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3.13KB ,
资源ID:41063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1063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docx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第一篇 政治与政治学第一章 政 治第一节 政治的涵义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1.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3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4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2、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三、政治的定义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政治应该定义为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这一定义有三基本点:其一,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一切社会公共权力形成的;其二,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和形成的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其三,指出了政治的全部本质内容。一方面它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包括了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个基本方面。第二节 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

3、一、政治的起源和发展 政治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阶段。 在原始氏族社会中,存在着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四级组织。在这四组织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共同的利益。为了维护和协调氏族社会活动,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及其机关应运而生。氏族组织内的权力带着道德强制性,在特定情况下也具有暴力强制性。原始社会中的这种政治,被称为氏族民主制。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和政治统治是这些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特征,同时社会公共权力也有协调和管理的另一面。 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建立,消除了阶级利益对立的基础,但社会利益差别仍然存在。社会政治以非阶级性的利益差别的协调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及实现

4、为主要特征,但社会公共权力仍然有统治的性质。 到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消灭,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不复存在,人类再回到无政治社会。二、政治的社会地位政治的社会地位,是在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的。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政治是由社会经济决定的,是社会经济的集中反映。另一方面,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保护着特定的阶级和政治力量,进而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政治是法律的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法律对于政治又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3政治与宗教的关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宗教会与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发生极其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

5、政教合一的局面,宗教在维护剥削阶级统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宗教与政治逐渐分离。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已不再支配社会政治生活。 4政治与道德。两者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政治对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力,道德对政治也有积极作用。第二章 政治学第一节 政治学的涵义和内容构成一、政治学的涵义由于人们对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看法不同,因而对于政治学的定义各不相同。政治学的定义是与政治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政治本质上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学这一定义表明:政治学以政治关系

6、作为研究对象;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政治学是一门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等学科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政治学的内容构成1、按政治学的本质属性划分,可以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两大类。2、按政治学的功能划分,可以划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3、按照政治学研究的角度和层次来划分,可以划分为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治学。4、按照政治学研究学对象的状况来划分,以划分为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在我国政治学的研究与教学中,把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分为政治学基本理论。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等五大类。其中政治学

7、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政治学原理就其内容来看,具有抽象性,一般性、基础性等特性。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一、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奴隶社会的政治学说。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为西方政治学开了先河,其理论以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为分析对象。2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欧洲封建社会完全处于神权的统治与支配下,政治学成了神学的分支,神权政治学的代表人物是A奥古斯汀和托马斯阿奎那。他们的学说是蒙昧主义、禁锢主义的政治学说。3自由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政治学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代表着资产阶级思想革命的先声。马基雅维利和博丹最早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主权理论。17、18世纪,为了适应资产

8、阶级革命的需要,欧洲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形成西方政治学繁荣时期,出现了大批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学家。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中期,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和社会实证主义政治学说的出现,标志着资产阶级由革命转向保守,标志着西方政治学逐步转向庸俗。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政治要求的空想社会主义政治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社会学说的重要思想来源。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188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创立,标志着西方政治学进入现代时期。现代西方政治学大体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政治理论方向,基本上是17、18世纪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延续与发展,不过其作用为地位己不如以前;另一个方向是行为主义政治

9、学。60年代起,它逐渐向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嬗变。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其特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的诞生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又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前人政治学的合理内容,同时他们进行了艰苦的科学研究活动。共产党宣言的向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完全形成。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实践性;发展性。三、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奴隶社会的政治思想。夏、商、西周是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在商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神权政治和王权专制的思想。到西周,则加入了明德慎罚的思想。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春秋国时期

10、社会政治的大变动,为政治学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这一时期出现了政治学说“百家争鸣”的局面,政治学说主要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学派。3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家政治学说占据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统治地位,同时也大大禁锢了其他政治学说的发展。儒家政治学说在其长期发展中,逐渐达于精巧和成熟。4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政治学。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除了传统的儒家政治学说,先后传入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政治主张、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三大政治学说相激相争,斗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取得了胜利。5. 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学。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学的发展经历

11、了曲折的历程。1979年后,政治学在中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未来它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就是唯物辩论法,它是政治学研究的其他一切方法的基础,因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角度,包括历史的、经济的、阶级的和利益的四个角度。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不能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经济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3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基本程序。二

12、、西方政治学主要研究方法1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它包括哲学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等。2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社会学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等。上述研究方法都不能不带有唯心主义的胎记。现代西方政治学还利用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形成了政治系统分析方法、政治 问题沟通分析方法等新方法。第二篇 政 治 关 系第一章 利益与政治第一节 利益的涵义一、利益的形成和本质“利益”是中西方思想史上的古老话题,人们对利益问题作了许多论述,但都没有能科学揭示利益的形成和本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人的利益的形成是一个从人的需要到人的劳动再到社会关系的逻辑过程。利益就是

