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286.72KB ,
资源ID:415400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1540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全套单元测试题 11份附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全套单元测试题 11份附答案.docx

1、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全套单元测试题 11份附答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选词填空。果断 武断 夸奖 夸耀 严肃 严厉1我们班的张强同学每次考试都得优,受到老师的( )。2张强同学虽然各方面都很不错,但从不( )自己。3工作( )的人,别人很难与他合作,工作很难做好。4叔叔工作能力很强,办事很( ),受到领导的表扬。5今天晓军又没完成作业,张老师( )地批评了他。6我校每周的升旗仪式都很隆重,升国旗时全校师生都很( )。四、解释画线的字词。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

2、中笑。( )( )五、照样子扩写句子。例如:太阳升起来了。(鲜红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了。1“神舟”号宇宙飞船飞上太空。( )“神舟”号宇宙飞船( )飞上太空。2草原上奔驰着骏马。( )草原上奔驰着( )骏马。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的家乡武进市有一种“专利特产”蒿笋,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过了这个地段,穿乡过村,也难于寻觅它的踪迹了。家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王母娘娘下凡云游人间,来到我们这鱼米之乡时,看到这儿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民善良,心里留恋不舍,离去时便把头上的银簪留在了江边。从此以后,这里就有了洁白美味的蒿笋。每年初春,江边的芦苇

3、刚刚透芽,蒿笋便随之探出了小脑袋,到了春夏之交,芦苇在河滩上织成青纱帐,蒿笋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变得白白胖胖了。它们把身子隐藏在芦苇丛中,等待人们去采集。人们把新鲜的蒿笋剥去了一层外皮,里面便露出了洁白无瑕的笋芯,鲜嫩得仿佛吹弹得破这便可以用来制作鲜美的菜肴了。蒿笋的吃法很多,( )每种做法各有各的妙处,( )总少不了鲜、嫩、香、脆这四大特点。这个季节,正值长江边上又一特产籽虾上市的时候。于是,蒿笋烧籽虾也就成为家乡的一道名菜,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银条托金虾”。瞧,白嫩嫩的蒿笋上托着鲜红金亮的籽虾,红白相间,看一眼就会使人心醉;扑鼻的浓香沁人心脾,仿佛渗入了每一个细胞,使人胃口大开,垂涎欲滴;夹

4、一段放入口中,只那么轻轻一咬,随着“咔”的一声脆响,一股奇特的鲜味从舌尖渐渐扩散开来,一直鲜到心里。蒿笋( )香浓味鲜,( )美味可口,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多种微量元素,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呢!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作客,勤劳淳朴的家乡人民一定会让您尝尝家乡的珍品蒿笋!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洁白无瑕:寻觅:3蒿笋生长在哪里?蒿笋做的菜有哪些特点?4你认为文中写那个美丽的传说目的是什么?5请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答案:一、 二、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苦刑、彻底、鸿毛、兴旺、送葬三、1夸奖 2夸耀 3武断 4果断 5严

5、厉 6严肃四、或:有的人。 于:比(重)。 待:等待。 她:指梅花。五、略。六、1尽管可是 不但而且 2洁白无瑕:文中指笋芯白净鲜嫩;寻觅:寻找。 3蒿笋生长在武进市江阴到丹阳之间的沿长江的地段;蒿笋做的菜有鲜、嫩、香、脆四大特点。 4为了表现蒿笋的神奇,表现家乡的可爱。 5蒿笋第二单元测试题(一)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赞( )不( ) ( )山( )岭成( )在( ) ( )崖( )壁不( )思( ) ( )光( )彩四、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把这句话改为反问句)2宋庆龄把

6、李燕娥安葬在宋氏陵园。(把这句话改写为被字句)五、加标点。人们常说竞技体育是一种艺术 竞技体育 确实含有艺术的成分 比如它的力与美 速度和造型 体育和艺术表演的最大区别之一 在于体育比赛的紧张 激烈六、修改病句。1我估计他定知道这件事。2弟弟把桌子拿起锤子修好了。3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七、阅读(一)蛇与刺猬蛇一逮住青蛙,总是用它藤蔓般的躯体,把青蛙团团缠住,然后张开它那极大的嘴巴一天,蛇遇到了刺猬,它又故伎重施。刺猬顿时蜷缩起来,有意地听从蛇的摆弄。只是在蛇把刺猬缠到紧得不能再紧的时候,刺猬一下使劲张开了它周围的尖刺,刺穿了蛇的躯体。蛇再也无法逃脱,最后成了刺猬的美餐。蛇在临死的时候

