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40.62KB ,
资源ID:41708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1708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公务员考试优秀申论范文精选精评 2.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公务员考试优秀申论范文精选精评 2.docx

1、公务员考试优秀申论范文精选精评 2优秀申论范文精选精评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主题 【背景材料】教育公平是当前教育领域最突出的焦点问题,其中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利的不平等问题,尤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但受户籍制度的限制和地方利益的驱使,国家有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很难得到真正落实。公办学校有限的资源,难以承受外来人口子女生源的压力,多数地方政府和公办学校总是要优先保证本地居民子女的教育需求,对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或者拒绝接纳,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提高入学门槛,收取高昂的借读费。因而,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颇为显著,教育公平问题倍受质疑。【习题】请围绕“

2、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一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字。【范文】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教育公平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焦点问题,其中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利的不平等问题,尤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各级政府是实施义务教育、提供教育公共产品的责任主体,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必须强化政府责任,落实党和国家“努力实现教育平等,维护社会公平”的有关方针政策,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是我国社会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膨胀,并呈现出“家庭化”的趋势。有了家、有了孩子就有教育需求,而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却遭遇种种障碍:首先是户籍制度的壁垒。由于我国居民的户籍与教育等社会福利相联系,流动人口子女没有户籍就难以在当地入学,这成为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最大障碍。其次是教育资源的“瓶颈”。城市人口密集,教育资源有限,难以承受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压力。最后是地方利益的门槛。出于地方利益考虑,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往往优先保证本地居民子女的教育需求,对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设置门槛,将无力负担高昂学费的农民工子弟拒之门外,使国家的有关政策很难得到真正落实。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关

4、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教育平等,进而推动社会在和谐氛围中持续进步,就必须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是当前我国的现实选择。在社会管理制度难以突破的条件下,各地方政府立足当地实际,采取稳妥的方式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是最现实的选择。这不外两条路,一是依托公办学校,二是扶持民办学校。义务教育法和有关文件规定,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武汉市的经验表明,只要政府有足够的决心、采取得力的措施,就一定能把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落实到位。具备条件的城市政府应借鉴武汉市做法,保

5、证足够的财政补贴,对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一视同仁,纳入公办学校就读。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引导、支持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发展,给予一定数额的财政补贴,保证校舍、体育和卫生等基础设施达标的需要,并对经济困难的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给予资助。同时,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学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引导其使用统一教材和考核标准,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走规范化发展道路,更好地满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需要。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是社会平等的一员,但要实现这一群体真正与社会其他成员平等还“任重而道远”。实现社会平等必须从实现教育平等做起,各级政府要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基础性

6、工作,以此为突破口,促进流动人口群体平等融入社会,进而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

7、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

8、,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其次,从选择的复习资料上来说,我用的是学习软件,不是一般的真题,我认为从电脑上面做题真的是把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9、再者这款软件集成最新题库、大纲资料、模拟、分析、动态等等各种超强的功能,性价比超高,是绝不可缺的一款必备工具,结合上速读的能力,如虎添翼,让整个备考过程效率倍增。到我推荐的这里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目(也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范文精讲 点睛论点文章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从“如何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的观点,文章进一步提出“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是我国社会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是当前我国的现实选择”两个分论点,“两个基本点”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环环相扣,紧密衔

10、接。 文章点评文章开篇引用十七大报告中的内容,提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必须强化政府责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的文章观点,内容铺垫得当,理论色彩浓厚,且表述直观易于阅卷人发现。第二段分析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面临的户籍壁垒、教育资源紧缺、地方利益门槛限制等多方面的问题,指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作用和必要性。第三段为对策部分,从“依托公办学校”、“扶持民办学校”两方面提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对策,此部分内容叙论结合,详略得当,可操作性较强。结尾部分总结全篇,与文章标题、观点相呼应,再次强化了文章主题。总体来看,文章结构完整,脉络层次清晰,