13、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的构成因素包括:第一,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的需要;第二,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第三,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二、利益的内在矛盾1利益的自我实现要求与社会实现途径之间的矛盾,这是利益内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2利益形成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之间的矛盾。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第二节 利益关系一、利益关系的涵义利益关系指的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社会联系。利益关系包括利益主体之间纵横两个方向上的利益联系。在纵向上,它包括个人利益与群

14、体利益之间。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之间以及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联系。在横向上,它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同一层次的社会群体之间乃至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就是这样一个纵横交错的社会联系网络。二、共同利益共同利益首先是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共同利益表现为集体利益、集团利益阶层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及社会利益等。三、利益矛盾1横向利益矛盾。同一层次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其发生依赖于两个基本条件。就其矛盾的程度而言,它具有对抗性与非对抗性两种存在形态,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15、,这两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2纵向利益矛盾。发生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其发生也同样具有两个方面条件。解决纵向利益矛盾的途径在于重新合理分割特殊利益和共同 利益。在不同社会中,解决纵向利益矛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第三节 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们和作用一、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3利益的内在矛盾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特性。二、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利益成为人们政治活动的主旋律。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4利益运动是政治

16、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章 政 治 权 力第一节 政治权力的涵义一、政治权力的本质在中西文化中,“权力”都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人们对权力下了诸多定义。其共同之处是把权力看成一个人对于他人的控制和影响力,都没有能够揭示权力和政治权力的本质。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人们的利益,在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存在与发展,促使不同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各种实际力量之间形成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其中相对强大的一方拥有的力量即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际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二、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1客观构成

17、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有生产资料、物质财富、暴力等。暴力成为政治权力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此外,它还包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地理条件、文化传统、形势和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2主观构成要素。其主要因素有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组织等。其中能力素质是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此外,它还包括已有的权力、实际政绩因素等。三、政治权力的特性政治权力的根本性质取决于特定社会关系的性质,就全社会范围来讲,政治权力的根本性质和特定的社会形态联系在一起。政治权力的一般特性包括:(1)制约性;(2)能动性;(3)动态发展性;(4)工具性。第二节 政治权力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一、政治权力的类型1按照政

18、治权力主体和性质划分,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政治权力、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权力、封建主阶级的政治权力、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和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2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组织类型划分,可以划分为社会公共权力、政党权力和政治社团权力。3.政治权力主体的层次划分,可以划分为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上级权力和下级权力。4按照政治权力的功能划分,可以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二、政治权力关系1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相互否定相互对立关系。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性质的政治权力之间也可能存在妥协或协调关系。2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权力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别。3根本

19、利益一致的政党权力与政治社团权力之间关系。在不同社会背景下,这一关系的表现形态和内容是不一样的。4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双方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相互协调的关系。一般不存在对抗的关系,在特定情况下,两者关系也可能走向对抗。5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呈现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三权本质上的一致,以及立法权对于行政权、司法权的统率关系。第三节 政治权力的作用一、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政治权力作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与政治权力作用成本成正比关系;政治权力作用影响巨大而深远。政治权力的运用必须理性和慎重。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有暴力方式

20、、压力方式、命令方式、规范方式、说服方式、奖酬方式、处罚方式等。二、政治权力的作用从政治关系来看,首先,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凭籍;其次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政治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首先,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展开的;其次,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的;再次,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从社会生活来看,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反作用;对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影响力;政治权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其他方向。第三章 政 治 权 利第一节 政治权利的涵义一、政治权利的定义西方

21、学者对权利的定义繁多,主要有:1、天赋权利说;2、权利自由说;3、权利利益说;4、权利力量说;5、权利平等说。这些定义都没有能揭示权利的社会本质及其社会基础。所谓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取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这种资格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它本质是一种社会利益的分配关系。因此,所谓政治权利,不过是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二、政治权利的特性政治权力的根本性质决定着政治权利的根本性质,因而政治权利相应地具有奴隶社会政治权利、封建社会政治权利、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权利和社会主义政治权利之分。除了上述根本性质之外,政治权利还体现了其他特性:(1)政治权利对于社会

22、成员的政治活动具有规范性。(2)政治权利意味着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3)政治权利是不断发展的。政治权利只有与所有权等经济权利结合,才具有实际意义。(4)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实现政治利益的手段。第二节 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一、政治权利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人人都具有的政治资格,氏族成员之间的政治资格是平等到的,其政治资格是由道德习俗确定的,其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是完全溶合的。奴隶社会政治权利专属奴隶主阶级所有,它具有宗法等级制特色,政治权利与私有财产联系到一起,其政治权利同政治义务相分离。封建社会中拥有财产的多寡直接决定着政治权利,君主享有最大的政治特权,政治权

23、利与官僚等级和僧侣紧密相关,血统也成为政治权利的重要依据,农民享有某些政治权利。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在形式上体现为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和平等,但形式上的平等掩盖着社会实际的不平等,表面上的正当性掩盖着资本剥削的不正当性。社会主义的政治权利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权利的扬弃,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的人民真正的政治平等,也是实现人民政治利益和社会平等的重要途径。二、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1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1)自由权。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讯自由、集会自由等。(2)平等权。主要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参政权。大体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1)