7、,痛苦地说:“我这是活该,竟_地看待一切事物。我本想做一个赴宴的人,没想到反倒成了别人桌上的吃食。”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故伎重施:2根据你的理解,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3文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4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这是一匹身架匀称,结结实实的小公马。它长高了,原来柔和的线条不见了,它的身躯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前胸宽宽的,臀部很窄;它的头瘦削,头前部突出,两眼间距很大,嘴唇紧缩而富有弹性。不过所有这一切,它还无心顾及。只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支配着它,那就是酷爱奔跑。它常常领着一帮同龄的小公马,纵情驰骋。它一马当先,像颗金色的流星似的,急驰而去。有一股无尽无穷的

8、力量驱赶着它,使它不知疲倦( )峻岭,( )山坡,( )怪石磷峋的河岸和陡峭的隘道,( )丛林和谷地。哪怕到了深夜,当它在星空下酣睡的时候,它仿佛还梦见,大地在它脚下飞驰而过,风卷着鬃毛在耳边呼啸,马蹄又急又快,像铃那样,清脆悦耳。1从下面词语中选出适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奔上 冲下 穿过 越过2划出描写小公马外形的语句。3划出由具体事物产生的联想。4文章围绕小公马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5你觉得作者写由具体事物产生的联想目的是什么? 答案:一、 二、阻挠、控制、嘲笑、竣工、藐视、嘹亮、魅力、拆除、承办、灵敏三、赞叹不已、崇山峻岭、成竹在胸、悬崖峭壁、不假思索、流光异彩四、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

9、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难道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吗?2李燕娥被宋庆龄安葬在宋氏陵园。五、 。,。,、。六、1我断定他定知道这件事。(我估计他可能知道这件事。)2弟弟拿起锤子把桌子修好了。3我随手把作业本交给老师。(我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七、(一)1故伎重施:文中指蛇又采取对付青蛙的办法来对待刺猬。2用相同的眼光。3省略了蛇吞食青蛙的内容。4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事物不同,采取的办法也应不同。(二)1奔上、冲下、越过、穿过。2它的身躯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前胸宽宽的,臀部很窄;它的头瘦削,头前部突出,两眼间距很大,嘴唇紧缩而富有弹性。3大地在它脚下飞驰而过,风卷着鬃毛在耳边呼啸,马蹄又急又快

10、,像铃那样,清脆悦耳。4写了小公马的外形和酷爱奔跑两方面的内容。5突出小公马酷爱奔跑的特点。第二单元测试题(二)一、给下面词语中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举办权(1)支配和指挥的力量(2)应当享受的权益(3)应变(4)衡量,考虑2申诉(1)陈述,说明(2)地支的第九位(3)申时(4)上海市的别称3党魁(1)(身材)高大(2)首领(3)魁星4铭记(1)在器物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2)警惕自己的文字(3)在器物上刻字(4)比喻永远记住5打岔(1)由干道分出的(2)转移话题(3)互相让开6杯水车薪(1)指工资(2)柴草(3)行列(4)声望7赋予(1)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2)作诗(3)交给(4)旧

11、指田地税8患得患失(1)灾祸(2)忧虑(3)生病(4)全面二、把下面各组词中不属于同一类的划掉。1苹果 梨 香蕉 西红柿 柿子2藏族 苗族 少数民族 土家族 维吾尔族3勇猛 坚强 智慧 阴险 镇定4英语本 语文本 作文本 练习本 数学本5麦子 庄稼 稻子 玉米 高粱6梅花 菊花 水仙花 荷花 野花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阻挠 慈详 悬崖峭壁 毫不犹豫2要挟 峻工 幼稚可笑 迫不急待3竞技 湛测 精兵减政 专心致志4干脆 轻蔑 再接再厉 初出茅庐四、组词。绕( ) 僻( ) 辨( ) 竣( )挠( ) 避( ) 辩( ) 俊( )饶( ) 辟( ) 辫( ) 骏( )五、排列句

