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445.73KB ,
资源ID:42546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2546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教版化学高考知识点集合手册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教版化学高考知识点集合手册汇编.docx

1、苏教版化学高考知识点集合手册汇编苏教版化学高考知识点集合手册汇编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

2、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总知识点一、几个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为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体现为元素化合价有升高)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体现为元素化合价降低)是还原反应.3.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被氧化形成的生成物为氧化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被还原形成的生成物为还原产物.4.

3、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在反应中得电子为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物质在反应中失电子为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表示方法双线桥法:线桥由还原剂失电子元素指向氧化剂的得电子元素.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同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关系1.置换反应全都是氧化还原反应.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一部分为氧化还原反应.3.复分解反应全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四、元素的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一般常见的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不能再得到电子,只具有还原性.例如一切金属单质为O价Cl-1、S-2、 O-2等,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等不能再失去电子,只可能得到电子而具 有氧化性.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如等既有氧化性,又

4、有还原性,但还常以某一方面为主.如S、O2、Cl2以氧化性为主.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1)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一般需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而定.(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3)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判断六、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类型1.全部氧化还原型:变价元素的所有原子的价态物发生变化如:2H2+O22H2O Zn+2HCl H2+ZnCl2等2.部分氧化还原型:变价元素的原子只有部分价态发生变化如:MnO2+4HCl(浓) MnCl2+Cl2+2H2O3.自身

5、氧化还原型,同一物质中不同元素发生价态改变如:2KClO3 2KCl+3O22H2O 2H2+O24.歧化反应型:同一物质中同一元素发生价态的改变如:Cl2+2NaOH NaCl+NaClO+H2O七、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两个守恒关系:质量守恒和得失电子总数守恒.2.归中律:即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反应遵循“可靠拢不相交”.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知识点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受热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或受热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1CaO、SO3溶于水能导电,Fe能够导电,它们是否是电解质?解析 CaO本是电解质,但不能说是因为它溶于水能导电才是电

6、解质.溶于水有以下反应:CaO+H2O=Ca(OH)2,此时为Ca(OH)2的导电;SO3本身不是电解质,溶于水有以下反应:SO3+H2O=H2SO4,此时为H2SO4的导电.电解质实际上指的是不与水反应,通过本身电离出自由移离子而导电的一类化合物.Fe 不是化合物故不属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之列.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二、离子方程式1.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之间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2.意义:离子方程式表示同一类型的所有的离子反应.3.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2)“拆”: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凡是难溶、难电离,以及气体物质均写成化学

7、式.(3)“删”:删去反应前后不参加反应的离子.(4)“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三、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1.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和OH-、OH-与Cu2+等不能大量共存.(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S2-、HSO3-、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2.

8、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H+与CO32-、S2-、SO32-、F-、ClO-等生成弱酸;OH-与NH4+、Cu2+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NO3-、ClO-、MnO4-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Fe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注意Fe2+与Fe3+可以共存;MnO4-与Cl-不能大量共存.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是Cu2+、Fe3+、Fe2+、MnO4-等.(2)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3)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起

9、反应的离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有新的物质生成,常伴随能量变化及发光、变色、放气、生成沉淀等现象.(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反应叫放热反应;有热量吸收的反应叫吸热反应.原因: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与反应物质的总能量是不相同的,反应物与新物的能量差若以能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和吸热,若两者能量比较接近,则吸热和放热都不明显.实例燃烧:C+O2CO2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Zn+2HClZnCl2+H2CaO+H2O Ca(OH)2等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实例:C+CO2 2CO H2+CuO Cu+H2O Ba(OH)28

10、H2O+2NH4ClBaCl2+8NH3+10H2O等2.燃烧通常讲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二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有足够的空气,二是跟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不充分燃烧的危害:产生热量少,浪费资源;产生污染物.化石燃烧包括:石油;天然气;煤属非再生能源.煤的充分利用及新技术的开发:新型煤粉燃烧机;煤的气化和液化;转化为水煤气或干馏煤气.碱金属知识点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族,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一、钠原子结构结构特点:.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Na

