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4.10KB ,
资源ID:42379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2379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建立统一能源空间的几点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建立统一能源空间的几点思考.docx

1、关于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建立统一能源空间的几点思考关于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建立统一能源空间的几点思考杨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所处的中亚里海地区被称为21 世纪战略能源基地。推进成员国间的能源合作自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就是该组织始终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成员国的共识。而在上合组织参加国的范围内寻求能源市场上新的合作形式、新的合作规则和新的合作办法一直被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2007 年8 月16 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峰会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本次会议的首要议题即为能源和交通合作问题。本文认为,从长远看,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建立统一能源空间是一种可行的战略选择。一、有利因素总体看,扩大上合

2、组织框架内的能源合作,建立上合组织统一能源空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利因素不少。第一,从发展战略看,上合组织成员国建立统一能源空间具有战略相互接轨的巨大优势。一方面,振兴经济、加速发展是今后较长时期内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同的战略任务,各国存在着共同发展的客观需求。加强对外能源合作是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核心战略之一。充分发挥能源优势,大力拓展能源市场是俄的战略选择。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也在利用油气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虽然俄和中亚国家均致力于扩大能源出口,但均面临出口市场单一的挑战。增加油气出口渠道,开辟稳定、安全的油气出口是这些国家能源战略目标之一,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和亚洲市场显

3、然能与俄罗斯中亚里海油气接轨。第二,从能源结构看,上合组织具备建立统一能源空间的资源和市场互补优势。上合组织六个成员国中,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是能源丰富、出口潜力很大的国家。而中国则是上合组织及其辐射区域内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且能源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这样,上合组织既有中国这样的能源消费大国,又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这样的“资源大国”,满足了建立统一能源空间的能源结构。第三,从政治关系看,上合组织具备建立统一能源空间的双边和多边政治基础。上合组织成员国战略利益广泛一致,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持相同或相近立场;成员国彼此间形成了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并有良性互动;成员国边界问题

4、基本解决,国家关系中没有突出的政治障碍;成员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建立在新型安全观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模式基本确立。这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深化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包括建立统一能源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成员国在能源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不可或缺的保障。第四,从地缘条件看,上合组织建立统一能源空间具有输送便捷、安全可靠的比较优势。上合组织在地理上几乎横跨整个欧亚大陆,从东边的太平洋一直到西边的波罗的海,覆盖了欧亚大陆的3P5 ,多种便捷的交通方式,为彼此间开展合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上合组织成员国这种毗邻而居的格局,便于采用管道输送油气,可大大节省成本。如俄油气田多数位于其亚洲领土,与中国很近,供应便

5、利。哈萨克斯坦油田尽管多位于西部和里海地区,但东输中国要比越过里海西送便捷许多1 。另外,上合组织成员国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的外汇储备充裕,正实施“走出去”战略。俄经济连续八年增长,经济实力已经恢复至苏联解体前水平。哈萨克斯坦初步完成经济转轨,步入经济高速发展期。中俄某些油气开采技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俄转型过程中积累的企业管理经验也有助于增强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源合作的科学性。二、紧迫性自1993 年开始参与上合组织地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以来,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先后开展了一系列能源合作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中俄能源合作为例,2006 年以来,中俄能源合作有较明显的进

6、展:俄通过铁路向中方供油数量有所增加。东西伯利亚太平洋原油管道从泰舍特到斯科沃罗季诺段的第一期工程已开始铺设,修建通往中国边境的支线方案已提上议事日程。在中亚里海地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尤为引人注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自1997 年与哈萨克斯坦开展油气合作以来,共获得阿克纠宾、北布扎齐、“KAM”、“ADM”四个油田的开发项目和两个勘探项目,累计项目投资超过26 亿美元。2005 年10 月26 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又以4118 亿美元全额收购了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在哈将形成每年2 000万吨原油的生产规模。2006 年5 月25 日,中哈原油管道建成并正式对中国输油。中国还

