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63.78KB ,
资源ID:41300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1300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部分共17篇.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部分共17篇.docx

1、高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部分共17篇高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部分(共17篇)一、【语文卷-2015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2014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15.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 ?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答案和解析】答案:和风,啼鸟,河畔草,树头花。(2分,答出两点得1分)乐景写哀(反衬)(2分)解析:这首诗一开始便问道:春

2、天从来到人间,就悄无声息地到何处去游历呢?第二句即交代谜底,春天走遍了天涯海角才肯作罢。三、四两句用了拟人手法,春天每到一处,先派遣“和风”传送消息,告诉人们春天将来临,再遣“啼鸟”说明春 天到来的缘由。接下来的五、六两句描写春天到来后的绚丽景色:河畔绿草如茵,注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 镇东军事。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气非 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1).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答:【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 (鉴赏评价)。【答案和解析】答案:颔联寓情于景。(1

3、分)诗人卧病在床,只能想象送别的情景:河桥景色,一如平常,唯有那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似无穷尽。友 人远去,江边垂柳依依含情,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不能相送的遗憾和依依惜别之 情。(3分)解析:抓住诗中意象,“桥” “柳”,分析作者情感,【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 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 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 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

4、即如 何过渡衔接的;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 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2)有版本将首联的“嗟”字作“闻”字,你认为好不好?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答:【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理解赏析)。【答案和解析】答案:不好。一个“嗟”字,直抒胸臆,直贯篇末,饱含了复杂而 强烈的感情。(1分)一写与知己离别的怅惘惜别之情。二为故人不得志而抒感伤 之情。用孙楚、屈原的典故,写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 惜。三写对友人的抚慰与希冀,以龙泉剑终被发现喻友人也终将再得起用,于愤懑 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

5、慰与热切期望。“闻”字则没有这样的效果。(每点 1分,共3分)。解析:解答这类题:解释“嗟”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 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思路点拨】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 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诗词赏析】杜审言和宋之问均是初唐诗人,又都致力于律诗的创作。他们在文学上志同道合, 在政治上也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 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这首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较之宋之问的某些应制诗,算是别具一格的了。诗的 前四句

6、通俗晓畅,选词用字,不事雕饰,抒发感慨,委婉深沉。首联直起直落,抒 写自如。当时,作者卧病在家,社会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这时又 传来了友人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那更是惆怅倍增。“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 行”,正如实地反映了诗人作此诗时的处境和心情。“嗟”字用得好,自然而又蕴 藉:一是惜别,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慨叹, 由友人被贬而感慨宦海沉浮,宠辱无常。这一 “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 凉沉重的气氛。有的本子误作“闻”字,则肤浅刻露,索然无味了。别离固己难堪,如能举杯饯行,面诉衷曲,亦可稍慰离怀;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 送,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一种遗憾

7、之情。“河桥不相送” 一语平平道来,作者的 思想感情却曲折起伏,波澜叠出。第四句别开生面,写出了想象中的送别情景:友 人去远了,送行者亦已纷纷离开,河桥景色,一如平常,唯有那江边垂柳,临风依 依,惜别之情,似无穷尽,历时既久而难以逝去。这一笔表明作者身虽未去河桥, 而其心已飞往江滨,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使“送别”二字 有了着落,与第三句对照起来看,又是一层波澜。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 的第二联对偶虽不甚工致,但流走匀称,宛转如意,说明作者于此重在达意抒情, 而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刻意求工,这也体现了初期律诗创作中比较舒展自由的特色。 后四句接连用典。此诗用典,熨贴工稳,不

8、伤晦涩,仍保持了全诗自然朴素的风 格。第三联用的是孙楚和屈平的典故。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 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屈平才华卓绝,遭谗被逐,流落沅湘, 自沉汨罗而死。贾谊贬长沙王太傅时,途经湘水,感怀身世,曾作吊屈原赋。 杜审言也是个“恃才喜傲”的人,而眼卜面临的却是一种逆境,此番由洛阳流贬吉 州,正好取道两湖,浪迹潇湘,沿途恰是前贤足迹所到之处,抚今思昔,能不感慨 系之!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既暗点友人的贬谪,交代其行踪,更是以孙 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学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 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结尾仍用典。晋书张华传:“

9、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 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 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 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 江西。作者在此用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分明是喻友人的怀才不遇,进一步丰富了 上联的寓意;但同时也发展了上联的思想: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重见光 明,那末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 与热切期望。宋之问在律诗的定型上有过重要贡献,但其创作并未完全摆脱六朝绮靡诗风的影 响。这首诗音韵和谐,对仗匀称,而又朴素自

