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生物学遗传学部分案例医学生物学-遗传学部分案例1.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familial polyposis coli)是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为单一基因的多方面表现。1905年由Gardner报道结肠息肉病并家族性骨瘤、软组织瘤和结肠癌者机会较多,其后于1958年Smith提出结肠息肉、软组织肿瘤和骨瘤三联征为Gardner综合征。结肠息肉均为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达50,随着病程延长及年龄增长和免疫力下降癌变率更高,男女均可罹患,有家族史。 临床表现: (1)结肠多发性息肉;主要症状有腹泻、粘液便或血便,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其它部位息肉并发率较高。 (2)骨瘤:好发于颌骨、颚骨、蝶骨等扁平
2、骨,尚可见齿发育异常,如多齿、牙瘤,埋藏齿。 (3)软组织瘤:好发于面部 、躯干或四肢,多为皮脂腺囊肿、纤维瘤表皮囊肿,脂肪瘤等。 2.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称胎儿型软骨营养障碍(chondrodystrophiafetalis),软骨营养障碍性侏儒(chondrodystrophicdwarfism)等。是一种由于软骨内骨化缺陷的先天性发育异常,主要影响长骨,临床表现为特殊类型的侏儒-短肢型侏儒,智力及体力发育良好。软骨发育不全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本病有明显的遗传性及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父母一方有 病,子女中1/2可以得病;如父母均为患者,则子女几乎都要受累。由
3、于不少病人不结婚或难产,致使无下一代,因而影响到遗传形式。所以散发性病例占90%。当然也有人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在双胎中可以1个患病,亦可以2个均有,女性略多于男性。 由于发生缺陷使软骨内骨化失败为本病原因在胎儿第二个月末明显可见。90%的父母是正常的,但母亲年龄大与软骨发育不全的发病率增加有相关因素男性软骨发育不全型侏儒根据门德尔显性遗传定律遗传已被熟知,追踪其家族遗传有达6代者。 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很大一部分病例为死胎或在新生儿期即死亡,多数患者的父母为正常发育,提示可能是自发性基因突变的结果。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系编码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基因发生了点突变,位置在第4
4、对染色体的短臂上。 软骨发育不全是由定位在4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异常基因所引起的(人类有23对染色体)。有些病例,是小孩从一个患有软骨发育不全症的父母亲遗传下来的。如果父母亲一方患病,另一方未患病,那么他们的小孩患病的几率是50%;如果父母双方均患病,那么他们的小孩有50%的机会患这种病,25%的几率不患病,还有25%的几率从每一父母亲那遗传一个异常基因,并且有严重的、导致早死的骨骼异常。未遗传异常基因的小孩将完全不会有该病的影响,并且也不会把它传递给自己的子女。然而,超过80%的病例可以不是通过遗传得来的,而是由形成胚胎的卵细胞或精细胞内的新突变所引起的。由这种新突变所引起的患儿,其父母身材可以
5、是正常的。这种情况的典型现象是:这些父母只有这一个患病小孩,并且他们第二次再怀孕同样疾病的小孩的风险特别小。遗传学家已经发现高龄父亲(40岁和40岁以上)生育软骨发育不全症或由新突变引起的某种其它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儿的几率更高。如前面所述,由新突变引起的软骨发育不全症患病个体将把这种疾病传递给他们的后代。3.多指症(ost axial polydactyly)多指症属于常染色体显形遗传病。是指正常手指以外的手指赘生,或者足手指的指骨赘生,或足单纯软组织成分赘生,或足掌骨赘生等。这是手及上肢先天性畸形中最多见的一类,约占先天性上肢畸形的39.9%。其发生率约为0.1%左右。主要分3型:轴前型的
