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55.57KB ,
资源ID:40494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0494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docx

1、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尹鸿: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核心提示:时代的性质往往会影响到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会影响这个时代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 我们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存在,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整个媒介环境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改变。尹鸿清华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早上好!感谢大家在周末的休息时间,这么早过来一起分享对新媒体和现代社会关系的一些想法。我们每个人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我们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存在,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整个媒介环境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的深刻改变。最近,党和国家领

2、导人在各种场合三番五次强调互联网和新媒介环境对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也包括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因此,这个问题对我自己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把自己在研究观察、使用分析新媒体过程中的一些感想跟大家一起分享。虽然不一定正确,我们对于新的知识、新的领域,未必都能提供正确的结论,但是可以提供启发性的思考。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样一个新的传媒时代会带来什么改变。大家都知道,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媒介如此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此深刻 地把天各一方和近在咫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所以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应该是战略性的。我们要这样理解新的媒体与环境。一、互联网信息时代大家都知

3、道,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关于互联网时代,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有表述,这本书是未来学家托夫勒写的。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 向知识界推荐过这本书,也向当时的管理层推荐过这本书。这本书已经在描述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的新型革命,但是那个时候它还只是未来学家的一个想象,今天它正在变成现实。实际上,今天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整个信息媒介对一个社会的变革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在这里推荐一位在传播学界被大家公认的具有里程碑地位的学者叫麦克卢汉。他有两个著名的观点,第一个是媒介是人的延伸,第二个是媒介即信息。所有的媒介本身就是信息,而这个信息首先是人的延伸产生的信息,所以麦克卢汉是第一个从媒介角度探讨人

4、类社会变革的学者。马克思的经典表述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我们在劳动中会使用工具。而麦克卢汉强调的是媒介工具,媒介工具让人类一步一步向前发展和变化。比如,他说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我们有语言,这样我们才能交流,我们才能成为社群,才能成为人类。我们变成人是因为有语言,没有语言这个媒介,人只能做动作。但这个时候我们还没有文明,经验不能传承,只能口口相传,所以后来有了文字的媒介,我们才有了文明。我们能把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经验传承下去。“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能出现,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了印刷媒介。印刷媒介的出现使大量出版物可以进入学校,普通人可以接受教育,可以接受知识信息,就可以造就后来的

5、工业文明所需要的劳动人群,没有印刷革命带来的改变,不可能有后来的工业革命。如果我们用这样的理论看中国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印刷术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并且对欧洲有很大影响,但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普及活字印刷术,我们长期用雕版印刷,长期用文言文,所以中国虽然很早就有资本主义萌芽,但是我们没有一批接受现代知识文化的老百姓,所以也影响到文化启蒙和国家的现代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最核心的事情是把文言文变成白话文,普及现代教育、现代媒介,我们的报纸期刊,如新青年发展很快,从而影响到青年人,所以媒介的变革是社会变革重要的推动力。麦克卢汉讲电子媒介延伸了人的感官,特别是人的眼睛和耳朵,导致后来人们有大量的闲暇时

6、间可以消费文化,所以说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感官。麦克卢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说下一代媒介是对人的智力的延伸,而这个延伸将会对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我们今天看到这个影响已经到来。工业时代的两个巨大的推动力分别是蒸汽机和电力。马克思早就描述过,资本主义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而且打破了空间和地域的界限,实现了资本的世界化,甚至发展到后来的殖民主义。而信息时代的核心则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如果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是工业时代的价值观,那么信息时代最大的改变,就是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传播就是力量”。为什么说传播就是力量?因为在信息时代,人跟物之间、人跟人之间所有的关系都靠传播链接,是传

7、播在整合整个世界。正因为世界是被传播联结起来,所以我们让世界都在变得智能化。我们现在所有的东西都加上了“智能”两个字,所谓的“智能”就是物和人之间的联结带来的结果,智能就意味着传播。过去在工业时代,我们要把人变成齿轮和螺丝钉,人就是机器。在座的各位应该都看过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卓别林演的工人就是这样一个机器。今天我们正在把所有的机器智能化,所有的机器都在跟人做交互、做传播,然后让机器变成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新的信息时代。二、互联网与新媒体1.传播技术:数字化(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这个信息时代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信息在今天这个社会有如此重大的作用?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叫“新媒体”,我不知道大家

