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60.28KB ,
资源ID:42239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2239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配套K12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学.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配套K12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学.docx

1、配套K12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学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预习导引课程标准重点难点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1重点: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2难点: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一、少年皇帝1幼年继位:1661年,清朝顺治帝的第三子玄烨继位,年号康熙。2面临形势(1)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2)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3)游牧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4)满洲贵族圈占土地、剃发易服造成满汉矛盾尖锐。(5)鳌拜专权乱政。3总揽大权:康熙帝14岁亲政。智擒鳌拜,稳定了朝廷秩序,总揽朝政。归纳总结康熙帝即位时,世界形势发生变

2、化:欧洲封建统治已经动摇,商品经济发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联系加强,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正孕育着危机。二、巩固统一国家1平定三藩之乱(1)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拥兵自重,割据称雄,严重威胁清朝统治与国家的统一,后“三藩”起兵反清。(2)康熙帝亲自指挥平叛,起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八年,终于平定三藩之乱。2统一台湾(1)1681年,任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2)设置台湾府,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3平定西北叛乱(1)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妄图分裂。(2)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叛取得胜利。4加强民族团结(1)崇尚儒

3、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2)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误区警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这些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我国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但有压迫与反压迫、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三、维护国家主权1背景: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扰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尼布楚、雅克萨等据点,抢掠中国当地的少数民族。2过程(1)亲自东巡,了解敌情,制定方略。(2)两次组织收复雅克萨之战。(3)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

4、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3意义: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深化认知清军抗击沙俄的入侵,实质上是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争。尼布楚条约平等协商签订后,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北方的版图,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四、评价1自评:自己身为皇帝,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总评: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他的子孙共同创造了“康乾盛世”的局面。知识点拨康熙帝为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局面,但也进一步延长了业已没落的封建制度,使中西差距进一步扩大。主题一康熙帝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其作用【史料探究】史料一过去,一个王朝的建立,

5、多半是通过一两次决定性的大战争而解决问题的,清朝则不是这样。清朝是在入关以后,经过了短时期的大规模战争,长时期的小规模战争,将近二十年才逐渐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清初的军事时期较长,而军事行动又反映了民族矛盾。如满清剃发易服,就是用暴力手段剥夺汉族男子穿民族服装的权利。清代前期的政治和经济史料二史料三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毛泽东与老舍先生论及康熙。毛泽东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尤其是康熙皇帝。接下来,便大讲康熙。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

6、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思考(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康熙帝执政时期清政府面临哪几个方面的矛盾?(2)根据史料三,列举康熙帝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所作的突出贡献,并概括其团结各民族的措施。答案(1)满洲贵族与汉族人民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主义的矛盾。(2)贡献:平定三藩之乱,维护西南稳定;三征噶尔丹,控制西北;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国家主权。措施:学习和尊重中国各民族文化传统(或全面学习和继承汉文化,尊孔崇儒;重视与藏、蒙民族的团结)。【史论总

7、结】康熙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及作用措施作用巩固国家统一平定三藩叛乱使国家避免了一次大分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一台湾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平叛噶尔丹使清政府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既保护佛教,尊崇活佛,又达到了分而治之的目的,巩固统治,并且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尊崇儒家文化,延揽汉族文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利用儒学,维护统治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在平等基础上,以谈判方式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边界170多年的稳定主

8、题二评价康熙帝【史料探究】史料一臣源曰:恭读平定三逆方略,而知其战胜于朝庙者数端:一则不蹈汉诛晁错之辙,归咎于首议撤藩之人;二则不重达赖喇嘛裂土罢兵苟且息事之请,力申天讨;三则不宽王贝勒老帅养寇之罪,罚先行于亲贵;四则论录绿旗诸将等,以从古汉人叛乱,至用汉兵剿平,岂有满兵助战?故一时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孙克让奋于陕(清)魏源圣武记卷二康熙勘定三藩记上史料二康熙大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盛极而衰,很快滑向萧条冷落的帝国黄昏。王龙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思考(1

9、)根据史料一,概括康熙帝成功平定“三藩之乱”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平定三藩之乱的作用。(3)史料二为什么说康熙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原因。(4)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的原因。答案(1)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中,态度坚定,不与吴三桂讲和,坚决镇压。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中,赏罚分明。即使是满洲贵族,在战争中不得力之人也要受到处罚。康熙帝重用汉人和绿营。(2)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局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清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也随之加强。(3)内弥纷争、外抗沙俄,维护和巩固统一的

