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422.88KB ,
资源ID:42782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2782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北省巴东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北省巴东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

1、湖北省巴东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巴东一中高二年级2018年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并做在选择题答题卡上。1.西周时期中国人形成了亲戚观念。父母,祖父母,叔伯、婶婶,姑姑是血缘关系中最近的亲人;外祖父母,舅舅、舅妈,姨妈是血缘关系第二重要的亲人。材料反映A. 宗法制影响了亲戚观念 B. 西周亲戚体系较为庞大C. 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D. 宗族凝聚力在逐渐加强【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最近的亲人、第二重要的亲人”等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近远疏划分的,也

2、就说明了宗法制、宗法观念影响了亲戚观念,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周亲戚观念的形成而非亲戚体系较为庞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未涉及男尊女卑和宗族凝聚力的问题,所以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渐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A. 属于地方自治机关B. 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免C. 属于社会经济组织D. 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答案】D【解析】“婚丧祭祀”等属于宗法,而“赋役征派,狱讼治安”等又属于行政职能,所以秦汉“乡里”既履行宗法又履行行

3、政职能,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秦汉是中央集权制度,“乡里”并非自治机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秦汉“乡里”属于社会政治组织,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3.唐太宗曾命人将各地刺史姓名写于屏风之上,坐卧恒看,得其事迹,必书于名下,以备赏罚黜陟。并下令,县令人选由五品以上官员举荐,太守人选则由他亲自定夺。这表明唐太宗A. 注重提高地方官员的素质B. 重视州县官员的选任及作用C. 加大选派京官外任地方的力度D. 收归人事权强化君主权力【答案】B【解析】材料“将各地刺史姓名写于屏风之上得其事迹,必书于名下,以备赏罚黜陟”“县令人选由五品以

4、上官员举荐,太守人选则由他亲自定夺”反映出唐太宗比较重视对地方官员的选任,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提高地方官员的素质,故A项排除;材料“县令人选由五品以上官员举荐,太守人选则由他亲自定夺”无法体现出C项;材料“县令人选由五品以上官员举荐”说明D项错误。点睛:“将各地刺史姓名写于屏风之上得其事迹,必书于名下,以备赏罚黜陟”“县令人选由五品以上官员举荐,太守人选则由他亲自定夺”是解题的关键。4.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A. 引发了

5、贫富之间的对立B. 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C. 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D. 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答案】C【解析】材料“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有利于实现雅典公民内部的平等,使人人都可以参政议政,材料“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有利于发挥富人的作用,减轻贫民负担,据此可知,雅典的这些举措有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故C项正确;A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题干涉及的是雅典民主选举,并没有体现文化事业不发达,排除B;雅典民主选举体现了相对平等而非绝对平等,排除D。故选C。5.某学者评价美国宪法:“1787年制宪

6、会议所制定的崇高根本法仍然是美国的宪法,但它有名无实。宪法的形式是一个经过精心调整的、理想的平衡政体,但现今美国政府的实际结构不过是国会至高无上的一种体制。随着行政首脑的活跃,行政权力又进行了无节制的扩张,而成为替代靠群众会议来治理国家的万能政府。”作者意在说明美国宪法实施过程中A. 充分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B. 个人民主权利得到宪法的保障C. 行政权逐渐控制了立法权D. 蕴含的共和精神受到一定破坏【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787年宪法有名无实”、“现今美国政府的实际结构不过是国会至高无上的一种体制”及“行政权力又进行了无节制的扩张”等内容可知随着行政权力的扩张,权力平衡状态被打破,

7、美国宪法实施过程中蕴含的共和精神受到一定破坏,D选项正确。A选项与材料说法矛盾,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个人权利问题,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现今美国政府的实际结构不过是国会至高无上的一种体制。”可知虽然美国行政权力扩张,但并未足以控制立法权,C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6.李侃编写的中国近代史称:“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步代大大加快,俄、英等国争先恐后地掠夺在华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这实际上反映了A. 日本是瓜分中国狂潮中的急先锋B. 马关条约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C. 列强在掠夺中国过程中相互勾结D. 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B【解析】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

