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33.65KB ,
资源ID:4131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131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3中国页岩气选取及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3中国页岩气选取及标准.docx

1、3中国页岩气选取及标准中国页岩气前景评价.中国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及勘探方向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始于美国,自从年在美国纽约县的第一口工业性天然气钻井在泥盆系页岩(8m深度时产出裂缝气)中发现页岩气,至今已经有多年历史,尤其是世纪年代以来,由于认识到了页岩气吸附机理,美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年美国拥有超过口页岩气井,页岩气产量达到了108ft3(108m3),占美国总天然气产量的,页岩气总资源量估计在1012ft3范围内,是已投入工业性开发的三大非常规天然气类型(即致密砂岩气或称根缘气、煤层气、页岩气)之一,成为重要的天然气替代能源。近年来,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也相继开展了页岩气

2、的勘探和研究工作,但目前,除了美国以外还没有见到有关页岩气商业化开采的报道(,),其原因要么是对页岩气的资源潜力和经济价值的认识不足,要么是页岩气井的产量和回收期未达到商业化标准,而不是缺乏潜在的产气泥页岩系统。随着世界能源消费量的猛增和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引起了普遍重视,不少国家将页岩气、煤层气、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将其列为2l世纪重要的补充能源,加大了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力度。 自世纪年代以来,在中国东部的油气勘探中,陆续发现了一些泥页岩裂缝型油气藏(如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沁水盆地上古生界泥页岩在钻井过程中气测异常强烈,甚至发生井喷),只是

3、作为常规油气勘探中的一些局部发现,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不够深入,没有认识页岩气的吸附机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没有实现突破。近年来,中国一些学者受美国页岩气成功开发的启示,加强了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和成藏机理研究,但是针对页岩气的勘探工作还未展开。目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针对页岩气相继开展了一些区域性、局部性的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的研究成果,初步展示了中国页岩气勘探巨大的资源潜力。页岩气是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天然气工业化勘探的重要领域和目标,页岩气勘探一旦突破并形成产能,将对缓解中国油气资源接替的压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页岩气藏特征及成藏机理 页岩气,以及煤层气、致密砂岩气、溶解气、天

4、然气水合物通称为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在成藏条件及成藏机理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点。 认为页岩气系统基本上是生物成因、热成因或者二者混合成因的连续型天然气聚集,页岩气可以是储存在泥页岩天然裂隙和粒间孔隙内的游离气,也可以是干酪根和页岩黏土颗粒表面的吸附气或是干酪根和沥青中的溶解气。中国学者张金川等()认为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为天然气生成之后在源岩层内就近聚集的结果,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从某种意义来说,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烃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我们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页岩气形成及聚集方式描

5、述的分析,从成因、赋存机理两方面说明页岩气的概念、含义。页岩气是由泥页岩(作为烃源岩)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或两者的混合,在页岩系统(作为储集岩)中以吸附、游离或溶解方式赋存的天然气。页岩系统包括:页岩及页岩中呈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甚至砂岩。 页岩气藏的特征体现在生成、运移、赋存、聚集、保存等方面:()早期成藏。页岩气的生烃条件及过程与常规天然气藏相同,泥页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热演化特征决定了其生烃能力和时间,但是页岩气边形成边赋存聚集,不需要构造背景,为隐蔽圈闭气藏;()自生自储,泥页岩既是气源岩层,又是储气层,页岩气以多种方式赋存,使得泥页岩具有普遍

6、的含气性;()页岩气运移距离较短,具有“原地”成藏特征;()对盖层条件要求没有常规天然气高;()赋存方式及赋存空间多样:吸附方式(有机质、黏土颗粒表面微孔隙)、游离方式(天然裂缝和孔隙)或溶解方式(在干酪根和沥青质中)均可;()气水关系复杂;()储层孔隙度较低(通常小于)、孔隙半径小(以微孔隙为主),其含气量较低,裂缝发育程度不但控制游离状页岩气的含量,而且影响者页岩气的运移、聚集和单井产量;()在开发过程中,页岩气井日产量较低,但生产年限较长。 页岩系统属于“连续型”天然气成藏组合(,等,;,),实际上就是在一个大的区域(通常是区域范围内)不是主要受水柱压力影响的天然气成藏组合。由于页岩气在

