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1 ,大小:67.66KB ,
资源ID:41143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1143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建铁路精伊霍线初步设计XX站房设计说明 精品.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建铁路精伊霍线初步设计XX站房设计说明 精品.docx

1、新建铁路精伊霍线初步设计XX站房设计说明 精品说 明 目 录设计说明1总说明1.1工程设计概述:XX站房为新建精伊霍铁路线,线侧平式中型铁路旅客站房(最高聚集人数暂按1500人),站房主体分为架空层、地上一二层,两侧设行包房、售票厅、贵宾厅,建筑总高度22.4米+架空层4.45米(屋面板顶高度,不含中部檐口高度), 总建筑面积为12416平方米(不含架空层处设备用房面积556平方米、出站口通道面积1370平方米)。1.2场地环境XX铁路站房站位在XX市中心西北约5km的新建精伊霍铁路的XX车站(紧邻开发区),该站位有利于加快城乡建设,带动以XX为中心的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车站东距XX机场最

2、近点约3km,站前有公路直通XX市。车站中心里程位于DK241+100处。建设场地基本平整,场地条件良好。1.3设计依据1.3.1 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鉴建筑(2006)129号文件关于印发XX站站房建筑方案评审会议纪要的通知。1.3.2XX火车站1:2000站场设计图及地形测绘图。1.3.3工程地质报告。1.3.4国家和新疆省的有关规范、规定。1.4工程设计范围本次设计包括车站站房、地道及站台无柱雨棚的土建、水暖、电气、通信的土建配线等设计内容。1.5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5.1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满足新型铁路旅客站房便捷、安全、舒适的功能性要求。1.5.2 XX在新疆的西端,

3、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居民以哈萨克族为主,设计在外部造型充分体现了XX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性,而内部装修有充分体现新型现代化站房的理念。1.5.3以经济、适用、合理为前提,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 1.5.4设计中始终贯彻节能和环保的思想。1.6总指标:总用地面积:65387 m2其中:广场用地:48600 m2 站房用地:16787 m2(包括:引桥用地7864 m2;行包房予留用地1624 m2)总建筑面积:12416 m2用电设备安装总容量:2884KW日用水量:11.5 m3采暖热负荷:1720KW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筑占地面积(包括引桥): 15163m2建筑总面积:

4、 12416 m2(不含架空层处设备用房面积556 m2、出站口通道面积1370 m2): 其中: 候车厅及旅客卫生间 6119 m2进站大厅及旅客服务设施面积: 1827 m2售票用房面积: 1050 m2行包用房面积: 2122 m2站务办公面积: 776 m2贵宾厅及服务用房面积 522 m2车站广场面积: 48600 m2 其中: 停车场及道路面积 15517 m2 广场铺地面积 24377 m2 绿化面积 8706 m2 公交及旅游车停车位 : 26 个小汽车及出租车停车位; 60 个2总平面及建筑设计2.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2.1.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

5、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 GB502269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关于XX地区水文,气候,日照,风向等设计资料。其它现行有关规范、规程。2.1.2设计基础资料2.1.2.1 气温: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20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10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7 夏季空调

6、室外计算温度 32.22.1.2.2 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 652.1.2.3 大气压力: 冬季 947.1hPa 夏季 983.5hPa 年平均 965.3hPa2.1.2.4 雨量: 小时最大降雨量 122mm2.1.2.5 最大冻土深度 65cm2.1.2.6 雪: 基本雪压 1.0KN/m22.1.2.7 风: 常年主导风向频率 C22 E17 夏季平均风速 2.5m/s 冬季平均风速 1.7m/s 基本风压 0.6KN/m22.1.2.8 抗震设防烈度 7 度2.2设计技术原则2.2.1 建筑类别:一类建筑。2.2.2 防火等级:按耐火等级一级进行防火设计。2.2.3 屋面防水等级:

7、II级。2.2.4 结构选型:主体:钢框架结构;无站台柱雨棚:钢柱及三角绗架钢梁结构。2.2.5 设计使用年限:50年2.2.6 建筑层数:地上主体3层。2.3总平面设计2.3.1场地概况XX站房位于XX市以西北约5km的新建精伊霍铁路的XX车站(紧邻开发区),车站以东距XX机场最近点约3km,站前有公路直通XX市。站位地势平缓开阔,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之势。车站及广场建设用地现状地面标高约为659米左右,站场设计一站台面标高为663.56米。场地特有的文化、地域环境及高程的变化成为站房及站前广场设计一个重要着眼点。2.3.2场地竖向设计:由于场地紧邻XX市新建开发区,有公路直通XX市,且XX