10、多民族国家;开创“康乾盛世”。(4)强化君主专制,固守重农抑商,推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史论总结】评价康熙帝1历史贡献(1)康熙在位期间,平定了三藩之乱,镇压了少数民族贵族的叛乱,抗击沙俄的侵略,为维护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抗外来侵略紧密结合在一起,基本上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2)一生苦研儒学,推崇程朱理学、组织编撰康熙字典等,弘扬了中国古代文化。(3)康熙帝统治时的中国,政局稳定,领土广阔,经济发展并趋于繁荣,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150余年的“康乾盛世”。2不足之处:康熙帝统治时期,世界历史正逐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正是这一时期,中国封

11、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高度强化的地步,闭关锁国政策开始实行,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局面,这就为中国在19世纪遭受西方的侵略埋下了伏笔。1康熙是我国古代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政治家。下列对康熙帝的评述正确的是()A收复台湾,设台湾行省 B首次册封达赖、班禅等活佛C南巡到曲阜,亲书“万世师表” D御驾亲征,收复雅克萨答案C解析台湾设行省是在1885年,故A项错误;册封达赖是在顺治帝时,故B项错误;收复雅克萨,康熙帝并没有亲征,故D项错误。 2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中写道:“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他的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A鳌拜集团

12、被铲除 B清军平定三藩之乱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进入台湾答案D解析从诗中的“岛”可以排除A、B两项。由“闻海上捷音”可知与清军进入台湾有关,故选D项。3“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去黄屋重?辛苦事亲征。”这首诗写在()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B平定“三藩叛乱”后C收复雅克萨之后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答案A解析从诗可以直接获得的信息是:天山及沙漠地区发生了战事,皇帝亲征讨伐,据此判定是平定噶尔丹叛乱。4判断以下电视剧场景,哪个符合历史史实()A康熙王朝中,康熙派彭春率军平定了三藩之乱B鹿鼎记中,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并从郑克塽手里收回台湾C小宝与康

13、熙中,康熙帝亲自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取得雅克萨战役的胜利D康熙秘史中,康熙帝在多伦、乌兰布通战役中打败噶尔丹,迫使其兵败自杀答案B解析平定三藩之乱的将领是赵良栋等人,彭春是雅克萨战役的将领,雅克萨战役康熙帝未亲自御驾亲征,A、C两项错误;平定噶尔丹叛乱的主要战役是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D项错误。5晚年的康熙帝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我们今天对他予以肯定性的评价,主要立足点是()A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B他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C他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答案C解析从我们今天的角度,也就是从对国家与民族的最主要贡献这一角度,可

14、知C项正确。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时八年兵燹之劫,苍生涂炭,今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朕坚拒臣工奏请上朕功德尊号。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朕断不诿过他人。朕讵料俟准吴三桂撤藩之请,彼竟于康熙十二年背恩反叛。朕更未虑及吴三桂伪檄一出,各省兵民相率背叛。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材料二1670年康熙制定圣训十六条,体现了其社会控制的思想。十六条的基本内容有:“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成积春论康熙的社会

15、控制思想材料三然而,以康乾盛世到订立屈辱的南京条约,不过相隔45年,这个质量互变也未免太快太突然了,历史的必然性与逻辑性何在?实际上,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1)材料一中的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康熙帝怎样的精神品质?(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熙帝为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三作者否定康熙帝的理由。答案(1)原因:三藩之乱因康

16、熙自己误判引起;战争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品质:善于反思、勇于承担责任。(2)方式:规范伦理道德;加强文化控制;加大法律惩戒;控制社会经济。特点:德法并重。(3)理由:康熙帝注重对内控制;强化封建统治;拒绝改革。解析第(1)问,从“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导致“苍生涂炭”中分析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的原因;反映了康熙帝勇于反思自己的过错,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品质。第(2)问,材料二中关键信息“敦孝悌以重人伦”“黜异端以崇正学”“重农桑以足衣食”“联保甲以弭盗贼”从思想文化、经济、社会秩序等方面概括了其方式;其特点是德法并重。第(3)问,从材料二可见,康熙帝对内强化封建统治,材料三

17、中作者认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这些表明“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基础巩固1康熙帝剪除鳌拜集团和平定三藩之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两种势力都()A拥有较大的势力 B严重威胁皇权C有称帝的野心 D不服从皇帝命令答案B解析康熙帝采取的举措,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统治的基本制度,该制度的核心就是皇权的至高无上。严重威胁皇权是康熙帝剪除这两种势力的主要原因。2清初,广大人民支持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其原因在于平定叛乱有利于()A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B维护大清王朝的威严C维护各民族间的团结和友好交往D维护中国的国际形象答案A解析三藩割据,造成

18、了国家的分裂局面,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广大人民支持康熙平定叛乱,是从维护国家统一这一大局出发的。3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以上材料说明()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清朝时台湾主要生产糖和粮食国家统一是台湾繁荣发展的保证A BC D答案D解析由“国家初设郡县”及题意可知正确;由“开垦流移”可知正确;由“糖谷之利”可知正确。故选D项。4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统治台湾的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