12、序。( )决定遗传的物质就是著名的DNA(又称脱氧核糖核酸)。( )遗传就是说下一代表现出上一代的特征或者称为性状,就好比我们人类,儿女总是和父母相像。( )为什么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呢?这是因为遗传作用。( )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种瓜不能得豆的原因了吧。( )我们经常所说的基因其实是DNA的片段,它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不同的基因能决定生物的不同性状。例如:瓜的基因决定了瓜的性状,豆的性状取决于豆的基因。( )它的分子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双螺旋结构。1953年,华克和克里克两位科学家第一次揭示了DNA的结构,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六、对我们课文中出现的一些人物,你有怎样的了解?照样子写一写。

13、例:张思德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卫团战士,1944年牺牲。毛主席在为他举行的追悼大会上,发表了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1李大钊2宋庆龄七、读了詹天佑一课,我们了解了京张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有一段特殊的“人”字形线路。设想假若现在有一辆列车北上经过青龙桥,应该怎样行驶?选择正确的两阶段示意图,在图下括号里标上序号,不正确的打“”。八、阅读答题。(一)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

14、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这样一来,几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1给这段话加个小标题。2把这段话分为三层,并写出每层的意思。3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的原因是( ),好处是( )。4詹天佑根据不同的地势采用不同的开凿方法,这表现了他( )。(二)陈毅同志年轻时代就很爱读书。一次,他到亲戚家过中秋节。下午刚到,就发现一本自己很想看的书,他高兴得不得了。他忘记了步行几十里路的疲劳,立即躲到小屋里专心致志地阅读起来。他一边读,一边在书上批注。主人催他吃晚饭,他也舍

15、不得放下书。主人只好把糍粑和糖给他端去。他嘴里吃着糍粑,心却放在书上。糍粑应该蘸糖,他竟把它伸到砚台里蘸上墨汁往嘴里送。晚饭后,亲友们见陈毅满嘴墨汁,都忍不住捧腹大笑,陈毅却很风趣地说:“吃点墨汁没啥,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汁少哩!”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疲劳 ( ) 风趣 ( ) 专心致志 ( )2画出文章的中心句。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解释句中“墨汁”的不同含义。(1)吃点墨汁没啥。( )(2)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汁少哩!( )(三)“座右铭”的传说很多少年朋友喜欢抄写一些名言警句放在自己的书桌上,铅笔盒里,用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我们把这些名言警句叫做“座右铭”。为什么叫“座右铭”呢?传

16、说宋朝时有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史书。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事,他都抄下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称之为“座右铭”。“铭”就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惕自己的文字。时间长了,他家连墙上、窗上都贴满了警句、格言。以后就慢慢地传开了。“座右铭”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可以借鉴的往事,形式也不仅仅是限于放在座位的右边了。1下面是三条珍惜时间的座右铭,读一读,抄一抄。(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_(2)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_(3)你热爱生命吗?那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_2写出你

17、自己的座右铭,或把你喜欢的座右铭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答案:一、1(2) 2(1) 3(2) 4(4) 5(2) 6(2) 7(3) 8(2)二、1西红柿 2少数民族 3阴险 4练习本 5庄稼 6野花三、4 慈祥、竣工、迫不及待、勘测、精兵简政四、围绕、阻挠、求饶;偏僻、回避、开辟;辨认、辩论、辫子;竣工、英俊、骏马五、3 2 16 5 4 六、略七、2 1八、(一)1开凿隧道2第一层(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工程艰巨):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艰巨。第二层(居庸关山势高不离开工地):詹天佑对居庸关隧道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并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第三层(八达岭隧道长把工期缩短一半)

18、:詹天佑对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把工期缩短一半。3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几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4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干。(二)1疲惫、幽默、聚精会神2陈毅同志年轻时代就很爱读书。4(1)写毛笔字时用的一种黑色液体。(2)指知识、学问。3 (三)略第三单元测试题(一)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心( )力 ( )无( )克 ( )直( )壮负( )请( ) 完( )归( ) 无( )之( )神( )妙( ) 安( )之( ) 恍( )大( )四、把下面各组词中不属于同一类的划掉。 1汉族 苗族 壮族 回族 民族 2水果 西瓜

