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677.29KB ,
资源ID:41481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1481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1、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授课日期: 课型: 实验课 课题: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一课时学习目标:1. 组装实验仪器,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2. 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并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3. 进一步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4. 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培养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全面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知识点: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实验准备:1. 实验用品:锥形瓶、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玻璃导管、试管、集气瓶、玻璃片、塑料瓶、井穴板、小喷壶、干燥的紫色小花、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

2、两支长短不同的蜡烛、新制的澄清石灰水、蒸馏水等。2. 多媒体板书设计: 实验课: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药品选择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2.装置选择 发生装置: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 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3.检验与验满 气体的性质4.步 骤 连-检-装-收-验(满)-放二、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学习过程:师生互动活动意图【魔术导入】 学生演示小魔术“清水变牛奶”,这样一杯牛奶,你敢喝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代表】不能喝,这是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

3、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产生的白的沉淀,不是牛奶!【预习展示】同学们很聪明,你还了解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呢?【板书课题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展示 学习目标1. 组装实验仪器,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2. 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并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3. 进一步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4. 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培养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全面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过渡】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做到:勤于思考、善于对比、认真观察、规范操作、合作探究,掌握方法技能。首先,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魔术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进一步

4、的探究欲。明确学习目标,带着任务去学习。明确学习方法和要求。探究一、 CO2的实验室制法 活动一 : 药品的选择 【问题】1.在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时,大家已经知道,选择药品时要考虑哪些因素?2.比一比,哪一个方案更适合制取二氧化碳?说说你的观点。【交流讨论】 学生自主回忆、思考、对比、归纳,然后展示交流、达成共识。【温馨提示】 制取CO2也不能用浓盐酸,因为它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混在CO2中,使制得的CO2不纯【实验探究】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比较多,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实验现象来判断 【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原理为: CaCO3+2HCl=CaCl

5、2+H2O+CO2 活动二 : 装置的选择【问题过渡】从下列仪器组装一套可供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说明选择依据【交流讨论】 学生自主回忆、思考、对比、归纳,然后展示交流、达成共识。【归纳总结】 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决定了发生装置的选择;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决定了收集装置的选择【多媒体展示】 制取装置图活动三 :对比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制取有何异同【问题】对比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有何异同?【交流讨论】 学生自主回忆、思考、对比、归纳,然后展示交流、达成共识。探究二、 CO2的性质【问题】 CO2物理性质有哪些?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与密度?【温馨提示】 学生自主回忆、思考、总结归

6、纳、设计实验方案,组内讨论,对比找出你们小组认为最理想的方案然后与大家分享。【交流讨论】 学生自主回忆、思考、总结归纳、设计实验方案,组内讨论,然后给小组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肯定、鼓励。【总结】 大家很聪明,设计方案很多,很好,需要的仪器也很多,由于我们实验器材有限,不好一一给出仪器,我们只能按照给出的仪器进行实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利用你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实战演练 制取CO2并验证物理性质【温馨提示】组内同学要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按实验步骤规范操作,注意安全,及时填写实验报告。【展示】制取CO2并验证性质的实验步骤【实验】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规

7、范实验操作。【魔术过渡】教师演示“紫花变红”魔术,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使紫色的小花变成红色的?利用给定仪器,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提示: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红)【交流讨论】 学生自主回忆、思考、总结归纳、设计实验方案,组内讨论,然后给小组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肯定、鼓励。【展示】交流汇总,评价方案,得出结论【归纳总结】根据实验情况,引导学生汇报实验收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反思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视野】二氧化碳的用途与危害从已学过的制取 O2的实验入手,通过类比迁移到制取 CO2上来,培养类比推理的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回忆、对比找出理想的反应药品实验、

8、观察、对比,知道对照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选择理想药品的依据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新知,找出合适的制取装置。进一步明确如何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对比分析,加深理解,培养类比推理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通过鼓励、表扬,使学生保持探究欲望。明确实验步骤。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获取知识,从中培养细心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时刻关注自己的疑问和收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发展性自我评价。布置作业【家庭小实验】你对本节课的实验有何创新想法?试着利用家庭生活用品设计一套创新实验(提示:生活中的碳酸盐有鸡蛋壳、贝壳、苏

9、打粉、水垢等的主要成分和醋酸发生反应,生成CO2)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体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反思】“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制取与性质之后接触到的又一具体物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的引导学生类比氧气的学习过程去思考、发现问题。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含量大,并且是在45分钟内完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明显受到时间的干扰,因此课前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提前为学生收集好两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在学生制备过程中,直接进行物理性质的探究,这样节省了大部分的时间,使课堂显得更为紧凑。另外,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一内容,尽可能的类比氧气的学习,这样整节课的

10、重点内容就放在了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上,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我设计了“紫花变红”的小魔术,通过魔术揭秘,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难点得以解决。 为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感知知识,获取知识,所以本节课在探究活动开始时,给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机,大胆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把课堂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留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上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充分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达标练习】1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11、是( )A先变蓝色后变紫色 B先变红色后变无色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先变红色后变紫色2(张家界中考)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气体,其中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二氧化碳。下列实验操作不能鉴别出它们的是( )A观察气体的颜色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D向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后振荡3(桂林中考)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连接好装置向试管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产生的气体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4(陕西中考)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

