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七章 教学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七章 教学(下)题库一、选择题1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2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
2、)。A坚持教师为中心 B坚持教材为中心C实施因材施教 D实施标准化考试5、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药贯彻(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6、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得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7帕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9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10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
3、要是通过(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11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12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13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14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 B卢梭 C洛克 D夸美纽斯15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56年 B1860年 C1862年 D1866年16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 )来编班。A年龄 B发展水平 C知识经验
4、 D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17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oA杜威 B华虚朋 C帕克赫斯特 D克伯屈18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19( )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A教学大纲 B教科书 C参考书 D教学进度计划20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21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22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A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
5、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B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C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D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2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地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是( )。A讨论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研究法24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25我国学校的教学以( )为基本组织形式。A个别授课 B个别辅导 C班级上课 D讲座26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由( )
6、两个部分组成。A考查和考试 B考核和考试 C考查和考核 D检查和评价二、填空题1(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2( )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3、钻研教材包括钻研( )、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4、课的结构是指课的( )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5、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 )。6、课题类型可分为供答型和( )两大类。7、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 )。8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 )。9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病,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一些国家开始出现。10直观教
7、具一般可分为两类:实物直观和( )。11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12备课的内容包括:( )、( )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13教学进度计划,包括(, )、( )和( )。14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 )、区分度和难度。15常用的记分法有( )和( )两种。16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 )。17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分为新授课、( )、( )、技能课。1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 )、( )、( )和( )。19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个班,由一名教师使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
8、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20一堂好课的标准有:( )、( )、( )、( )、( )。2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法有:( )、( )、( )和( )。22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主要有( )。三、简答题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2教师应如何备课?3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是什么?4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5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哪些?6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7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8“传授一接受教学”和“问题一发现教学”各有何长处与局限性?四、论述题1论述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以及贯彻这些原则的基本要求。2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3试述设计教学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解析:“杂施
9、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意思是:杂乱施教而无合理的顺序,其效果将适得其反。说明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也就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答案为B。2C 解析:此题考查谈话法的定义。谈话法又叫问答法,它是指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1ti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因此,答案选C。3C 解析: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有一定顺序的。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答案选C。4C 解析: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存在着
10、个别差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还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能够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积极因素,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答案选C。5D 解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加以复习,不仅可以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还可以从已有知识中得到新的收获。这句话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说明了教学中要坚持巩固性原则。因此,答案选D。6B 解析: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它最大的优点在于效率
11、高,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授几十个学生。因此,答案选B。7C 解析: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完成作业,自定学习进度。学生有疑难问题才请教老师。道尔顿制的创立者是美国教育学家帕克赫斯特。因此,答案为C。8B 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因此,答案选B。9A 解析:根据上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课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新授课和巩固课等。因此,答案为A。10C 解析:课外辅导主要包括: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缺课的学生补习;对尖子生作提高性指导;开展课外辅助教学活动等等。
12、课外辅导是对课的补充和延伸,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因此,答案为C。11D 解析:此题考察测验的效度的定义。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测验的效度总是对一定的测验目标而言的。因此,答案为D。12A 解析:此题考察对测验的信度的理解。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如果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大致相同,那么这个测验的信度就比较高。因此,该题选A。13B 解析: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教学中主要采取个别教学法。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中都是如此。因此,答案为B。14D 解析: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中最早提到了班级授课制,但并未形成理论,而
13、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从理论上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基础。因此,答案为D。15C 解析:我国在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中最早实施了班级授课制。因此,答案为C。16D 解析:外部分组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来进行,打破了传统的按年龄分组的方法。因此,答案为D。17D我国在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中最早实施了班级授课制。因此,答案为C。外部分组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来进行,打破了传统的按年龄分组的方答案为D。解析: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于1918年创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
14、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因此,答案选D。18A 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启发开导学生思考,但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这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因此,答案选A。19B 解析:钻研教材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钻研大纲、教科书、参考书,其中教科书是教师备课上课的主要依据。因此,答案为B。20B 解析:学习新教材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讲授新教材,通过新教材的讲授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答案为B。21D 解析: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
15、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该测验的区分度就比较高。因此,答案为D。22C 解析: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方法,并为完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它本身不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因此,C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选C。23D 解析: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地探索,创造性解决问
16、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根据定义,答案选D。24B 解析: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