7、生成、运移、赋存、聚集成藏过程中的复杂性,使得页岩气在成藏特征、产出机理上介于煤层气、根缘气(或称深盆气)和常规天然气三大类气藏之间。页岩气生成机理:生物成因气(在微生物作用下通过二氧化碳的还原作用、醋酸盐的发酵作用生成甲烷)、热成因气(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通过干酪根降解作用,干酪根、沥青和石油裂解作用生成形成);赋存机理:吸附方式、游离方式和溶解方式;运聚机理:吸附式运聚机理、活塞式运聚机理、置换式运聚机理;产出机理:日产量不高、初期上升、然后缓慢下降、生产年限长。页岩气成藏过程经历三个阶段:页岩气成藏阶段、根缘气成藏阶段、常规气成藏阶段。 二、中国的泥页岩裂缝型油气藏与美国的页岩气藏 对美国

8、的页岩气系统和中国的泥页岩裂缝型油气藏进行了分析、对比,寻找出了在泥页岩勘探和研究中认识上的异同点,初步分析了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没有突破的原因。中国的“泥页岩裂缝型油气藏”概念与美国现今的“页岩气藏”在认识上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烃类的赋存方式不同,中国的“泥页岩裂缝型油气藏”强调的是游离方式赋存,美国的“页岩气藏”强调的以吸附、游离,甚至以溶解方式赋存;二是烃类的相态不同,中国的“泥页岩裂缝型油气藏”认为内部储集的是油和气,美国的“页岩气藏”内部储集的是气;三是成藏机理上不同,中国的“泥页岩裂缝型油气藏”主要为置换式运聚成藏机理,美国的“页岩气藏”成藏机理复杂,包含吸附气成藏机理、活塞式

9、气水排驱成藏机理和置换式运聚成藏机理;四是赋存空间不同,中国的“泥页岩裂缝型油气藏”的赋存空间是裂缝及孔隙,美国的“页岩气藏”的赋存空间多样,黏土矿物及有机质表面、裂缝及孔隙、干酪根及沥青中。 虽然中国在多个盆地的泥页岩中发现的油气藏,由于在理论研究上认识的局限性和勘探工作中对泥页岩油气显示不够重视,导致至今页岩气勘探没有出现大的突破,停留在小规模的裂缝型油气藏阶段,针对页岩气成套的勘探开发技术、研究方法和理论也没有形成。已经习惯把富含有机质的泥页岩视为烃源岩,其主要功能是生烃,即使见到油气显示,认为是裂缝中残余一些微不足道的油气,从未认识到它作为储层的功能;在实际的勘探工作中,仅仅盯着碎屑岩

10、、碳酸盐岩储层,对泥页岩的油气显示往往忽略,即使油气显示强烈,也很少选择测试(尤其是气显示);在研究工作中,自我限定了泥页岩裂缝的游离态油气的模式,很少考虑有机质、黏土矿物、微孔隙等对烃类气体的吸附和溶解,进而影响了勘探思路和效果。 三、中国页岩气成藏条件 目前,进行商业开发的五大页岩气系统:美国密执安盆地页岩、阿巴拉契亚盆地页岩、伊利诺斯盆地 页岩、福特沃斯盆地页岩和圣胡安盆地页岩,其成藏条件参数热成熟度(镜煤反射率)、储层厚度()、总有机碳含量与页岩气资源特征参数一吸附气含量( )、页岩气资源丰度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分析认为页岩气成藏受泥页岩的厚度及分布、有机地化特征、孔渗条件、裂缝发育程

11、度、盖层条件等的综合控制。 中国南方下组合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在中国南方发育多套暗色一黑色泥页岩,尤其是下组合的下寒武统、上奥陶统和下志留统泥页岩,具有面积大、时代老、有机质丰富、成熟度高等特点,与美国东部地区盆地页岩气成藏条件极为相似,页岩气资源潜力较大。 下寒武统泥页岩:面积较大,整个长江流域均有分布,厚度为500m不等;有机碳含量多在以上,最高可达,平均为;母质类型以型干酪根为主,少量为型干酪根,泥页岩的干酪根13C()在之间,平均值为,成烃潜力大;上扬子与下扬子地区泥页岩演化程度较高,尺。一般大于,最高可达,中扬子地区演化程度稍低,多在之间,部分小于。 上奥陶统(五峰组)泥页岩:在中、