7、与尚不是上合组织成员国的中亚资源大国土库曼斯坦签署了为期30 年、每年供气30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进口协议。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中国在上合组织范围内,特别是在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外交与捷足先登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旨在全力巩固地区能源主导地位的俄罗斯和能源消费日增的印度等国迎头相撞,彼此之间的能源合作竞争态势日益明显,争夺似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这主要表现为:(一) 美国等西方国家多方阻遏中俄获取上合组织地区的能源资源。已经掌控中亚里海地区近1P4 石油资源、拥有“里海管道”集团大量股份并建设了绕开俄罗斯、面向西方的巴库杰伊汉管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竭力推 行大中亚计划,主要目的是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争夺

8、油气资源,以挤压俄的战略空间、抑制中国崛起、防范伊朗做大2 。(二) 俄对中国进入中亚里海地区多有不满。能源是俄强化在中亚里海地区存在的主要动力之一。为确保俄的战略优势,俄同时采取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双重隔绝的战略,既阻遏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石油资本”大举渗入,也不愿看到中国同哈萨克斯坦等地区国家双边能源合作屡有进展,双方围绕地区能源利益的竞争日益浮出水面。(三) 印度作为新兴大国,日益成为世界能源消费大户,今后两三年内石油需求将以每年36 %的速度递增。印度对上合组织地区的油气资源需求上升,有关合作正在积极推进。(四) 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积极推行能源多元化战略,将能源合作作为一张政治牌,

9、周旋于大国之间。既注意保持同俄的传统合作关系,又积极从美、欧招商引资,并日益向亚太国家开放。总体而言,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国家双边能源外交的政治和经济成本呈不断增加之势,迫切需要寻找到新的合作模式,以确保成员国的共同利益。笔者认为,上合组织建立统一能源空间,既可弱化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又能避免中俄印的恶性竞争,应该将此作为一个战略优先方向予以推动。三、新机遇目前看,推动上合组织逐步建立统一能源空间的时机已基本成熟。第一,上合组织所在的中亚里海地区局势的新变化为上合组织建立统一能源空间提供了重要机遇。美国等西方国家为推行其全球战略,不遗余力地向上合组织所在地区渗透,策动地区各国反对派搞“颜色革命”

10、,严重损及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传统利益,渗透与反渗透、“颜色革命”与防范“颜色革命”已经成为俄与西方角逐上合组织地区的核心内容。在美国推动北约和欧盟日益深入俄传统势力范围的情况下,中俄在中亚里海地区能源问题上尽管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隐性竞争,但绝对利益仍然促使中俄响应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要求推动并巩固上合组织,以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形成战略牵制。第二,俄对外政策重心,尤其是能源合作中心加速东移,为上合组织多边能源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独联体的挤压和渗透,普京当局从战略需求和经济利益出发,已经将对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首先是对华能源合作作为一个优先方向予以推动。2006 年2 月

11、,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以俄罗斯能源战略:奔向东方为题撰文,强调俄应“把东方视为一个战略方向”,力争以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油气资源为突破口,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 并搭乘“亚太经济快车”3 。第三,哈萨克斯坦等中亚里海地区国家近来相继调整能源战略,更重视上合组织框架内的能源合作。目前在哈萨克斯坦的美资油气企业有15 个。俄学者利伯曼指出,跨国资本基本掌控了哈萨克斯坦的能源产业,其中美控制了哈近70 %的石油产量4 。为维护国家主权,哈开始加强国家对能源产业的控制,逐步将油气资源收归国有,加大了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石油资本”的防范。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同中国等亚太国家的能源合作。第四,上合组织

12、框架内的能源合作历经多年磨合正式起步,多边能源合作的窗口已经逐步打开。如上文所说,中俄、中哈等双边能源合作项目已经或正在启动,为上合组织开展多边能源合作奠定了基础。2005 年10 月,上合组织莫斯科总理会议提出尽快建立燃料能源综合体工作组问题。2006 年1 月,上合组织能源合作国家间专门工作组成立,标志着地区能源合作从意向性讨论转入到具体实施阶段。2006 年6 月15 日,俄总统普京在上海呼吁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建立能源俱乐部,进一步凸显了深化上合组织能源合作的迫切性。今年以来,俄又进一步加强了对中亚的能源外交攻势,俄总统普京成功说服哈萨克斯坦,特别是土库曼斯坦领导人,按照俄罗斯的计划,建设

