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二轮复习汇总“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专题一、考试说明的内容及要求具体内容解读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1)大气受热过程学会解释常见大气现象(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掌握气候类型分析方法(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结合天气形势图,学会分析具体天气过程及特点(4)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解释地理现象与水循环的关系(5)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洋流分布规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知道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7)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分
2、析地表形态与内、外力之间的关系二、近四年安徽高考考点分布及命题趋势考点考查情况大气受热过程2009年31、32题,2010年23题,2010年32题,2012年33题,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009年29、30题,2009年综合题34题,2010年27题,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2011年综合题34题(1)(2)题,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011年26题,2012年28、29题,2012年32题,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09年30题,2009年32题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009年25题,2010
3、年31题,2011年25题,2012年综合题35(1)题 从近四年安徽文综地理试题来看,“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部分大气、气候、天气和地表形态部分考查较多,基本逢题必图。“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尚未涉及。预计未来高考大气与水的部分依然是考试重点。 三、一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从一轮复习期间的四次诊断性测试来看,“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部分试题常与区域定位、区域经济生态特点相结合,大部分题都涉及较多知识点。学生在答题中,基本概念不清、基本原理没有理解、答题语言不规范、图表解读能力不够是丢分的主要因素。 四、教学重点与教学策略 鉴于高考命题趋势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在复习备考中,第一,要关注近一、二年大
4、气热点问题,掌握各类天气气候资料、图象的判读方法,而且要和区域地理结合起来进行知识的运用。包括大气环境质量图表、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pH线图、柱状图、曲(折)线图、区域分布图等等。第二,结合全球海陆轮廓图识记主要洋流,以及洋流与风带、渔场、气候的联系,利用模式图总结洋流分布规律,识记全球海洋平均温度分布规律;掌握热点重点区域地质地貌的成因。五、专题教学主要内容“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专题、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注意记实例) 吸收: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浮尘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 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越强 散射:具有一定的
5、选择性:波长越短,越易被散射。因为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其能量集中在可见光,但大气对可见光直接吸收较少,所以太阳辐射不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2、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对地面的保温作用A:太阳辐射;B:大气吸收太阳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吸收地面辐射;E: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因为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能量集中在红外光,绝大部分可被对流层大气中的CO2、水汽和浮尘所吸收。故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进行保温。实例1、说出下列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何种削弱作用?夏季的白天:为什么阴天的气温会比晴天低?-反射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蔚蓝色?-散射交通灯为什么
6、用红灯作为停的信号灯?-红光波长长,不易被散射,故穿透力强 日出前、日落后,为什么天是明亮的?阴天房间里、教室里没有阳光为什么也是明亮的?-散射 朝霞和晚霞为什么是红色?-红光波长长,不易被散射,故穿透力强2、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要比地球表面大得多?月球上无大气,白天无大气的削弱作用,温度高,晚上无大气的保温作用,温度低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二氧化碳,浮尘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为什么晴天的温差比阴天的昼夜温差大?白天:晴天云少,反射作用弱,削弱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7、射多,所以晴天白天温度高;晚上:晴天云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所以晴天晚上的温度低,因此,晴天的昼夜温差大。3、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纬度、下垫面和气象等(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风) 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大气的垂直运动垂直运动气压大小比较方法:(1)“高高低低”:如图所示,同一水平面上,附近的等压面向高处凸的是高压区,附近的等压面向低处凹的是低压区。(, );(2)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介于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3)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 综上,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力大小:风力取决于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取决于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8、大小故同一幅图,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详见课件的题目)2两种主要风向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3风向的判断与画法:绘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根据“南左北右”画出风向: 高空:平行于等压线;近地面:斜交等压线(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我们做的很多题如果没有说明,都是默认为近地面的风。 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的右边,南半球在左边;摩擦力始终和风向相反。、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与季风环流(一)气压带和风带形成与移动(假设地
9、球表面是均匀的)由热力因素形成的: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由动力因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北移;北半球冬季,全球气压带南移. 上图为北半球冬季情况,因为气压带、风带均偏南。(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对气压带的影响2、对风带的影响-季风(记P53图)季节风向成因性质东亚季风(以35N即 “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寒冷干燥夏季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高温湿润南亚季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低温干燥夏季西南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湿热
10、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大陆西部和热带地区)1、单一的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例:(1)热带雨林气候:位于10S和10N之间成因: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 成因: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特点:全年温和多雨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1)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 大陆西岸成因:副热带高压带(夏季)和盛行西风带(冬季)交替控制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 成因: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
11、替控制 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气候小结:中纬度的四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判断(以亚欧大陆为例): 在中纬度地区,除全年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外,如图中所示:只有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低于0度;只有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常见的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冷锋暖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晴朗气温低、气压高、晴朗过境时阴雨(雪)、大风、降温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晴朗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举例北方夏季暴雨,寒潮,沙尘暴春雨绵绵降水始终发生在冷气团一侧当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时,形成准静止锋,会带来连续的阴雨天气,如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6、7