10、然,不尚雕琢,可以说是宋之问律诗 中的佳作之一,代表了作者在这一诗体上所取得的成就。五、【语文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409)K010、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1)和三、四两句比,一、二两句的写作角度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知识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答案和解析】答案:一二两句站在访客(远客)的角度写,三四两句从主人(作 者)的角度写;(2分)想象访客旅途的艰辛,(1分)暗含对远客的体贴以及对客人来访的感激。(1分,

11、“体贴”或“感激”,答出一方面即可)解析:此类题目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来进行分析思考。如关键词“访”“天 涯”可以推断出写作角度是站在远客的角度来写的。“孤舟”“天涯”“万转云 山”可以让人产生想象访客的中途艰辛,从而产生体贴和感激之情。组织答案时, 可以围绕着“体贴”“感激”来组织语言。【思路点拨】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艺 术形象不仅指人物形象,还包括诗歌中的意象。鉴赏这些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 分析、判断作品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包括:分析作品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精练 性,指出语言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分析作品运

12、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互文、双关等)及其作用与效果;分析作品语言的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比如清新自 然、委婉含蓄、沉郁顿挫等)。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分析作品在选择材料、安排情节、刻画人物等 方面的特色;鉴赏作者运用表达技巧的灵活性、创造性。高考常考查的表达技巧主要有:情景交融、反衬、烘托、运用典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象征等。(2)三、四两句蕴含了怎样的感情?靖作简要分析。(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 (鉴赏评价)。【答案和解析】答案:打扫柴门迎接远方的来客,既有对访客的盼望,又流露出有 客来访的欣喜,还体现了好客之情。(4分,“盼望”

13、、“欣喜”和“好客”答出其中两方面得2分,结合内容简析2分)“青苔黄叶满贫家”,表明贫居无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为客至而喜。(2分,感情1分,简析1分)解析:此类题目一定要找出含蓄却富有深意的关键词来推断,想象作者的情感。透过关键词“扫柴门”,“黄叶满贫家”去理解,然后通过想象可以体会出作者对 访客的盼望和欣喜之情。【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 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 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

14、确地理解诗 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 何过渡衔接的;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 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诗词赏析】诗题“酬李穆”的“酬”,表明这是一首唱和诗。李穆是刘长卿的女婿,全唐 诗载其寄妻父刘长卿,全诗是:处处云山无尽时,桐庐南望转参差。舟人莫道新安近,欲上潺行自退。这就是刘长卿这首和诗的原唱。诗中李穆向刘长卿表示了要前来探访老丈人的信 息。刘长卿当时在新安郡(治所在今安徽歙县),李穆当时从桐江到新安江是逆水 行舟。这一带山环水绕,江流曲折,且因新安江上下游地势高低相差很大,多险 滩,上水难行。所以李诗有“舟人

15、莫道新安近,欲上潺行自迟”之句。酬和诗非常注意格律上的一致,即以律诗和律诗,以绝句和绝句,而且对声律亦有 严格的讲究。洪迈容斋随笔云:“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非若今人为次韵 所局也。”说的是唐以前文人以古体唱和,重在内容的相同和情感的相通,而不被 韵律所局限。刘长卿这首和诗,正是“答其来意”而不“为次韵所局”的,仅在诗 体上以绝句酬和绝句,于声律上并不讲究相同,我们甚至可以将其作为回复李穆的 诗函看待。首句“孤舟相访至天涯”指李穆的新安之行。“孤舟”逆江而行,带有一丝凄楚意 味;“至天涯”形容行程之远,旅途之艰。不说“自天涯”而说“至天涯”,是作 者站在行路者的角度上说的。体贴爱婿的心情,期

16、盼与愉悦的情绪,尽在不言中。次句“万转云山”,形容千折万转,白云绕着青山,每一转折,都会使人产生快到 目的地的猜想。然而一打听,前面的路程总是出乎意料的远。“路更赊”,“赊” 即远,这三字是富于旅途生活实际感受的妙语。这两句既是实写路程之遥,也含岳 父对爱婿的怜惜之心。不过诗人并未就此把自己的心情作赤裸裸的表露,而是在诗 句之中巧妙地隐括了李穆原唱的诗意,毫不着迹,运用入化。“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两句则笔锋一转,进而写主人期盼客至的急切心情。这里仍未明言期盼、愉悦之意,而是展现门前青苔铺路、黄叶满地的景 象,末句以景结情,更见精彩,其含意极为丰富。“青苔黄叶满贫家”,既表明贫 居无

