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8.33KB ,
资源ID:40625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0625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文论专题历届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文论专题历届试题.docx

1、文论专题历届试题文论专题期末复习题以及参考答案一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情感特征。( )A模仿 B表现 C审美 D认知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

2、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A诗体B诗辨 C诗法 D诗评 4叶燮所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的能力,以及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是“才胆识力”中的( )。A“识” B“胆” C“才” D“力”5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 )”说著名。A滋味 B品味 C食味 D气味6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直觉的( )、经济的和道德的。A想象的 B诗意的 C意象的 D概念的 7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

3、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A科学性 B理性 C感性 D目的性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形象 B画面 C声音 D历史9“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A,泰纳 B伊瑟尔 C孔德 D拉封丹10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 ( )。A理性意识 B无意识 C感性意识 D潜意识二、简答题(每小题12

4、分共36分)1简单概括金圣叹小说理论关于人物论的主要思想。2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3韦勒克、沃伦关于评价文学的具体标准有哪些内容?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1从下面三段王国维的相关著述,简单分析境界说的理论内涵。境界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日:有境界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日: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元曲亦然。(宋元戏曲考)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已,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

5、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也。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人间词乙稿叙” )2教材中关于“本文和读者进行交流活动之基本结构的空白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伊瑟尔谈道:空白是用来标示“存在于本文自始至终的系统之中的一种空位,读者填补这种空位就可以引起本文模式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在这里,完成作品的需要被联合本文模式的需要代替了。只有当本文的图式被读者联系起来时,读者才开始构造想象

6、性客体,正是空白使这种联结性运作得以进行。这些空白表明,本文各不相同的部分应当被读者联结起来,尽管本文并没有这样说明。空白是本文看不见的结合点,因为它们把本文的图式和本文的视野互相区分开来,同时在读者方面引起观念化的活动。理所当然,当读者把本文图式和本文视野联结起来时,空白就消失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 2A 3B 4D 5A 6D 7A 8C 9A 10D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简单概括金圣叹小说理论关于人物论的主要思想。首先,成功塑造人物性格是小说创作的首要任务和取得艺术成就的根本标志。其次,小说人物还应该是个性化、性格鲜明的。再次,小说还应注意如

7、何去表现人物性格的问题。2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题材的通俗性。 第二、曲文的通俗性 第三、科诨的通俗性 第四、舞台的通俗性3韦勒克、沃伦关于评价文学的具体标准有哪些内容?第一、包容性或多样性。 第二、连惯性。 第三、建立在经验事实上的世界观。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1(1)“境界”之本质在“情景交融”“境界”的本质其实就是中国传统诗学所一贯强调的一个核心话题:情景相生及情景交融。(2)“境界”之特征在“真”,审美效果在于“不隔”“境界”不仅是要情景交融,而且必须是“真”情“真”景的交融与表现,而要能写“真”景物“真”感情,作者必须“所见者真,所知者深

8、”。“不隔”的含义,那就是指诗人之言情写景能令读者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审美效果。作品之“境界”所以能产生这样的审美效果,根源在于诗人面对生活而能“入”能“出”,故此“所见者真,所知者深”,因而能够写出“真景物”、“真感情”。总之,正是由于“境界”生成的基本特征在于“真”,从根本上决定了“境界”的审美效果必定在于“不隔”。2(1)调动和激发读者的想象;(2)空白是潜在于本文中的结构模式; (3)空白在文学交流活动中发挥着自我调节的结构作用; (4)空白是存在于本文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成分。二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

9、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的一种深入研究。A.庄子“言不尽意”说 B孔子“兴观群怨”说C司空图“韵味”说 D严羽“妙悟”说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

10、组成,其中,“(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A.诗辨 B诗体 C诗法 D诗评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5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

11、的(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 C宋元戏曲考 D人间调话7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A.科学性 B理性 C感性 D目的性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A声音 B画面 C形象 D历史9“表现入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A泰纳 B伊瑟尔 C孔德 D拉封丹10弗洛伊德在

12、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 )。A理性意识 B无意识 C感性意识 D潜意识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结合下面提供的王维诗歌的片段,简单阐释司空图的“韵味”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汛)2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3韦勒克、沃伦认为日常语言相对于文学语言来说没有质的差异,但是在量的方面却显现出区别,请简要说明。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1教材中关于刘勰的“通变”说,

13、有这样一部分论述,请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认识。刘勰“通变”说对今人的文章写作,究竟留有怎样的启迪?笔者以为至少有如下三点值得后人借鉴:首先,把构成文学作品的内在质素分为“有常之体”和“无方之数”两方面,这就告诉我们要“因”、“革”结合,在写作时要学会用因袭与革新两条腿走路。前面引文已清楚表明,所谓“有常之体”不仅指诗、赋、书、记等各种体裁样式,同时也包括各种文章的体制规格及写作原理,两者是“明理相因”的关系。各种文体及其体制规格、写作原理都是在发展进程中历史地形成的,一旦形成便具右相对的稳定性,所以刘勰主张“体必资于故实”,即学习过去的作品,以既有的成例和成法为凭借,也就是赞语中所说的“参古定