6、拇指多指,中央型多指,轴后型的小指多指。由于其体征明确,均可在分娩时发现而诊断。多指征在手的先天性畸形中最为多见,发病特点是男性高于女性,大致为1.51;右手多于左手,比例为21;双手发病率占10%左右。拇指多指畸形为多发,占总数的90%以上。4.成骨发育不全(steogenesis imperfecta)由于结缔组织紊乱即胶原形成障碍而引起的,以骨质脆弱、蓝巩膜、耳聋、关节松弛等为主要表现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又称脆骨症(Fragililis ossium),原发性骨脆症(idiopathic osteopsathyrosis)及骨膜发育不良(periosteal dysplasia)等。其特
7、征为骨质脆弱、蓝巩膜、耳聋、关节松弛,是一种由于间充质组织发育不全,胶原形成障碍而造成的先天性遗传性疼痛。为先天性发育障碍。男、女发病相等。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方式,可为散发病例,发病例多因新突变所引起,常与父母高龄有关。可分为先天型及迟发型两种。先天型指在子宫内起病,又可以再分为胎儿型及婴儿型。病情严重,大多为死亡,或产后短期内死亡,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迟发型者病情较轻,又可分为儿童型及成人型。大多数病人可以长期存活,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5%以上的病人有家族史。蓝巩膜的传递为 100 %,听力丧失依年龄而异。成骨不全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组成 I 型胶原的 1 或 2 前胶原( Pro
8、- 1 或 Pro- 2 )链的基因(即 COL1A1 和 COL1A2 )的突变,导致 I 型胶原合成障碍,结缔组织中胶原量尤其是 I 型胶原含量下降,胶原是骨骼、皮肤、巩膜及牙本质等组织的主要胶原成分,因而这些部位的病变更明显。5.原发性血色病(Hereditary haemochromatosis,HH)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与6号染色体上的一种基因,即HFE基因的突变有关。其基本发病机制为组织器官内铁过度沉积导致细胞病变,通常累及肝脏、胰腺及心脏,从而表现为肝硬化、糖尿病及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血色病最主要的症状为皮肤色素沉着,糖尿病、肝硬化和性腺功能减退。体格检查常发现肝肿大,
9、皮肤色素沉着,伴有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多数患者诊断时并无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患通常由家系研究而被检出,或在常规生化指标筛查中发现铁代谢异常。属于延迟显性。本病为一种遗传性铁代谢障碍,其特征为含铁血黄素在组织中大量沉积,造成多种器官损害,典型症状是皮肤色素沉着、肝硬化、糖尿病三联综合征,症状发生较迟,由于铁质蓄积达到1530g方产生症状,所以80病例在40岁以后发病。本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男性多于女性10-20倍,而且女性发病较迟,这是因为女性通过月经、妊娠和哺乳,一生顺可丧失铁10-35g,故难以表现铁质沉着症状。6.遗传性早秃(hereditary alopecia
10、)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女性仅表现为头发稀疏,极少全秃,杂合子(Bb)男性会出现早秃;相反,女性杂合子(Bb)不出现早秃,只有纯合子(BB)才出现早秃,这也是从性遗传的一例。7. 子宫阴道积水(hydrometrocolpos)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决定,因此,女性只有在纯合子才表现相应症状,男性虽有这种基因但不能表现该性状,然而这些基因都向后代传递。属于限性遗传。8.Huntington舞蹈病亨延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基底节和大脑皮质变性疾病,可发生于所有人种,白种人发病率最高,我国较少见,本病临床特点是好发于30-50岁,5
11、%-10%患者发病于儿童和青少年,10%在老年,绝大多数有阳性家族史,起病隐袭,缓慢进行性加重,主要症状为舞蹈-手足徐动样不自主运动、精神症状和进行性痴呆,脑电图可有弥漫性异常,头颅CT或MRI科显示大脑皮质和尾状核萎缩。根据发病年龄,慢性进行性舞蹈样动作、精神症状和痴呆,临床诊断不难,基因诊断可确诊,还可发现临床前期病例,本病应与小舞蹈病、良性遗传性舞蹈病、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肝豆状核变性、抗精神病药物诱发的迟发性运动障碍及棘状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舞蹈症鉴别。Huntington舞蹈病发病的遗传早现现象在父系遗传中尤为明显,可能由IT15基因的CAG重复序列在精子发生过程中不稳定性造成。Hun