19、桃子 葡萄 香蕉 3勇敢 顽强 聪明 沉着 狡猾 4桌子 家具 木床 立柜 椅子 5刹那 黎明 正午 傍晚 深夜五、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里。 宁可也不 不但而且 既然就 既又 1音乐( )能给人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性情。 2人藏在地道里( )不气闷,( )不嫌暗。 3朱自清( )饿死,( )吃帝国主义的“救济粮”。 4你( )知道错了,( )应该马上改正。六、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拟人句(把物当作人写)。1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2微风轻轻吹在小英的脸上。3河水哗啦哗啦地流淌着。4蟋蟀在草丛里发出低微而优美的鸣叫声。七、阅读。 ()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看清东

20、西,再狡猾的老鼠也逃不过猫的眼睛。它的耳朵很灵活,能随意转向声音的来处,只要有声音,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出。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这就是猫能在平地疾走如飞,还能沿壁上房、爬树跳墙,追捕老鼠的重要原因。猫的脚上还有一块软而厚的肉垫儿,因而走路没有声响,可以悄悄地、出其不意地逮住老鼠。猫的胡须很粗,感觉灵敏,能测出各种洞口的大小。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结合下列各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写出它们的近义词。锋利( ) 随意( ) 灵敏( ) 狡猾( )3短文分别写了有关猫的哪几方面内容? (二)攒钱那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妈妈在我旁边,埋头补着衬衫。那是件很破旧的衬衫,领口卷曲着,袖口的

21、布也磨破了。我知道,妈妈就两件衬衫,倒换着穿。她自己这样节省,为的是让我们能吃好、穿好、好好读书。望着妈妈消瘦的脸庞,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小小的念头,要为妈妈做一件小事。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校门正好有卖饼的,许多同学都纷纷涌过去。我忍不住把手伸向口袋,可一想起妈妈那件打着补丁的衬衫,便本能地缩回了手。就这样,我攒起了钱,一分分,一角角地凑。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一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母亲的生日。当我把自己用零花钱给母亲买的一件天蓝色衬衫捧给她时,她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把我楼到怀里:“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我用行动证实自己长大了。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1“那

22、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联系上下文写出“渴望”和“忍耐”分别指什么?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长大的含义”指的是什么?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一、妒忌、呐喊、擂鼓、理直气壮、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大臣二、 三、同心协力、攻无不克、理直气壮、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神机妙算、安身之处、恍然大悟四、1民族 2水果 3狡猾 4家具 5刹那五、1既又 2不但而且 3宁可也不 4既然就六、1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2微风轻轻抚摸着小英的脸。3河水唱着歌向远方流去。4蟋蟀在住宅里唱着歌。七、(一)12锐利、任意、敏锐、狡诈 3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猫的耳朵很灵

23、活;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脚上有一块软而厚的肉垫;猫的胡须很粗,感觉灵敏。(二)1渴望指为妈妈买一件衬衫的迫切愿望;忍耐指我一次次忍受着饥饿的煎熬。2懂得孝敬父母,关心父母。3短文记叙了“我”攒钱为妈妈买衬衫的事。4文章表达了作者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第三单元测试题(二)一、找出字形,带点字读音和解释全对的一项。 二、把下面的词语分成两类写下来并照样子写几个。虚实 危险 动静 寒冷 疑惑 贫富 潮湿 彼此1疑惑(同义词组成的词):再写两个:2贫富(反义词组成的词):再写两个:三、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归类。全神( )注 心惊胆( ) 神( )奕奕垂头( )气 大公无( ) 平(

24、 )近人聚精( )神 拾金不( ) 忐( )不安容光( )发 委靡不( ) 没精打( )春风( )面 专心致( ) 提心( )胆1反映优秀品质的:2形容精神集中的:3形容担惊受怕的:4形容人精神好的:5形容人精神不好的:四、把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五、把下列句子中用错的词改正过来。如:小英成绩优异,受到老师的夸耀。(夸奖)1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进知识。( )2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证了。( )3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六、阅读答题。(一)李广巧计退兵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抵挡匈奴南进。一天,有三名匈奴兵又来侵扰,

25、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李广的队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正向这里开来。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李广沉着他对部下说:_部将们听了李广的话依计而行,跟着李广继续前进。到距离敌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广又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奴部将_李广的百余骑兵安全返回大营。1仔细阅读全文,联系前因后果推测想象,把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要求合情合理,上下连贯。2全文共9个自然段,请列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不超出4个字,填入下面的方格中。 (二)野鸭(1)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2)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觉,藏在那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也不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