11、-e-Na+,形成稳定结构.所以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强的还原性.二、性质1.物理性质:软、亮、轻、低、导.(软质软,硬度小;亮银白色金属光泽;轻密度小,比水轻;低熔点低;导可导电、导热.)2.化学性质:强还原性,活泼金属.与O2反应:常温Na2O(白色固体)点燃或加热Na2O2(淡黄色固体)与S反应:碾磨爆炸.与水反应:剧烈.现象:熔、浮、游、鸣、红(滴入酚酞,溶液变红)与酸反应:非常剧烈,以致爆炸.与某些熔融盐反应:可置换出某些熔融盐中的金属(如TiCl4等)与盐溶液反应:实质是先与盐溶液中的水反应,然后再发生复分解反应.三、钠的存在与保存1.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有两种形态:游离态:以单质形式存

12、在的元素.化合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元素.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无游离态,只有化合态(NaCl、Na2CO3、Na2SO4、NaNO3等)2.保存:因为常温下金属钠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能跟水、水蒸气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主要是为了隔绝空气和水.四、钠的用途1.KNa合金用于原子反应堆作导热剂.2.制备Na2O2.3.做电光源:高压钠灯.4.冶炼稀有金属.钠的化合物一、钠的氧化物NaOH(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有强吸水性、易潮解,可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NH3、H2、O2、CO等,一般将氢氧化钠和生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制碱石灰.(2)化学性质:强碱

13、、具有碱的通性.用NaOH溶液吸收SO2时:2NaOH+SO2Na2SO3+H2O(SO2适量)NaOH+SO2NaHSO3(SO2适量)(3)制法:工业制法:2NaCl+2H2O 2NaOH+Cl2+H2制取少量时:Na2CO3+Ca(OH)2CaCO2+2NaOH二.碳酸盐的热稳定性.(1)一价金属碳酸盐比二价金属碳酸盐稳定.如:Na2CO3CaCO3NaHCO3Ca(HCO3)2(2)正盐比酸式盐稳定.如:Na2CO3NaHCO3三、Na2CO3、NaHCO3的鉴别.固体: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溶液:加BaCl2溶液.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

14、,盐酸和蒸馏水).四、碱金属元素的相似性、差异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1)原子结构.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并且都容易失去这个电子而形成+1价阳离子.表现出强还原性.(2)单质的化学性质.都能与O2、水、稀酸反应,反应中均为还原剂.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碱.2.差异性、递变性(1)原子结构.从LiCs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2)化学性质.随着原子半径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使得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则金属的还原性也逐渐增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四、用讨论法解化学元素计算题的一般思路:有一

15、类化学计算题,由于某一条件的不确定,结果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也可能在某个范围内取值,这类题就需要用讨论的方法求解.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涉及讨论的试题主要有四种类型:讨论反应发生的程度;讨论反应物是否过量;讨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范围;讨论不定方程的解.前三种类型的讨论题一般思路是:首先利用有关反应方程式(或加工变形的关系式)确定两种反应物恰好完全作用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具体的量的关系;然后再按某一反应物的量不足或过量分别讨论;最后将联系起来找出各种情况下对应的答案或取值范围.对不定方程的讨论,需充分利用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有选择范围地讨论.五、碱金属元素的“三性”(括号内为特殊性)1.相似性(

16、1)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个,次外层为8个(Li为2个)的稳定结构.(2)单质的物理性质:都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除铯略带金色以外),质软,密度小,熔点低,有强的导热、导电性能.(3)单质的化学性质:与钠相似,都能与金属、与氧气、与水、与稀酸溶液等反应,且生成物都是含R+(R为碱金属)的离子化合物.(4)它们最高价的氢氧化物(ROH)均是强碱.2.递变性(差异性)(1)原子结构:随着Li、Na、K、Rb、Cs核电荷数递增,核外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2)单质的物理性质:随着Li、Na、K、Rb、Cs核电荷数递增,碱金属熔、沸点逐渐降低(与卤族、氧族单质相反),密度逐渐增大(Li、

17、Na、K的密度1g/cm3,Rb、Cs的密度1g/cm3).(3)单质的化学性质:随着Li、Na、K、Rb、Cs核电荷数递增,核对电子引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因此金属性增强.例如,与氧气反应时,Li:常温或燃烧生成Li2O;Na:常温生成Na2O,燃烧生成Na2O2;K:常温生成K2O2,燃烧生成KO2(超氧化钾).(4)ROH碱性随R核电荷递增而增强.六、焰色反应1.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火焰呈特殊的焰色.2.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焰色: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Cu:绿色Ca:砖红色Ba:黄绿Li:紫红色3.操作:取洁净铂丝(或无锈铁丝或镍、铬、钨丝)在盐酸

