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49.41KB ,
资源ID:42657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2657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书信序言说理散文.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书信序言说理散文.docx

1、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书信序言说理散文书信序言说理散文类(一)书信【典型例题】(2009年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5题。 雪琴与沅弟嫌隙已深,难遽期其水乳。沅弟所批雪信稿,有是处,亦有未当处。弟谓雪声色俱厉。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雪之厉,雪不自知;沅之声色,恐亦未始不厉,特不自知耳。曾记咸丰七年冬,余咎骆文耆待我之薄,温甫则曰:“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又记十一年春,树堂深咎张伴山简傲不敬,余则谓树堂面色亦拒人于千里之外。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之厉,得无似余与树堂之不自觉乎?余家目下鼎盛之际,余忝窃将相,沅所统近二万人,季所统四五千人,近

2、世似此者曾有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拜君恩,近世似弟者曾有几人?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霍氏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峻概之,吴主概之。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 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将“清”字改为“廉”字,“滇”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 尤为明浅,确有可下手之处。沅弟昔年于银钱取与之际不甚斟酌,朋辈之讥议菲薄,其根实在于此。以后宜不妄取分毫,不寄季艮回家,不多赠亲族,此“廉”字工

3、夫也。“谦”字存诸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沅弟一次添招六千人,季弟并未禀明,径招三个人,此在他统领所断做不到者,在弟尚能集事,亦算顺手。而弟等每次来信索取帐棚子药等件,常多讥讽之词、不平之语,在兄处书函如此,则与别处书函更可知矣。沅弟之仆从随员,颇有气焰,面色言语,与人酬按时,吾未及见,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至今饮憾!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此“谦”字工夫也。每日临睡之时,默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更竭诚以图之,此“劳”字工夫也。余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故将“劳” “谦”“廉”三字时时自惕,亦愿两贤弟用之以自惕,且

4、即以自概耳。 (选自曾国藩家书,有改动) 注骆文耆:清末重臣骆秉章。霍氏:汉代大将军霍光一族。吴主:三国时吴国君主孙亮。申夫:曾国藩的慕僚。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难遽期其水乳 遽:立刻,马上 B余忝窃将相 窃:谦词,私自,私下 C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 渠:第三人称“他”D时时自惕 惕:勉励【解析】 惕:警惕,谨慎小心。【答案】 D3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体现曾国藩“修身自惕”的一项是( ) 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 余则谓树堂面色亦拒人于千里之外。 吾家亦盈时矣。 吾与诸弟当设法自概之。 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 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 A B

5、C D【解析】 说明自知之难的现象,是作者举他人不自知的例子,是教导他弟弟的话。【答案】 C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雪琴和沅弟之间出现了很深的嫌隙,原因在于他们的声音和脸色表现拒人千里之外,而自己却一点也感觉不到。作者现身说法,给他们讲清了这个道理。 B虽然曾家正处鼎盛之际,但作者居安思危,他借管子的话把 “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的规律告诉子弟,表示与他们一起以“廉、谦、劳”持家。 C沅弟花钱随意,大手大脚;季弟不作汇报,擅自招兵;书信来往,言词不和;仆从随员的面色言语,颇有气焰。所有这些,作者都直接给予了批评和教育。D本文虽然有避害远祸、自保富贵的

6、倾向,但作者提出的“廉、谦、劳”始终是值得肯定的做人之德、为官之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深沉的传统文化内涵。【解析】 “沅弟花钱随意,大手大脚”错,作者批评的是沅弟在银钱的支取与使用方面不慎重、不廉洁,而不是批评他不节俭。【答案】 C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 (2)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之厉,得无似余与树堂之不自觉乎? 【答案】(1)凡是眼睛,都能看到千里之远,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2)看这两个例证,那么沅弟脸色的严厉,不是像我与树堂一样自己不明白吗? 【当堂演练】一、(2010厦门市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与刘大山注书清戴