8、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加剧。故答案为B项。A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7.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是一条政治的分界线,此后,帝王、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社会政治文化心理和时代意识。”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A. 铲除了封建帝制存在的社会基础B. 彻底消除了人们心中的封建意识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 使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得以贯彻【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帝王、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可以看出辛亥革命之后君主专制在人民心中已经

9、成为公敌,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在“彻底”二字,这与后来各种复辟不符;C选项错误,这一思想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没有产生直接的作用;D选项错误,这与史实不符。8.如下图所示,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国宝文物经历了两次大规模迁移:第一次是从北平迁移到上海;第二次是从上海由三路转运到西南、西北地区。导致国宝文物大规模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B. 抗日战争的影响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需要D. 三大战役的进行【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的时间信息和文物迁移路线可以得出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受抗战形式的影响,而进行的大规模迁移,B符合题意;A是在20世纪20年代

10、,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C是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也是在20世纪20年代,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D是解放战争时期,发生与20世纪40年代,与题干不符。9.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A.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C.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D.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同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

11、了各种设想,但并未指明实现理想的正确道路,并未看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材料指出了欧文等人理论的缺陷,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向科学转变的必要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题干中涉及的是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向科学转变的必要性,并未提到社会主义的实践问题;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并未涉及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要性问题。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可知其并未反映出工人运动从自发向自觉发展的必要性。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0.一位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成员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

12、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老百姓负责。”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有关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中国共产党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答案】D【解析】材料中论述的是农村基层事务,村官性质的改变主要是实行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故D正确;A、B和C均不是涉及农村基层制度。排除。11.周恩来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丟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面对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13、”。这表明A. 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B. 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的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D. “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答案】C【解析】材料前半部分周恩来总理强调了中国外交保持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后半部分周总理阐明了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和原则,在这次亚非会议上中国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胜利,说明了这一政策的实用性,故C项正确;中苏结盟时期中国也不是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故A项错误;与苏联结盟是保卫新中国政权,不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故B项错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

14、原则仍然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故D项错误。12.下表所示内容对二战后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是A. 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B. 促进“万隆精神”的形成C. 导致西欧国家的普遍衰落D. 冲击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20世纪六十年代新独立的非洲国家数量较多,它们成为不结盟运动的重要参与者,标志着广大亚非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成为美苏两极之外的重要国际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的世界经济秩序至今尚未形成;B选项错误,“万隆精神”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形成,与20世纪60年

15、代不结盟运动无关;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后欧洲经济的逐渐复兴发展,政治的联合趋势也不断加强,亚非民族国家的独立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并未导致欧洲国家的普遍衰落。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从图表中提取出20世纪60年代大量非洲国家独立并成为不结盟运动的重要参与力量的信息,结合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相关所学可知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冲击了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然后联系万隆会议、二战后欧洲的复兴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等所学内容分析选项内容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3.乾隆年间,一份由云南布政使司颁发的开荒执照上写着:“滇省山多田少,水陆可耕之地俱经垦开无余,嗣后山头地角,水滨

16、河尾,俱着听民耕种。沙立目(一家)开垦干地八亩。”此材料反映出A. 当时政府重视本业,鼓励开垦荒地B. 由于长期开发,西南地区耕地减少C. 边疆地区农业经济发达,超过内地D. 乾隆时期西南地区已得到充分开发【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嗣后山头地角,水滨河尾,俱着听民耕种。”可知政府允许民众开垦山地进行耕种,这体现了当时政府重视本业,鼓励开垦荒地,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滇省山多田少,水陆可耕之地俱经垦开无余”可知云南省山地较多,可耕之地较少并且大多已经被开垦利用,没有提到因为长期的开发使得西南地区耕地减少,并且在政府允许对山地开垦后,西南地区耕地面积将会增加;C选项错误,材