17、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为客至而喜;同时又相当于“盘殖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酷”的自谦,称“贫”之中流露出自甘寂寞的隐士风度。三四句用了 倒装句法,按理是“青苔黄叶满贫家”,才“欲扫柴门迎远客”。亲自打扫门前“青苔黄叶”,迎客之举,透出翁婿情深。“欲扫柴门”句使人联想到杜甫“花径 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名句。可见此诗的“景”是“平常景”,“情” 却非同一般,令人感到亲切、自然、温馨。读者从诗句的含咀中自能意会。六、【语文卷2015届湖北省教学合作高三10月联考(201410)】K0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8分)江城子-癸酉春社王炎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

18、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 独处,燕双飞。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拼一醉,花 不语,笑人痴。【注】王炎:生于宋绍兴八年(1138) o癸酉为宁宗嘉定六年(1213),此时他七十五岁。春社,祭祀土地的日子,以祈求丰收。周代用甲日,汉以后,一般 用戌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戌日为春社。(1)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答案和解析】答案:本词塑造了孤寂惆怅的年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春社时节, 大好的春光与热烈的庆典挑逗起词人踏青的闲情,可是年迈体衰迫使

19、他不得不在家 蛰居,但逢春社,又不甘寂寞,唯有借助野蔬山肴与村酿来排遣惆怅情绪。解析:“老大”“独处”“怯寒” “野簌山肴,村酿可从宜”等都是有效信息。(4分)【思路点拨】鉴赏诗歌人物形象要注意四点:作品的情节对人物的刻画。抓主 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作用。诗中作者的评论。常 见提问模式:对这首诗中的某某形象做简要分析,解题步骤:形象一一特征一一意 义(情感)O(2)请简要分析本词的表达技巧。(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 (鉴赏评价)。【答案和解析】答案:叠字:开篇用“渺渺”“晖晖” “依依”“离离”,写出 阳光明媚、春水悠远、草木泛绿的

20、春日景致。于清幽淡远之景中透出词人的寂寞情 怀。(寓情于景亦可)设问:“情绪有谁知”一句,作者设疑,而下文“人独 处”巧妙地回答了上文的疑问,更好地表达了词人的孤寂之情。对比:上片中“人独处,燕双飞”,以燕的“双飞”与人的“独处”相对比,无限情绪皆包含在 种种形象之中,收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反衬或以静衬动亦可)拟人: 词的下片结尾处一反平平叙写,采用拟人的手法,说花“不语” “笑”,文势一 转,全篇也因之活跃飞动。解析:本题属于技巧层面的问题,“简要分析”则需经由“文字”到“内容”再到“技巧”的思维过程。“晖晖”“依依” “离离”是叠字;“情绪有谁知”是设 问;“人独处,燕双飞”是对比

21、;“花不语,笑人痴”是比拟。(4分)【思路点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掌握常用的表现手 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 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 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表达方式一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一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 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一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 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

22、驭景、情景交融); 结构技巧一抑扬、卒章显志。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诗词赏析】 树头繁花点缀。而最后两句诗意一转:春天如果到我的故乡理该寻觅我吧,那就请 春天为我向家人传去沦落江州的信息。【思路点拨】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的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 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 (鉴赏评价)【答案和解析】答案: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2分)以拟人手法虚写(想象)春天到了自己家乡,到处找我不见,而我只有托春天向家人传达沦落江州的愁苦;含蓄 蕴藉。(4

23、分,手法2分,效果分析2分)解析:诗的中间四句描绘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尾联抒发了 “天涯沦落之恨”,是 传统的“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诗人被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也尽在这亦真亦幻的 想像与描写之中,可谓含蓄蕴藉,哀而不伤。这首诗与琵琶行同是抒写天涯沦 落之恨,但选材,谋篇,命意,又何等不同!这就是艺术创造。这是一首七言律 诗。盛唐以来,七律或工丽,或雄浑,或沉郁顿挫,佳作如林。但写得这样轻灵、 跳脱、活泼的,还不曾有过。【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儿项逐项落实。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 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

24、、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 成凡个层次(-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 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 王炎生于宋绍兴八年(1138) o癸酉为宁宗嘉定六年(1213),此时他七十五岁。春社,祭祀土地的日子,以祈求丰收。周代用甲日,汉以后,一般用戌日,以 立春后第五个戌日为春社。礼记明堂位:“是故夏的,秋尝,冬烝,春社, 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 人归”。诗人于是日有感而写了这首词。词前三句写了四样景象:清波、阳光、柳和草。春水悠远,春阳晴明,柳条轻柔, 青草繁茂。安闲平

