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8.31KB ,
资源ID:414079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1407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言学概论考试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言学概论考试大纲.docx

1、语言学概论考试大纲语言学概论大纲考试大纲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一、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初步了解语言的性质和语言的类型,了解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语言的符号特性和结构特性;明确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大致了解语言学的发展过程,包括语言研究的古代传统和语言研究的现代思潮。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 认识人类的语言(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二)语言的表现形式第二节 语言符号和语言结构(一)语言的符号性质(二)语言的结构特性第三节 研究语言的科学(一)语言学的人物(二)语言研究的古代传统(三)语言研究的现代思潮三、本章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认识人类的语言1、识记:(1)语系、语族;(2)屈折语、孤立语;(

2、3)综合语、分析语。2、领会:(1)只有人类才有语言;(2)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3)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4)语言和言语的关系。3、简单应用:(1)了解怎样区别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方言;(2)说明不同类型语言的主要特点;(3)解释为什么说“口语第一性,书面语第二性”4.综合应用:(1)语言的本体知识和外围知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说明不同类型语言的主要特点;(3)解释为什么说“口语第一性,书面语第二性”。(二)语言符号和语言结构1、识记:(1)语言符号;(2)能指、所指;(3)约定、任意;(4)不变、可变;(5)线性、离散;(6)层次、层级;(7)组合、聚合2、领会:(1)能

3、指和所指的关系;(2)约定性和任意性的关系;(3)不变性和可变性的关系;(4)线性和离散性的关系;(5)层次性和层级性的关系;(6)组合和聚合的关系。3、简单应用:(1)语言符号包括哪些不同类型(2)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举例;(3)语言符号的约定性和任意性举例;(4)语言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举例;(5)语言结构的线性和离散性举例;(6)语言结构的层次性和层级性举例;(7)语言结构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举例。4、综合应用:(1)说明语言的符号特性和结构特性;(2)说明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异同;(3)说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表现形式。(三)研究语言的科学1、识记:(1)“小学”(音韵学、文字学、训诂

4、学);(2)层次分析法;(3)分布分析法;(4)变换分析法;(5)普遍语法2、领会:(1)语言的本体研究;(2)语言与心理研究;(3)语言与社会研究;(4)语言学的应用研究;(5)语言研究中的哲学思考;(6)语言研究中的语文传统;(7)语言研究中的历史比较方法;(8)语言的描写方法和结构语言学;(9)语言的生成机制和生成语言学;(10)语言的认知功能和功能语言学。3、简单应用:(1)了解什么是语言的共时现象和历时现象;(2)了解什么是语言分析的历时比较法;(3)了解结构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4)了解生成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5)了解功能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4、综合应用:(1)说明社

5、会需求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2)说明语言学的分支学科;(3)说明语言学的研究取向;(4)说明索绪尔的主要贡献;(5)说明结构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和发展。四、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章的学习重点:语言与民族、国家的关系;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和言语、 本体和外围、口语和书面语;语言的符号特性能指和所指、 约定和任意、不变和可变;语言的结构特性一一线性和离散、 层次和层级、组合和聚合;语言学的发展过程。本章的学习难点:语言和言语、语言的符号特性、语言的结构特性。第二章:语言的物质载体语音一、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语音的各种属性,了解语音的表现形式,了解语音的各种记录方式;初步了解元辅音的分析了解汉语的声韵调

6、分析,了解音节结构的构造形式和特点;了解音素和音位的区别,初步掌握归纳音位的原则和方法,了解音区的区别特征。二、本章的课程内容第一节 语音概说(一)什么是语音(二)语音的属性(三)语音的表现形式(四)语音的记录方式第二节 元辅音和声韵调(一)元辅音分析(二)声韵调分析(三)音节结构第三节 音位和音位变体(一)设立音位的原因(二)设立音位的方法第四节 语流音变的韵律节奏(一)语流音变(二)韵律节奏三、本章的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语音概说1、识记:(1)语音;(2)语音的物理四要素;(3)语音的生理属性;(4)语音的社会属性;(5)反切法;(6)汉语拼音方案;(7)“国际音标”2、领会:(1)语音