11、观点鲜明,语言通顺流畅,叙述内容与社会现实、国家的大政方针紧密结合,叙论结合,详略得当,是篇不错的文章。 妙言隽语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优秀申论范文精选精评 二“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语言流畅;

12、(4)总字数8001000字。【参考范文】天变不足畏 安全当先行让经济社会运行更安全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灾难相伴、与灾难抗争的历史。从2008年的中国汶川,到2011年的日本福岛,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它的愤怒,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正如古代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所说,“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但是,只要我们意识到未曾预料到的事件对我们的伤害最大,时时保持警惕,预想到所有的可能,并相应加强安全规划与防护,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切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天变”就不足畏,并且会成为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安全的驱动力。2010年S市

13、的公寓火灾,凸显了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一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安全防护不足,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而对事故的防范考虑不周、投入不够;二是法律和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工程建设和维修中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监督;三是技术保障欠缺,救援设施设备难以满足需要,影响救援的速度和效率;四是公众安全意识淡薄,市民自救互救、应急疏散能力不足。这一切都直接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扩大了事故的危害。我国古训有云:“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预防灾难和事故应从“预”字着眼、“防”字抓起。如果庞培人对火山喷发有足够的预见并有相应的防护设施和防范措施,也许一代名城庞培不至于被火山熔岩所吞没;如果

14、S市在高层建筑的规划上科学谨慎,在安全防护上舍得投入,对市民有相应的应急训练,也许公寓火灾的后果不至于如此惨重。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并落实到行动上,才能真正从事故教训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安全前行。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科学发展,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首先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首先,在发展理念上,必须把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思想认识转移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当前国情,以安全为前提和保障,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其次,在安全文化上,要学习发达国家“生命至上”的观念和做法,大力开展安全文化自律性、生命文化、安全技能观的宣传教育,营造尊重生

15、命、尊重法律的文化氛围,普及安全知识,定期开展应急避险训练,切实提高公众自救能力;再次,在资源整合上,要将安全防护措施融入城乡建设规划,大力促进公共应急资源整合,构建综合减灾应急系统,建立协调有力、运作顺畅的机制,打破条块分割,把各个行业的专业救援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维护公共安全的强大合力;最后,在法律执行上,要加强执法和监管,确保法律制度的落实,规范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严格依法操作,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从源头上熄灭灾难和事故的星火。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

16、的每一个环节,以安不忘危的思想统筹好、谋划好安全发展,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好维护安全的各项工作,让人民生活在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环境里,我们一定能够让中国列车运行得更加平稳顺利!优秀申论范文精选精评 三【社会问题的背景】(1)武汉科技大学大二学生王世纪今年是在新校区过的暑假,因为位于武汉郊区黄家湖的大学城辽阔而美丽,他“不想回家了”。早在2008年,武汉市统计局的数据就显示:武汉大学生人数已突破100万,超过北京、上海,跃居全国第一。大学城建筑群也连绵不断,用辽阔来形容都感觉格局太小。“一所学校如果没有新校区的话,仿佛就是发展滞后的象征。每个校区的建设情况,多少关乎学校的名声,将来会影响院校的历史

17、格局。”大学教师徐耕坦言。两年后,教育部根据新形势做出新决策:“高等教育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得益于美国著名教育家马丁特罗博士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精英大众化普及”三段式理论,上世纪末,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可谓人心所向,让许多面临高考的学生舒了一口气。一场轰轰烈烈的高校地盘扩张运动,正是与扩招关联。仿佛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在扩建,其中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首期规划一万多亩,上海淞江大学城占地约8000亩;河南“郑州大学城”和湖北“黄家湖大学城”都是50平方公里;江苏南京仙林大学城面积47平方公里;广州大学城43.3平方公里许多巨型大学,本科生人数动辄数万。“大