25、静,与社日人们的欢乐情景,似了无关系。不过,此正是“淡远 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如此一 片清幽澹远之景,正透出诗人的寂寞情怀。接以径直抒情。“老大逢春,情绪有谁 知”。春来,万物萌发,生意盎然,本应给人以振奋,而诗人却恰恰相反。“逢 春”,是触媒;“老大”,才是根源。再以景收束前片:“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 处,燕双飞”。竹帘四垂,本己显示极静,复云“庭院静”,则简直静到万籁俱寂 了。后两句亦五代翁宏诗“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宫词)意。“人独 处,燕双飞”,一是以燕的双飞,衬人的独处,足见其情绪落寞;二是以动衬静, 愈见其静。词前后各三句写景,“老大”

26、二句抒情。景静情独,而关键在抒情。“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李渔窥词管 见)。“盖心中有中外枯苑之不同,则对镜之际,悲喜随之尔”(葛立方韵语 阳秋卷十六)。这里极静之景,正映衬了诗人心境之“枯”。但写情并不粘滞, 景中寓情亦若不见痕迹。寇准江南春词云:“波渺渺,柳依依”。这里却四用 叠字:渺渺、晖晖、依依、离离,轻倩澹雅,韵味悠悠。虽景情俱表现出孤寂情 绪,伤感的调子却不重,这和王炎“不溺于情欲”的主张是一致的。“怯寒未敢试春衣”。这句应上“老大逢春”,用语朴拙真实。本来“夹衫乍着心 情好”(李清照),但对于己到“试春衣”之时因“怯寒”而“未敢”的七十五岁 老人来说

27、,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踏青”,指春日到郊野游览。古代踏青节 的口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口,二月二口,三月三口诸说(见秦味芸月令 粹编)。后世多以清明节出游称踏青。“踏青时,懒追随”。那么去了没有呢? 结果似乎还是没有去。因此想只要有点山野风味的酒食就可以了。“簌”,蔬菜的 总称。诗大雅韩奕:“其簌维何?惟笋及蒲”。“肴”,荤菜。楚 辞-招魂:“肴羞未通”。王逸注:“鱼肉为肴”。这里说簌以“野”;肴以“山”,酿(酒)以“村”为宜,用字准确。既有聊遣情绪的一面,也有追求古风 的f面。歇拍由外及内,以描述人的心态作结:“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 痴”。既有野簌、山肴、村酿,本想拚一醉,

28、只是因为他担心:“花不语,笑人 痴”。把人虽老,犹想学少年人模样的情怀,深切地表现出来,为全篇生姿添色。 这首词写“老大逢春”的“情绪”,丝丝入扣。上片平叙,重在以景衬情,景情相 融,不露痕迹。下片写人的活动,尤其“懒追寻”以后的种种心态,真实生动而富 有情趣。“晚节渐于诗律细”(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本词遣词用字都 颇用心,如开篇连用四个叠字句,渲染春光;“有谁知”,知呢?不知?感情深 沉。人独燕双,将前人诗句化繁为简,意蕴不减。以及“野”、“山”、“村”字 都移易不得,具见精神。结拍用拟人手法,妙趣横生,花也似知人意了,艺术上都 是可取的。七、【语文卷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

29、三起点调研考试(201409)WORD版】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朝中措辛弃疾夜深残月过山房。睡觉北窗凉。起绕中庭独步,一天星斗文章。朝来客话,山林锤鼎,那处难忘。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注】作者写作本词时正闲居代湖。星斗文章:天上的星斗焕发异彩。从时间和表达的角度看,这首词的上下片有何不同?请对此作简要说明。(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浅层次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鉴赏评价)。【答案解析】答案:从时间的角度看,上片写“夜深”所见;下片写“朝来”(白天)接待访客。从表达的角度看,上片描绘幽静的山居生活场景;下片则围 绕山居生活与客人对话。解析:第一问,从上片的“

30、夜”和下片的“朝”可以推知上片是写“夜深所见”, 下片写“白天待客”。第二问,由上片的“残月”“凉”“星斗”可以推知上片写 景,由“难忘”可以推知下片写情。每点2分,结合词意说明,意思对即可。【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解读关键句,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味、 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要注意诗句在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 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方法等。解题步骤 是:解读诗句内涵一结合诗词内容分析一指出诗句在创设意境、表达情感上的作 用,或是蕴涵着怎样的理趣。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4分)【

31、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 (鉴赏评价)【答案解析】答案:(4分)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你要想知道我对“山林”和“钟鼎”的选择,只要问问白鸥即可知道。作者不 直说,而是让客人去问白鸥,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淡看富贵功名、乐于过退隐 山林的闲居生活的感情。解析:“朝来客话,山林锤鼎,那处难忘”提出问题,“山林”“锤鼎”要选择哪 一个,作者没有直接回答,含蓄的表达了作者人生态度。结合词意说明,意思对即 可,4分。【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

32、。一首诗 多半是有儿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 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 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 何过渡衔接的;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 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诗词赏析】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 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 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 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 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 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 西带湖。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