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249.73KB ,
资源ID:420234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2023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毕业设计论文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毕业设计论文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docx

1、毕业设计论文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电力需求迅速增长,使得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而变电站对于电力的生产和分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变电站是电网建设和电网改造中非常重要技术环节。近年来,变电站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国内外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系统和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变电站向着占地面积小、灵活性高、易于检修的趋势发展。本次设计为110kV 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并绘制电气主接线图及其他图纸。该变电站设有两台主变压器,站内主接线分为110kV、10kV两个电压等级。本次设计中进行了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短路电流计算、变压器的选择

2、、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等)、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设计。关键词:变电站 电气主接线 短路电流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hinas rapid growth in electricity demand. Make power grids structure have been expand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substations for electric power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3、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Subst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echnical aspect of a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electrical networks. In recent years, the technology of substation is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development, wi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4、 switching equipment systems and integrated automation technology(GIS) applications, the city substation in a small footprint, flexible, easy to overhaul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We have to design primary power-system of 110kV substation and draw main electrical one-line diagram and others. There ar

5、e two main transformer in the substation ,in which main electrical conne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voltage grades: 110kV, 10kV.There is also a design for main electrical connection in this engineering, the calculation for short-circuit electric current, the selection of electrical device and cali

6、bration (including circuit breaker, isolator, current transformer, potential transformer, bus bar etc.) and the design for distribution installation per. voltage grade.Key words: substation mai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hort circuit currents1 前言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之一,它是负责把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转换为供人们直接使用的电能的产

7、业。它既是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提供不可缺少的动力,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电力是工业的先行,电力工业的发展必须优先于其他的工业部门,整个国民经济才能不断前进。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用电的急剧增长,对于电力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使得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越来越复杂,人们对能源利用的认识越来越重视,而变电站对于电力的生产和分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变电站是电网建设和电网改造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在目前的电网建设中,尤其是在110kv变电站的建设中,土地、资金等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存在重复建设、改造困难、工频电磁辐射、无线电干扰、噪声等环保问题以

8、及电能质量差等的问题,这些已成为影响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成本和运行质量的重要因素,违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所以110kv变电站需要采用节约资源的设计方案,要克服通信干扰和噪声、既要保证电能质量和用电安全等问题,同时还要满足以后电网改造的方便性和资源再利用率高的要求。1.2 国内外研究综述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少电能在网路中的损耗,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变电站设计理论,基本达到了建设节约型、集约型、高效型变电站的目标。国内的变电站也通过改善优化变电站结构,降低变电站的功率损耗,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另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我

9、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目前还跟不上整个电力工业发展的步伐,真正实现自动化和无人值班的变电站并不多,其社会和经济效益不够显著,这说明我们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并不规范,市场发育也不成熟,这与研制、制造、规划、基建和运行等部门对变电站自动化的认识不同有很大的关系。总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其简单可靠、可扩展性强、兼容性好等特点逐步为国内用户所接受,并在一些大型变电站监控项目中获得成功的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越来越成熟。认清和适应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理论技术,摒弃落后和即将淘汰的技术,确定科学的模式和结构,选择质量优良和性能可靠的产品,

10、无论对设备制造厂家还是对用户都是至关重要的,也关系到变电站技术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研究探讨符合国情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模式、结构、功能、通讯方式等,对我国变电站的发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1.3 设计概述1.3.1 待建变电站的地位及作用按照电力先行的原则,依据本地区远期负荷发展规划,决定在本地区建设一座中型110kV降压变电站。该变电站建成后,主要对本区用户供电为主,尤其对本地区大用户进行供电,改善和提高该地区的供电水平,同时和其他地区变电站联成环网,提高了本地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1.3.2 变电站负荷情况本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为110/10

11、kV。高压侧电压为110kv,有4回出线,低压侧电压为10kV,有线路24回。就地理位置来看,该变电站属于重要的中间变电站。出线方向:根据一般进出线规划和选址的交通、地形等条件,110kV布置在该变电站的上方(北侧),10kV布置在该站的下方(南侧),主变压器布置在110KV和10KV之间,布置方式如图1-1所示:北 110kV 主变压器 24回出线 10KV 图1-1 变电站出线布置图1.3.3 环境给定条件该地区自然条件:该变电站建在平原地区,交通方便,最热月月平均最高温度为40摄氏度,最冷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 7摄氏度,年平均气温为18摄氏度,本地区无不良地质现象,土壤无污染,电阻率为7