12、气 C收集 D验满5(潍坊中考)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ACH4H2CO BCH4COH2CCOCH4H2 DH2CH4CO6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试液又变为紫色,原因是_。(2)小颖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

13、这层白膜的原因是_;她用少量的稀盐酸将它清洗干净,原理是_。7(泰安中考)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2)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_(填“a”或“b”)端;(3)对比装置C和D,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4)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E中现象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

14、装置是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或_(填字母);(3)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_;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化学的启蒙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强烈的操作欲望,同时,对于二氧化碳这一气体也比较熟悉,在之前氧气的学习中,了解了一般气体的制备思路,掌握了常用的研究物质的方法,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他们的对二氧化碳局限在感性认识上,并没有直接接触过这种气体,而且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也有待

15、加强而且学生又是一个感性的个体,所以我力图通过使用类比、小魔术、小实验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入手,帮助学生完成本节课学习,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引起兴趣,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效果分析:上完本节课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知识容量“大”,课堂“活”了,学生“动”了,学生不经意间也收获“多”了。 整个教学过程,力争使师生、生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教师既是导演,又是学习的参与者,使教法和学法相互沟通,力图体现新课标精神。 在备这节课之前,我认真研读了新课程标准,力求更注重学生的发展,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期望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化学产生

16、更浓厚的兴趣,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为此,我想了很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清水变牛奶”这个小实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节课的学习中来,同时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一重要性质的学习,接着类比O2,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同时放手让学生大胆创新,设计验证二氧化碳溶解性和密度的实验方案,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探究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的过程中,通过“紫花变红小魔术”将难点知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进行揭秘,使难点内容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在课堂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7、独立思考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尤其为那些羞于表达的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也得到相应的提高,让学生在自身的实践中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教材分析本节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是一节实验探究课,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合二为一”,首先通过类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通过简单的对比实验,小组合作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进而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学习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本节课遵循了化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物质出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严

18、谨认真的实验态度,形成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它在本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检测1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蓝色后变紫色 B先变红色后变无色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先变红色后变紫色2(张家界中考)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气体,其中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二氧化碳。下列实验操作不能鉴别出它们的是( )A观察气体的颜色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D向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后振荡3(桂林中考)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连接好装置向试管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

19、集产生的气体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4(陕西中考)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5(潍坊中考)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ACH4H2CO BCH4COH2CCOCH4H2 DH2CH4CO6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

20、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试液又变为紫色,原因是_。(2)小颖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_;她用少量的稀盐酸将它清洗干净,原理是_。7(泰安中考)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2)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_(填“a”或“b”)端;(3)对比装置C和D,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4)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E中现象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若实

21、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或_(填字母);(3)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_;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课后反思“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制取与性质之后接触到的又一具体物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的引导学生类比氧气的学

22、习过程去思考、发现问题。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含量大,并且是在45分钟内完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明显受到时间的干扰,因此课前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提前为学生收集好两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在学生制备过程中,直接进行物理性质的探究,这样节省了大部分的时间,使课堂显得更为紧凑。另外,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一内容,尽可能的类比氧气的学习,这样整节课的重点内容就放在了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上,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我设计了“紫花变红”的小魔术,通过魔术揭秘,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难点得以解决。 为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感知知识,获取知识,所以本节课在探究活动开始时,给学生

23、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机,大胆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把课堂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留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上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充分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一节化学课上的是否成功,不应该单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标准,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他们对化学这一学科产生兴趣,努力培养学生长期学习化学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增长发展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思本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 课前应要求学生认真做好本课的预习工作,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本节

24、课的顺利完成(如:验证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密度实验方案,可以提前让学生设计,上课直接展示交流,这样有利于节省课上时间,学生的思考时间更充足)。2、 整个教学过程时间比较紧,留给学生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较少,但完全让学生探究,又找不到合适的收放点。所以整堂课,对比实验、验证实验、探究实验都融合在这45分钟内,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搞不清楚自己的实验目的。3、 鉴于这是一堂实验课,时间紧任务重,课上检测相对较少,习题巩固留在课下完成,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是很了解。4、 课堂总结过于简单,没有充分展开,没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本节课的知识框架。5、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总结规律的能

25、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传授化学问题的研究方法。课标分析病毒教材分析本节是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课本通过病毒的发现,病毒寄生生活的介绍,让学生从感观上对病毒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通过探究实验了解了病毒的分布和生存条件,进而从微观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方式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要求学生学会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等),认同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同时为日常生活中病毒性传染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本节课分别从病毒的发现、形态结构和生殖三个方面介绍病毒的生活。教材首先通过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慢“”“慢揭开病毒的 面纱 ,而后介绍了病毒的形态和结构,其中通过 观察”与思考 让学生在充分认识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对比学习,使学生对病毒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再推测病毒的营养方式,锻炼学生搜集信息,整合分析的能力。在学生学习了病毒的生殖方式及“”速度的基础上,最后以 技能训练 冲击学生的情感,并为学习细菌和真菌打下基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