13、新的环里海天然气管道。俄学者卢贾宁强调,尽管土库曼斯坦并非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但直接关系到上合组织能源合作的切身利益。这实际上意味着有关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的设想开始启动5 。四、障碍因素目前,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正朝着有利于上合组织的方向发展,但上合组织能源合作的进程却仍显缓慢。这其中,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既有成员国内部的矛盾与竞争,也有外部势力的制约和干涉。大国通过博弈谋求政治、经济目标的实现,以及一些过境小国努力依附于某些大国来追逐自己的经济利益,使上合组织的能源合作环境异常复杂,也使得上合组织建立统一能源空间并非一日之功。第一,合作机制的制度性竞争因素。上合组织成

14、员国在作为该组织成员的同时加入了众多一体化合作机制,每个成员国都具有多重身份,这对上合组织,包括能源合作形成了极大挑战。这种合作体制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很容易造成交易成本增加等不良后果,加大了上合组织内部协调的难度,从而导致上合组织框架内的能源合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凭借雄厚的资金、技术和相当强的管理及支配国际事务的能力,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能源合作也对上合组织建立统一能源空间形成了较大冲击。第二,上合组织所在地区能源合作方案的竞争因素。上合组织所在地区的能源资源已经引起各方势力的博弈,各种合作方案纷纷出台,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跨土耳其走廊方案,即把来自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甚至伊朗

15、的油气通过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和巴库第比利斯埃尔祖鲁姆天然气管道外运西方。二是由里海管道财团石油管道、“蓝流”天然气管道、阿特劳萨马拉石油管道和中亚中央干线天然气管道组成的俄罗斯能源走廊。三是南伊朗路线。尽管因美伊冲突而不大可靠,但从南北走廊观点看仍有很大的吸引力。四是通往中国的东线方案。五是跨阿富汗项目。这对美国尤为有利6 。从广义上讲,上合组织所在的中亚里海地区的油气管道正从以俄罗斯为主导的单一性分布逐渐转变为多国参与、多方合作和竞争的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分布格局。众多的油气管网对中亚里海地区产油国的油气出口来说自然是件好事,但同时也给上合组织建立统一能源空间带来压力和挑战。第三,中

16、俄围绕上合组织地区能源合作的隐性竞争因素。俄各界对上合组织地区能源合作心态复杂。俄一些势力,特别是能源大公司一直视中亚里海地区能源资源为其囊中之物,既反对西方介入,对中国与该地区国家的合作也存有戒心。为此,俄直接插手或鼓励本国公司参与中亚各国的天然气生产和运输企业的重组,通过对中亚国家油气管道进行折旧、更新和置换,获得对管道运输的部分控制权;通过与有关国家签署协议,以产品分成形式,参与油气勘探、开发和加工,高价收购土、哈、乌等国用于出口的天然气,以实现价格垄断和对有关国家管道控制的认可;试图成立一个包括哈、土、乌兹别克斯坦等天然气生产国和白俄、乌克兰等天然气运输国在内的类似于欧佩克的“独联体天

17、然气联盟”,其长远规划是把伊朗、卡塔尔等天然气大国吸引进来,以此来形成对天然气主要用户中国和欧洲的制衡;倡议建立“里海五国同盟”,以传统优势增强俄及其能源盟国对世界能源市场的优势等等7 。俄为形成在中亚地区能源勘探、开采、运输,甚至销售上的垄断地位,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屡有斩获而颇有不满,而一些势力也推波助澜,大肆渲染中俄在能源领域的竞争因素,加深了俄对中国的疑虑。俄有学者甚至鼓吹,中亚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表面上看很有利,但很可能成为中国的原料附庸;中国就像蛇毒,少量使用是有益的,多了就会有致命的危险。第四,上合组织成员国理念上的偏差。迄今为止,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市场经济观念淡薄,对国家

18、主权及主权利益问题十分敏感。从政府官员到企业主管,以及普通百姓,一方面欢迎外国投资,另一方面又怕外国投资者涉足自己的主权利益,认为外国企业家前来投资是为了掠夺本国的资源或者另有战略图谋。而中方则认为,互利双赢是国际间开展合作的基础,能源领域的合作尤其应该提倡竞合,而不是零和。俄及中亚国家政府在认识上与中国存在巨大偏差,使其在对外能源合作过程中动辄以国家安全、环保等为由,或修改合同,或中止合同,既对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造成重大伤害,给投资者的经营活动带来许多困难,也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致命打击。第五,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制约。上合组织所处地区政局不稳,恐怖主义势力猖獗。贫穷和腐败使得一些国家的恐怖主义、分