12、000.cm。该变电站预计总占地面积约为4.8亩,总建筑面积为356平方米。 2 电气主接线设计2.1 概述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是依据变电站的最高电压等级和变电站的性质,选择出一种与变电站在该地区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接线方式。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的重要部分,它表明变电站内的变压器、各电压等级的线路、无功补偿设备以最优化的接线方式与电力系统连接,同时也表明在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与变电站所在电力系统的作用及所采用的设备密切相关。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采用和电气设备的可靠性不断提高,设计主接线的观念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现代电力系统

13、是一个巨大的、严密的整体,主接线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发电厂、变电站和电力系统本身,同时也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因此,变电站主接线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供电可靠性因事故被迫中断供电的机会越少,停电影响范围越小,停电时间越短,主接线可靠性程度就越高;供电可靠性的客观衡量标准是运行实践,衡量主接线运行可靠性的标志是:a.断路器检修时,能否不影响供电;b.线路、断路器或母线故障时,以及母线检修时,停运出线回路数的多少和停电时间的长短,以及能否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因事故被迫中断供电面积少,停电影响范围越小,停电时间越短,主接线可靠性越高。衡量电能质量好坏的基本指标是电压、频率、供电连续性和

14、可靠性,主接线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应能满足要求。(2)供电的灵活性和方便性灵活性:应能灵活地投入(或切除)某些机组、变压器或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不仅在正常的时候进行安全地供电,而且能满足系统在事故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调度和要求,能灵活地进行运行方式的转换。可以容易地从初期过渡到其最终接线,使变电站在扩建过渡时,无论在一次和二次设备装置等所需的改造为最小。方便性:力求接线简单、清晰、明了,使运行人员操作、检修方便,以避免误操作,应能方便地停运断路器、母线及其断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而不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和对用户的供电。(3)经济性投资小:a.主接线应简单、清晰,以节约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

15、的投资;b.要使控制、保护方式不过于复杂,以利于运行并节约二次设备和电缆投资;c.要适当限制短路电流,以便选择轻型及价格合理的电气设备。占地面积小:a.电气主接线设计要为配电装置的布置创造条件,以便节约用地和节省架构、导线、绝缘子及安装费用;b.在运输条件许可的地方采用三相变压器;c.电能损耗少、经济合理地选择主变压器的型式,容量和台数避免二次变压而增加电能损失。(4)具有扩建和发展性。变电站主接线应根据5到10年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进行设计。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根据本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进出线回路数、负荷情况、工程特点、自然环境条件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具有扩建的方便性。主接线设计要留有余

16、地,不仅要考虑最终接线的实现,同时还要兼顾到分期过渡接线的可能和施工的方便。应能容易地从初期过渡到最终接线,使在扩建过渡时一次和二次设备所需的改造范围最小。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是依据变电站的最高电压等级和变电站的性质,选择出一种与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接线方式。一个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包括高压侧、低压侧以及变压器的接线,因各侧所接的系统情况不同、进出线回路数不同,所以其接线方式也不同。2.2 110kV电气主接线由于此变电站是为了某地区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负荷增长而拟建的,那么其负荷为地区性负荷。电气主接线是根据电力系统和变电站具体条件确定的,它以电源和出线为主体,在进出线路多时(一般超

17、过四回)为便于电能的汇集和分配,常设置母线作为中间环节,使接线简单清晰、运行方便,有利于安装和扩建。本变电站110kV 侧出线有4回,最好采用有母线连接方式,可选择双母线接线和单母线分段接线两种方案进行比较,如图2-1及图2-2所示:图2-1 双母线接线图2-2 单母线分段接线 对图2-1及图2-2所示方案、综合比较,见表2-1。表2-1主接线方案比较表方案 项目 方案方案技术供电可靠、运行方式较灵活;倒闸操作复杂,容易误操作。简单清晰、操作方便、易于发展;运行可靠、运行方式灵活、便于事故处理。经济占地大、设备多、投资大;用母线分段断路器兼作旁路断路器节省投资。设备少、投资小;母联断路器兼作旁