7、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且表达一定意义;(2)语音的物理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3)人的发音器官构造;(4)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5)语音的各级单位;(6)汉语历史上的几种记音符号3、简单应用:(1)辨别语音和其他声音;(2)解释为何能从语音上判别男女老少;(3)了解为何语音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4、综合应用: (1)根据材料切分出不同的语音单位; (2)说明汉语从古至今的几种记音符号及各自的优缺点; (3)说明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二)元辅音和声韵调1、识记:(1)元音;(2)辅音;(3)声母;(4)韵母;(5)声调;(6)音节。2、领会

8、:(1)元音的开口度、舌位和唇形;(2)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3)汉语韵母的三种分类方法;(4)汉语普通话的五度标调法;(5)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特点。3、简单应用:(1)了解“标准元音”及其作用;(2)辨析不同辅音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的异同;(3)了解元音区别于辅音的特点;(4)了解汉语音节的层次构造4、综合应用:(1)解释汉语普通话声母和辅音的异同;(2)根据材料为汉语普通话韵母作出不同分类; (3)说明调值和调类之间的关系; (4)用国际音标为汉语普通话音节标音。(三)音位和音位变体1、识记:(1)音位;(2)音素;(3)区别特征2、领会:(1)音位是最小的具有辨义功能的语音单位;(

9、2)设立音位的三个主要原则;(3)音位的区别特征是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3、简单应用:(1)了解音位和音素的异同;(2)了解普通话音位和音位变体之间的联系4、综合应用:( 1)从音位归纳原则分析汉语拼音方案; (2)根据材料分析不同的音位之间通过什么区别特征来区别彼此。(四)语流音变和韵律节奏1、识记:(1)语流音变;(2)儿化;(3)变音;(4)上声变调;(5)“一、不”变调;(6)停延;(7)轻重;(8)升降2、领会:(1)语流音变包括儿化、变音和变调等;(2)韵律结构包括停延、轻重和升降等;(3)汉语普通话儿化韵和本韵之间的对应关系;(4)变音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5)汉语普

10、通话的变调类型有上声变调和“一、不”变调;(6)汉语普通话的轻音节和重音3、简单应用:(1)分析材料中儿化韵的实际读音;(2)分析材料中上声连读的实际调值;(3)了解停顿的三种类型;(4)分析语调和字调的区别4、综合应用: (1)分析普通话不同儿化韵的实际发音及儿化现象的作用; (2)分析材料中的变音类型是同化、异化、弱化,还是脱落; (3)分析不同语言对“轻重”的不同利用。四、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章的学习重点:语音的属性;语音的表现形式;语音的各种记录方式;元辅音分析,声韵调分析,音节结构;音素和音位,归纳音位原则和方法;语流音变的儿化、变音、变调现象;韵律节奏的停延、轻重和升降现象。本章的学

11、习难点:语音的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元音和辅音,声母、韵母和声调;音位和区别特征;语流音变。第三章 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汇一、本章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了解语汇的性质;了解语素的定义和类型,了解词的不同构造形式和“语”的构造特点;了解词和语的各种语汇分类二、本章的课程内容第一节 语汇概说(一)什么是语汇(二)语汇的特点第二节 词语的构造(一)语素(二)词的构造形式(三)“语”的构造特点第三节 词语的分类(一)词的分类(二)“语”的分类三、本章知识点与考核要点(一)语汇概说1、识记:(1)语汇;(2)词;(3)语2、领会:(1)语汇是一种语言中的词语的总和;(2)语汇在产生、使用和发展上的特点3

12、、简单应用:根据材料分析哪些语言成分属于语汇,应该收入词典;哪些不属于语汇,无需收入词典4、综合应用: (1 )说明语汇在产生上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2)说明词汇在表达上的普遍性和民族性; (3)说明语汇在变化中的活跃性和稳定性。(二)词语的构造1、识记:(1)语素;(2)直接成词;(3)转化成词;(4)语汇构词;(5)语法构词;(6)单纯词;(7)合成词2、领会:(1)语素是语言中有意义的最小单位;(2)语素的四种分类方式;(3)词的四种构造方式;(4)“语”的三个特点3、简单应用:(1)分析具体语言成分是音节、语素、还是词;(2)分析具体词语由几个语素组成4、综合应用: (1)说明语素的类