12、上扬子地区,泥页岩厚度不大(10m),但分布稳定,下扬子地区泥页岩厚度可达400m以上;在中、上扬子地区,有机碳含量一般,最高可达,平均为,下扬子地区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多小于;母质类型以型干酪根为主,干酪根的13C()在之间,平均值为;泥页岩演化程度较高,上扬子与下扬子地区一般为,下扬子苏州一带大于,中扬子地区演化程度稍低,一般小于。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厚度分布变化较大,上扬子地区,泥页岩厚度较大,最厚可达500m以上,在中、下扬子地区厚度一般小于200m;在中、上扬子地区,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在之间,最高可达,平均为,下扬子地区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多小于;母质类型烃源岩母质以型干酪根为主,混

13、有少量的型干酪根,泥质烃源岩干酪根的13C()相对下伏层位的烃源岩有所偏正,为,平均值为;泥页岩演化程度与上奥陶统基本一致,上扬子与下扬子地区一般为,下扬子苏皖地区大于,中扬子地区演化程度稍低,一般小于。 页岩气显示特征:我们收集到的四川盆地口井泥页岩段发现气测异常。威远地区的威、威、威、威和威等井下寒武统泥页岩均见气浸井涌和井喷,气测异常共处,厚度范围为75m不等,累计总厚度为1m,其中威井,钻遇2798m泥页岩段发现气浸与井喷,后测试日产气104m3,酸化后产气104m3;阳深、宫深、付深、阳、阳、太和隆等口井在下奥陶统龙马溪组发现气测异常处,厚度为25m,累计总厚度为88m,其中阳井5m

14、黑色页岩酸化后,产气3500m3,隆井2m黑色碳质页岩初产气1948m3。另外,高科井的下寒武统泥页岩、丁山井下组合三个层系也发现了气测异常。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现今形态为一不对称的矩形向斜盆地,东翼宽350km,构成盆地的主体,为一个西倾的大单斜,倾角不足,称为伊陕斜坡。构造变形从盆缘向盆内由强到弱有规律变化,沉积盖层厚度达7000m,自下而上主要发育有四套有效烃源岩,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上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上古生界石炭一二叠系煤和暗色泥岩类烃源岩;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湖相暗色泥岩烃源岩。其中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和上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

15、以碳酸盐岩为主,且埋藏较深,石炭一二叠系煤系暗色泥页岩在盆地内部埋藏较深,一般大于3000m,不利于页岩气的勘探,因此我们仅对三叠系泥页岩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进行分析。 三叠系延长组,分布于盆地南部104km的范围内,主要生油层为长一长段,暗色泥岩总厚为500m。其中长段处于湖盆发展的全盛期,为盆地中生界主要的烃源岩建造,母质类型以腐殖一腐泥型为主,厚160m;有机碳含量为,氯仿沥青“”含量为,烃含量为,其中长段,有机碳含量为,氯仿沥青“”含量为,烃含量为,属好的烃源岩;延长组长一长段泥岩干酪根无定形颗粒和壳质组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多为偏腐泥型的混合型,其中长段大部分样品碳同位素一般小于。,表现为

16、腐泥型或接近腐泥型;长段在盆地内大部分地区处于成熟阶段,局部地区向高成熟阶段过渡,吴旗一庆阳一富县一带已进入成熟阶段晚期,大于;延长组大套的泥岩地层中经常夹杂有砂岩夹层,这些砂岩夹层中的孔隙为游离的页岩气提供了储集的空间,泥页岩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孔隙空间,野外露头样品的实测资料,孔隙度总体都小于,另外,三叠系延长组泥页岩发育多组裂缝(曾联波,等,),孔隙和裂缝发育可以有效增加泥页岩的比表面积,加上较高的有机碳和黏土矿物含量,不仅有利于游离状态页岩气的富集,而且可以增加泥页岩的吸附能力。 延长组泥页岩在钻井过程中气测异常活跃,初步展示了良好的页岩气资源勘探前景。中富井在长、长段的油页岩发育段(96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