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85.23KB ,
资源ID:41754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1754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评报告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评报告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评报告专业评估自评报告专业评估自评报告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负 责 人: 舒小平 乔斌 二零一四年七月1 规划与实施1.1 专业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设置于1985年,1993年获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成为淮海工学院特色专业,2010年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所对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经过20052008年建设通过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验收,并进入第二轮建设(20082010年); 2011年10月,“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入选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2012年 以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为核心专业的机械类专业成为江苏

2、省十二五重点专业。2013年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成为硕士授权学科。1.2 专业定位与发展目标淮海工学院地处苏北,是连云港市唯一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在刚刚召开的第三次党代会上学校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特色鲜明、区域优势显著、多科协调推进、注重实践应用、服务地方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基于学校的发展定位形成了我专业的定位与发展目标专业定位:建立以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发展为主的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与江苏省、连云港市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紧密关联,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服务定位:立足连云港、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努力为区域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培养目标定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

3、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发展目标定位:力争到“十三五”末期,达到江苏省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在国内有一定影响。1.3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接轨情况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连云港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13年底,连云港市装备制造业成为首个千亿产业集群。目前,连云港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近40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的两成多,产值过亿元的装备制造企业有6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的规模和总量都在快速增长。有15家企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研发了碳纤维制造设计、5MW大功率叶片

4、、工程钻机、煤矿连采设备快速搬运车和MW级风电机组智能独立变桨控制系统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装备行业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连云港的装备行业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培育了连云港市开发区风电装备、连云港市开发区汽车级零部件生产、灌河船舶修造、海州区工程机械和纺织机械制造、海州区电力辅机及矿山救援装备等一批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流体装备、电力辅机、特种车辆以及纺织后处理装备为主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集聚效应。但是,与苏中、苏南相比,在装备制造业中所拥有的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产业布局及重点领域骨干企业有很大的差距,连云港乃至苏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的快

5、速发展必将扩大对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为江苏沿海开发提供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是我专业建设的明确方向。1.4 建设思路与举措(1)培养方案的制定目前我专业培养方案结构合理,与培养目标的定位相一致。总结推广全面学分制及“大类培养”改革成果,创新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切实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构建“通识课程+主干课程+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先后制订了2012、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应用性的教学内容新体系,用于指导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教学的,强化实践教学比例。课程设计环节以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改进实验课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

6、性,综合性实验。此外,毕业资格进行审核时,要求毕业生至少获得包括AutoCAD应用技能证书、Pro/E应用技能证书、UG应用技能证书、数控技能证书在内的4个证书中的1个方可毕业。(2)教学大纲的制订结合该专业培养目标,邀请专家进行论证,三年内对现有教学大纲进行完善和修订,根据教学计划来体现培养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3)课程建设以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抓好课程建设。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知识体系,通过开展重点课程的建设也带动了其它相关课程教学改革。(4)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目标明确,

7、采用国内外高校进修。访学、短期培训、攻读博士后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素质,到2015年末使专业教师数达到36人左右。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鼓励教师在校企间流动,优化教师结构,努力使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比例1/3以上。新入选青蓝工程、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人才项目3人以上。(5)实验条件的完善购置实验设备,完善实验室设备、保证实验项目的开出率达到100%。在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基金、省重点培育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实验条件。(6)实习基地的创建建设完成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实践教育中

8、心”, 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构建灵活先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承担从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到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主要实践教学任务。加强与本地大型机械、机电装备制造企业合作,寻求拓展新的校外实习基地,力争在2015年使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总数达15个以上,满足包括全部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在内的所有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1.5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存在问题 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表现为:教师对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未能充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不足,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系统性不强,尚不能完全满足应

9、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训基地未能充分利用,制约了实习指导工作的开展;部分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影响教学效果。 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上的改革,向深层次推进有一定难度,如产学研合作等。虽然,学校已与相关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校企、校地合作在部分学科专业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产学研合作教育渠道有待于拓宽,合作教育的层次有待于提高,一方面,教师服务社会产业获取资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力还不够强,对地方和企业参与合作的吸引力还不够大;另一方面,由于体制、政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对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投入。(2)对策与措施 健全应用型

10、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共识。通过思考、研讨、探索将办学定位落实到具体培养方案制定的实际工作中。二是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根据培养目标认真规划与之相配套的知识结构、能力训练和专业素养,形成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对培养方案执行的监控。三是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鼓励教师自觉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优化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更加合理配置课时,使培养方案更加契合发展定位和培养目标,推出更多可供检验并得到社会认可的教学改革新成果。 重视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乘学校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积极主动走出去,通过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府合

11、作等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优质教育资源。2 师资条件2.1 结构与素质(1)队伍结构目前,我专业专任教师总数34 人,现从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等方面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表1 队伍结构教师人数职称结构学历、学位结构年龄结构教授副教授中级及以下博士硕士本科56岁以上4555岁3645岁35岁以下34919611167115153比例26%56%18%32%47%20%3%44%44%9%由表1可见,35岁以下的教师占 9%、3645岁占 44%、4655岁占 44%、56岁以上的占3%。反映出我专业已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