12、月份,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天气。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气流状况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气压高气压水平运动四周流向中心中心流向四周垂直运动上升下沉天气阴雨晴朗举例台风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3、锋面气旋:不管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面向地图,左边一定是冷锋,右边是暖锋。降水均在冷气团那一侧,又因为北半球冷气团在北,南半球冷气团在南,所以北半球锋面气旋雨区在北侧,南半球锋面气旋雨区在南侧。、水循环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蒸发(蒸腾)人类影响:修建水库和跨流域引水主要是影响地表径流。水循环的意义:使陆地水得到更新;使物质和能量得到交换;
13、塑造地表形态。、洋流1、概念: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2、分类:3、分布要求:对照书本P62,将各洋流名称和世界四大渔场的位置标注在图上相应位置。4、分布规律及图示5、洋流的影响(1)气 候:暖流:增温增湿例: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摩尔曼斯克港全年可通航也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寒流:降温减湿,使沿岸形成荒漠环境(2)渔 场(要求在P62中明确位置)寒暖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和北海道渔场上升流形成:秘鲁渔场(3)航 海:顺洋流航行速度快,节省燃料;逆洋流航行速度慢,耗燃料多。(4)洋流可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但同时也扩大了污染范围、地壳物
14、质的组成与循环1、地壳物质组成: 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的代表是花岗岩,喷出岩的代表是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和砾岩。 变质岩: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形成)、板岩(页岩变质形成)、片麻岩(花岗岩变质而来)、石英岩(砂岩变质而来)。2、地壳物质的循环包括岩浆和岩石之间的转化和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判断方法:“三进一出”的是岩浆,岩浆只能指向岩浆岩。、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地质作用是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表现为:地震、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15、、固结成岩(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1)、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用板块运动来解释地壳运动)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全为大洋边界类型地貌举例生长边界海洋、海岭裂谷、断层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大西洋(非洲板块、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形成)红海(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消亡边界陆陆山脉、高原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抬升)阿尔卑斯山(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抬升)陆洋海岸山脉、岛屿、海沟落基山脉(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抬升)亚洲东部的岛屿及海沟(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安第斯山脉(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抬升)在板块交界地带,地
16、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对地表影响也较大。(2)、地壳运动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地质构造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方法一:岩层弯曲特点:背斜上拱,向斜下弯(褶曲完整的情况下)方法二:岩层新老关系: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3)、岩浆活动和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质作用地貌流水流水侵蚀沟谷、峡谷、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表面形态流水沉积山区河流:山麓冲积扇平原河流:三角洲、冲积平原风力风力侵蚀戈壁、荒漠、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风力沉积沙丘、沙垄、黄土高原厚厚的黄土层的形成海浪海浪侵蚀海蚀崖、海蚀柱海浪沉积海滩冰川冰川侵蚀角峰、冰蚀谷地(U型谷)、冰斗冰川沉积冰碛丘陵3、
17、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六、精讲例题例题1: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下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完成(1)-(2)题。(1)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 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2)曲线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 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 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答案:(1)D (2)B【解题思路】:读懂题干和已知图,大气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分布的时空差异,大洋环流(洋流)的成因则主要由盛行风导致;图中:
18、不同纬度地区输送的参与因素和输送总量各异。曲线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实现半球间的输送,应为洋流作用;则明显代表总量曲线;线中在北纬3060之间的输送量最大,这不难联系盛行西风的影响。例题2: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 B C D答案:C【解题思路】由题目中“连续性降水”可知应该是暖锋降水而且靠近气旋中心的位置最易降水。故选点。例题3: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 a 增
19、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 减少答案:B【解析】城镇建设中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同时也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例题4: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答案:D【解题思路】首先我们要根据题意得知该题是让我们判断“地层褶皱后”,各种地理过程的先后顺序。岩层的新老判断我们依据“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插足者新,被插足者老”的规律。该地先后发生了侵蚀、下沉、沉积、岩浆活动。例
20、题5: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读图回答下列3小题。(1).该河流可能分布在A 恒河流域 B 尼罗河流域 C 长江流域 D 亚马孙河流域答案:C 【解析】径流为冬枯夏丰、春秋过渡,流域气温在0以上,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选C.(2).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 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 雨水补给C 地下水补给 D 湖泊水补给答案:B 【解析】长江流域为季风区,应以雨水补给为主。(3).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A 1月 B2月 C 11月 D 12月答案:A 【解析】由图可读为冬季的1月径流量最低。七、反馈试卷单项选择题右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
21、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2题。1、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2、下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 B. C. D.下图为“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图回答3-4题。3、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4、N地的气候类型按成因应属于 A.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B.受单一气压带控制形成C.受单一风带控制形成 D.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读
22、图并完成5-6题。 5、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减缓城市涝灾 缓解城市缺水 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 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 B. C. D.6、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下渗 B.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径流C.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蒸腾下图是“信风带中的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读图完成7-8题。7、甲处的水温可能为 A.16.5C B.17.5C C.18.5C D.19.5C8、图示海区表
23、层洋流性质和位置可能是 A.暖流,北半球大洋东岸 B.寒流,南半球大洋西岸C.暖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D.寒流,北半球大洋东岸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9-11题。9、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10、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A.向斜 B.背斜 C.谷地 D.山岭11、乙图中的泉,涌水量最大的季节最可能是 A.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C.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 D.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综合分析题12、左图是“我国夏季锋面雨带的形成原理图”,右图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月平均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移动规律,并说明影响其移动的主要原因。(2)据图分析夏半年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3)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持续偏南的年份,我国南北方的降水有何异常?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右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过程。(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两地区沙漠的成因差异。八、反思与改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