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55.20KB ,
资源ID:41252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1252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照相物镜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照相物镜设计.docx

1、照相物镜设计照相物镜设计LT一、二、三、选题背景照相机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城,已成为科研、国防、生产、教育以及文化生活各领域中的重要手段。它给人类的文明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的照相机也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普及了。照相机是由镜头,光圈,快门,取景器,测距器,卷片,机身(暗箱)等主要部件构成的。其中镜头的作用是通过光线把景物集结成影像并投射到感光片上,使感光片接受清晰的影像,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照相机的性能。照相物镜的光学特性一般用焦距、相对孔径、视场角表示。此外还提出分辨率的要求,作为保证产品质量的技术条件。照相物镜的结构型式很多,而且不

2、断有新的型式出现。选用照相物镜的原则应该是:既能满足光学性能和成像质量的要求,而结构又最简单。双高斯物镜是具有较大视场(大约=40左右)的物镜中相对孔径最先达到1/2的物镜225。双高斯物镜是以厚透镜矫正匹兹万场曲的光学结构,半部系统是由一个弯月形的透镜和一个薄透镜组成,如图1-1.1所示。 图1-1.1 图1-1.2 图1-1.3双高斯照相物镜是目前多数大孔径物镜的基础,它的演变型式很多,它的复杂化目的是为了改善成像质量,如图1-1.2所示,或者是为了增大相对孔径,如图1-1.3所示,相对孔径可达1/0.95。由于双高斯物镜是一个对称的系统,因此垂轴像差很容易校正。设计这种类型的系统时,只需

3、要考虑球差、色差、场曲、像散的校正167。四、设计要求设计一照相物镜,其相关技术要求为1238:焦距;相对孔径;视场角。系统畸变2% ;空间频率为40lp/mm时,传递函数MTF 0.4。五、外形尺寸计算由于照相物镜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它们的结构主要是由高级相差决定的,所以照相物镜设计的初始结构一般都不采用初级像差求解的方法来确定, 而是根据要求从手册、资料或专利文献中找出一个和设计要求比较接近的系统作为原始系统,通过相差计算逐步进行修改,达到满足要求的光学特性和成像质量2176。在选择初始结构时, 不必一定找到和要求相近的焦距, 一般在相对孔径和视场角达到要求时, 我们就可以将此初始结构进行整

4、体缩放得到要求的焦距值。 六、结构选型及参数计算 1.结构选型;。根据所要求的技术条件,选用双高斯物镜结构较为合适。利用光学设计软件CODE V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初始结构,来自美国专利2117252的初始结构。其相对孔径和视场角都满足要求,如图4-1.1所示。 图4-1.12.参数数据其默认结构参数为时的数据,见表4-2.1。表4-2.1 默认结构参数七、ZEMAX初始数据 1.初始结构参数打开ZEMAX, 设置相对孔径值,如图5-1.1所示。图5-1.1按照镜头专利数据如图5-1.2所示,设置视场角及渐晕系数如图5-1.3所示。 图5-1.2 图5-1.3将表4-2.1中初始参数输入ZEMAX

5、,如图5-1.4所示。 图5-1.4 2.缩放焦距默认结构参数为时的数据,输入焦距30mm进行缩放,如图5-2.1所示。 图5-2.1缩放后得到我们所设计的焦距的初始参数,如图5-2.2所示。 图5-2.23.更换玻璃ZEMAX 允许玻璃拥有相应的一种“替代”状态,在寻找更好的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自动改变玻璃类型。设置当前激活的玻璃库,改为国产玻璃,如图5-3.1所示。 图5-3.1使用玻璃替代功能,如图5-3.2所示。图5-3.2在玻璃解对话框中自由设置每块玻璃的状态使之变成“替代(substitute)”,如图5-3.3所示。 图5-3.3到此,初始结构及其参数已经完成。八、ZEMAX校正数据

6、1.设置约束对象选择默认优化类型为波前差,约束玻璃及空气的相关厚度,如图6-1.1所示。图6-1.1 在MTE里添加MTFT及MTFS约束各个视场40lp/mm时大于0.4,并添加DIMX小于0.02,EFFL为30,如图6-1.2所示。 图6-1.22.设置变量设置所有面曲率半径及厚度为变量,如图6-2.1所示。 图6-2.13.优化使用Hammer优化,如图6-3.1所示。 图6-3.14.最终结构数据得到合适的结构数据,见表6-4.1。 表6-4.1 最终结构数据九、像质评价1.2D草图 图7-1.1 图7-1.2 如图7-1.1所示,为优化前;如图7-1.2所示,为优化后。2.场曲和畸