14、法”。所谓“无方之数”,则是指作品的文辞和风格,那是随时而变、无规则可循的,所以刘勰提出“数必酌于新声”,即无妨参考新兴作品的新鲜经验,以便有所酌取,这也就是赞语中所说的“望今制奇”。前者渊源于传统、重在“因”,后者植根于现实、主子“变”,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使文学创作“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此不可谓不是一种很好的写作策略。其次,刘勰“通变”说不仅是写作策略,同时也是写作者对文学传统、文学遗产的一种态度和方法。文学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代文学的繁荣,固然首先与特定的时代社会相关,但在文学本身,也有其相承相续、递变革新的规律事实证明,文学传统、文学遗产是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必须加以

15、学习和钻研,有所继承,有所发展。如果处理不好“因”与“革”的关系,则势必对文学创作造成危害。为此,刘勰批评刘宋之后的“讹滥”文风,认为其症结在于“竞今疏古”,是片面地追求“新变”、抛弃优良传统的恶果。针对这一时弊,刘勰提出“矫讹翻浅,还经宗诰”。与此同时,刘勰也反对因袭传统而不思革新的思想,在他看来,“因”与“革”是辩证统一的,“因”是“革”之前提,而“革”乃是“因”的目的,不可为继承而继承,继承的目的在于求变革求发展。刘勰讲“通变”之术,就是讲“参伍因革”,正确地处理好文章创作中古与今、因与革的关系。最后,刘勰提出,作家要贯彻通变思想,就应当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作家是自由的创作主体。如同时

16、代社会等外部条件必须内化为作家的审美个性,才能进入创作过程一样,尽管通变讲的是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刘勰认为也需把它落实到作家的修养和创作实践当中,才能发挥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刘勰对作家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宜宏大体”,即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钻研,掌握各体文章的规格要求和写作原理;二是“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即按照表达情忐的需要和根据作家的才性特点贯彻通变的原则。文学既不能背离优良传统,又要求应时适变,这中间关键靠人、靠作家。无数创作实践证明,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作家个性的发展和文学风格的多样化文学的恒久生命力,正在作家不断提高人文修养和写作技术的过程中,唯其“通变”,作家才能在历史境遇的

17、不断挑战下与时俱进,并最终站在优秀的文章写作者之列。2教材中关于“本文和读者进行交流活动之基本结构的空白”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伊瑟尔谈道:空白是用来标示“存在于本文自始至终的系统之中的一种空位,读者填补这种空位就可以引起本文模式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在这里,完成作品的需要被联合本文模式的需要代替了。只有当本文的图式被读者联系起来时,读者才开始构造想象性客体,正是空白使这种联结性运作得以进行。这些空白表明,本文各不相同的部分应当被读者联结起来,尽管本文并没有这样说明。空白是本文看不见的结合点,因为它们把本文的图式和本文的视野互相区分开来,同时在读者方面引起观念化

18、的活动。理所当然,当读者把本文图式和本文视野联结起来时,空白就消失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 2A 3A 4D 5B 6C 7C 8A 9A 10D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诗歌的形象要具体、生动、不浮泛,仿佛是读者可以触摸得到的,亦即“近而不浮”;在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中还要有丰富的蕴藉,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能让读者愈读愈有发现,愈读愈有味道,亦即“远而不尽”。结合作品说明。2第一,题材的通俗性。第二,曲文的通俗性。第三,科诨的通俗性。第四,舞台的通俗性。3区别主要有三点:第一,文学语言对于语源的发掘更加用心而有系统性。第二,文学语

19、言的实用意义较为淡薄。第三,文学语言呈现的是虚构的、想象的世界。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1视学生问题回答的程度与表述给分。2(1)调动和激发读者的想象;(2)空白是潜在于本文中的结构模式;(3)空白在文学交流活动中发挥着自我调节的结构作用;(4)空白是存在于本文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成分。三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清末清初的王夫之特别王夫之特别重视文艺的审美情感特征,他将“兴观群怨”称之为“( ) ”。A. 四情 B. 四义C. 四学 D. 四教2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 )等四个方面

20、的因素。A. 习B. 质 C. 识 D. 力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A诗体 B诗辨 C诗法 D诗评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血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B支配和协领C从属和边缘D核心和主宰5小说完全拥有了现代品质,应该属于( )时代。 A明清 B宋C唐D汉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c宋元戏曲考 D人

21、间词话7黑稻尔的美学是对其“绝对理念”运动到“精神阶段”早期的表现形态的论述。在他看来,“( )”(艺术)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初级形式,善”(宗教)是“绝对信念”自我认识的中期情状,而“真”(哲学)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最后完成。A表现 B模仿C美 D形状8从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的基本区别中,韦勒克、沃伦将“( )”、“创造性”、“想象性”看作是“文学的突出特征”。A虚构性 B形象性C画面性 D。符号性9“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A泰纳 B伊瑟尔C