8、市一直未通火车,因此XX站房必将成为进出XX风景文化旅游区的门户,成为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XX市的一个新鲜的组成元素。而建设场地与站台面有4.3米的高差,为使城市道路与广场、车站、站台的顺畅衔接,形成便捷、安全的旅客流线,站房设引桥与广场衔接,合理联系车站广场、站房、停车场及道路。车站广场的雨水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场地排水通畅,不会发生积水现象。2.3.3总平面布置建筑主体距铁路线站台边沿20m,基本站台20m,二站台10m;车站广场的规划设计从对大环境的剖析入手,为体现XX文化特征,车站广场设计应与站房的主体相互依托,成为塑造和展现XX文化主题的景观广场,共同塑造这一区域的场所精神。车站广场

9、同时又是一个功能性的广场,合理组织交通,对车行及人行统一考虑。站房旅客流线为一二层候车,架空层出站人流,进站车流通过高架引桥,出站车流通过站前广场组织,互不干扰。进出站旅客流线分开,站前广场两侧分别设公交停车场、社会及出租停车场,停车场道路环形布置,使人流及车流可以高效的分别向各个方向疏散。站房主体两侧分设行包、售票用房;站房东侧贵宾厅专设坡道进出。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各功能部分入口互不干扰,流线清晰明确。2.3.4交通流线:站前广场规划与车流、人流及停车场统一考虑,在车站广场西侧设出租车及社会停车场,在出租车停车场西北角设出租车站及出租车排队等候线;在站前广场东侧设公交车停车场,在公交车停

10、车场东北角设公交车下客点,通过停车场旅客的乘降区与进出站口及人行区域相结合,分别将不同的旅客在平面范围内向各个方向疏散,车站广场、高架引桥等互相联系,分别将不同的车辆引到不同的停车点或旅客进出站的区域,保证车流及人流通顺,便捷。2.3.5出入口设置:出入口的设置充分考虑到旅客的出行及人流方向。进站口设在站房的中心一层位置,东侧为售票口,西侧为进站行包托取入口,均考虑无障碍坡道,东侧设贵宾专用坡道及停车位;出站客流在架空层中间位置(与站前广场同高),出站行包托取入口设在站房的架空层西侧,方便出站旅客提取行李。整个站房做到人流车流完全分开。2.4建筑设计2.4.1 平面功能设计在平面功能设计上为旅

11、客服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把最方便、快捷的空间让给旅客,强化主要候车空间,是平面功能设计的主要出发点。XX站房采用对称的平面布局,中部为二层候车(包括普通候车、软席候车及母婴候车空间,团体及军人候车可根据需要采取轻质隔断临时在普通候车厅内分隔);西侧一层为出站行包托取用房,架空层为进站行包托取用房,东侧设贵宾候车厅、售票厅、通信设备用房及办公用房,出站地道设在架空层中间位置,与站前广场同高。中间设进站大厅,是衔接候车空间、旅客服务设施的交通枢纽空间,两侧分别设一组楼、扶梯与二层候车空间相联系,流线简捷、方便。售票大厅采用单独出入口。进站大厅开敞、通透的二层高共享空间,便捷的流线,

12、舒适的内部空间,不仅使旅客获得更美好的候乘空间感受,又使候乘行为更加简明、便捷,增进空间的使用灵活性,便于候车空间由等候式候车向通过式候车过渡。进站大厅靠近母婴无障碍候车区设垂直电梯一部,同时也可服务于残障及病弱旅客。一层候车厅与基本站台相连,二层候车厅以跨线天桥联系二站台。天桥一侧设置一组楼梯,另一侧予留残疾人电梯;基本站台中部设出站口,二站台设出站口通至出站地道。出站口左右各设一组楼梯, 最大限度的满足旅客快速通行的需要,各部分功能流线均清晰,便捷。结合对称的平面布局在普通候车厅的两侧设室外庭院,把良好的景观留给旅客。同时在室内空间上体现传统空间的意味,在东侧与贵宾候车空间结合设室外庭院,

