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3.26KB ,
资源ID:42198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2198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指导国学堂中医太美文字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指导国学堂中医太美文字版.docx

1、指导国学堂中医太美文字版指导国学堂中医太美文字版第三节 哮 病【概说】 一、概念: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二、沿革 1、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关喘鸣的记载与本病相似。 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2、金匮要略对哮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论述颇详。 典型症状“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剧,必有伏饮”。 治疗“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3、元?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并阐明病理因素“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

2、 丹溪心法专篇论述,认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 4、明?虞摶医学正传对哮喘作了明确的区别。 指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三、讨论范围 (一)本篇所论哮病包括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细胞增多症(或其它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引起的哮喘。 (二)若因肺系或其它多种疾病引起的痰鸣气喘症状,则属于喘证、肺胀等病证范围,但亦可与本篇辨证论治内容联系互参。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外邪侵袭 寒 1、外感风 壅阻肺气,气不布津津液凝聚成痰 热 2、 吸入烟尘花粉影响肺气宣降,津液凝聚,痰浊内生。 (二)饮食不当 过食生

3、冷 酸咸肥甘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 海羶发物 (三)体虚病后素质不强,过敏体质,病后体虚,肺脾肾亏虚 二、病机 (一)病理因素以痰为主。脏腑阴阳失调,对津液的运化失常,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哮病的夙根。 朱丹溪云:“哮喘专主于痰” 肺不能布散津液 痰的产生 脾不能输化水精 津液凝聚而成,伏藏于肺“夙根”, 肾不能蒸化水液 夙根,指过去即有旧的病根。以哮病而言,伏痰为其主因,故认为痰为本病之“夙根”。但痰之生成,在于脏腑阴阳失调,因此究其实质,实与个体素质密切相关。 (二)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肺气宣降失常。 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

4、,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证治汇补?哮病说:“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 (三)病位主要在于肺系,关系到脾肾。 1、病位在肺系 医学实在易?哮证亦说:“一发则肺腧之寒气,与肺膜之浊痰,狼狈相依,窒塞关隘,不容呼吸,而呼吸正气,转触其痰,鼾?有声。 2、关系到脾肾 肺与脾、肾在生理上有相互资生的关系,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 (四)病理性质有寒热虚实之不同,但可互相演变转化。 1、发作期以邪实为主。 病因于寒(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寒痰冷哮;

5、病因于热(素体阳盛,痰从热化)痰热热哮; “痰热内郁,风寒外束”寒包热哮; 痰浊伏肺,肺气壅实,风邪触发风痰哮; 反复发作,正气耗伤或素体肺肾不足虚哮。 2、长期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灼肺肾之阴,则可从实转虚,在平时表现肺、脾、肾等脏气虚弱之候。 3、大发作时正虚与邪实并见,肺肾同病,病及于心,甚则喘脱。 病因病机示意图 风寒 冷哮 外邪 风热 邪壅于肺, 气不布津 热哮 花粉烟尘 实哮 生冷 寒包热哮 饮食 酸咸、甘肥 脾失健运,聚湿生痰 痰(夙根) 发作 风痰哮 海腥 虚哮 病后(肺虚) 体虚(肾亏)阴虚火旺灼津 缓解期 肺脾气虚 肺肾两虚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多与

6、先天禀赋有关,家族中可有哮病史。 2、呈反复发作性。 3、发作时有典型症状,喉中有明显哮鸣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甚至面色苍白,唇甲青紫,约数分钟、数小时后缓解。 4、平时可一如常人,或稍感疲劳、纳差。 二、病证鉴别 1、哮病与喘证的鉴别 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2、哮病与支饮的鉴别 支饮亦可表现痰鸣气喘的症状,大多由于慢性咳嗽经久不愈,逐渐加重而成咳喘,病势时轻时重,发作与间歇的界限不清,以咳嗽和气喘为主,与哮病之间歇发作,突然起病,迅速缓解,喉中哮鸣有声,轻度咳嗽或不咳有明显的差别。 三、相关检查