7、名世去年春正月,渡江访足下,留二宿,而足下出所为古文十余篇见示,皆有奇气。足下固不自信,而谬以仆之文有合于古人法度,因从问其波澜意度所以然者。仆回秦淮,将欲检箧中文字,悉致之足下,冀有以教我。会足下北游燕蓟之间,而仆亦东走吴越,遂不果。今年冬,有金陵门人欲刻仆古文于板。仆古文多愤世嫉俗之作,不敢示世人,恐以言语获罪,而门人遂以彼所藏抄本百篇雕刻行世。俟其刊成,当致一本于足下。其文皆无绝殊,而波澜意度所以然者,仆亦未能以告人也。惟足下细加择别,摘其瑕疵,使得改定,且作一序以冠其篇首,幸甚!幸甚! 当今文章一事,贱如粪壤,而仆无他嗜好,独好此不厌。生平尤留心先朝文献,二十年来,搜求遗编,讨论掌故,

8、胸中觉有百卷书,滔滔汩汩,欲触喉而出。而仆以为此古今大事,不敢聊且为之,欲将入名山中,洗涤心神,餐吸风露,息虑屏气,乃敢命笔。而不幸死丧相继,家累日增,奔走四方,以求衣食,其为困踬颠倒,良可悼叹。同县方苞以为 “文章者穷人之具,而文章之奇者,其穷亦奇,如戴子是也。”仆文章不敢当方君之所谓奇,而欲著书而不得,此其所以为穷之奇也。 秦淮有余叟者,好琵琶,闻人有工为此者,不远千里谒之,学其术。果大工,号南中第一手。然以是倾其产千金,至不能给衣食。乃操琵琶弹于市,乞钱自活,卒无知者,不能救冻馁,遂抱琵琶而饿死于秦淮之涯。今仆之文章,乃余叟之琵琶也。然而琵琶者,夷部之乐耳,其工拙得丧,可以无论。至若吾辈

9、之所为者,乃先王之遗,将以明圣人之道,穷造化之微,而极人情之态,乃与夷部之乐同其困踬颠倒。将遂碎其琵琶以求免于穷饿,此余之所不为也。呜呼!琵琶成而适以速之死,文章成而适以甚其穷。今足下欲效仆之所为,是又一余叟也。然为余叟者,始能知余叟之音,此仆之所以欲足下之序吾文也。(有删改)【注】刘大山:作者挚发。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足下出所为古文十余篇见示 见:通“现”,展示 B摘其瑕疵 摘:指出C仆文章不敢当方君之所谓奇 当:相称 D穷造化之微 穷:探求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自己的文章人多是愤世嫉俗的作品,害怕因文字而获罪,不想让门

10、生刻印。 B方苞认为写文章是困窘之人的才能,文章奇特,境遇也奇特。对这种说法,作者并不认同。C在这封信中,作者反复请刘大山为自己的文章写序,主要是为了让他了解自己的心志。D作者以秦淮余叟学成琵琶却陷于困境来比况自我的遭遇,流露出自己对不平世道的愤恨。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会足下北游燕蓟之间,而仆亦东走吴越,遂不果。(5分) (2)闻人有工为此者,不远千里谒之,学其术。(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 辙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

11、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禀、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

12、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溢:充满

13、而流出来 B. 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恃:依仗、依靠 C. 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发:打开、发送 D. 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治:研究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对太尉韩琦的仰慕、敬佩之情的一组是(3分)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A. B. C. D.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辙以为文章是作者气的外在表现,有其气必有其文,而专学为文,是写不出好文章的。B.苏辙十九岁时发现自己的交游甚窄,不利于文章的进步,所以

14、决定离家出游。C.苏辙在书信中表达了欲拜谒韩太尉的深挚愿望和优游四方以有益于治文为政的打算。D.文章援引司马迁言论和例举孟子游历天下、广为结交的事实,从外在阅历和内在修养两方面分别论述了“文”与“气”的关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3分) 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3分) (二)序【典型例题】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苏氏文集序 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

15、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百余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

16、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

17、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有改动)【注释】苏氏文集:即苏舜钦文集。苏舜钦,字子美,宋初著名散文家、诗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韩、李:指韩愈,李翱。 酒食之过:庆历五年,苏子美用卖故纸的公款宴请宾客,被御史中丞以“监守自盗”的罪名弹劾。以言语声偶擿裂:摘取古代典籍中的文句,再用声调平仄、对偶等方法拼凑成文章。擿裂,剔取割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以其集