12、tington舞蹈病患者中一部分为散发性,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种:遗传早现:患者的父代发病年龄晚(延迟外显),尚未发病即因为其它原因去世,因此表现为阴性家族史;新生突变:患者的父代携带CAG中间等位基因,在世代相传中发生扩展达到异常范围而致病。9.白化病(albinism)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由于先天性缺乏酪氨酸酶,或酪氨酸酶功能减退,黑色素合成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因此表现为眼睛视网膜五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看东西时总是眯着眼睛。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带黄。人们将这类病人俗称为
13、“羊白头”。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10.先天性聋哑(congenital deafmutism)先天性聋哑,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X连锁隐性遗传三种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又有型和型。型估计有35个基因座,型有6个基因座位。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有6个基因座位。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的有4个基因座位。因此,常可见到2个先天性聋哑患者婚配后生出并不聋哑的孩子,就是由于父母的聋哑基因不在同一个基因座位所致。由此可见,先天性聋哑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如:aaBB(聋哑)AAbb(聋哑)AaBb(正常)。先天性聋哑的一种情况是单基因
14、隐性遗传性疾病。本病的一对致病基因中,一个是父方传给的,另一个是母方传给的。先天性聋哑患者都携带有一对致病基因。如果均有致病基因携带者两人互相婚配,其子女就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是是先天性聋哑患者。如果父母双亲都患有先天性聋哑,互相婚配,由于父母双方基因型均为纯合子,则子女一定患病。11.着色性干皮病(eroderma pigmentosum;XP)一种由于DNA修复基因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光敏和早发性肉瘤。与DNA的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NER)通路中不同蛋白的缺陷有关。核酸切除修复通路(NER)是哺乳动物细胞 DNA修复的主要途径,
15、也是防御紫外线致癌的主要机制。NER 分为转录互补修复(transcript complementing repair, TCR)和全基因组修复(global genomic repair, GGR),前者可以迅速修复活性转录基因区域,后者随即继续缓慢修复基因组剩余部分,两者相互配合从而维持细胞的遗传稳定性。通常在基因转录过程中,中波紫外线(波长为280310nm)照射可导致DNA损伤,RNA聚合酶(RNAP)在损伤位点受阻。此时人类转录因子TFIIH被迅速吸引到损伤部位,取代RNAP结合到DNA损伤位点,召集有关的DNA修复蛋白。待形成稳定的DNA-蛋白质复合物后,人类转录因子TFIIH便自
16、身解离下来,启动NER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XPC 和XPE蛋白用来识别DNA光产物,XPB和XPD是TFIIH1-2蛋白复合体的组成部分,用来打开光产物附近的DNA双螺旋结构。XPA保证蛋白复合体进入正确的位置之后,XPG和XPF切掉损伤区域DNA的任何一端并将其切除,代替以完整的DNA。XP患者由于其切除修复基因(XPA-XPG)发生缺陷导致NER通路无法正常运行,细胞更易受到紫外线诱发的死亡或畸变,引起光暴露部位皮肤发生复杂的病理改变,包括雀斑样痣、表皮增生、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XPC和XPE基因由于只在全基因组修复过程(GGR)中发挥作用,因此一般不
17、会引起强烈的光损伤及神经系统损害。着色性干皮病变异型(XPV)具有正常的NER,该型由编码DNA多聚酶-的基因突变造成。正常情况下,DNA多聚酶不能处理异常的DNA模板,需要由特定的多聚酶来执行此功能。对于紫外线造成的突变,DNA多聚酶-在DNA复制中能够绕过DNA光产物,保证DNA复制过程的正常进行。与XPC和XPE患者相似的是,XPV患者也基本不会存在严重的日晒伤及神经系统损害。12.先天性鱼鳞病是一种由角质细胞分化和表皮屏障功能异常的皮肤疾病,在临床上以全身皮肤鳞屑为特点。其遗传模式多样,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染色体-连锁遗传方式。遗传性鱼鳞病通常由角质细胞分化和表皮