8、有没有认真想过,究竟什么叫新媒体?新媒体跟传统媒体究竟什么地方不同,究竟改变了什么?很多人说新媒体能互动,新媒体能够有海量信息,新媒体能够跟人一起走,但这一切都是结果。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现象和结果?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最近大家都说互联网业也out(过时)了,也老了,但是这里主要说的是原来的桌面电脑构成的互联网,实际上移动互联网也是互联网。所以广义的互通、互联永远不会过时,只有终端会过时。所以数字化是所有的互通、互联的基础。2.传播模式(1)点对点VS点对面数字化究竟为我们的互通、互联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才会有今天这样的信息环境?我认为新媒体跟传统媒体有两个本质上的区别:传统的传播方式都是点

9、对面传播。报纸、电影、电视、广播出现以后才出现“大众传播”这个词,“大众”是一个共性,是一个大群体,所以过去我们的传播是点对面的,我们无法识别接收者的个体差异,无法知道接收者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接收我们的信息。在点对面的信息时代,是点的覆盖和信息的强度决定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因为覆盖率和信息强度决定了可以覆盖多少人,这些人是不是接收了你的信息,完全由你的传播点决定。大众传播时代有一个特别大的难题就是,我们永远不知道受众如何反应,也就是说传统媒体无法了解差异群体对信息的接受和选择。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抽样调查,而且抽样调查中永远是寻找最大公约数,目的是找到最大的受众,这样才能够完成相对客观、相对

10、准确的调查数据。更重要的是点对面的传播是一次性的,一个信息点传给这个面之后,这个信息便不能再传播。当然我们也可以跟自己家里人说这个电视剧很好,但是口头传播无法把这个信息完整地提供给别人,而且传播的范围非常小,就是身边的几个人,无法变成一个再传播流程。新媒体传播最核心的一个改变就是点对点传播,意味着每一个信息的接收者都具有固定的IP,一个确定的点,这个点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接收了什么信息都是具体的,所以每一个点都是可识别的,这样就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今天我们经常在说一个词叫“大数据”,什么叫大数据?大数据不是统计学意义上的数字多,大数据有两个核心概念,第一个是海量数据,第二个是点跟点的

11、交互性。没有点跟点的交互性就是传统意义的统计学。所谓的大数据建立的基础第一是海量信息,第二是所有的点跟所有的点都是可计算的。正因为互联网和新媒体是点对点传播,才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才带来了每个点的意义。正因为点对点,媒介才能进入生活。当点对面的时候,我的受众不能识别,但是点对点之后,所有的信息接收者都是具体的个体,因此我们才可以交易,我们才可以行动,我们才可以跟对方成为朋友,才会跟对方建立关系,所以有点对点才有“互联网+”。因为每个点都变成一个具体的可以信任的点。比如说现在微信上已经开始实名,有了手机绑定,有了信用卡绑定,已经是个非常具体的点,这个点才可以交流。所以我们讲点对点才使传播进

12、入了生活,而不仅仅是个媒介。点对点使整个传播进入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没有点对点就做不到这点,这是第一大改变。传统媒体是点对面,只是一个信息推送,但是到点对点,我们就成了信息的参与者,可以互相影响,甚至可以影响线下行为。(2)网状传播VS线性传播新媒体的第二个特征,就是与此相关的传播规律的改变。传统媒体的传播是线性传播,一次性的。而互联网的传播是网状传播,就是一个点向无数的点传播信息,而这些点又会向自己的无数点传播信息。这样的方式会有几个改变:第一个改变是传播变成N次数了,不再是一次性行为。过去传播是由覆盖决定的,我是一个强势频道你们都得接受,现在不是了。那是什么决定的呢?就是这张网上分布的各个