18、学城把一部分学生孤立了,没有老师,没有师哥师姐,不能接触到丰富的社会。”尽管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洋溢着现代气息,大学生钱小敏却觉得“不带劲儿”。一个外教也对她说,再也不想去“漳州监狱”。这绝不是孤例。中国几乎所有大学城都是现代化的代名词,新学生的屯兵场。两年后,钱小敏搬到了学校本部,厦门大学老校区透着一种说不出的文化氛围和气场,她这才醒悟:“大学校园就应该是这样的。”(2)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院士是高校扩招的反对者之一。“大学精而不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教师队伍没有扩大,学生爆炸性增长,这就像盐巴放在水里一样被稀释了。加州理工学院现在的学生每年不超过2000人,原因就在于学校有一个规模效应

19、,他们每个周末吃饭所有教师都在一起,开会所有教师都在一起,能够很好地交流,要是1000个教师就不行了。所以不是任何东西按比例放大都好。”然而,“你们看到受教育者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么旺盛吗?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才能满足广大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江汉大学教师陈耿说,“只要这样一句话,就会让反对扩招者失去群众基础。”2004年7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过一次“中国大学城建设问题”研讨会,当时就有这样的的结论:大学城解决了中国高校的燃眉之急,但发展大学城并不是都是由各大学主导的,而是由地方政府策动、房地产开发商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积极参与的结果。通俗的说法是:大学城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商人的

20、利益要求、银行的放贷要求和高校的发展要求混合推动的。在武汉大学城周边,诸如“文脉深处,卧湖藏龙”、“十年一跃,岸泊八境”等等以毗邻学区为卖点的商业楼盘一幢幢拔地而起。(3)与此同时,很多大学本身却负债累累,甚至引发诸多经济问题。2007年,吉林大学自曝难以应付每年多达1.5亿至1.7亿元的贷款利息,准备采取所谓的“土地置换”方式“卖地还债”,被国土资源部叫停。8亿多元债务缠身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今年被曝政府许可卖地还债,引发了广泛争议。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称,2005年我国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500亿至2000亿元之间。彼时是高校贷款高峰时期,许多大学存在假想资金循环

21、过程:多贷款-多增校区-多招生-多收费-多还贷,使得高校把入驻大学城后的问题简单化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政府允许高校花未来钱,而且实行政府贴息政策,成为高校贷款的强有力后盾。”如今,有人这样调侃:“大学,就是大概学学。”而北京大学原校长蔡元培这样诠释“大学”:治学者方可为“大学”,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则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提出的“泡菜”理论则在当下广为流传: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水的味道。(4)万人的高校在学人数,的毛入学率,规模世界第一已步入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蕴藏着巨大潜力,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此庞大的高等教育靠什

22、么支撑?是靠规模求生存,还是靠质量谋发展?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教育界人士认为,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才能走上健康轨道。(5)自年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扩招挽救了一些面临生存危机的高校,使个别办学条件差的地方院校起死回生。有些高校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认为有了学生就有了学费,把规模扩张看成是“救命稻草”,于是拼命增加招生指标,不顾现实条件甚至违规违纪,擅自扩招。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张,一些高校办学中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曾长期分管

23、高等教育,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扩招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压力是很明显的。因为招生数量快速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足,高校生均师资、仪器设备、实习场地、教室、宿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地方,扩招后高等教育的经费并没有增加,一些高校靠收学费来维持生存。目前,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高校教师队伍水平亟待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因此,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蔡克勇认为,一般说来,高等教育的增长速度

24、,应不高于或略低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但由于有些地方盲目扩招,高等教育的增长速度实际已经超过了,有的地方更是高得离谱。这是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的一些热点问题,周远清指出,现在人们谈论高校收费、大学生就业等问题比较多,但可以预言,过两三年,社会关注的热点就会自然转移到质量上来。因为说到底,质量才是高校的生命。不抓住这个命脉,大学谈什么发展?谈什么一流?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弊端。经过近年的改革调整,结构逐步走向合理。但扩招带来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蔡克勇认为,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之后,还需要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学科结构、类型结构