7、(一)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如并发感染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外源性者血清IgE值增加显著,痰检有大量嗜酸粒细胞。 (二)肺功能检查发作期有关呼吸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重症哮喘气道阻塞严重,可使CO2潴留,PaCO2上升,表现呼吸性酸中毒。 (三)胸部X线检查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性浸润阴影。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发时以邪实为主 总属邪实正虚 未发以正虚为主 病久每多虚实错杂 二、治疗原则:发时当治标顾本,平时当治本顾标的。 寒痰温化宣肺 热痰清化肃肺 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 寒热错杂温清并施 风痰为患祛风涤

8、痰 正虚邪实虚实兼顾 喘脱危候扶正救脱。 阳虚温补 辨其阴阳 阴虚滋养 平时应扶正治本 补肺 区别脏腑 健脾 益肾 三、证治分类 (一)发作期 1、冷哮证 (1)症状 主症: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 兼症: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晦。 苔脉: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2)证机概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3)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4)主方: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两方皆能温肺化饮、止哮平喘。而前者长于降逆平哮,用于哮鸣喘咳,表证不著者,后方解表散寒力强,用于表寒里饮、寒象较

9、重者。 (5)常用药: 麻黄、射干宣肺平喘,化痰利咽; 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降逆; 紫苑、款冬化痰止咳; 五味子收敛肺气; 大枣、甘草和中。 (6)加减: 表寒明显,寒热身疼,配桂枝、生姜辛散风寒; 痰涌气逆不得平卧,加葶苈子、苏子泻肺降逆,并酌加杏仁、苏子、白前、橘皮等化痰利气; 咳逆上气、汗多加白芍以敛肺。 2、热哮证 (1)症状: 主症: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阵作。 兼症:咯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甚至有好发于夏季者。 苔脉: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 (2)证机概要: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 (3)治法:

10、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4)主方: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两方皆能清热宣肺、化痰平喘。而前者长于清化痰热,用于痰热郁肺,表证不著者;后者偏于宣肺泄热,用于肺热内郁,外有表证者。 (5)常用药: 麻黄宣肺平喘; 黄芩、桑白皮清热肃肺; 杏仁、半夏、款冬、苏子化痰降逆; 白果敛肺,并防麻黄过于耗散; 甘草调和诸药。 (6)加减: 表寒外束,肺热内郁,加石膏配麻黄解表清里; 肺气壅实,痰鸣息涌,不得平卧,加葶苈子、广地龙泻肺平喘; 肺热壅盛,痰吐稠黄,加海蛤壳、射干、知母、鱼腥草清热化痰; 兼有大便秘结者,可用大黄、芒硝、全瓜蒌、枳实通腑以利肺; 病久热盛伤阴,气急难续,痰少质粘,口咽干燥,舌红少

11、苔,脉细数者当养阴清热化痰,加沙参、知母、天花粉。 3、寒包热哮证 (1)症状 主症:喉中鸣息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 兼症:咯痰不爽,痰粘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 苔脉:舌苔白腻、罩黄,舌尖边红,脉弦紧。 (2)证机概要: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 (3)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4)主方: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前方用于外感风寒,饮邪内郁化热,而以表寒为主,喘咳烦躁者;后方用于饮邪迫肺,夹有郁热,咳逆喘满烦躁而表寒不显者。 (5)常用药: 麻黄、石膏散寒解表,宣肺平喘,清泄肺热,二药相合,辛凉配伍,外散风寒,内清

12、里热; 厚朴、杏仁平喘止咳; 生姜、半夏化痰降逆; 甘草、大枣调和诸药。 (6)加减 表寒重者加桂枝、细辛; 喘哮痰鸣气逆加射干、葶苈子、苏子祛痰降气平喘; 痰吐稠黄胶粘加黄芩、前胡、瓜蒌皮等清化痰热。 4、风痰哮证 (1)症状: 主症: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或鸣声如吹哨笛,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 兼症:咯痰粘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黯,起病多急,常倏忽来去,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鼻塞,流涕,胸部憋塞,随之迅即发作。 苔脉:舌苔厚浊,脉滑实。 (2)证机概要: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 (3)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4)主方:三子养亲汤

