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60.77KB ,
资源ID:42278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2278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六安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4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A.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B. 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C. 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 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发达的古代农业。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在井田制下实行集体耕作,农民称“众

2、”;秦汉时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维护个体小农经济,称农民为“夫”;魏晋时期,地主豪强大庄园经营模式下的农民称“田客、部曲”;宋元时期,租佃关系盛行,农民称“佃客”,因此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导致了农民称谓的变化,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表格中农民的称谓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赋役制度改革体现的是农民承担的服役标准,与称谓无关,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农民的经济地位一直较低,故D项错误。2.“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

3、是A. 宋朝奉行“工商皆本”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手工业的发展B. 宋朝不抑兼并,破产自耕农迁往城市,促进城市工商业发展C. 成语从侧面说明当时东京行业之多以及手工业的发达程度D. 南宋推行抑商政策,只允许都城有五种商行和八种作坊存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繁荣。“五行八作”中的“行”、“作”分别指商业和小手工业,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不抑兼并政策,导致农民失去土地,失去土地进城谋生的农民从事各种小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又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场所,推动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故B正确。宋朝只是抑商政策有所松动,A项“工商皆本”错误;C项,南宋都城为临安(今杭州),不是东京

4、,故排除;“五行八作”是泛指,不是“只允许”,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繁荣,由材料“五行八作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可知宋朝商业繁荣,原因是宋朝不抑兼并,导致自耕农破产,而失去土地进城谋生的农民从事各种小手工业和商业,推动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3.明朝时期,徽商崛起。不少徽商通过与官府合作演变为特权商人;部分徽商则经营到海外,嘉靖倭患的一些著名首领都是徽商出身;也有相当多的徽商将相当一部分资本用于购买土地进行经营。这些现象反映了A. 民间经商的限制大大减少B. 朱元璋的家乡人拥有更多特权C. 商帮的形成加剧商业乱象D. 政治领域对商品经济制约明显【答案】C【解析】【详

5、解】根据材料“特权商人”“倭患的一些著名首领都是徽商出身”“徽商将相当一部分资本用于购买土地进行经营”可知,徽商崛起后参与许多的非正当行业,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民间经商的限制减少,没有体现国家经济政策对商品经济的限制,故AD项错误。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徽商是指徽州(府)籍商人,故B项错误。4.下面为部分中途停办的洋务企业情况简表。据此推知,洋务运动名称开办年份停办年份及原因创办人经营方式直隶磁州煤矿1875年1883年(退股)李鸿章官办台湾基隆煤矿1876年1892年(亏损)沈葆桢官办兰州织呢局1879年1882年(经营不善)左宗棠官办福建石竹山铅矿1885年1888年(经

6、费不继)丁枞官督商办云南铜矿1887年1890年(经费不足)唐炯官督商办热河建平金矿1892年1898年(获利极少)徐润官督商办A. 阻碍了经济近代化的进程B.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C. 侧重于发展近代军工企业D. 实现了内地与沿海均衡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部分中途停办的洋务企业情况简表”信息可以看到,中途停办的洋务企业或者是亏损、经营不善,或者是经费不继、获利极少,据此判断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B 正确;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A错误;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中途停办的洋务企业多是民用工业,材料没有体现侧重于发展近代军工企业,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内地与沿海均

7、衡发展,D错误。5.甲午战争以后,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的商业广告在其产品名称前特地加上“国货”二字,如“金叶牌国货线毯”、“无敌牌国货牙粉”、“顶上国货,金马牌香烟”等。这种现象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 民族企业发展迅速B. 实业救国深入人心C. 政府提倡消费国货D. 列强经济侵略加深【答案】D【解析】【详解】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的商业广告在其产品名称前特地加上“国货”二字,是甲午战争以后提倡国货、抵制外货的体现,抵制外国货恰恰反映了外国货在华过多,所以是列强经济侵略加深的原因导致,故D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民族企业发展的状况,故A排除;实业救国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故B排除;材料中没

8、有提到政府提倡消费国货,故C排除。6.下表为1913-1948年中国产业资本属性结构状况表(部分)(单位:万元)1911/19141920增长1936增长1947/1948增长外国资本1021251330004.505717589.54734141635国家资本47807669523.812224547.794200796.72私人资本287415797710.542048448.211614992.05合计1786732579295.169990568.836549923.61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 外国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中始终占主导地位B. 国家资本的发展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9、私人资本的发展状况和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D. 不同资本发展变化反映了社会性质的变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11年到1920年、1920-1936年,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48时,民族资本急剧下降,主要是因为官僚资本的膨胀、国民政府苛捐杂税、战争的破坏等;故私人资本的发展状况和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C项正确;1948年时国家资本的金额远远高于外国资本,故A项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说法错误,排除;1948年时国家资本急剧增加,主要和官僚资本膨胀、国民政府滥发纸币有关,最终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从1911年到1948年