18、路断路器节省投资。对于110kV侧来说,因为它要供给较多的一类、二类负荷,因此其要求有较高的可靠性。对比以上两种方案,从经济性、可靠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最佳设计方案为方案,单母线分段接线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而且比双母线投资小。有的时候为了提高主接线的可靠性要增设旁路设施,设置旁路设施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在断路器检修时对用户供电的影响。装设SF6断路器时,因断路器检修周期可长达510年甚至20年,可以不设旁路设施。本变电站110kV侧采用SF6断路器,不设旁路母线。2.3 10kV电气主接线61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目为6回及以上时,可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而双母线接线一般用于引出线和电

19、源较多,输送和穿越功率较大,要求可靠性和灵活性较高的场合。上述两种方案如图2-3及图2-4所示:图2-3单母线分段接线图2-4双母线接线对图2-3及图2-4所示方案、综合比较,见表2-2。表2-2 主接线方案比较方案项目方案方案技术简单清晰,易于扩建;调度灵活;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事故处理方便。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扩建方便;便于试验;易误操作。经济占地少;设备少。设备多、配电装置复杂;投资和占地面大。经过综合比较方案在经济性上比方案好,且调度灵活也可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所以选用方案。2.4 站用电接线一般站用电接线选用接线简单且投资小的接线方式,故提出单母线分段接线和单母线接线两种方案。上述两

20、种方案如图2-5及图2-6所示。图2-5 单母线分段接线图2-6 单母线接线对图2-5及图2-6所示方案、综合比较,见表2-3。表2-3 主接线方案比较方案 项目方案单分方案单技术不会造成整个变电站停电;调度灵活;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任一断路器检修,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扩建时需向两个方向均衡发展。简单清晰、操作方便、易于发展;可靠性、灵活性差。经济占地少;设备少。设备少、投资小。经比较两种方案经济性相差不大,所以选用可靠性和灵活性较高的方案。3 变压器的选择3.1 概述在各级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变压器是变电站中的主要电气设备之一,其担任着向用户输送功率和两种电压等级之间交换功率的重要任务,同

21、时兼顾电力系统负荷增长情况,所以变压器的选择必须根据电力系统510年发展规划进行综合分析合理选择,否则将造成经济和技术上的不合理。如果主变压器容量选择的过大或台数过多,不仅增加成本、扩大占地面积,而且会增加损耗,给运行和检修带来不便,设备也不能充分发挥效益;若容量选的过小,可能使变压器长期在过负荷中运行,影响主变压器的寿命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此,确定合理的变压器的容量是变电站安全可靠供电及电网经济运行的保证。在生产上电力变压器有单相、三相、双绕组、三绕组、自耦以及分裂变压器等,在选择主变压器时,要根据该变电站的性质和设计变电站的自身特点,在满足可靠性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其经济性来选择合适的主

22、变压器和站用变压器。3.2 变电站主变压器的选择3.2.1 主变压器相数的确定根据电气设计手册规定,当不受运输条件限制时,在330KV以下的电力系统均应选择三相变压器。而选择主变压器的相数时,应根据变电站在该地区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以及设计变电站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单相变压器组,相对来讲投资大、占地多、运行损耗大,同时配电装置以及断电保护和二次接线的复杂化,也增加了维护及倒闸操作的工作量。本次设计的变电站,位于郊区开阔的平地,交通便利,不受运输的条件限制,故本次设计的变电站选用三相变压器。3.2.2 主变压器绕组数的确定对深入引进负荷中心、具有直接从高压降为低压供电条件的变电站,为简化电压等级或减少

23、重复降压容量,可采用双绕组变压器。3.2.3 主变压器台数的确定选择主变台数确定的要求:(1)对大城市郊区的一次变电站,在高、低压侧已构成环网的情况下,变电站以装设两台主变压器为宜;(2)对地区性孤立的一次变电站或大型专用变电站,在设计时应虑装设三台主变压器的可能性。考虑到该变电站为一重要中间变电站,与系统联系紧密,故选用两台主变压器,并列运行且容量相等。3.2.4 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主变压器容量确定的要求:(1)主变压器容量一般按变电站建成后510年的规划负荷选择,并适当考虑到远期1020年的负荷发展;(2)根据变电站所带负荷的性质和电网结构来确定主变压器的容量。对于有重要负荷的变电站