13、加味。本方涤痰利窍,降气平喘,用于痰壅气实,咳逆息涌,痰稠粘量多,胸闷,苔浊腻者。 (5)常用药: 白芥子温肺利气涤痰;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莱菔子行气祛痰; 麻黄宣肺平喘; 杏仁、僵蚕祛风化痰; 厚朴、半夏、陈皮降气化痰; 茯苓健脾化痰。 (6)加减: 痰壅喘急,不能平卧,加用葶苈子、猪牙皂泻肺涤痰,必要时可暂予控涎丹泻肺祛痰; 若感受风邪而发作者,加苏叶、防风、苍耳草、蝉衣、地龙等祛风化痰。 5、虚哮 (1)症状: 主症: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则持续喘哮。 兼症:口唇爪甲青紫,咯痰无力,痰涎清稀或质粘起沫,面色苍白或颧红唇紫,口不渴或咽干口渴,形寒肢冷或

14、烦热。 苔脉:舌质淡或偏红,或紫黯,脉沉细或细数 (2)证机概要: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3)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4)主方:平喘固本汤加减。本方补益肺肾,降气平喘,适用于肺肾两虚,痰气交阻,摄纳失常之喘哮。 (5)常用药: 党参、黄芪补益肺气: 胡桃肉、沉香、坎脐、冬虫夏草、五味子补肾纳气; 苏子、半夏、款冬、桔皮降气化痰。 (6)加减: 肾阳虚加附子、鹿角片、补骨脂、钟乳石; 肺肾阴虚,配沙参、麦冬、生地、当归; 痰气瘀阻,口唇青紫加桃仁、苏木; 气逆于上,动则气喘加紫石英、磁石镇纳肾气。 附:喘脱危证 (1) 症状: 主症:哮病反复久发,喘息鼻搧,张口抬肩,气

15、短息促, 兼症:烦躁,昏蒙,面青,四肢厥冷,汗出如油 苔脉:脉细数不清,或浮大无根,舌质青黯,苔腻或滑。 (2)证机概要: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衰。 (3)治法:补肺纳肾,扶正固脱。 (4)主方: 回阳急救汤、生脉饮加减。前者长于回阳救逆,后者重在益气养阴。 (5)常用药: 人参、附子、甘草益气回阳; 山萸肉、五味子、麦冬固阴救脱; 龙骨、牡蛎敛汗固脱; 冬虫夏草、蛤蚧纳气归肾。 如喘急面青,躁烦不安,汗出肢冷,舌淡紫,脉细,另吞黑锡丹镇纳虚阳,温肾平喘固脱,每次服用34.5g,温水送下。 (6)加减: 如阳虚甚,气息微弱,汗出肢冷,舌淡,脉沉细加肉桂、干姜回阳固脱;

16、气息急促,心烦内热,汗出粘手,口干舌红,脉沉细数加生地、玉竹养阴救脱,人参改用西洋参。 (二)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 (1)症状: 主症: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 兼症: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溏。 苔脉:舌质淡,苔白,脉濡软。 (2)证机概要: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无权,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 (3)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4)主方:六君子汤。本方补脾化痰,用于脾虚食少,痰多脘痞,倦怠少力,大便不实等症。 (5) 常用药: 党参、白术健脾益气; 山药、苡仁、茯苓甘淡补脾; 法半夏、桔皮燥湿化痰; 五味子敛肺气; 甘草补气调中。 (6)

17、 加减: 表虚自汗加炙黄芪、浮小麦、大枣; 怕冷、畏风、易感冒,可加桂枝、白芍、附片; 痰多者加前胡、杏仁。 2、肺肾两虚证 (1)症状: 主症: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兼症:咯痰质粘起沫,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 苔脉: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2)证机概要: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元,津凝为痰。 (3) 治法:补肺益肾。 (4)主方: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两者都可用于久哮肺肾两虚,但前者以益气养阴为主,适用于肺肾气阴两伤,后者以补肾化痰为主,适用于肾虚阴伤痰多。 (5)常用药: 熟地、山

18、萸肉、胡桃肉补肾纳气; 人参、麦冬、五味子补益肺之气阴, 茯苓、甘草益气健脾; 半夏、陈皮理气化痰。 (6)加减: 肺气阴两虚为主者加黄芪、沙参、百合; 肾阳虚为主者,酌加补骨脂、仙灵脾、鹿角片、制附片、肉桂; 肾阴虚为主者加生地、冬虫夏草。 另可常服紫河车粉补益肾精。 【预防调护】 一、注意保暧,防止感冒,避免因寒冷空气的刺激而诱发。 二、根据身体情况,作适当的体育锻炼,以逐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三、饮食宜清淡,忌肥甘油腻,辛辣甘甜,防止生痰生火,避免海羶发物,烟尘异味。 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劳逸适当,防止过度疲劳。 五、平时可常服玉屏风散,肾气丸等药物,以调护正气,