10、,无论何种资本发展,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排除D。7.历史研究者通常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描述为春、夏、秋、冬(如下图),这说明了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曲折B. 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没有前途C. 民族资本主义受三座大山的压迫D. 民族资本主义在斗争中求生存【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描述为春、夏、秋、冬,说明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很曲折,故A正确;在半殖民地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前途渺茫,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没有前途,排除B;图片信息无法体现“三座大山的压迫”,排除C;图片信息无法体现“在斗争中求生存”,排除D。8

11、.由下图可知,当时我国农村我国部分年份粮食产量和粮食收购量的变化柱状图A. 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B. 集市贸易不断发展C. 大力支援工业化建设D. 经济体制出现变动【答案】C【解析】【详解】图片信息表明,1959年,我国粮食产量下降了,但粮食收购量却增加了,结合所学,1958年我国掀起了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大跃进,为了大力支援工业化建设,国家增加了粮食收购量,故C正确;图片信息表明,1959年,我国粮食产量下降了,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我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平均主义大锅饭,严重挫伤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生产力受到了破坏,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集市贸易情况,排除B;建国以后我国逐步形成计

12、划经济体制,1978年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发展商品经济,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9.到1959年6月中旬,开封专区已将2320个生产大队,分为4554个生产大队(基本核算单位),20648个生产队分为40990个生产队(承包单位)。这表明当时我国A. 人民公社化的严重弊端得到了克服B. 部分地区认识到人民公社的弊端C. 农业集体化的生产方式得到了扩大D. 出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萌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开封专区已将2320个生产大队,分为4554个生产大队”“20648个生产队分为40990个生产队”可知,基本核算单位变多了,承包单位变小了,改变了人民公社

13、体制强调公有化规模大做法,有利于调动生产队生产的积极性,说明我国部分地区认识到人民公社的弊端,故B正确;材料只是部分地区的做法,A项中“克服”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承包单位变小了,反映集体化的规模缩小了,C错误;材料反映的承包单位是生产队,并非家庭,故D错误。10.下图为1955年的一幅漫画圆的和扁的,画中字为单干户的孩子说:“看,人家都是圆的,咱们什么都是扁的!”该漫画意在A. 歌颂一五计划的优先战略B. 展示农业改造的基本完成C. 肯定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D. 批评农业的急躁冒进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3-1956年,农村推行合作化运动,在1955年合作化运

14、动取得较大成绩。材料中“单干户的孩子说”“人家都是圆的”中的“人家”指参加农业合作化的,被称赞。而这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将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因此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显现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故答案为C项。A项,“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项,农业改造的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底,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农业的急躁冒进是指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点睛】漫画题中的“看图”,是指对图文结合的理解。大多数高中历史试题中的漫画都是图文结合类的,图是主体,文字起补充和说明作用。但很多时候漫画中的文字(含漫画的标题)对解题起关键作

15、用,所以考生一定要结合漫画中的文字来“看图”,其要领如下:a.分解标题中的文字信息,对应漫画中的图片信息,确定漫画的主题;b.看图中有无明显表现出夸张、讽刺等意味的信息,结合漫画创作的时间点(或其他提示时代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11.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两次调整。这两次调整的共同原因是A. 为了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B.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需要C.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D. 把农村经济纳入计划经济轨道【答案】B【解析】【详解】左图是实行农业合作化,右图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者都是为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实质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

16、生产力,故B正确;农民加入合作社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故A错误;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早在1956年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错误;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要改革计划经济的弊端,并非把农村经济纳入计划经济轨道,排除D。12.1981年,学者林子力从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算例中,“推导”出一个结论:“8个人以下就叫请帮手,8个人以上就叫雇工,8人以下不算剥削。”自此,“七上八下”成了一条铁的界线,进入了中央文件。这表明当时A. 思想观念亟待继续解放B. 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日益加强C. 经济体制改革流于形式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答案】A【解析】【详解】

17、据材料1981年,学者林子力从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算例中,“推导”出一个结论:“8个人以下就叫请帮手,8个人以上就叫雇工,8人以下不算剥削。”等信息可知,“1981年”,改革开放政策刚刚实行,思想观念亟待继续解放,A正确;材料是对是否存在剥削的界定,没有涉及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体制改革,C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错误。【点睛】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13.1878年,中国第

18、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伦敦公使馆“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在大城市的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这反映出A. 男女平等成为共识B. 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西方化C. 辛亥革命促使妇女解放D.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礼俗形成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在大城市的中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可以得出:近代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礼俗形成冲击。故答案为D项。A项,该项说法不正确,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排除;B项,“中国传统社会

19、习俗日益走向西化”的说法不正确,材料只涉及到女子出席宴会一种现象,不能说明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排除;C项,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比材料中的时间要晚,材料中的现象不可能受到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14.现代城市街头“美团外卖”“饿了吗”等送外卖的车辆络绎不绝,人们也随时随地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更多的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 城市交通建设推动了餐饮业的革命B. 经济发展带来饮食结构的颠覆C. 现代人们饮食习惯发生革命性变化D.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互联网经济,“美团外卖”“饿了吗”等属于互联网服务