24、,应考虑当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在设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二级负荷:对一般性变电站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就能保证全部负荷的6070%。首先进行负荷分析。本系统中有110kv和10kv两个负荷等级,其最大负荷和功率因子分别为45MW,cos=0.9,和15MW,cos=0.85S总45/0.9+15/0.8567.647(MVA)S总=67.647MVA由于上述条件所限制,所以两台主变压器应各自承担33.824MVA,当一台停运时另一台则承担70%为47.353MVA。故选两台50MVA的主变压器就可满足负荷需求。故主变压器参数如表3-1所示:表3-1 主变

25、压器参数型号额定电压比阻抗电压连接组别SZ-50000/11011081.25%/10.5KV10.5YN,d113.3 站用变压器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3.3.1站用变压器台数的确定对大中型变电站,通常装设两台站用变压器。因站用负荷较重要,考虑到该变电站具有两台主变压器,为提高站用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所以装设两台站用变压器,分别接在10KV两段母线上,所用电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母线分段接线。3.3.2站用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站用变压器容量选择的要求: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应满足经常的负荷需要和留有10%左右的裕度,以备加接临时负荷之用。考虑到两台站用变压器为采用暗备

26、用方式,正常情况下为单台变压器运行。每台工作变压器在不满载状态下运行,当任意一台变压器因故障被断开后,其站用负荷则由完好的站用变压器承担。S站=96.075/(1-10%)=106KVA3.3.3 站用变压器型式的选择考虑到目前我国配电变压器生产厂家的情况和实现电力设备逐步向无油化过渡的目标,可选用干式变压器。故站用变参数如表3-2所示:表3-2 站用变参数型号电压组合接线组别空载损耗负载损耗空载电流阻抗电压高压高压分接范围低压SC-80/1010;6.3;65%0.4Y,yn00.482.61.344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电流的计算4.1 各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根据公式 式(4-1)式中:

27、 所统计各电压侧负荷容量 各电压等级额定电压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式(4-2) 式(4-3)则:10kV 110kV 4.2 短路电流计算4.2.1 短路电流计算目的、条件及一般规定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电气设备,在其运行中都必须考虑到发生的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各种形式的短路。短路是电力系统的严重故障,所谓短路是指一切不属于正常运行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对于大接地系统)发生金属性连接的情况。在三相系统中,可能发生的有对称的三相短路和不对称的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在各种类型的短路中,单相短路占多数,三相短路几率最小,但其后果最严重。因此,我们采取三相短

28、路(对称短路)来计算短路电流,并检验电气设备的稳定性。(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设计中,短路电流计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计算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电气主接线的比较;选择导体和电器;在设计户外高压配电装置时,需要按短路条件校验软导线的相间和相对地的安全距离;在选择继电保护方式和进行整定计算时,需以各种短路电流为依据;接地装置的设计,也需要用短路电流。(2)短路电流计算条件基本假定:正常工作时,三相系统对称运行;所有电源的电动势相位相角相同;电力系统中的所有电源都在额定负荷下运行;短路发生在短路电流为最大值的瞬间;不考虑短路点的电弧阻抗和变压器的励磁电流;除去短路电流的衰减时间

29、常数和低压网络的短路电流外,元件的电阻都略去不计;元件的计算参数均取其额定值,不考虑参数的误差和调整范围;输电线路的电容忽略不计。(3)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规定验算导体和电器动稳定、热稳定以及电器开断电流沿用的短路电流,应按本工程设计规划容量计算,并考虑远景的发展计划;选择导体和电器用的短路电流,在电气连接网络中,应考虑具有反馈作用的异步电动机的影响和电容补偿装置放电电流的影响;选择导体和电器时,对不带电抗器回路的计算短路点应选择在正常接线方式时短路电流为最大的点;导体和电器的动稳定、热稳定以及电器的开断电流,一般按三相短路验算。4.2.2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导体和电器,并进

30、行有关的校验。按三相短路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短路电流计算点有2个,即110KV母线短路(K1点),10KV电抗器母线短路(K2)。图4-1 系统接线图图4-2 正序阻抗 图4-3 零序阻抗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如表4-1所示:表4-1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短路类型短路点编号短路点名称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有效值I”短路电流周期分量0.2S有效值I0.2稳态短路电流有效值短路全电流最大有效值Ich短路电流冲击值ich短路容量S”(KA)(KA)(KA)(KA)(KA)(MVA)三相K1110KV20202030.2513984K210KV(分列)15.34515.34515.34523.32539.131279.064K210KV(并列)28.68928.68928.68943.60773.157521.738单相K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