17、料中并未提到内地农业的发展情况,不能比较得出边疆地区农业经济发达,超过内地;D选项错误,题干中只是反映云南积极发展农业,增加耕地数量,并不能说明乾隆时期西南地区已得到充分开发。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点睛】分析材料“滇省山多田少,水陆可耕之地俱经垦开无余,嗣后山头地角,水滨河尾,俱着听民耕种”可知云南省山地多,耕地少,无论旱地还是水田都已经被开垦种植,因此政府允许以后无论是山头地角,还是水滨河尾,都让百姓耕种。结合选项内容可知政府重视发展农业,鼓励开垦荒地,依据材料无法得出长期开发导致耕地减少,边疆地区农业发展超过内地及乾隆时期西南地区已得到充分开发的内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4.元朝王桢的农

18、书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书中最有特色也最有价值的是占全书45的农器图谱部分,收录农业和手工业工具100多种,绘下图幅。下列各项中反映元朝新技术成就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与设问要求不符,排除A。曲辕犁、筒车是唐朝时发明,与设问要求不符,排除BC。木棉纺车是元代黄道婆发明的,故选D。15.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是A. 官营手工业渐衰落B. 经济重心逐步南移C. 商品经济较快发展D. 自然经济趋于解体【答案】C【解析】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且官营手工业逐渐衰

19、落与唐宋时期史实不符故A 选项错误;材料和图表中并没有体现出地理方位信息,故B选项错误;从图表中不难看出,国家收入中钱的数量逐年上升,而谷物和布帛逐渐降低,从侧面反映出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故C选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与题意不符,故D选项错误。16.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对以下图文中白银流向和世界贸易地位解释正确的是A. 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美洲从欧洲购买工业用品B.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传统商品具有强大吸引力C. 英国占据了世界贸易支配地位,将欧洲贸易扩展到全世界D. 中国和印度沦

20、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成为白银主要的流入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和图片信息可以判断出欧洲运入中国白银数量呈现相对增长态势,说明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传统商品具有强大吸引力,故B项正确,A项错误;“中国在整个世界贸易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说明C项错误;材料“14001800年”说明D项错误。17.如图中箭头所指的阴影部分为历史上先后形成的贸易中心区。造成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 丝绸之路的演变B. 新航路的开辟C. 工业革命的影响D. 全球化的推进【答案】B【解析】丝绸之路是以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

21、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并无图中阴影地区,故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使意大利城邦失去了对东方贸易的垄断,欧洲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伊利比亚半岛上。19世纪,法、英、荷三国开始活跃,主导了大西洋的经济活动,故B项正确;工业革命发生在贸易中心转移之后,故C项错误;全球化此时尚未真正形成潮流,且全球化的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故D项错误。18. 1545年,西班牙勘探者在墨西哥波托西附近发现了巨大的银矿矿脉,对此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到17世纪这些白银的主要流向不可能的是A. 国内供养军队,参与世界殖民扩张B. 流向亚洲市场,以交换丝绸和瓷器C. 投资英国伦敦,分享机器工厂利润D. 流向欧洲市场,加速社会阶层分化【答案】

2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西班牙侵略者利用美洲的白银作为资本,参与世界殖民扩张,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白银来到亚洲换取当地奢侈品,供国内上层消费,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国使用机器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此时不可能参与工厂投资,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白银流入欧洲,引起欧洲价格革命,导致社会阶层分化,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殖民扩张影响19. 一种观点将英国工业革命归因于市场的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

23、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上述论证过程能够说明A. 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B. 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C. 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因素促成D. 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的信息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因素促成,故项正确;说法不服历史史实;B错误;D中没体现。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原因20.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在收购了卡

24、内基的钢铁公司后,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它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此后并购浪潮席卷了美国,每年大约有3000家中小公司消失,大企业控制了大部分市场。材料所反映的现象A. 推动工厂制度的基本形成B. 悖离了自由资本主义思潮C. 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 有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生产大工厂制度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形成;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企业兼并和行业垄断的出现是自由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并非悖离了自由资本主义思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垄断组织通过优胜劣汰实现优化组合,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25、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1.晚清官员卞宝第认为,“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等良田于硗确(把良田当成用于种茶的山地),置耕织为缓图。”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洋商收购茶叶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变化B. 外商操纵市场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C. 西方对华经济侵略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 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基本瓦解【答案】A【解析】【详解】分析材料“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等