24、自由权。包括人身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自由等。(2)平等权。不仅体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体现为社会公民的社会平等,它是真实的平等。(3)民主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批评和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民主管理权等。三、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1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2有利于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3有利于政治权力主体成员政治积极性的发挥。4有利于社会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第三篇 政 治 行 为第二章 政 治 统 治第一节 政治统治的涵义一、若干政治统治理论分析古往今来的中外政治学说各对政治统治进行了不同的分析,主要观点有神权统治论、父权统治论、契约统治论、

25、精英统治论等。二战后出现了现代精英统治论。上述理论都与特定历史相联系,都是为特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他们都涉及到了政治统治的某些方面,但都没有揭示政治统治的真正本质。二、政治统治的本质政治统治是利益冲突和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是适应支配政治斗争和控制社会冲突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也是与国家权力同生并存的一种政治行为。就其本质而言,政治统治实乃政治斗争中最强大的政治势力对于社会的支配与控制行为。所谓“国体”问题,实际上就是政治统治的本质问题。政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它是人类政治生活中最高层次的政治行为。第二节 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特征一、政治统治的基础政治统治基础实际上就是政治统治行为主体的权威基础。暴力是

26、国家政权具有权威性的物质基础;第二个基础是国家在行使社会职能时所拥有的权威;第三个基础来自国家权力得到社会成员服从的可能性,这是政治统治的社会心理基础。二、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就其本质而言,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承认,对于政治统治正当性的认可。政治统治合法性是保持政治秩序的核心与关键,统治者总要千方百计树立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共同接受的理念,也就出现了政治统治合法化的问题。使国家权力转化为权威的过程,就是政治统治合法化的过程。三、政治统治的特征1阶级性。这是政治统治的最根本的特征。2最高性。政治统治是国家权力所特有的最高层次政治行为。3强制性。国家政权力对于社会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

27、制。4有序性。统治秩序包括整个社会秩序。第三节 政治统治的类型和方式一、政治统治的类型西方政治学根据政治统治中权威的基础和服从的动机,将政治统治划分为传统型权威的统治、魅力型权威的统治和法理型权威的统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按照阶级关系及由此体现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统治,把政治统治划分为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政治统治和多数人对于少数人的政治统治。前者是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统治,后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统治。二、政治统治的实施方式1暴力镇压。现代政治统治在常规情况下不直接使用暴力。2对被统治者进行限制与排斥。3对被统治者的怀柔利用。4国家政权对经济与社会事务进行干预。5国家政权通过思想文化控制,保护统治阶级

28、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6在国与国之间关系中采取相应手段,以保持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条件。在政治统治方式中,统治、专政与镇压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既不能忽略其中一个方面,也不能简单地在三个概念之间划等号。第三章 政 治 管 理第一节 政治管理的涵义一、政治管理的定义对于政治管理的主要看法有:政治管理就是政治活动的全部;政治管理就是社会管理;政治管理就是行政管理等。这些观点都没有全面把握政治管理的内涵。所谓政治管理,就是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 地、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一种方式。二、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国家的政治行为,目的都

29、是为了维护特定的社会秩序,它们统一于国家的职能之中。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之间的差异:第一,行为主体不同,政治统治主体主要是由统治阶级组成的国家政权,政治管理主体除国家政权外,还包括其它政治实体。第二,行为客体不同。政治统治客体可以是少数人,也可以是多数人,而政治管理在一切社会都表现为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管理。第三,原则和要求不同。政治统治强调秩序与稳定,而政治管理强调的是秩序与效率。第二节 政治管理的基本类型一、传统政治管理传统政治管理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政治管理,其经济基础是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其管理主体一般只局限于政府机关。其所运用的权力具有任意性和连带性,君权与宗法权力相结合,造成“家天下

30、”局面。传统政治管理在管理功能上具有强烈的排他作用,在管理方法上表现为简单性与落后性,在总体运行机制上表现出明显的人治特征。二、现代政治管理现代政治管理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政治管理,它与传统政治管理相区别,但两者之间又相互渗透。现代政治管理以工业社会的市场经济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具有与传统政治管理不同的特征。现代政治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以外,还包括政党和其他一些准政府性的社会政治组织,其运用的权力具有规范性与相对独立性,在管理功能上具有开放性,管理方法上表现了科学性和先进性,在总体运行机制上表现为法治。第三节 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一、政治管理的行为方式1政治领导。它通过政策、决议、法案、法规

31、来贯彻执行。2政治决策。全部政治管理行为的基础。3政治组织。是其他政治管理活动程序化的保障。4政治协调。是社会利益分化与利益整合的共同要求。5政治沟通。它被誉为政治管理的中枢神经。6政治监督。它是政治管理的免疫系统。二、政治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政治管理的作用范围相当广泛,它对于社会政治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政治管理对于巩固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起着重大作用。第二,政治管理能够保障政治稳定。第三,政治管理能够保证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第四章 政 治 参 与第一节 政治参与的涵义一、政治参与的定义和特征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法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1)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2)政治参与的本质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3)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4)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不只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