20、平台,人们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说明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交通建设,故A排除;“饮食结构的颠覆”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没有反映饮食结构的颠覆,故B排除;“现代人们饮食习惯发生革命性变化”说法过于绝对,故C排除。15.1992年,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一论述A.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科学的阐述B. 明确提出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 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D. 促使了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的出台【答案】C【解析】材料

21、反映了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思想,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故选C;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排除A;1982年十二大明确提出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间不符,排除B;1990年,我国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时间不符,排除D. 16.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从下图票证的取消到下图的出现,从本质反映了我国A.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B. 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C. 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D. 网络经济的兴起【答案】C【解析】题目中的图一中的“粮票”是新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图二体现了新时期的中国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此可知,其实质是资源

22、配置方式的变化,C符合题意;ABD均不正确。17.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 传统与现代交融B. 中式与西式对垒C. 文明与落后冲突D. 乡村与城市同步【答案】A【解析】“西装东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说明现代服装和传统服装在中国并行不悖,体现了现代和传统的交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服装和西方服装的对立,故B项错误;传统服装不一定是落后的,故C项错误;传统服装不一定都是农村人的服装,故D项错误。18.下图是“1895年至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统计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1898年中国报刊业

23、空前繁荣B. 1913年中国报刊量增长是因为维新变法C. 1919年报刊数量猛增缘于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D. 中国报刊数量增长反映国人办报日益成为主体【答案】C【解析】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思想的传播,导致报刊数量猛增,C正确;A中空前繁荣,错误;维新变法是1898年,B错误;D中主体说法绝对。19.“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集聚关系,然后是辐射关系。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然后中心城市又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发展起来;最后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下列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A. 扬一益二B. 广州十三行

24、C. 上海浦东D. 新阿姆斯特丹【答案】C【解析】【详解】扬一益二是唐朝后期南方最繁华的城市,但是它们没有起到辐射作用,故A项错误;广州十三行只是清朝对外贸易的场所,不能体现材料的意思,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对“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集聚关系,然后是辐射关系”的解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0年代初上海浦东开始开发,经过开发后,形成了以上海浦东为核心,包括周边地区的经济开放区,故C项正确;新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早期开拓者在现在的纽约曼哈顿建立的他们的领地,并没有起到辐射作用,故D项错误。20.改革开放时期,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新的经济运行

25、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一报告表明A. 政府还没有认清计划经济体制弊端 B. 政府妥善处理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C. 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D. 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已经确立【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反映出国家已认识到采用市场调节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这一报告表明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已经确立。故答案为D项。政府已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向市场调节过渡,排除A项;“妥善处理”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尚未确立,不能反映经济体制

26、改革已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排除C项。点睛: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活力,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逐步认识到市场调节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改变了原先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能实行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但到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是一个渐进的缓慢的过程。21.1880年-1914年间,美国增长率在6倍以上的20个行业中,13个是新兴部门。这些新兴部门的产值增长17.6倍,相当于整个制造业增长率的4倍。如1903年成立的福特汽车公司,由于推行新的科学装配线,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汽车基价由191

27、0年950美元下降到290美元,迅速得到普及。材料表明A. 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中心B. 大企业在新科技运用中占主要地位C. 科学技术改变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D. 科学影响人类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由于推行新的科学装配线,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汽车基价由1910年950美元下降到290美元,迅速得到普及。”可知科学影响人类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美国新兴部门的产值增长,不能支撑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中心的观点,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大企业在新科技运用中占主要地位,福特汽车主要是推行新的科学装配线,与新科技应用无关,B选项排除。

28、材料未体现科学技术改变企业布局,C选项排除。22.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A. 削弱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 B. 打击了荷兰的商业霸权地位C. 成就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D. 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英国政府明确规定北美殖民地的物产只供应英国,其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本上的船只运输,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旨在打击掌握海上商业霸权的荷兰的利益,故选B;A、D两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29、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是在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形成的,故C项错误。【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651年”,此时正是英国殖民扩张时期,1588年已经打败西班牙,取得海上霸权,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冲击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商业霸权。23.有人考察了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后说:“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那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这里人性获得了最为充分也最为野蛮的发展;这里创造了文明的奇迹,文明之人却几乎沦回野蛮人的境地。”上述材料可以观察的视角不包括A. 经济发展B. 社会分化C. 环境污染D. 阶

30、级斗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依据材料,曼彻斯特“创造了文明的奇迹”体现了A项经济发展;“城市的这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那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体现了B项;“像不散的浓雾”等体现了C项环境污染;故D项与材料不符,所以应选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影响24.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 大航海时代的海外殖民活动B. 美国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推广C. 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要D.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重点发展重工业,而重工业需要大规模的投资,所以,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只可能是因为电气时代(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规模投资的需求,而非其他三个选项的原因,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即可选出正确答案。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