26、良田于硗确(把良田当成用于种茶的山地),置耕织为缓图。”等内容可知由于洋商对茶叶的需求,使得武夷地区的民众广泛种茶,以致于人们将良田改成种茶的山地,把耕种、织布等活动延期推迟,这反映了洋商收购茶叶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中表现的是农民趋利将耕地改为茶山,推迟耕织活动,并未表现出外商操纵市场使中国蒙受巨大经济损失;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对华经济侵略开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D选项错误,材料中只是体现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结构的变化,小农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但并不能体现当时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广大内地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要地

27、位。故正确答案A选项。22.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成荫”应指()A. 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B.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D. 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答案】B【解析】“柳成荫”应该是“无心”而做的,也就是选择洋务运动时期倡导者主观想到而达到的结果。具体来说,洋务派当时出于维护清朝统治而采取的洋务运动这一举措,而维护清朝统治就要解决当时面临的内忧外患,据此来判断,CD是洋务运动期待达到的目标,A并没有达到,故排除ACD;民族资本主义因为洋务运动而产生和发展,其发展会对清政府的统治产生威胁,所以这是洋务运动最初所没有想到的,故选B。23

28、.下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发行的广告量,据此推断A. 传统的生活物资被洋货取代B. 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较上海高C. 重庆广告业比上海更加发达D. 重庆地区民族工业发展弱于上海【答案】D【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上海的申报洋货商品的广告量明显多于重庆的商务日报,这说明重庆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弱于上海,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无法从广告的数量来进行判断;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看出西化程度;C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表现。点睛:本题题中给出了表格,要从表格中读取有效的信息。解答表格性的问题关键点有三:一是表格的名称或者标题;二是表格中的横纵项目栏,这是解决表格问题的最重要的突破口;三是表

29、格中涉及的内容,这要与所学知识来结合,分析出主要考点,进一步解答。24.下表是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种经济类型比重变化情况,对此解读准确是比重(%)年份合计国家所有制工业集体所有制工业公私合营工业私营工业个体工业1949100.026.20.51.648.723.01950100.032.70.82.138.126.31951100.034.51.33.038.422.81952100.041.53.34.030.620.6A. 体现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趋势B. 多种所有制都在快速地发展C. 三大改造改变了公私经济成分对比D. 我国轻重工业的比重发生巨大变化【答案】A【解析】1949年到19

30、52年属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而材料中公有制的比重在迅速增加更能证明材料体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趋势,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公有制在快速地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1949年到1952年三大改造尚未开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未涉及到轻重工业比重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回答表格型问题的关键有三点,一是要注意表头,了解表格所涉及到的内容,以便结合具体的知识点,二是注意表格的横纵向,了解表格主要展示的项目,三是要注意对比分析数据以及其余内容的变化。第卷非选择题二、材料题:本大题共4小题,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将“黄金时代”定

31、义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悖经济常识。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遇到机遇,经济突然发展。而后又没有惯性,戛然而止,这都是不可能。晚清新政时期已经制订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民国政府建立后,依照西方国家的模式,经济法制建设也有了很大进展,形成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机制;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国家无暇东顾,更主要的是资产阶级的自身努力,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结合,使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较快发展的“黄全时代”。1918年大战结束后,欧洲国家还有一个经济恢复时期,还是无暇东顾。大约到1922年才明显表现出“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但已具规模的民族资本在竞争中仍很活跃。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二 1918-1922年的5年中,民营资本企业的投资最为活跃。其间工矿业新设的1万元以上企业805家,投资总额达257亿元,为1858-1911年工矿业投资总额的126倍;银行业新设资本5万元以上约企业149家。投资总额达89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