12、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为 47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32%。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队伍的82%,学历、学位及职称结构合理。至于学缘结构,外校毕业的教师占教师队伍的100%,重点大学(985、211工程建设大学)毕业的教师占68 %,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基本合理。(2)发展趋势 今后三年内教师退休情况:从表1可见,今后三年正常退休教师总人数为 1人,退休教师在数量和素质上对整体师资队伍影响不大。 今后三年内教师流出情况预计:预计今后三年内每年流出人员在01人,对整体师资队伍影响不大。 今后三年内引进教师计划:从重点高校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5

13、8人。 今后三年内职务晋升和教师学历进修计划:预计今后三年评聘教授、副教授68人;从事博士后工作34人;出国进修或访学23人,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可见,未来三年我专业师资队伍发展趋势良好,整体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综合素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3)生师比2014年,现有专任教师34人,本二层次学生总数为536人,生师比为16:1,达到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的基本要求。(4)教学团队我专业非常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形成“工程图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材料加工”等教学团队以及由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形成的“机电控制?”教学团队。(5)存在问题与对策目前我专业教师队伍

14、存在的问题有: 师资结构性矛盾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虽然,学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优质师资,但是近年来我专业引进人才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我专业自2009年以来仅引进1名青年讲师。(注:2014年7月份刚报到)。专业虽然加大了引进人才力度,但近年来引进人员很少;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获得学位情况并不理想;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和访学积极性不高。 有影响力的学科专业领军人才缺乏。梯队合理的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团队偏少,制约了专业的发展。专任教师从事实践和训练的机会偏少。具有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不足,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提出以下对策: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15、采取强有力的举措,把人才引进工作重点放在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引进上; 加大自身培养力度。与河海大学等著名高校进行深度合作,通过教师进修、教学和科研合作模式,推进师资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 启动教师海外进行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逐年选派教师到海外研修深造; 推进专兼结合的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与企业合作办学与申请科研项目以及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等形式,组织教师到企业一线岗位实践锻炼,为培养应用型人才锻造数量适当、管用的实践型师资队伍。2.2 教师授课情况(1)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目前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其中“青蓝工程”学术带

16、头人2人、青年骨干教师3人;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4人;入选“江苏省333工程”人选3人。这些教师已成为我专业教学工作的先锋和中坚力量,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评教数据说明,我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整体上是高的,而且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我专业34位专任教师全部具有主讲教师资格。教授9人、副教授19人全部为本科生授课,授课比例均为100%。2.3 教师投入教学情况(1)积极履行教师职责,精心投入教学工作我专业所有教师能够时刻牢记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全身心投入的日常教学中。上课前进行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案、讲稿、课件;上课时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力求将抽

17、象的专业知识以最易接受的方式尽心传授;课后,认真批阅学生作业,并及时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2)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我专业积极将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体现在: 科研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科研活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近年来我专业通过机械讲坛的形式,不断鼓励教师将自己的学术成果进行相互交流,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专业教师共举办“机械讲坛”7人次。 科研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师不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推进教材改革等。近三年共主编、参编公开出版教材10部。 科研促进了教学条件的改进。通过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同时也

18、改善了教学条件。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我专业教学。近年来我专业研究开发各种课件等科研成果都极大地促进了教学。 科研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专业为学生尽力提供科研和创新活动场所,成立了学生创新实验室。近三年来我专业教师指导的学生共获得校级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获得江苏省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多项,2014年更是实现历史突破,首次获得省一等奖。(3)教学改革与专业、课程建设稳步提高自2011年以来,我专业教师承担教学改革立项课题15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3门课程被分别列为省级或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4 教师发展与服

19、务(1)多渠道促进教师成长 制订科学、合理的师资培训计划。每年都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青年教师外出学习,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业务进修或攻读学位,提高学历层次。 加强对教师的校内培养与培训。第一,严格执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每年新教师都参加了岗前培训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第二,实行助课制度,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给新教师提供教学阅历丰富的高职称教师作为其合作老师,充分发挥高职称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老带新,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第三,开展定期参加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完善科研资助制度,建立教师科研的长效激励机制。机械工程学院有机械工程学院关于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经费的使用办法

20、和机械类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经费使用方案等多种激励措施,积极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以及人才工程项目。申报各种项目、奖励、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与教材等科研与教研都有资助与奖励,解除了教师搞科研与教研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提高了教师科学研究的积极性。(2)建设成效自2011年以来,我专业教师在提升其业务能力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位青年教师进入从事博士后工作站从事科研工作;2位青年教师分别在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分别选派3位青年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教师英语强化培训班。2位老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选;4位老师获得“江苏省六大人才

21、高峰”项目资助;2位成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位老师成功入选江苏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获得多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项目资助,其中2位青年老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位老师获得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位教师指导的学生大学生创新项目成果获得江苏省机械创新大赛一等奖,已被推荐参加国家机械创新大赛;1位教师获得江苏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3 教学条件和应用3.1 实验教学设备 机械工程学院实验中心设有机械基础实验室、机械专业实验室和学科实验室。与本专业相关的机械基础实验室包括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金相与热处理、材料力学五个实验分室。机械专业实验室包括CAD中心