22、孔德D拉封丹10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 )。A理性意识 B无意识 C感性意识 D潜意识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简要说明司空图诗歌意境理论的大致内容。2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3韦勒克、沃伦认为日常语言相对于文学语言来说没有质的差异,但是在量的方面却显现出区别,请简要说明。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1.金圣叹提出史传和小说在本质特性上有着不同,一个是“以文运事”,一个是“因文生事”。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他说:某尝道水浒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

23、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却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根据这段文字描述,阐释小说的虚构特质中的“因文生事”。2请阐释精神分析说对文艺研究的意义。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 2A 3A 4D 5A 6C 7C 8A 9A 10D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简要说明司空图诗歌意境理论的大致内容。其诗歌意境理论大体又可分为三大块:(1)“思与境偕,说诗境构成论,明确了诗歌意境是“思与“境”偕亦即主客谐和、情景交融而产生的一种虚实相生、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美;(2)“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说诗境特征论

24、,细致周全地探讨了诗歌意境所特有的“韵味”的方方面面;(3)“二十四诗品,说诗境风格论,在皎然等的诗歌意境风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诗境风格分出二十四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用一首四言诗来形象、扼要地描述其特征。2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题材的通俗性。 第二、曲文的通俗性。 第三、科诨的通俗性。 第四、舞台的通俗性。3韦勒克、沃伦认为日常语言相对于文学语言来说没有质的差异,但是在量的方面却显出区别,请简要说明。区别主要有三点: 第一,文学语言对于语源的发掘更加用心而有系统性。第二,文学语言的实用意义较为淡薄。第三,文学语言呈现的是虚构的、想象的世界。三、论述题(每题22分

25、,共44分)1小说是“因文生事”,其所写之“事”,全是出于美文的需要而虚构出来的,它可真可假,可以是历史的事实也可以是作家在概括生活材料的基础上发明创造出来的。小说的虚构特质可以从“因文生事中的“文和“事”两点来谈。先说“事”。小说所写之事属于艺术真实的范畴,它不同于历史真实,艺术真实要求作者根据主题、结构、人物形象等的需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发挥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去虚构和编织故事情节。这是第一层意思:事为虚构。再说第二层意思,即事为文生。小说的“事是手段,文是目的,作者的虚构之“事”实际上是为审美之“文”服务的。2请阐释精神分析说对文艺研究的意义。 一方面,其对于艺术家创作动机的研究,潜意识的

26、探讨,对于艺术作品的心理分析,拓宽和丰富了人们对艺术的发生、艺术创作中的“受动”作用和艺术的意义的理解认识,并且有力地推动了浪漫主义批评或传记批评的发展。后来在西方出现的“原型批评”、“神话批评”亦与之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其提出的“症候”论,可谓是在“反映”论和“表现”论之外的一种新见,开启了人们分析艺术作品、艺术形象的新思路。兴起于西方的“新历史主义批评”,无不能说是将其推广和运用于对社会生活、历史运动的观照认识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这一理论的偏颇、荒诞和乖谬之处也是明显可见韵:其将艺术创造一律看作是艺术家的白日梦,将一切艺术家统统视为受原始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支配和控制的人,这不仅是无视艺

27、术家具有在后天环境中生成的百不相同的个性存在,把他们从心理上抽象化了,而且更是否定了艺术家(以及一切社会的人)具有相对独立于其肉体欲望的精神追求将他们还原为了森林动物,或在本质上是极端自私、仇视社会伦理道德的心理罪犯。四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情感特征。( )A模仿 B表现 C审美 D认知2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独特禀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到“三籁”

28、之声。其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A“天籁” B“物籁” C“神籁” D“灵籁”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A诗体 B诗辨 C诗法 D诗评4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作对象论和创作方法论。下面( )属于创作对象论范畴。A“理、事、情”说B“才、胆、识、力”说C“师法自然”说D“妙造自然”说5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 )”说著名。A滋味 B品味 C食味 D气味6李渔论及戏曲时说到:“机趣二字,填词家必不可少。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

29、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重机趣)。这里“机趣”所指的是( )。A。格局 B结构 C情节 D词采 7在美学中,黑格尔将艺术看作是属于诗的门类下“戏剧体诗”的一个具体类别。“戏剧体诗”除了悲剧之外还有正剧和喜剧,被看作是时间上最早出现的剧种。A悲剧 B喜剧 C正剧 D悲喜剧 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A形象 B画面 C声音 D历史 -9“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

30、思想生活的人( )。A泰纳 B伊瑟尔 C孔德 D拉封丹 10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A理性意识 B无意识 C感性意识 D潜意识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简单概括金圣叹小说理论关于人物论的主要思想。2在诗学中亚里土多德这样描述到:作为一个整体,诗艺的产生似乎有两个原因,都与人的天性有关。首先,从孩提时候起人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动物的一个区别就在于人最善摹仿,并通过摹仿获得了最初的知识。其次,每个人都能从摹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可资证明的是,尽管我们在生活中讨厌看到某些实物,比如最讨人嫌的动物形体和尸体,但当我们观看此类物体的极其逼真的艺术再现时,如会产生一种快感。这是因为求知不仅于哲学家,而且对一般人来说都是一件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