13、别并分析具体语素的所属类型; (2)说明语素和词之间的关系; (3)了解语汇构词的三种类型,并分析具体合成词属于哪种结构类型; (4)了解语的结构的固定性、意义的整体性和种类的特殊性。(三)词语的分类1、识记:(1)基本词;(2)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3)常用词和非常用词;(4)通用词和非通用词;(5)惯用语和谚语;(6)成语和歇后语2、领会:(1)词的分类: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单纯词和合成词,基本词和一般词,常用词和非常用词,通用词和非通用词,同音词和同形词;(2)语的类型:专有名词、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简缩词语3、简单应用:(1)了解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区别;(2)了解

14、汉语基本词的组成和特点;(3)了解一般词的组成;(4)了解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几种手段;(5)了解常用词和非常用词、通用词和非通用词之间的关系4. 综合应用: (1)说明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多音节词之间的关系; (2)解释为何汉语同音词数量大; (3)说明词的多种划分方式,并为具体的词归类; (4)区别简缩构词和简缩词语。四、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章的学习重点:语汇的性质任意性和理据性、普遍性和民族性、活跃性和稳定性;语素的类型成词和不成词、自由和不自由、定位和不定位、实义和虚义,词的不同构造形式;词的分类、语的分类。本章的学习难点:语素的定义和不同类型、词的不同构造形式。第四章 语言的结构规则

15、语法一、本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语法的性质和特点、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的关系;了解语法研究的范围和目的、语法研究的角度和现象;了解语法单位的类型和相互关系;明确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和语法意义的主要范畴;了解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的关系;了解词类、词组、句类、和句组。二、本章的课程内容第一节 语法概说(一)什么是语法(二)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三)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的关系第二节 语法现象和语法研究(一)语法研究的范围和目的(二)语法研究的角度和现象(三)语法单位第三节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一)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二)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三)语法意义的主要范畴第四节 组合规

16、则和聚合规则(一)词的聚合:词类(二)词的组合:词组(三)句子的聚合:句类(四)句子的组合:句组三、本章的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 语法概说1、识记:(1)语法;(2)语法学2、领会:(1)语法是一种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2)语法的性质和特点3、简单应用:(1)了解的抽象性;(2)了解语法的递归性;(3)了解语法的系统性;(4)了解语法的稳定性4、综合应用: (1)举例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关系; (2)举例说明语法和词汇的关系;(3)举例说明语法和修辞的关系; (4)举例说明语法和语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语法和逻辑的关系。(二)语法现象和语法研究1、识记:(1)语素;(2)语素组;(3)词、词组

17、;2、领会:(1)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2)教学语法和信息语法;(3)普通语法和个别语法;(4)词法和句法;(5)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6)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3、简单应用:(1)说明各格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2)说明构词层、造句层、表达层各自语法单位的组合关系;(3)说明构词层、造句层、表达层之间语法单位的形成关系4、综合应用: (1)如何理解语法单位之间的组成关系和形成关系; (2)如何理解“ 普遍语法”; (3)汉语中如何划分词法和句法; (4)如何理解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1、识记:(1)词形变化;(2)词的轻重音;(3)词的重叠;(4)虚词:(5)语类选择;(6

18、)语序;(7)句调;(8)性、数、格、有定和无定;(9)时、体、态、人称;(10)类别范畴;(11)关系范畴2、领会:(1)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2)语法形式的类和语法手段;(3)语法意义的类与语法范畴;(4)语法手段包括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5)语法范畴包括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6)分析性手段和分析性语言;(7)综合性手段和综合性语言3、简单应用:(1)说明词法手段包括哪些具体内容;(2)说明句法手段包括哪些具体内容;(3)说明词法范畴包括哪些具体内容;(4)说明句法范畴包括哪些具体内容;(5)根据实例判断语法手段类型;(6)根据实例判断语法范畴类型4、综合应用:( 1 )说明语法形式和语法

19、意义的关系;(2)说明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的关系; (3)说明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的关系; (4)说明汉语中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主要包括的内容; (5)说明汉语与外语在语法手段上的异同; (6)说明汉语与外语在语法范畴上的异同; (7)说明语法手段与分析性语言、综合性语言的关系。(四)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1、识记:(1)词类;(2)词组;(3)句类;(4)句组;(5)实词和虚词;(6)基本词组;(7)特殊词组;(8)体词性词组和谓词性词组;(9)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10)句子的句型类;(11)句子的句式类;(12)句子的功能类;(13)句子的繁简类2、领会:(1)共同词类和特殊词类;(2)词的大类和