13、良好地改善了贵宾候乘空间的景观环境。辅助用房(包括站务办公及设备用房)充分利用空间,设在站房的夹层内,布局紧凑,采用大空间办公。2.4.2 造型设计:基于XX特有的地域和文化特征,站房总体造型采用对称布局,整体造型在端庄厚重中又不失挺拔俊朗的建筑形象,在特定的环境中构建XX市标志性建筑,成为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XX市的一个新鲜的组成元素。设计运用主题化的手法诠释建筑形体丰富的文化韵味,体现传统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外墙体采用石材墙面,加以民族的窗饰、柱廊的竖向收分,稳健中显出挺拔的建筑形象,由于哈萨克族是XX市的主要民族,建筑造型充分体现哈萨克民族建筑的神韵,中部的穹顶、民族的窗饰,尺度适宜,

14、建筑主入口空间开敞,尺度高大,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及交通建筑功能特点;细部处理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开敞、高大的外廊与墙体体块的虚实对比强烈,层次丰富,有效的扩大了空间的感染力,并创造出一种现代建筑手法与传统造型元素相融合的美感。建筑外墙的色彩设计以XX地域民族的土黄色作主要基调,檐口角采用白色石材,与整体色彩相协调,中间入口玻璃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墙,活跃建筑气氛,体现时代特色。2.4.3剖面设计及竖向交通设计1剖面设计:中间进站广厅为两层高共享空间,净高为16.5米,中间局部加高为29米,一层候车厅层高为7.5米,二层候车厅净高为9.0米,两侧行包用房、售票大厅及贵宾候车层高均为12米,建筑总高度

15、22.4米+架空层4.45(屋面板顶高度,不含中部檐口高度)。2竖向交通设计: 站房主体:进站旅客通过引桥上一层候车厅或从站前广场乘电梯、楼梯上一层候车厅。垂直客梯(采用无机房电梯)两部,电梯载重量一吨,速度1.0m/s;垂直货梯一部,电梯载重量三吨;自动扶梯两部;楼梯两部。 站务办公内部楼梯三部。 旅客进站天桥:设楼扶梯各一部,予留垂直客梯(采用无机房电梯)一部,电梯载重量一吨,速度1.5m/s;。旅客出站地道:设楼扶梯各四部。引桥:设自动扶梯两部;楼梯两部。2.4.4消防设计 详消防设计说明专篇。2.4.5节能设计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和气候条件,本工程处于严寒地区B区,主要满足冬季保温

16、要求,根据节能标准与暖通专业配合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建筑外墙采用外保温陶粒混凝土外墙,外保温采用100厚挤塑聚苯板;屋面采用10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外窗采用铝合金中空玻璃窗,平面紧凑,满足节能要求。结合当地日照条件及建筑风格,控制外窗面积,避免过强日照及热量损失。结合室外庭院,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避免阳光直射,同时又可高效采光,增加了自然光的照度、通风,节省了人工照明、通风等能源。庭院绿化的设置可起到调节环境的作用。2.4.6无障碍设计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旅客,便于各种旅客的使用,整个建筑采用无障碍设计。建筑出入口均严格按照无障碍设计要求设置了无障碍出入口;在进站大厅内设可供残疾人使用的电梯,方便

17、残疾人旅客上二站台候车。出站地道及跨线天桥均采用轮椅提升机;在旅客卫生间内设无障碍专用厕所;在广场及站台的适宜位置铺设盲道。2.4.7环境保护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新疆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各类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污染源,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统一。选用建筑材料及混凝土制品,添加剂等均为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建材产品,所有设备均有减震措施。2.4.8建筑构造及装修:2.4.8.1 墙体:砌体采用陶粒混凝土砌块,外墙为300厚,内墙为200厚,隔墙100厚SM高强轻质隔墙板。2.4.8.2 外装修:站房:1)外墙面:外墙主体干挂花岗岩石墙面。2)挑檐

18、角采用干挂花岗岩石。2.4.8.3 内装修:1.站房:1)内墙面:贵宾候车厅、售票厅采用粘贴石质板材内墙面,且贵宾候车厅进行专项二次装修设计;卫生间、开水间墙面为贴瓷砖墙面;站务办公、设备用房内墙面采用油漆乳胶漆内墙面;普通候车厅及特种候车厅采用“千思板”外包墙柱面;行包、出站地道及出站厅采用粘贴石质板材墙面。2)顶棚:普通候车厅、特种候车厅、托取厅、售票厅及商业服务用房采用铝合金穿孔板吊顶;贵宾候车厅拟采用木质人造板吊顶;卫生间、开水间为铝合金条板吊顶顶棚;其余办公及设备用房房间均为板底刷乳胶漆顶棚3)楼地面:普通候车厅、特种候车厅及商业服务用房采用地板辐射采暖铺花岗岩石材楼地面;贵宾厅采用