19、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对以上材料中康熙帝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A挫败了外来势力的入侵 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C削弱了明朝的抗清势力 D坚持独立自主外交原则答案B解析郑氏集团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是分裂国家的表现,康熙帝坚决拒绝郑氏要求,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故选B项。5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取孔子后裔孔尚任讲授儒家经典,事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崇尚儒家文化着力提升满族文化延揽汉族文士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 BC D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要依据题干并结合康熙帝的作为进行思考。结合祭孔、听学、授官可知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提升满族文化

20、”的内容,故B项符合题意。6清朝前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A反对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B反对殖民侵略,维护国家主权C设置机构,处理民族事务D册封少数民族领袖,加强管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康熙皇帝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属于最佳选择题。B项属于对外关系,故排除。C、D两项只是具体的政策,其目的为A项。A项是对民族关系特点的提炼概括。7康熙三十年(1691年),“多伦会盟”举行。康熙帝在会上答应了喀尔喀蒙古贵族的请求,除保留其原来汗号外,对旧有的济农、诺颜等名号,一律改为清王朝的亲王、郡王、贝勒等封爵。其目的包括()解决平定三藩之乱的后顾之忧政治上进一步孤立噶尔丹势力加强内外蒙古和清中央政

21、府联系防止俄军入侵尼布楚和雅克萨A BC D答案B解析三藩之乱的问题在1681年彻底解决,排除;沙俄入侵问题在1689年得到妥善解决,排除;噶尔丹问题在1720年才得以彻底解决;从材料中保留汗号和改名号可以得出的结论。因此选B项。8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脍炙人口,流传极广。歌中以康熙帝的口吻唱道:“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假如康熙帝的统治再延续下去,那么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的发展趋势最有可能是()A继续保持世界强国地位 B多民族国家分裂、解体C迅速实现工业化 D难以避免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命运答案D解析结合必修一“鸦片战争”知识,联系本课内容,可以认识到康熙并未放弃封建专制统治。拒绝重大

22、变革的清王朝,使中国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在19世纪遭受西方侵略埋下了可怕的伏笔,故D项正确。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熙)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于今不能已。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又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清史稿材料二康熙对孔孟程朱那一套的迷恋与提倡几乎超过任何汉人皇帝,实在基于对儒家思想中消极面的偏爱,并由此造成了清代窒息改革的沉闷政治局面。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材料三康熙帝至江宁府城。遣内阁学士席尔达祭明太祖陵,并亲自往明太祖陵拜奠。诏谕江南、江西总督、江苏巡抚

23、说:“明太祖天资英武,敷政仁明,芟刈群雄,混一区宇,肇造基业,功德并隆,”令地方各官对明陵不时巡查,守陵人用心防护,不准附近旗丁居民践踏。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四康熙帝自江宁回銮,归途在曲阜停留,祭孔子庙,行三跪九叩礼,自制祝文说:“仰惟先师,德侔元化,圣集大成。开万世之文明,树百王之仪范,永言光烈,莫不钦崇。”又亲书“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大成殿上。范文澜中国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二对康熙的评价有何不同?(2)请根据材料三、四分别说明材料一的观点。(3)参考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人物评价结果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材料一:崇儒重道,开创盛世局面。材料二:利用儒学作为封建统治思想,

24、文化专制,政治局面沉闷。(2)材料三:祭拜前朝汉族皇陵,说明康熙帝雄才大略、胸怀宽广、至仁至善。材料四:祭拜儒家至圣孔子,说明对汉文化的尊重、崇儒重道、重视儒学。(3)政治环境、阶级立场、史料占有、时代背景等。解析本题以记述康熙帝史实为切入点,考查对康熙帝的评价。第(1)问主要结合材料分析对其不同的评价。第(2)问由材料三、四可知,康熙帝尊重汉族皇帝、推崇孔子,表明其尊重汉文化,具有广阔胸怀和雄才大略。第(3)问应客观、辩证地综合考虑政治环境、时代背景等各方面因素。【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17页)一、本课测评1康熙帝巩固中国统一的举措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设台湾府;平定噶

25、尔丹叛乱;加强对汉、蒙、藏族的宗教文化控制;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线。2康熙帝是怎样维护国家主权的?提示康熙帝亲自东巡,了解敌情,制定方略,提出了在黑龙江两岸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的战略方针。康熙分别命令都统彭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康熙帝运用军事外交手段,迫使俄国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二、学习延伸明朝修了十多次长城,而清朝却不修长城,结合康熙帝的这两段话,请想一想,清朝为何不修长城?提示清朝通过施恩于喀尔喀、多伦会盟,加强了蒙古各部的团结,结束了他们内部长期的纠纷,密切了他们与朝廷的关系,使之成为保卫边疆的重要力量。这样就可以众志成城,不用修长城了。再者康熙注意以德治民,凝聚了民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