25、、层次结构等。比如,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例,普通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比例等,都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使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6)有统计表明,年以前,我国高职、高专的招生规模占整个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比重,大致为左右,而目前已略超过一半。许多高职院校在年前只是中专、中技校,自主办学规模大都不到人,而现在许多学校发展到人甚至万人以上。这些院校在办学层次向上“跨越”的同时,办学规模在短时间内急剧扩张。对此,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唐永泽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

26、职业教育,同样需要“相对稳定招生规模”,目前必须把发展的重点切实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过去五六年,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大发展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更是“超常规、跨越式”。高等职业院校目前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从前一阶段的规模发展、外延发展,转变到内涵发展、内涵建设上来。比如,加强产学合作,创新办学模式;实行工学交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等。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实现良性循环,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才能在动态中实现平衡、协调和统一。【解决扩招“后遗症”的核心对策】(1)坚持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平等、服务、公正、创新意识,

27、建设一支高层次的专职管理人员队伍,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教师乃至学校的发展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重视规章制度、师风、学风、环境卫生、社团、寝室文化、后勤服务的建设和落实,重视广播、影视、宣传栏、校园网等舆论阵地的导向和宣传,重视开展科技、文化、体育等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3)建立科学规范的学习评价体系。要转变重视结果的评价为重视过程的评价,将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实践实训、操作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创新精神

28、等纳入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的评价,从而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矫正功能和导向功能。(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请学生参与和他们有关的管理制度的制订、执行和监督工作,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5)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和专长得到充分发展,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将教育活动真正落实到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中,使学生在关怀中学会关怀,在制度和尊重中学会律己,在和谐中提升文明,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6)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在教师的职称评聘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科研成果,同时也要突出强调教学业绩的作用,使许多优秀教师

29、重视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来进行学校间的协调沟通,资源共享。(7)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要合理引进人才,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在教学管理上做到“宽进严出”,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8)教学条件的改善目前远远落后于招生增长的速度在校生猛增。所以在确定校舍扩建时,不仅要考虑到用于建教学楼、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场所的资金,还应立足于我国教育的客观实际和社会的现状,既要考虑到我国师资队伍流动性不强对于教师总数带来的影响,还要考虑到现代教育技术比较落后,客观上要求教师总量提高这一实际现状。优秀申论范文精选精评 四

30、抑制高房价主题 【背景材料】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一直视“住有所居”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衣食住行,就是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当衣食不成问题之时,房子自然会成为重中之重。可现在,当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之时,老百姓却突然发现,自己最看重也最不可缺少的房子竟然买不起。当前,住房难成“最大的烦恼”,既是中国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却也是中国普通百姓生活保障尚存缺憾的体现。住房问题,事关民生,事关社会稳定,事关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百姓的烦恼,也是政府的烦恼。当前,各级政府应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下功夫破解房价迷局,帮助百姓化解住房难这个“最大的烦恼”。【习题】从“居者有其屋”到“住有所居”,政府

31、一直把住房问题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路,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字数在字之间。【范文】强调控重保障使居者有其屋老百姓总是把“衣食住行”挂在嘴头上,最大的愿望就是“安居乐业”,可见住房问题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能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很多人的梦想和追求。而现实情况是很多老百姓买不起房,大部分人只能租房住,因此,要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政府的责任极其重大。之所以将政府推到这样一个位置上来,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房价过高。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有限的土地资源不断消耗,供应趋

32、紧。进城从业者不断增多,老百姓增收幅度不大,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房价的居高不下,使得一辈子节衣缩食供一套房子,成为众多普通中国百姓的真实写照,买房款成为他们沉重的经济负担。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有效地缓解住房问题,就必须由政府发挥宏观调控,重视社会保障的重要作用,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一者,要加大房价的调控力度。要部署有关部门加强对价格运行态势的监测,加强对价格监测预警的分析,在全国建设相关的监测调查点,及时掌握价格变动信息。下一步,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价格监测预警分析工作,及时扩大监测品种、范围,优化样本结构。同时,进一步整顿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继续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和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价格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