;每分钟内无降水时存入“00”,微量存入“,”,降水量10.0mm时,一律存入99,缺测存入“/”。(9)

21、没有出现积雪时,积雪深度存入“0000”,仅微量积雪,积雪深度存入“,”。雪深5cm无雪压,雪压一律补“000”,雪深5cm无雪压,雪压按缺测处理,存入“/”。(10) 冻土深度为微量者,上下限分别录入“,”。当地表略有融化,土壤下面仍有冻结时,上限为“,”,下限可以有数值。(11) 龙卷(尘卷风)、电线积冰和冰雹等没有出现时,相关数据组均用规定位长的“/”写入。(12) 人工观测连续天气现象按A文件格式规定存入当日20时(北京时)至当前时刻的全部天气现象。在每小时正点由人工输入,逐时追加,当需要记录起止的天气现象在小时正点没有终止时,记录至该时整时整分。以“.”表示结束。因缺测无记录时,存入

22、“/,.”。(13) 数据质量控制码对应210段的各数据项,每个数据项对应1位的数据质量控制码,段间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为此,数据质量控制码共10组,第1组为分级标识(Q1:台站级、Q2:省级、Q3:国家级),第210组的字节分别为8、13、8、16、19、4、12、10、60Byte,另加9位分隔符,共161Byte。质量控制码的定义如下表:质量控制码描述0数据正确,未作过修改1数据可疑,未作过修改2数据错误,未作过修改3数据缺测,未作过修改4数据有订正值5原数据可疑,对数据进行过修改6原数据错误,对数据进行过修改8 原数据缺测,对数据进行过修改9未作数据质量控制3. 数据记录单位和特殊说明

23、直接编码的要素按GD-01或GD-05规定执行;其他要素遵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存储各要素值不含小数点,具体规定如下表:要素名记录单位存储规定气压0.1hPa原值扩大10倍变压0.1hPa定义基值为1000,以基值减原值扩大10倍存入温度、变温0.1定义基值为1000,以基值减原值扩大10倍存入相对湿度1%原值水汽压0.1hPa原值扩大10倍露点温度0.1定义基值为1000,以基值减原值扩大10倍存入降水量0.1mm原值扩大10倍。微量降水时,存入相应位数的“,”风向1原值风速0.1m/s原值扩大10倍蒸发量0.1mm原值扩大10倍自动观测能见度1m原值人工观测能见度0.1km原值扩大10倍

24、云量1成0表示微量或无云(根据有无记录云状判断),10-表示云满布全天,但有云隙云高1m原值,为0时表示无低(中)云状云积雪深度0.1cm原值扩大10倍雪压0.1g/cm2原值扩大10倍冻土深度1cm原值地面状态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编码电线积冰直径1mm原值冰雹直径1mm原值4. 天气报与数据文件的关系天气报中各组与上传文件要素的反演关系如下表:天气报或加密天气报对应上传文件中的数据编报时次报文组要素所在段序号IIiii11.1全部iRiXhVViR由6RRR1或6RRR2组确定全部iX由7wwW1W2组确定h88.5VV88.1NddffN88.2全部dd55.1ff55.21snTTTsn

25、TTT33.1全部2snTdTdTdsnTdTdTd33.9全部3P0P0P0P0P0P0P0P022.1全部4PPPPPPPP22.2按GD-01的规定编5apppappp22.3全部6RRR1RRR44.300、06、12、186RRR2RRR44.4007wwW1W2ww88.8全部W188.10W288.118NhCLCMCHNh88.4全部CLCMCH88.7333固定编码全部0P24P24T24T24P24P2422.4全部T24T2433.61snTXTXTXsnTXTXTX33.700、12、182snTnTnTnsnTnTnTn33.800、06、123snTgTgTgsnTgTgTg66.6007R24R24R24R24R24R24R24R2444.500、21911fxfxfxfx55.13按GD-01的规定编915dddd55.14919MWDaMW99.4Da99.5925SSSS99.1934RRRR99.6939nnnn99.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