7、变 图7-2.1 图7-2.2如图7-2.1所示,为优化前;如图7-2.2所示,为优化后。图中distortion即为畸变,由图知优化前后系统畸变2% ,符合要求。 3.快速傅立叶变换调制传递函数图7-3.1 图7-3.2如图7-3.1所示,为优化前;如图7-3.2所示,为优化后。MTF值优化后,空间频率为40lp/mm时,传递函数MTF 0.4,符合要求。4.标准点列图图7-4.1 图7-4.2如图7-4.1所示,为优化前;如图7-4.2所示,为优化后。优化后点列图更加聚集。5.光线像差特性曲线 图7-5.1 图7-5.2如图7-5.1所示,为优化前;如图7-5.2所示,为优化后。6.光路特

8、性曲线如图7-6.1所示,为优化前;如图7-6.2所示,为优化后。由以上图像分析可知,像质在优化后都有了明显地提升,而且满足设计要求。十、零件图第一面透镜零件图如图8-1.1所示。(透镜零件尺寸上下各留1mm)图8-1.1十一、学习体会花了大概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份设计报告,所投入的精力与时间远超预期。从头止尾,跌跌撞撞,十分不容易。从最开始的选题开始,最开始选的是投影物镜,但这类的范例实在太少了,作为新手考虑到之后的操作进程,还是选了较为广泛的照相物镜,就当是投影物镜的反向设计。然后具体的设计要求,也刻意避开了用的较多的例子,找的相关书籍中的习题。镜头选型时,在光学仪器设计手册中有

9、一个十分合适的结构,但在ZEMAX上设置运行之后却发现光线在透镜中反复折回,完全没法用,检查设置后只好放弃。然后上网查资料,找镜头,开始接触CODE V软件,使用CODE V的镜头专利库找到了合适的结构,而在将CODE V中数据输入ZEMAX中后发现出现的结构完全不对,和之前一样,但在C0DE V中运行却十分正常,我意识到必须弄清楚这个问题,要不然我换多少结构都没意义,对比两个软件的设置以及查阅资料之后,发现需要设置渐晕,限制光束,按原始专利数据设置渐晕之后光路果然恢复正常,但是设计手册中的初始数据好像没提到渐晕数据,那个结构也只好作罢。替换玻璃原本是应该按初始玻璃来找参数相近的玻璃,但在CO

10、DE V专利中初始玻璃只有一串数据,如“610000.533000”,搞得我莫名其妙,以为是外国玻璃编号之类的东西查了半天,后来才突然醒悟就是玻璃折射率与色散值,不过取的是小数点之后的值,略感无语。在初始结构完成后开始优化,当真是无头的苍蝇,按原来上课教的方法进行优化却是聊胜于无,试遍已知手段,却发现甚至还不如初始结构来的漂亮,毕竟初始结构已经是十分完美了,只不过缩放了焦距,略改了数据。毫无头绪,只好求助于相关光学论坛,等了很久,运气不错有人指点了一下,然后才知道应该有目的性的优化,限制了MTF与畸变值,试了多次后终于有了点样子,达到设计要求。断断续续接近一个星期,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解决问题

11、或者避开问题,真正操作写报告的时间并不多。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大大小小的,深刻感受到了实际上“困难真比方法多”,有的问题是可以避开的,投机取巧,比如换玻璃我直接用的ZEMAX的更换功能,我不确定在那种情况下是否合适,有点不踏实但是得到了结果;而有的是避不开的,比如优化,方法没用对图像显示的就是不合格,你没法碰巧弄出来,这种时候挺磨人的,甚至想换个简单点的题目吧,但我磨着磨着最终还是解决了,有种解脱的感觉,虽说最后发现整个过程用的方法好像和老师教的有点走偏了,但是结果合适。解决问题很有成就感,遇到问题很头疼,有些问题实际上很简单但没人指导就是得花很多时间,没人一起讨论实在太痛苦。当然,也收获了不少,复习了一下相关知识,CODE V是个好软件,ZEMAX多了点熟练度,解决问题的感觉还不错。十二、参考文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