18、屏障功能相关基因突变引起。13.苯丙酮尿症(henylketonuria;PKU)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生成酪氨酸,大量苯丙氨酸脱氨后生成苯丙酮酸,随尿排出而患病,儿童患者可出现先天性痴呆。 是一种遗传代谢病,是由于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或其辅酶四氢生物喋呤缺乏,导致苯丙氨酸向酪氨酸代谢受阻,血液和组织中苯丙氨酸浓度增高,尿中苯丙酮酸、苯乙酸和苯乳酸显著增加,故称“苯丙酮尿症”。本病虽为遗传代谢病,但并不少见,我国PKU的患病率约为1:10000,美国约为1:14 000,北爱尔兰约为1/4 400,德国约为1:7 000,日本约为1:78 400。丙酮尿症是由于体内苯丙氨酸代谢异常引
19、起的。苯丙氨酸是人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氨基酸,食入体内的苯丙氨酸一部分用于蛋白质的合成,一部分通过苯丙氨酸羟化酶作用转变为酪氨酸,发挥功能。苯丙氨酸羟化酶发挥作用需要四氢生物喋呤作为辅酶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或四氢生物喋呤缺乏,均可导致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从而导致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谢产物苯丙酮酸、苯乙酸和苯乳酸显著增加,引起脑损伤而发病。苯丙氨酸羟化酶和四氢生物喋呤的产生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若父母带有异常的苯丙氨酸羟化酶或四氢生物喋呤代谢相关的基因,既父母是苯丙氨酸羟化酶或四氢生物喋呤代谢相关的异常基因的杂合子,但因只带有1个异常基因,所以不发病。母亲怀孕时父母同时将
20、各自的异常基因传给了胎儿,胎儿带有2个异常基因,既纯合子,既可导致发病,所以说这是一种隐性遗传代谢病。14.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病(Sickle Cell Anemia)一种常染色体隐性基因遗传病。患病者的血液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携带氧的功能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20世纪初才被人们发现的一种遗传病。1910年,一个黑人青年到医院看病,他的症状是发烧和肌肉疼痛,经过检查发现,他患的是当时人们尚未认识的一种特殊的贫血症,他的红细胞不是正常的圆饼状,而是弯曲的镰刀状。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病称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发生在黑色人种中,在非洲黑人中的发病率最高,在意大利、希
21、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印度等地,发病人数也不少,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也发现有这类病例。1928年,人们就已经了解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后来证实,它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949年,一位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美国著名化学家鲍林(Li.C.Pauling,1901),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c一种分子病的研究报告。他在文章中写道:“在我们的研究开始之时,有证据表明(红细胞)镰变的过程可能是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状态和性质密切相关的。鲍林将正常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携带者的血红蛋白,分别放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电泳,发现正常人和患者的血红蛋白的电泳图