18、中浸洗后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待测物灼烧.4.焰色反应不属于化学法检验.物质的量知识点【实验总结】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1)计算:根据配制要求计算所用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所需浓溶液的体积.(2)称量:当用固体溶质配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当用液体或浓溶液稀释配制溶液时用量筒或移液管量取液体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相对原子质量Ar相对分子质量Mr 质量分数W六、物质的量、质量、及粒子数转换关系七、注意几点:气体摩尔体积重点难点解析1.物质的体积与组成物质粒子的关系:(1)总结规律: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物质所占的体积:固体液体气体.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体

19、积近似相等,而固体、液体却不相等.(2)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物质粒子数的多少;物质粒子本身的大小;物质粒子之间距离的大小.(3)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比分子直径大得多,因此,当气体的物质的量(粒子数)一定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4)影响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大小的因素: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压强越大,体积越小.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小几乎是一个定值,故粒子数一定时,其体积是一定值.2.对“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的理解:(1)标准状况:指0、1.01105Pa的状态.温度越高,体

20、积越大;压强越大,体积越小.故在非标准状况下,其值不一定就是“22.4L”.(2)1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其体积可能为22.4L,也可能不为22.4L.(3)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分子的直径大得多,因而气体体积主要决定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在标准状况下,不同气体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所以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都约是22.4L/mol.(4)此概念应注意:气态物质;物质的量为1mol;气体状态为0和1.01105Pa(标准状况);22.4L 体积是近似值;V m的单位为L/mol和m3/mol.(5)适用对象:纯净气体与混合气体均可.本节是历届高考的热点,对于气体摩尔体积的

21、概念及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的多方位多角度考查,注意相关计算、换算.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核心知识一、决定物体体积的因素有三:物质粒子数的多少;物质粒子本身的大小;物质粒子之间的距离的大小.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物质,固体液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物质粒子本身的大小,而对于气体的体积则主要取决于粒子之间距离的大小,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小几乎是一个定值.二、气体的摩尔体积标准状况即01个大气压(101KPa)1mol任何气体纯净或混合物均匀且其物质的量总和应为1mol体积约为22.4L 4.概念: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V m= ,单位为L/mol和m3/mol

22、.三、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对该定律既要从影响气体物质体积的因素出发定性分析和理解,要能灵活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n:物质的量;:气体的密度;M:气体的摩尔质量;V:气体的体积;m:气体的质量;N:气体的分子数.)(1)同温、同压下:= = (2)同温、同体积下:= = ,(3)同温、同压下:=(4)同温、同压、同体积下:=(5)同温、同压、同质量下:=(6)同温、同体积、同质量下:=物质的量浓度重点难点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按溶液的体积在选定的容

23、量瓶中定容,因而完全不需要计量水的用量.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因为配制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又是固定的.常用的有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溶质在烧杯内稀释或溶解时常有热效应.用胶头滴管定容后再振荡,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要再加水.这是因为容量瓶是属“容纳量”式的玻璃量器(指注入量器的液体体积等于刻度所示的体积),用胶头滴管定容到液面正好和刻度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为容量瓶的标定容量.之所以在把容量瓶再振荡后,竖直容量瓶时会出现瓶内液面低于刻度线的现象,是因为极少量溶液在湿润

24、磨口处而损失了.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切不可直接将溶液转入容量瓶中,更不可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实验.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的部分再吸走,必须重新配制.如果摇匀时不小心洒出几滴,不能再补加水到刻度,必须重新配制.因洒出的溶液中带走了一部分溶质,再补加水,同样也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溶质溶解的操作在转移至容量瓶时,必须用少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净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容量瓶中.因为烧杯壁及玻璃棒表面沾有溶质,如不洗涤,溶质有损失,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用溶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用移液管移取原溶液.先将移液管洗净,然后用原溶液润洗23次移液管再取溶液,否则使所配溶液浓度