19、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孳生并日益猖獗,严重危害了中亚里海地区的稳定和安全,造成一些国家政局不稳、社会骚乱不断、投资环境不明朗、投资渠道不畅、投资合作机会缺乏,进而给以油气资源为主的能源合作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五、有利于上合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整体而言,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构建统一能源空间,无论是对各成员国,还是对组织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1. 推动上合组织务实发展。上合组织安全合作迄今卓有成效,但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一直进展不大,迫切需要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推动统一能源空间的建设,有望使能源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突破口,带动贸易、交通、运输、化工、机械等相关领域的合作,使上合组织由虚化实,保持长久

20、生命力。2. 增强组织凝聚力。统一能源空间的建设将使上合组织各国利益纽带更加紧密,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 对组织的需求也将相应提高。3. 保障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源安全。一方面,中国在上合组织地区所掌握的油气资源份额较少,其中在中亚地区获取的石油资源仅占该地区探明石油总储量的8 % ,不足美英所占资源的1P3。通过建设统一能源空间能保障中国获得稳定、安全的能源供应,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上合组织内的能源消费大国将为资源国的油气出口多元化战略提供载体,从而降低其经济风险。4. 避免上合组织成员国明争暗斗,增进彼此互信。目前中俄,包括印度在上合组织地区进行能源争夺是各方心照不宣的一

21、个事实,已经成为上合组织发展 的潜在不稳定因素。上合组织框架内如能建立统一能源空间,不仅可以避免成员国内部无序竞争,也可提高政治互信水平。5. 提升上合组织的国际影响力。上合组织内产油大国与消费大国共同组成能源互补的合作网络,将改变地区能源格局,并对国际能源形势走向产生重大影响。上合组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将得到相应的提升。六、结束语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建立统一能源空间既有必要性,又有紧迫性,既符合成员国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安全与稳定。但由于合作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建立上合组织统一能源空间有很大的复杂性,存有一定的难度和变 数。虽然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从上合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出

22、发,中国应积极推动其他成员国共建统一能源空间。第一,要高度重视,从战略角度规划上合组织统一能源空间。应尽快在高层将建立统一能源空间纳入上合组织能源合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规划。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在上合组织参加国、观察员国的范围内列入建立“上合组织统一能源空间”的思想。第二,要增信释疑,进一步做好俄和其他成员国的工作。针对俄既需要中国合作又担心中俄竞争的矛盾心态,突出双方共同利益,同俄密切配合,协调一致。针对中亚国家的需求,从利益共享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出牌,增强上合组织统一能源空间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第三,稳扎稳打,分阶段、分步骤地朝建设统一能源空间的目标前进。在当前复杂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不宜急于求成

23、,而要按步就班地进行。可“能源俱乐部”为先导,逐步过渡到上合组织能源部长会议、能源论坛、能源对话机制,最终建立统一能源空间。为增强其可管理性,可以考虑在上合组织内建立能源合作国际财团。第四,坚持统一能源空间的开放性。统一能源空间的主要目标是优先加强各成员国的合作,但并不具排他性,不是要限制成员国与其他大国和地区组织的能源合作。相反,应考虑利用俄罗斯、中亚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考虑中、印、日、韩等油气消费市场,最后建立超出上合组织范畴的统一的亚洲能源供应、消费、运输体系,逐步构建亚洲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形成俄罗斯中亚中国东亚南亚能源大动脉,使亚洲国家的能源安全得到保障。参考文献:1 王海运. 多视角透视中俄哈能源合作的宏观环境J .中国石油石化,2005 , (24) :21.2 徐鹤鸣. 透视美国的“大中亚”战略J . 国际问题研究,2007 , (1) :36 - 42.3 . :N1, 2006 - 02 - 06.4 . “ ” J . ,2007 , (3) :3 - 1715 1“ 1 N1M,2007 - 06 - 22.6 1 J 1M,2005 , (4) .7 方明. 石油交易所:为何遍地开花J . 世界知识,2006 ,(13) :34.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2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