13、信息节点决定的。传播规模和效果并不是一次性传播,比如说新浪网上登了一个信息,一次性传播可能当时没有几个人看到这个信息,但是它很快就会被大家各种转发、各种评论,于是这个信息在网上被不断传播、不断扩散,因此它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网,N次传播会被无限次地再传播。(3)从门户到社会化新媒体传播的根本改变就是信息的传播规模和效果不再由信息的发出者来决定,而是由无数的点来决定。比如说我推送了一个信息,但是这个信息别人没有兴趣,那这个信息在网络中就不会得到N次传播,基本上就死在那儿了。每一个点觉得这个信息对我有价值,才会把这个信息继续向新的点传播,所以有些信息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虽然有

14、的信息是普通老百姓发出的,但是如果这条信息满足了一些点的需要,而这些点周围又覆盖着一张网的话,这个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所以网状传播是真正的由点决定,就是我们讲的互联网是用户决定或者叫用户导向。3.传播改变生活正因为点对点网状传播,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进入的新时代,我把它叫做泛传播化的时代。一切都在传播,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所有东西都是靠传播联结在一起的。在今天,应该说没有传播,就没有生产、生活。今天的传播是生活媒介,是生活几乎必不可少的一个中介,所以说在今天传播就是力量!谁控制这个中介,谁影响这个中介,谁对这个中介有深刻的了解,谁就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控制力。在万维网中,所有东西都

15、会被联结在一起,前提都是“点对点”、“网状”,这也是我个人理解的新媒体的两个最核心的特点,互动是这两个核心特点带来的结果。这些年互联网的发展就是按照点对点和网状这两个特点最大化走过来的。最开始的海量信息时,点的功能只是选择,但还不能交互,所以后来出现了论坛。但是论坛是局域的,是被限制的。中国是一个大国,如果条块不分离,就没法进行整体的管理。但是条块分离就会在互联网发展过程当中带来一系列挑战和差异。比如说论坛、社区的出现,就会导致过去对信息的分割被冲破,它开始使校内与校外、本地区与外地区、国内与国外的信息发生交换,而且互相影响。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国对社区论坛的管理非常严。包括清华的“水木清华”论坛

16、,后来清华按照中央要求规定只能校内访问,校外不能访问,这就带来互联网精神跟管理思路之间的冲突,这是我们第一次发现互联网对我们的社会安全有一定影响。当时“水木清华”的校友很多在国外,突然校外不能访问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和对我国管理体制的挑战和怀疑。为了穿越互联网中网与网之间的界限,就出现了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的发展,把全世界的信息联结在一起,穿越了网与网的间隔。社会化媒体出现以后人们发现,点对点和网两者都成熟地结合在了一起。既是点对点又是网与网之间相互重叠,就变成你的朋友圈和他的朋友圈和很多朋友圈都重叠,变成了一张巨大的信息网。实际上我们的社会化媒体到目前为止,最活跃的两大应用,大家都很熟悉,一个是

17、微博,一个是微信,相当于Twitter和Facebook。两大形态是有很大差异的,微博和Twitter本身是以媒介为中心的社会化工具,它的第一功能是媒介。因为在微博和Twitter上你的接收者和你的粉丝并不需要你批准,他们是一些匿名的个体。你自己就是一个媒体,你向一些匿名的大众传播信息,虽然他们每个人也是个体,但微博还是以媒体为核心的信息传播载体。所以在互联网管理中,对微博的管理可以当成媒体进行管理。当出现与现行法规政策等相冲突的信息内容时,相关机构可以禁言、删帖、封号、加过滤词等等,因为它是一个媒介,所以我们可以用媒介的方式进行管理。但是微信就不一样,微信是一个以通信为核心功能的社会化媒体,

18、第一功能是通信功能,两者间需要相互认可、相互确认。微信首先是私人领域的信息交流,所以 对微信的管理就很难,如果说我把你的微信给你封了、删了或者屏蔽了,这一般是不可以的,因为这是私人领域。但可以同样当做媒体来限制的是微信公众号,因为 它跟微博一样是一个媒体,可以让所有人来关注你,这些关注者就成为你信息的接收者。微博和微信两者互相有差异,就使两个象限(个体性与网络化)越来越明显,结果是,一方面人获得信息越来越自由,另一方面这些信息又越来越容易与别人分享。今天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别人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因为很多人每天都在“晒”。当自由和分享都同时变得前所未有地容易和方便时,就带来了“地球村”的概念。