19、地板辐射采暖铺花岗岩石材楼地面;卫生间、开水间为防滑地板砖楼地面;候车厅楼梯铺花岗岩石材楼面;其余站务办公及办公楼梯间、内走道为地板砖楼地面、通信用房为防静电地板楼面;配电室、行包库为水泥砂浆地面;行包托取厅、售票厅、售票室地板辐射采暖铺花岗岩石材楼地面。4)门窗:所有外窗均为铝合金节能框中空安全夹胶玻璃窗;外门(候车、售票、行包托取)为红外感应铝合金全玻璃自动门;贵宾候车外门采用红外感应铝合金全玻璃自动门;其余外门采用断桥隔热保温铝合金玻璃平开门,旅客卫生间内门、所有办公室内门为成品实木门。 5)屋面:屋面为10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防水层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二道(每道3mm)层,面板双层彩钢

20、夹芯保温板,开天窗铝合金节能框中空安全夹胶玻璃窗。2.天桥:铺花岗岩石材楼面,内外柱贴“千思板”,窗户为铝合金节能框中空安全玻璃窗,屋面双层彩钢夹芯保温板,铝合金穿孔板吊顶。3.地道:地面铺花岗岩石材面层,内墙面采用粘贴石质板材,铝合金穿孔板吊顶。4.引桥:柱子干挂花岗岩石材面层,地面沥青混凝土路面+防滑人行地砖,道路挡墙刷防雨乳胶漆,栏杆为订作民族风格预制栏杆刷防雨乳胶漆。5.无站台柱雨棚:钢梁、柱外表面涂装SF防火抗腐涂料外贴3厚复碳铝板,雨棚顶板为单层彩钢压型钢板,吊顶采用1厚复碳铝板。6.一二站台面:铺花岗岩石材地面。2.4.9建筑设计主要特征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 建 筑 项 目 主 要

21、 特 征 表项 目 名 称XX铁路客运站房备注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 筑 类 别一类建筑耐 火 等 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 构 类 型站房主体:钢框架结构;无站台柱雨棚:钢柱及三角绗架钢梁结构。建筑层数地上3局部夹层建筑占地面积15163 m2包括引桥,不包括行包房予留用地、广场用地 总建筑面积12416 m2不含架空层处设备用房面积556 m2、出站口通道面积1370 m2建筑高度22.4米+架空层4.45米广场面积48600 m23.结构设计说明3.1概况:3.1.1XX火车站站址位于XX市西北郊电解铝厂后,为伊犁盆地冲、洪积平原区。建筑总面积:12416平方米;层数:三层;建筑高度:4.

22、45+22.4米;为钢框架结构及混凝土框架结构。3.1.2雨棚及天桥部分:雨棚:总长496.0m,宽度为55.85m。雨棚底标高18.35m。跨线天桥:长度约为40.40m,宽度为8.4m(净宽度)。天桥桥面标高7.50m。3.1.3引桥部分: 出站引桥总长400米,宽度为7.0米,桥面标高-0.15米。3.1.4出站地道部分: 出站地道长50米,净宽度为8.0米,地道底标高-5.83米。3.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 结构的安全等级二 级抗震设防类别 丙 类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乙 级3.3自然条件3.3.1风雪荷载基 本 风 压地 面 粗 糙 度基 本 雪 压WO=

23、0.6KN/m2 B 类SO=1.0KN/m23.3.2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特征周期值建筑场地土类别7 度0.15 g第二组0.40(s)类3.3.3标准冻深:0.65米3.3.4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2005年10月提供的伊犁车站房屋建筑工程地质说明书进行结构初步设计。(1) 场地、地形 本工程地段为伊犁盆地冲、洪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510m,地表多为耕地,林带发育,道路纵横,居民点密集,交通便利。自然地面654.2658.7.左右。(2) 场地土质概述 淤泥质粉土(Q4pl2+ al2):厚约1.58.0

24、米,主要分布在DK240+500DK240+870D段的水塘区,灰黑色,土质不均,含较多的植物腐叶及较多的牲畜粪便残渣,有机质含量高有臭味,土颗粒以粉粒为主,内含粉砂粒,大多为软塑流塑状(fak=6080KPa),少数为硬塑状(fak=100KPa)。桩周土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ik=20 KPa。 粉土(Q4pl2+ al2):厚约0.02-0.015米,主要赋存于淤泥质粉土、圆砾土之下,灰黄及棕黄色,土质不均,大部分地段内含薄层粉砂夹杂于粉土中,个别地段含少量圆砾颗粒。fak=80KPa。桩周土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ik=4065 KPa。 砂质黄土(Q4pl3+ al3):厚约5.0-13.