25、偏低.另外,称液管尖嘴部分残留的液滴不能吹入容量瓶中,否则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配制NaOH溶液时,必须用带盖的称量瓶或用小烧杯快速称量NaOH固体.因NaOH固体易潮解,且有腐蚀性,称量过程中时间越长,吸水越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若在纸上直接称量,NaOH吸水潮解并粘在纸上,会损失部分NaOH,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另外,潮解后固体表面的溶液渗过纸后会腐蚀托盘.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本节重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及应用,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多种类型出现,知识点交叉,延伸多.知识点一、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

26、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2.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但所含溶质的量因体积不同而不同.二、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认识新仪器容量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本节重点之一.首先应用明确,配制这种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用的专用仪器容量瓶,它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只用于配制溶液,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常温.因为溶质在烧杯内稀释或溶解时会吸热或放热,而容量瓶必须在常温下使用;用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常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规格,配制溶液时

27、可据所需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量瓶;使用前,除洗涤外,还应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向容量瓶注入液体时,应沿细玻璃棒注入,以防注入操作时液体流出而损失;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正确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液刻度线和瓶内液面的最低点相切.(2)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计算:求出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如果是用浓溶液(如浓H2SO4)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稀溶液,则需求算出浓液所需用的体积;称量:如果溶质是固体,可用天平称量溶质的质量;如果是浓溶液,可用量筒来量取溶液的体积;溶解、移液:把称量好的溶质或浓溶液和入烧杯中,加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搅拌静置到室温下,再用玻璃棒引流,让溶解后的溶液沿

28、玻璃棒注入容量瓶内;洗涤、移液: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后的溶液都要注入容量瓶内,以确保溶质全部进入容量瓶,防止产生误差;摇匀、定容:把上述容量瓶小心摇动,使里面的溶液混合均匀,然后注入蒸馏水直至液面离刻度线23cm,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至与液面刻度线相平.盖好瓶塞,倒置后摇匀.装瓶、贴签:最后把上面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规定的试剂瓶,贴好标签,写明溶液名称和物质量浓度.注: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量筒内壁的残液为什么不要冲洗?因常用的量筒与移液管、滴定管一样均属于“流出量式”的量具.如用量筒量取20mL硫酸,倒出的液体(不包括内壁残留液)就是20mL.b.用胶头滴管滴入蒸

29、馏水定容后,再盖上容量瓶盖颠倒几次后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为什么?能否再加蒸馏水?因为容量瓶属“容纳量式”的玻璃量器.用胶头滴管加入蒸馏水定容到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为容量瓶的标定容量.如果再振荡容量瓶(一般用手指压紧容量瓶的磨口玻璃塞颠倒几次)后,竖直容量瓶时会出现瓶内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因为极少量溶液在磨口处损耗了(沾在瓶塞或磨口处).容量瓶的刻度是以“容纳量”为依据,所以颠倒后不需再加蒸馏水至刻度,若再加,则所配溶液浓度会变小.三、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间的关系c(B)=四、溶液稀释:溶质不变:m浓w浓=m稀w稀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浓v浓=c稀v稀卤素氯气重点难点解析

30、1.氯水的成分和性质(1)氯水的成分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通常情况下为浅黄色溶液,氯水中只有部分Cl2与水反应.(2)氯水的性质氯水具有多种物质的性质:Cl2、HClO具有强氧化性,HCl具有强酸性,HClO具有弱酸性氯水的性质比较复杂,有可能存在多种成分同时作用于一种物质.在一般情况下,认为是溶液中氯分子的性质.若为盐酸或次氯酸的性质,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作为盐酸的性质:当与弱酸的盐或硝酸银溶液作用时,主要作为盐酸性质。总方程式:Cl2+H2O+AgNO3 AgCl+HClO+HNO3注意:不是形成AgClO,因HClO是弱酸,且次氯酸的盐类溶于水,不能生成沉淀.作为次氯酸的性质:当氯水用于漂白(与有机化合物色素作用)、消毒、杀菌,溶液的保存和溶液酸性的变化等.利用的化学性质是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要注意液氯与氯水的区别:液氯是纯净物,成分是Cl2分子,而氯水是混合物.2.化学现象中的烟、雾、气的区别(1)烟:大量细小固体颗粒分散在气体中的现象.例:Cu在Cl2中燃烧生成(CuCl2)棕黄色烟.(2)雾:大量细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例如HCl气体在空气中遇水蒸气生成的雾(盐酸小液滴).(3)烟雾:大量细小固体颗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