18、归之 归:属于 B子美之齿少于予 齿:年龄C不牵世俗趋舍牵:被牵连 D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即:接近解析归:还给 答案A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是肯定苏子美文学才华、文学追求的一组是 ( ) 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 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 号为时文,以相夸尚 时人颇共非笑,而子美不顾也 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 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 A B C D答案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子美的文章如金似玉,正当他遭受排斥、遇到挫折、流离困窘的时候,文章就已经流传于天下,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也不能够损毁掩盖他的文章的光芒。B唐朝初年,文章还留有五代文风的余习,一百多

19、年后韩愈、李翱等人出现,文章才恢复了古文传统;宋朝兴起后,又过了近百年,古文才开始兴盛。C苏子美为文有个性思想,见解独特,与众不同,在当时文坛“时文”风行之时,他不为所动,坚持写古体诗文,被当时很多人非议嘲笑。D苏子美因“酒食之过”遭弹劾而被罢官,后来任湖州长史,不久死去;而当初攻击驱逐他的人却被保全,得到了荣耀恩宠,并在朝廷担任显要职务。 解析 “攻击驱逐他的人”不当 答案D12.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3分) (2)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3分) 答案(1)(虽然)它在某一时期被遗弃,(但)在后世一定有人

20、收藏它并把它当作珍宝。(3分。见遗:被遗弃;宝之:以之为宝;于一时、于后世:介词结构后置;各1分)(2)后来皇上担忧“时文”的弊端,下诏书劝勉学写文章的人要学习古文传统。【3分。患:担忧;讽勉:规劝;近古:学习(或接近)古文传统;各1分】【当堂演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送姚姬传南归序 (清)刘大魁 古之贤人,其所以得之于天者独全故生而向学,不待壮而其道已成。既老而后从事,则虽其极日夜之勤劬,亦将徒劳而鲜获。姚君姬传,甫弱冠而堂已无所不窥,余甚畏之。姬传,余友季和之子,其世父则南青也。忆少时与南青游,南青年才二十,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

21、至夜分乃罢。其后余漂流在外,倏忽三十年,归与姬传相见,则姬传之齿已过其尊府与余游之岁矣。明年,余以经学应举,复至京师。无何,则闻姬传已举于乡而来,犹未娶也。读其所为诗赋古丈,殆欲压余辈而上之,姬传之显名当世,固可前知。独余之穷如曩时,而学殖将落,对姬传不能不慨然而叹也。昔王丈成公童子时,其父携至京师,诸贵人见之,谓宜以第一流自待。丈成问何为第一流,诸贵人皆曰:“射策甲科,为显官。”文成莞尔而笑,“恐第一流当为圣贤。”诸贵人乃皆大惭。今天既赋姬传以不世之才,而姬传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其射策甲科为显官,不足为姬传道;即其区区以文章名于后世,亦非余之所望于姬传。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以尧舜为

22、不足为,谓之悖天,有能力为尧舜之资而自谓不能,谓之漫天。若夫拥旄仗钺,立功青海万里之外,此英雄豪杰之所为,而余以为抑其次也。姬传试于礼部,不售而归,遂书之以为姬传赠。【注】勤劬(q):勤劳,劳苦。王文成:王守仁,明朝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浙江余姚人,死后谥号文成。拥旄仗钺(yu):举着旗帜,拿着武器。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忆少时与南青游 游:游玩 B殆欲压余辈而上之 上:赶上,超过 C则姬传之齿已过其尊府与余游之岁矣 齿:牙齿 D姬传试于礼部,不售而归 售:实现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姚鼐二十岁中了乡里的举人,到京师会试不第,刘大魁写这篇