22、谱明显不同,而携带者的血红蛋白的电泳图谱,与由正常人的和患者的血红蛋白以1:1的比例配成的混合物的电泳图谱非常相似。鲍林推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的缺陷造成的。正常的血红蛋白是由两条链和两条链构成的四聚体,其中每条肽链都以非共价键与一个血红素相连接。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与正常人的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不同。1956年,英格拉姆(Ingram)等人用胰蛋白酶把正常的血红蛋白(HbA)和镰形细胞的血红蛋白(HbS)在相同条件下切成肽段,通过对比二者的滤纸电泳双向层析谱,发现有一个肽段的位置不同。这是链N末端的一段肽链。也就
23、是说,HbS和HbA的链是完全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链上从N末端开始的第6位的氨基酸残基,在正常的HbA分子中是谷氨酸,在病态的HbS分子中却被缬氨酸所代替。在HbS中,由于带负电的极性亲水谷氨酸被不带电的非极性疏水缬氨酸所代替,致使血红蛋白的溶解度下降。在氧张力低的毛细血管区,HbS形成管状凝胶结构(如棒状结构),导致红细胞扭曲成镰刀状(即镰变)。这种僵硬的镰状红细胞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加上HbS的凝胶化使血液的黏滞度增大,阻塞毛细血管,引起局部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产生脾肿大、胸腹疼痛(又叫做“镰形细胞痛性危象”)等临床表现 。15.垂体性侏儒(pituitarydwarfism)指垂体前叶功能障
24、碍或下丘脑病变,使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生长发育缓慢,为身材矮小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原发性垂体性侏儒症多见于男孩,初生时身长体重往往正常,最初,一、二年与正常小儿差别不明显,自12岁以后开始生长速度减慢,停滞于幼儿期身材,年龄越大落后越明显,至成年其身长也多不超过130厘米,但智力发育正常,患儿外观比较其实际年龄为小,但身体上部量 与下部量的比例常与其实际年龄相仿,故各部分发育的比例仍相称。患者头稍大而圆,毛发少而质软,皮肤细而滑腻,面容常比其实际年龄幼稚,胸较窄,手足亦较小。出牙延迟,骨化中心发育迟缓,骨龄幼稚与其同身高年龄小儿相仿,骺部融合较晚。多数患儿
25、性腺发育不全,第二性征缺乏,至青春期男性生殖器仍小如幼童者,隐睾症颇常见,声调如童音。女性往往有原发性闭经,乳房,臀部均不发达,身材无女性成年人特征,子宫小,外阴如小女孩。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亦往往偏低,但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属于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16.半乳糖血症(alactosemia)是一种先天基因缺陷所引起的疾病,导致该病症的缺陷基因主要是编码1-磷酸半乳糖-尿嘧啶核苷酸转移酶。该酶的缺陷使半乳糖及其氧化还原产物在体内积累,出现肝肿大、白内障等严重症状。奶和乳制品含有的乳糖是饮食中半乳糖的主要来源。半乳糖通过转化为葡萄糖-1-磷酸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半乳糖能合成半乳糖苷,包括糖蛋白、糖
26、脂、糖氨多糖。半乳糖血症是指血液中半乳糖水平升高,3种不同的酶缺陷导致的半乳糖代谢障碍均半乳糖血症,包括: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半乳糖激酶、尿苷二磷酸半乳糖-4- 表异构酶。半乳糖血症可指代上述3种酶缺陷中的任一种,但通常是指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缺陷。半乳糖血症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杂合子者,上述半乳糖代谢的3种相关酶活性约为正常人的1/2,而纯合子者酶活性则显著降低。控制上述3种酶的基因位点现已弄清,尿苷酰转移酶在第9号染色体短臂,半乳糖激酶在第17号染色体长臂,半乳糖-表异构酶在第1号染色体。17.肝糖原累积病(glycogenstoragedisease,G
27、SD)为一组较少见的婴幼儿先天性隐形遗传性糖原代谢紊乱性疾病,同胞子女发生率明显增加。肝糖原累积症是糖原累积症较常见的类型。多数由于糖原代谢酶的缺陷而导致糖原分解或合成障碍,从而产生不同组织器官中糖原或异型糖原的过多累积,主要受累的器官有肝、肾、肌肉、脑和小肠等。由于不同酶缺陷而分为16型。肝糖原累积症是糖原累积症最常见的类型,是因肝内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所致。葡糖-6-磷酸酶是所有参与糖代谢途径的酶中惟一存在于细胞微粒体(内质网)内的酶,其编码基因(G6PT)位于第17号染色体。葡糖6-磷酸酶系统由以下成分组成:分子量为36.ku的多肽,是酶的活性单位;分子量为21ku的具保护酶活性的“稳