19、提高抗病能力。 【结语】 一、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为特征。 二、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伏于肺,遇感诱发。发病机理为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 三、发时以邪实为主,治当祛痰利气,攻邪治标,寒痰温化宣肺,热痰清化肃肺,寒热错杂者,当温清并施,表证明显者兼以解表,属风痰为患者又当祛风涤痰;反复发作,则由实转虚,且虚实之间常常互为因果,邪实与正虚错杂为患,而见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之虚哮,治当补正祛邪兼施。若发生喘脱危证,又当以扶正固脱为主。平时以正虚为主者,当区别肺脾气虚和肺肾两虚,分别予以补肺健脾或补肺益肾。 四、哮病的预后与转归。部分青少年患者,随

20、着年龄的增长,正气渐充,肾气日盛,再辅以药物治疗,可以终止发作,而中老年及体弱患者,肾气渐衰,发作频繁,则不易根除,或在平时亦有轻度哮鸣气喘。如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病由肺脏影响及脾、肾、心,可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之肺胀重证。 【临证备要】 1、注意寒热的兼夹与转化。 寒痰冷哮久郁也可化热,尤其在感受外邪引发时,更易如此。小儿青少年阳气偏盛者,多见热哮,但久延而至成年、老年,阳气渐衰,每可转从寒化,表现冷哮。虚实之间也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一般而言,新病多实,发时邪实,久病多虚,平时 正虚,但实证与虚证可以因果错杂为患。实证包括寒热两证在内,如寒痰日久耗伤肺脾肾的阳气,可以转化为气虚、阳虚证

21、,痰热久郁耗伤肺肾阴液,则可转化为阴虚证。虚证属于阳气虚的,因肺脾肾不能温化津液,而致津液停积为饮,兼有寒痰标实现象,属于阴虚的,因肺肾阴虚火炎,灼津成痰,兼有痰热标实现象。兼腑实者,又当泻肺通腑,以恢复肺之肃降功能。因肝气侮肺,肺气上逆而致者,治当疏利肝气,清肝肃肺。 2、反复久发当标本兼顾。 临证所见,发作之时,虽以邪实为多,亦有正虚为主者,缓解期常以正虚为主,但其痰饮留伏的病理因素仍然存在,因此对于哮病的治疗发时未必全从标治,当治标顾本,平时亦未必全恃扶正,当治本顾标。尤其是大发作有喘脱倾向者,更应重视回阳救脱,急固其本,若拘泥于“发时治标”之说,则坐失救治良机。平时当重视治本,区别肺、

22、脾、肾的主次,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适当兼顾,其中尤以补肾为要着,因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肾精充足则根本得固。但在扶正的同时,还当注意参入降气化痰之品,以祛除内伏之顽痰,方能减少复发。 3、重视虫类祛风通络。 风邪致病者,为痰伏于肺,外感风邪触发,具有起病多快,病情多变等风邪“善行而数变”的特性,治当祛风解痉,药用麻黄、苏叶、防风、苍耳草等,特别是虫类祛风药尤擅长于入络搜邪,如僵蚕、蝉衣、地龙、露蜂房等,均为临床习用治哮之药,可选择应用。如见喘急痰涌,胸满不能平卧,咯痰粘腻,舌苔厚浊者,又属以痰为主,当用三子养亲加厚朴、杏仁、葶苈子、猪牙皂等。 4、久病入络配合活血化瘀 近代医家倡言瘀血是哮喘病发作的重要病理因素,并试用活血化瘀法以治哮,结合实验研究,构成一种新思路。根据临床实际,瘀血是在痰气交阻这一病理基础上继发的病理因素,在发病环节上并不占有突出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必须以“久病入络”为前提,若属新病即从瘀治,未必符合实际,持血瘀致哮论,倡用活血化瘀法者,其处方用药亦并未撇开化痰降气法,表明痰气瘀阻是其病机病证特点。它与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发展至肺胀,表现“痰挟瘀血碍气而病”(丹溪心法)的病理主次地位并不等同。 【复习思考题】 1、哮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临证如何理解掌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