17、识和技能的方法。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地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根据定义,答案选B。25C 解析: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它是我国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答案选C。26A 解析: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由考查和考试两个部分组成。考查一般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的一种经常的小规模或个别的检查与评定。考试一般是指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的阶段性或总结性的检查与评定。因此,答案选A。二、填空题1教学组织形式2备课3教学大纲4基本组成部分5各种类型
18、练习6选答题7难易程度8能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9分组教学10模象直观11讲授法12钻研教材;了解学生13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14信度;效度15百分制;等级制16道尔顿制17巩固课;检查课18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19复式教学20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新;气氛热烈21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22考查和考试三、简答题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答: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它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具体分析如下:(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9、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它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严格制度:如按年龄、知识编班分级制度;学年、学期和学周制度;招生、考试和毕业制度;作息制度;课堂纪律与常规等,使教学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运转并获得一定质量。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由于以班级作为单位来培养人才,一个教师能同时教几十个学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班级授课制能以周课表方式科学地安排各科教学,使之有条不紊地交错进行,确保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各学科的系统科学知识,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各国的教学实践都反复证明,迄今为止最
20、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仍是班级授课这种教学形式。实际上,它就是为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最大限度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使各科教师协调一致对学生教学而形成起来的,并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2)班级授课制的缺点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比较多的是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形式比较固定,缺少灵活性。2教师应如何备课?答: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备好课,这是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备课的要求包括以下
21、三个方面:(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教师掌握教材有一个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他们的方法和习惯等,在此基础上,还应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有哪些困难,可能产生哪些问题,要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都应有预见,才能使教学卓有成效。设计教法。要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的问题。它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课的类型,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此外,也要考虑学生的学法,包括预习、课堂学习活动与课外作业。(2
22、)写好三种计划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这是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所作的总的准备和制定的总计划。它应在学期开始前编制出来,其内容包括: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学期教学的总要求,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列出一学期教学内容的章节或课题,每一课题的教学时数,需要用的教具,参观、实验等重要的联系实际活动的安排,提出教学改革的设想等。单元计划。一个课题教学开始前,教师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教学作全面的考虑和准备,并制定出课题计划。它的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教学目的、课时划分、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与内容、课的类型与主要方法。课时计划,即教案。教师一定要写好并熟悉教案。教案是在课题备课基础上,对每一节课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准备,教案的内
23、容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3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答:教案是在课题备课基础上,对每一节课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准备,教案的内容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是:(1)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教师掌握教材有一个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2)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的确定要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而定,不可过分拔高,亦不能太过简
24、单。(3)考虑课的进行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4)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5)写出课时计划。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做到心中有数。4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答: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作业对于巩固上课所讲内容,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以下方面:(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2)作业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作业过难或过多,会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造成学生的畏难心理,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
25、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作业批改后要注意讲评,讲评应包括:对作业总的优缺点,尤其是倾向性问题、典型问题的分析;对作业的典型错误以及产生的原因,对有关作业规格的鉴定,提出恰当的意见,等等。5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答: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主要有:(1)观察法观察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它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绩(如
26、兴趣、绘画、体育技巧和手工制成品)。(2)测验法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常用的测验种类有: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和标准化测验。(3)调查法调查法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它一般通过问卷、交谈进行。问卷是通过预先设计好的调查题要求学生笔答以获取有关评价资料的方法;交谈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态度和课后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方法。(4)自我评价法自我评价法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它的主要方法有:运用标准答案,运用核对表,运用录音机、录像机等对自己做出评价。6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27、什么?答: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抓好问题是讨论的前提,问题要有吸引力,能激起他们的兴趣,有讨论、钻研的价值。(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要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研究关键问题,以便使问题得到解决。教师不要暗示问题的结论。(3)做好讨论小结讨论结束前,教师要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错误、片面或模糊的认识。7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答: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
28、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要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内在动力问题。如果学生的学习只靠外力来强迫命令,而没有内在的动力,则很难持久。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向纵深发展,这是启发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以启发他们的思维,使学生茅塞顿开。其次,教师要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以获取新知。教学就应当是这样一个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去分析矛盾
29、和解决矛盾的过程。(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不仅要引导学生动脑,还要引导他们动手。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动了不一定会做,会做了还不一定有创造性。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向他们布置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或提供素材、情境、条件和提出要求,让他们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独出心裁的完成作业,以便发展创造才能。(4)发扬教学民主这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情舒畅,敢于并热衷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教学中提出的问题的
30、讨论与争辩。这样,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受到最大的锻炼和提高。8“传授一接受教学和“问题一发现教学各有何长处与局限性?答:传授一接受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它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组合形式。问题一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它们各自的长处和局限性分析如下:(1)“传授一接受教学”的长处与局限性长处。第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个人的积极性;第二,能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循序渐进地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第三,能在单位时间内培养更多的学生以提高教学的功效;第
31、四,能使学生简捷有效地掌握知识。局限性。第一,不易正确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往往因缺乏教学民主、启发诱导而强迫命令,压抑学生的主动性;第二,往往教师讲的多而学生活动少;第三,注重面向集体而忽视个别指导,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好理解与掌握;第四,容易出现注入式教学和学生死记硬背。(2)“问题一发现教学”的长处与局限性长处。第一,从问题人手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二,进行独立研究需要学生自己去计划和探索,有助于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通过研究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第四,由于多半采取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也便于因材施教。局限性。第一,因重视学生独立作业难免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二,学生主要靠自己探索获取知识则所学知识费时过多;第三,若无高水平的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