20、小类;(3)实词和虚词;(4)体词和谓词;(5)跨类次和兼类词;(6)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7)句子的句型类划分;(8)句型;(9)复杂结构单句和复谓结构单句;(10)单句和复句;(11)复句的类型;(12)句组和话语;(13)篇章和篇章结构;(14)会话和会话结构3、简单应用:(1)说明不同语言存在特殊词类的原因;(2)汉语和英语中的动词可以划分出哪些小类;(3)分析不同语言的特殊词组;(4)分析复杂词组的层次;(5)区别主谓句和不完全主谓句及非主谓句;(6)分析句式与结构的变换关系;(7)如何区别复杂单句和复句;(8)根据示例判断句子的类型4、综合应用:(1)举例说明划分词类的标准:形态标

21、准、 意义标准、分布标准:(2)说明汉语中可以划分出哪些词类; (3)说明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体词性 词组和谓词性词组、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的异同;(4)说明句组是语法单位还是语用单位及句组的特点。四、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章的学习重点: 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语法单位及相互关系;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语法意义的主要范畴;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词的聚合与词类、词的组合与词组、句子的聚合与句类。第五章 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一、本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语义的性质以及语义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了解词义的构成要素、词义的聚合关系以及词典和词语的释义,了解句义的种类、句子的语义结构以及句子中

22、的歧义现象二、本章的课程内容第一节 语义概说(一)什么是语义(二)语义的性质(三)语义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第二节 词语的意义(一)词义的构成要素(二)词义的聚合关系(三)词典和词语的释义第三节 句子的意义(一)句义的种类(二)句子的语义结构(三)句子中的歧义三、本章的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语义概说1、识记:(1)语汇意义、语法意义;(2)言内之意、言外之意;(3)理性意义、非理性意义2、领会:(1)语义具有概括性;(2)语义具有模糊性;(3)语义具有民族性3、简单应用:(1)了解怎样区别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2)了解怎样区别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3)了解怎样区别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4、综合应用:

23、(1)了解为什么要研究语义;(2)了解哪些属于语义和语义学的研究内容。(二)词语的意义1、识记:(1)通俗意义、科学意义;(2)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3)褒义词、贬义词;(4)词义、语素义;(5)义项、义素、义素分析;(6)单义词、多义词;(7)本义、引申义、基本义;(8)借代引申、比喻引申;(9)同义词、反义词;(10)等义词、近义词;(11)绝对反义词、相对反义词;(12)语义场2、领会:(1)词的理性意义包括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2)词的非理性意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3)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4)本义与基本义的关系;(5)多义词与同义词的区别;(6)等义词和近义

24、词的区别;(7)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的区别;(8)词典的类型;(9)词典的释义方法3、简单应用:(1)了解怎样区别词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2)了解怎样区别词义的各种附近色彩;(3)了解怎样区别多义词和同音词;(4)了解怎样运用义素分析的方法来比较词语的异同;(5)了解怎样区别词语的本义;(6)了解怎样辨析同义词;(7)了解怎样区别绝对反义词和反义词4、综合应用: (1)说明词义与语素义的联系与区别; (2)说明义素分析在语义研究中的作用; (3)说明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4)说明语义场对语义研究的作用。(三)句子意义1、识记:(1)句子的语汇意义、句子的关系意义、句子的语

25、气意义;(2)语法关系意义、语义关系意义;(3)论元结构、简单论元结构、复合论元结构、降级论元结构、从属论元结构;(4)语义指向;(5)语义特征、语义角色特征、语义性质特征;(6)歧义、歧义句;(7)口头歧义、书面歧义;(8)语汇歧义、组合歧义;(9)语法结构歧义、语义结构歧义2、领会:(1)句义的种类;(2)谓词对论元成分的支配作用;(3)歧义的特性;(4)产生歧义的原因;(5)消除歧义的方法3、简单应用:(1)了解怎样区别句子的语汇意义、关系意义和语气意义;(2)了解不同类型的论元结构;(3)了解怎样运用语义特征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不同语法结构的意义;(4)了解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的区别