25、0米,最厚处可达15米,主要分布于地表,厚度变化较大,局部地段土层中夹杂有薄层粉、细砂层,圆砾土,多呈尖灭层分布。砂质黄土,浅黄及灰黄色,土质较均匀,小孔隙较发育,土质疏松,内含白色霉菌斑点,土粒以粉粒为主,粉砂感极强,0.5m以上含植物根系。大部分地段土中夹有薄层粉砂,层厚为220cm,5m以上坚硬-硬塑,fak =120kPa,5m以下为软塑-流塑,fak =100kPa80kPa。桩周土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ik=4565KPa。 粉、细砂(Q4pl4+al4):多以透镜体状分布砂质黄土与圆砾土之间,厚度为0.54.0m。灰黄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颗粒不均,砂质不纯,含粉黏粒约占25%

26、30%。松散-稍密,潮湿-饱和。,粉砂稍密潮湿的fak =150kPa,粉砂稍密饱和的fak =80kPa;细砂稍密潮湿的fak =200kPa,细砂稍密饱和的fak =150kPa。桩周土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ik=4580 KPa。 砾砂(Q4pl5+al5):灰黄及灰褐色,砂质不纯,含粉黏粒较多,内含粒径2mm者约占25%45%,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次之。潮湿-饱和,稍密,fak =300kPa。圆砾土(Q4pl6+al6):主要下伏于砂质黄土、淤泥质粉土,少量以透镜体、薄层状赋存于砂质黄土之下,大部分地段厚度为3.06.0m,极个别地段为厚度可达1020m。青灰及灰褐色,颗粒为浑圆

27、状,成分以砂岩、石英岩为主,花岗岩次之。粒径组成:220mm者占3550%,2040mm者占1520%,40mm者占510%,余为杂粒砂及粉黏粒充填。饱和,稍密,fak =400kPa。桩周土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ik=150 KPa。(3) 地下水情况 拟建场地范围内不良地质为地震液化,特殊岩土为湿陷性黄土和软土。场地内地下水均为第四系地层中的孔隙潜水,地下水水位埋深07m,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质较差。(4)地基基础方案的分析 本工程的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63.51米,需在原自然地面上人工填方约4.5米厚,建筑物基础须采用柱下承台桩,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端承桩,桩尖应穿透地震可液化层,基础

28、可置于地震可液化层以下的圆砾土中,并考虑地震可液化层影响。持力层为地面以下815m以下的圆砾土中。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pk=2000KPa。3.4结构设计规范及规程:1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301-2004)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9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95

29、)10冷弯薄壁型钢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11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1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13碳素钢结构(GB700-88)14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15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16碳钢焊条(GB/T5117-1995)17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94)18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98)19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2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1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2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2

30、3公路桥涵标准图JT/GQB001-93及补充文件24公路桥涵标准图JT/GQB012-973.5活荷载标准值1.候车大厅: 3.5KN/m2 2.疏散楼梯间: 3.5KN/m2 3.办公室、厕所: 2.0 KN/m2 4.不上人屋面: 1.0 KN/m25.雨棚屋面: 1.0 KN/m2 6.天桥: 5.0 KN/m2 7.引桥: 城-B 3.6结构选型:3.6.1站房主体1.基础形式:基础须采用柱下承台桩,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桩端持力层为角砾土,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2000KPa。2.由于本工程长度为200米,依据设计规范要求,在6、15轴设两处变形缝。3.抗侧力体系1)由于本工程长度为200米,依据设计规范要求和建筑立面的需要,在6、15轴设两处变形缝。2)1-6轴及15-20轴附跨部分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采用网架。3)6-15轴间结构为地上三层,采用钢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三级,钢框架柱为钢箱形柱及十字形柱,主钢梁采用焊接H型钢,楼面次梁采用热扎H型钢和焊接H型钢,楼面采用现浇组合楼板,屋面采用钢管桁架体系,在11-12之间为满足建筑要求,在 11-12两轴主桁架梁上设有钢桁架柱支撑上部装饰物。4)主钢梁与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