28、定蛋白”,sp;使6磷酸葡萄糖进入内质网腔的转运蛋白,T1;使磷酸盐通过内质网膜的转运蛋白T2;使葡萄糖释出内质网的转运蛋白,GLUT7。由遗传导致的上述系统任一组分的缺陷即可使酶系统活力受损、造成型糖原累积病,依次定名为la、IaSPIb、Ic和Id型。I型糖原累积病是由于肝、肾等组织中葡糖6磷酸酶系统活力缺陷所造成,是糖原累积病中最为多见者,约占总数的25,本节以叙述其中常见的Ia型为主。 在正常人体中,由糖原分解或糖原异生过程所产生的6-磷酸葡萄糖和必须经葡糖6磷酸酶系统水解以获得所需的葡萄糖,该酶系统可提供由肝糖原分解所得的90葡萄糖,在维持血糖稳定方面起主导作用。当酶缺乏时,机体仅能
29、获得由脱枝酶分解糖原1,6糖苷键所产主的少量葡萄糖分子(约8),所以必然造成严重空腹低血糖。正常人在血糖过低时其胰高糖素分泌随即增高以促进肝糖原分解和葡糖异生过程、生成葡萄糖使血糖保持稳定。型GSD患儿则由于葡糖6磷酸酶系统的缺陷,6磷酸葡萄糖不能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因此由低血糖刺激分泌的胰高糖素不仅不能提高血糖浓度,却使大量糖原分解所产生的部分6磷酸葡萄糖进入糖酵解途径;同时,由于6磷酸葡萄糖的累积,大部分1磷酸葡萄糖又重新再合成糖原;而低血糖又不断导致组织蛋白分解,向肝脏输送萄糖异生原料。这些异常代谢都加速了肝糖原的合成。糖代谢异常同时还造成了脂肪代谢紊乱,亢进的葡糖异生和糖酵解过程不仅使
30、血中丙酮酸和乳酸含量增高导致酸中毒,还生成了大量乙酰辅酶A,为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提供了原料;同时还产生了合成脂肪的和胆固醇所必需的还原型辅酶(烟酰胺腺瞟吟二核苷酸,NADH)和还原型辅酶(烟酰胺腺瞟吟二核苷酸磷酸,NADPH);此外,低血糖还使胰岛素水平降低,促进外周脂肪组织分解,使游离脂肪酸水平增高。这些代谢改变最终造成了三酸甘油脂和胆固醇等脂质合成旺盛,临床表现为高脂血症和肝脂肪变性。18. 蒙性白痴或台沙病(maurotic idiocy)即黑蒙性家族性白痴,双名神经节苷脂沉积平或脑黄斑变性。本症首先由Tay(1881)所描述,1896年Sachs确定本症的本质为家族性疾病。故又称Ta
31、ysachs症。这是一中家族遗传性疾病,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遗传。床特征是智力缺陷,失明和瘫痪。本症婴儿出生时尚正常,数日或一周岁后出现症状,患者表现迟钝,淡漠,不灵活,进行性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视网膜黄斑部可见一樱红色斑点为其特征。腱反射改变。常见痉挛性或弛缓性瘫痪。还可出现眼球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本症病情严重,智力低下呈进行性。预后不良,近来发现本病的早期,患者血浆内的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酸(GOT)显著增高,可达正常值的五倍,已被用早期诊断某些可疑的病例。 19. 黑尿病(lcaptonuria)即病人的尿色发黑而得名。最早研究“黑尿病”的是英国医学生化学家伽罗德(AGarrod)。黑尿病
32、病人的尿液在空气中会变成黑色,因此将此病取名为黑尿病。人体内正常生理代谢中间的过程应当是这样 酪氨酸尿黑酸二氧化碳+水。此正常人尿中不存在尿黑酸。黑尿病患者体内由于基因的缺陷尿黑酸不能继续分解而从尿液中排出。尿黑酸本身是无色的,但是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与氧气反应变成黑色的物质。因此患黑尿病的婴儿使用过的尿布上可以看到黑色的污斑。碱能促使尿黑酸变黑,所以如果用肥皂洗这类东西是会促使变黑的。黑尿病是人类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缺陷病。正常人的血清中含有一种酶,能将酪氨酸分解代谢过程中的尿黑酸变成乙酰乙酸,后者再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黑尿病患者控制这种酶合成的基因Al突变成al,在纯型合子(al/al)时就表现出病症。所有正常人都能分离出这种氧化酶,而所有病人中却没有。20.生素D佝偻病(vitaminD-resi-stant ickets)是一种肾小管遗传缺陷性疾病,发病率约1:25,000。有低血磷性和低血钙性两种。比较多见的是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又称家族性低磷血症(familialhypophosphatemia),或肾性低血磷性佝偻病(renalhypophosphatemicrick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