22、、测控技术、电气控制、液压与气动、先进制造技术、系统分析、微机控制七个实验分室。CAD中心为连云港市CAD技术培训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为连云港市现代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非常重视本专业实验教学环境的建设,不断增加教学科研实验设备的投入。截止到2013年底,专业实验室面积约2184m2,专业实验设备总值为万元。2014年学院计划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约150万元,能够满足实验教学要求。历来重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制订了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了实验室的管理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利用率的考核,保证了我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充分利用。各类功能的教学实验室基本配备完善,通过多渠道筹

23、措资金购置先进设备,提高利用率,加强管理,实验室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已发挥较好作用;专业内外实习基地能基本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3.2专业实习基地我专业加强了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制订并完善了有关管理制度,特别是生产实习,十分强调做好计划安排、教师选派、学生的实习过程及实习成绩的考评等环节的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完善,设置合理,管理规范,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目前我专业建立了包括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在内的实习基地12家,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实习。4 教学建设与改革4.1人才培养方案(1)人才培养目标及形成过程2011年学校进行了一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形成了201

24、2版人才培养方案。为适应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总结人才培养方案运行中经验与问题,2014年4月份学校启动了新的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逐渐形成了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继承了大类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了完全学分制的改革,强化实践环节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致力于培养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新版培养方案进一步压缩了总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平台55学分,大类教育平台5060学分,专业教育平台6080学分,总学分为180。2014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出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

25、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课程体系结构在新一轮培养方案的修订中,注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确定了合理课程体系的判别标准,即必须具有系统性、连续性、适用性,即课程设置需要具有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面,要反映国内外最新的专业知识,要适应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根据上述判别标准,构建了图1所示的课程教学体系。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承担起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图1 专业课程体系(3)课程教学大纲目前为所有开出的课程均有完备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规范、完整、全面。4.2 课程建设

26、根据2014版的本科培养方案,由我系开设的专业课程46门,均为多媒体教学课程、其中校级精品或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0门,其中实践教学的比例占总学分的30.6%。近年来,我系教师共主编教材或习题集10部,均已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所选用的教材绝大部分均为国家级规划教材或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课设设置内容广而丰富、教学形式多样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设,为建立学生对专业认识的整体构架、提高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目标。4.3 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措施:(1)存在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数量偏少,且现有校级精品课程还未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网络教

27、学资源不足; 多媒体授课教学的质量还有待提高,高质量的精品课件还有待开发; 双语教学目前还没有正在启动,与发展需求仍有很大差距。(2)解决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重视课程建设,发挥精品课程的优势和带头示范作用; 加大力度支持、鼓励教师出版实用性和应用型强的自编教材,争取自编教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提高;积极培养双语教学师资,推动双语教学。4.4 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逐步充实升级校内实验、实习教学设施,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条件。在实验室建设中,坚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的思路,把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融为一体,兼顾教学与科研,提高专业实验水平。 逐步改善校外实习条件,

28、夯实校外实践教学物质保障的现有基础。加快推进“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实践教育中心”和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已经建立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生产实习中的作用,继续坚持到生产现场一线开展生产实习等重要的实践教学活动。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寻求大型综合的装备制造企业的支持,努力拓展新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实践教学保障水平。(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情况注重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的开设,规范和引导实验教学的改革。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所占的比例达到80%。(3)实习、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的保障为了进一步保障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采取了以下措施: 制定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从源

29、头上保证了实习实训时间。例如我专业的生产实习从原来的1周扩大到3周,其中1周的集中进厂参观,2周时间聘请多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给学生做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是前期参观内容的扩展和深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实习参观、专题讲座这三方面达到相互统一与促进。 完善制度措施,实习质量有保证。根据实习的相关要求,对实习教学组织、实习经费、指导教师安排、学生实习纪律、实习成绩评定以及实习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实施。(4)毕业设计(论文)机械工程学院积极推进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着力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我系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三年

30、题目不重复,要求选题来自生产企业第一线。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把握学术水平和写作进度;学生答辩与成绩评定科学合理,呈正态分布,近三年我专业本二层次的毕业设计成绩统计如表2所示。本系多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获得校级和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合格率为100%。表2 我专业近三年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人数 等级 及比例毕业年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合计20111610077160 2097.747.836.87.6020121480672001817.744.237.011.00201317545215013812.339.137.710.904.5 教学改革(1)教学改革的政策、

31、措施及效果教学改革主要采用的措施有: 制定一系列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政策、措施。引导广大教师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机械工程学院制定了教师教学工作岗位职责、机械工程学院进一步加强试卷流水阅卷的要求、机械工程学院进一步关于试卷批改的要求、机械类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经费使用方案等系列制度,这些制度有力地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过程,鼓励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加强教学技能培训,引导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我专业实施了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定期开展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技能培训。 积极推进教改立项积极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课堂教学的课程比例达到100%。开展了院级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推荐优秀课件参加校级和省级课件竞赛,以组织教师参加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为载体,积极贯彻淮海工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确定各级各类优秀、精品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