26、与联系4、综合应用: (1)说明语法关系意义与语义关系意义的区别与联系: (2)举例说明论元结构的类型; (3)举例说明句法成分间的语义指向; (4)举例说明语义特征分析的作用;(5)举例说明歧义产生的原因和消除办法。四、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章的学习重点:语义的性质;词义的构成要素一一义项、 语素义、义素;词义的聚合关系分类一一多义词、同义词、 反义词、语义场;句义的种类语汇意义、关系意义、语气意义;句子的语义结构论元结构、 语义指向、语义特征;句子歧义的类型和消除歧义的方法。本章的学习难点: 义项和义素;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句子的关系意义和语气意义;句子的论元结构;句子成分的语义指向和语义

27、特征;歧义的类型和消除歧义的方法。第六章 语言的运用特点-语用一、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语用的性质和语用研究的范围;了解语境类型、语境和语句意义的关系、语境和词语所指的关系;了解会话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违反会话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区分蕴含义和预设义;了解“言有所为”、直接和间接的语言行为。二、本章的课程内容第一节 语用概说(一)什么是语用(二)语用研究的范围第二节 语境和语句的意义(一)语境的类型(二)语境和语句意义(三)语境和词语所指第三节 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一)“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二)违反会话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三)蕴含义和预设义第四节 语言行为(一)言有所为(二)言内、言外和

28、言后(三)直接与间接的语言行为三、本章的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语用概说1、识记:(1)语用;(2)语用学2、领会:(1)语用的基本含义;(2)语用的基本性质;(3)语用学的研究范围3、简单应用:(1)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语言运用的基本条件;(2)解释语用为什么具有情境性、社会性和规约性4、综合应用: (1 )说明语用学建立和发展的大致历程; (2)解释语用和语用研究与语音、语法、语义的关系。(二)语境和语句的意义1、识记:(1)言内语境、言外语境;(2)指示、指称2、领会:(1)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的范围;(2)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对语言运用的作用;(3)语境对分析词语所指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因3、简

29、单应用:(1)了解怎样区别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2)区别指示词语和一般名词,了解指示意义的不同类型;(3)了解和区分指称意义的不同类型4、综合应用: (1)说明狭义的语境和广义的语境有什么区别以及语用学研究的语境的范围; (2)分析语境在理解不同类型的指示意义和指称意义中的作用。(三)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1、识记:(1)合作原则、礼貌原则;(2)会话含义;(3)衍推义、隐含义、预设义2、领会:(1)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具体内容;(2)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3)蕴含义与预设义的区别和联系3、简单应用:(1)合作原则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作用;(2)分析语言实例中违反会话准则所产生的会话含义;(3)指出

30、语言实例的蕴含义和预设义4、综合应用: (1)说明为什么一般情况下礼貌原则优先于合作原则; (2)说明为什么预设义的性质介于衍推义和隐含义之间。(四)言语行为1、识记:(1)言语行为;(2)施为句;(3)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4)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2、领会:(1)言语行为的基本含义和言语行为理论;(2)言语行为的不同类型;(3)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的区别3、简单应用:(1)了解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的区别和联系;(2)区别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3)了解直接言语行为与句子的表达类型和动词的使用之间的关系4、综合应用: (1)说明“言语行为二分说”和“言语行为三分说”

31、的争论的原因;(2)分析语言实例中的规约性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四、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章的学习重点:语用的性质;语境的类型、语境和语句意义的关系、语境和词语所指的关系;会话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违反会话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蕴含义和预设义;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本章的学习难点:会话原则和会话含义、蕴含义和预设义、言语行为。第七章 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一、本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区别文字和语言、文字和书面语的关系;明确文字的形式和文字的类型;了解文字的起源、文字的演变和关于文字发展规律的不同观点;了解汉字的特点、汉字的演变过程和造字法、明确汉字改革的任务二、本章的课程内容第一节 文字概说(一)文字的性质和作用(二)文字和语言的关系(三)文字和书面语第二节 文字的形式和类型(一)文字的形式(二)文字的类型第三节 文字的起源和演变(一)文字的起源(二)文字的演变(三)文字发展的规律第四节 汉字和汉字改革(一)汉字的特点(二)汉字的演变(三)汉字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