23、赠序,旨在告诉姚鼐既然不能考中进士成为显耀的官,不如退而以文章传名后世。B文中列举明代教育家王守仁的例子,意在勉励姚鼐应以前辈学者为榜样,以第一流的人才自任,不必计较考场一时得失。C文中叙述刘氏与姚氏的三代的友谊,赞赏姚鼐天资独厚,少年有成,前途不可估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老大无成的感慨。D本文为劝学名篇,诉情谊,叹时光,赞学识,作者虽泛泛而教,却是感情真挚,言辞恳切,有“桐城派”散文的风格。10将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古之贤人,其所以得之于天者独全,故生而向学,不待壮而其道已成。(3分) (2)姚君姬传,甫弱冠而学已无所不窥,余甚畏之。(3分) 二、阅读下

24、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道学传序 (陈献章) 自炎汉迄今,文字记录著述之繁,积数百千年于天下,至于汗牛充栋,犹未已也。许文正语人曰:“也须焚书一遭。”此暴秦之迹,文正不讳言之,果何谓哉?广东左方伯陈公取元所修宋史列传中道学一编镂板,与同志者共之。宋史之行于天下有全书矣,公复于此留意焉。噫,我知之矣。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后世由圣门以学者众矣,语忠信如圣人,鲜能之。何其与夫子之言异也?夫子之学,非后世人所谓学。后之学者,记诵而已耳,词章而已耳。天之所以与我者,固懵然莫知也。夫何故?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宜君子之忧之也。是故秦火可罪也,君子不讳,非与

25、秦也,盖有不得已焉。 夫子没,微言绝。更千五百年,濂、洛诸儒继起,得不传之学于遗经,更相讲习而传之。载于此编者,备矣。虽与天壤共弊可也。抑吾闻之:六经,夫子之书也;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六经一糟粕耳,犹未免于玩物丧志。 今是编也,采诸儒行事之迹与其论著之言,学者苟不但求之书而求诸吾心,察于动静有无之机,致养其在我者,而勿以见闻乱之,去耳目支离之用,全虚圆不测之神,一开卷尽得之矣。非得之书也,得自我者也。盖以我而观书,随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此野人所欲献于公与四方同志者之芹曝也。 承公命为序,故及之。公名选,字士贤,浙之临海人。先公勿斋先生宰新城,遗爱在民。公称其家学云。(宋史卷427)

26、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汗牛充栋,犹未已也 已:停止 B宜君子之忧之也 宜:应该 C语忠信如圣人,鲜能之 鲜:很少 D夫子没,微言绝 绝:拒绝 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作者认为是错误读书方法的一组是( )记诵而已耳,词章而已耳 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 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 察于动静有无之机 去耳目支离之用 乃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A B C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焚书”虽然是秦王残暴的行为,但也有可取之处,它对于当今学风的背理和有害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B作者批判当今读书之人只是致力于记诵典籍中词句的学习

27、方法,指出这样学习只会造成“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的严重后果。 C读经书的目的是求人之道,以明吾之本心,至于经学文字,它们不过如糟粕一样,本身并没有特别的价值。 D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要求研究学习的人不但探求书中的精神,而且探求自己的内心,在探求中保全心中圆融奇妙的智慧。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此暴秦之迹,文正不讳言之,果何谓哉?(4分) 非与秦也,盖有不得已焉。(3分) 承公命为序,故及之。(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6 29题。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 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

28、,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心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之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 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

29、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本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大旆:大旗。介马:披甲的战马。 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始数岁,未学也 始:开始 B又以亲戚故,甚狎 狎:亲近 C察其意甚恨 恨:遗憾 D说大人,则藐之 藐:轻视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昌言关心后进和苏洵折节向

30、学的一组是 ( ) A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 B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 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C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D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虽日为文,中心自惭2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了对石昌言官场有为及出使虏庭的赞叹。 B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石昌言出使虏庭时出京的盛况,“从骑数百,送车千乘”,流露出对这种富贵排场的反感。 C文章前半部分着重叙述了石昌言与作者家的渊源,及几十年来他对作者学业上的关心、勉励和影响,流露出作者的感激之情。 D文章后半部分属劝慰之辞,借彭任随富公出使的事例及孟子的言论,提醒石昌言千万不要被虏庭的气焰所惑而有辱使命。 29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4分) (2)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3分) (3)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3分) (三)议论性散文【典型例题】阅读下文,完成58题。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