19、因为信息的发达让地球越来越一体化,地球越来越成为地球村。麦克卢汉在提出“地球村”的时候还提出了一个更重要的概念,叫“再部落化”,就是在互联网的世界当中,人群会形成新的部落,这个部落不像过去真实世界中的空间部落,现在是虚拟世界决定你的部落。过去你住在非洲,我住在南美洲,我们的空间决定了部落。现在是虚拟世界决定了部落,你可以远隔千里万里,但仍然在情感上价值观上密切联系在一起。今天许多个体都生活在部落的“朋友圈”里。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在互联网上体现得非常鲜明,而越是这样,我们面临的挑战就越大,文化被逐渐部落化,差异性非常明显。但是反过来,正因为有这么多的部落,我们才更需要社会的基本共识。如果我

20、们这个社会中缺乏基本共识,这些部落之间就会发生“战争”,现在这种局面正在逐渐形成,粉丝跟粉丝打仗,一个团体跟另一个团体打仗,而且现在打仗最恐怖的就在于没有共识。有矛盾很正常,但是这些矛盾都是动不动就变成敌我矛盾,动不动就变成你死我活,动不动就变 成完全没有任何理性协商的可能性,这是最可怕的。因为没有共识你就没有理性协商的平台。在互联网时代造成我们的社会文化如此多元化的时候,凝聚、传播社会共识和社会常识成为我们必须做的一件事情,这就是我们要关注的主流媒体跟新媒体之间的关系。我国主流媒体传播正能量,但是主流媒体的正能量传播为什么有时候没有起到对社会共识的更有效的作用?主要还是没有抓住社会的需求。主

21、导型价值观与现实生活中实际价值观的差异不能过于悬殊,悬殊往往会带来反作用。我一直认为我们现在要建构的价值观的核心,一定是我们大多数人可以仿效并且愿意仿效的价值观,一定是将公与私、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统一在一起的价值观。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在宣传模式上也有值得改进的空间。我上课时让学生推荐他们最喜欢的五部电影,除了列举肖申克的救赎以外,很多学生都会列举一部美国电影叫当幸福来敲门。这是一部小制作的电影,但这部电影表达了一种青年人愿意接受的核心价值观。电影主要剧情就是一个黑人失业、离婚,还带一个小孩,特别苦,特别惨。他在华尔街一个证券公司做一个实习岗位,很多人竞争这个岗位,在公司中他的条件似乎是最没有竞争力

22、的一个。但他勤劳、认真、不屈不挠,受屈辱也要坚持把工作做好,在他实习的最后一分钟,五个合伙人一起说,我们决定录取你,你才是我们需要的员工。这个故事为什么会影响学生?就是学生们会意识到,在这样的社会里,如果你用这样的价值观去生活,这个社会就会保证你的权利,会给你一个位置。人的命运不是外部条件决定的,而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这就是将个人与社会很好地连接起来的主流价值观的表达。我经常讲一个观点,就是我们的爱国主义宣传往往过多强调了人人爱国家,但我们实际上更应该宣传国家爱人人。传统惯性永远是从整体去要求个体,而不会去想 个体跟整体之间的融合关系。任何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一定是为个体想象了一个他愿意

23、接受的生活位置和生活目标,只有这样,大多数人才会成为这一意识形态的 信任者和拥护者。新媒体中也有正能量,而且这些正能量都是温情的,人跟人之间互相尊重。一个残疾人过马路,警察帮忙打伞,这在互联网上就会被传播,不是在宣传大公无私,而是宣传人跟人之间应该互相爱护,应该互相帮助,这就是在宣传普普通通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我觉得中国需要回到常识的时代,才会解决这种部落之间的分裂。三、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1.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深深地改变了传播格局。互联网的普及速度非常快,普及率从2005年到2014年,10年左右的时间从8.5%上升到了47.9%,用户达到了6.49亿,其实今年第一季度已经超过7亿了。换句话

24、说,现在除了老人和孩子以外,绝大多数人都在使用互联网,这是一个大趋势。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使用互联网的人群当中,有85.8%的人在使用移动互联网,这对我们整个生活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因为85.8%的人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所以才有了一句话叫“得移动者得天下”,也就是“得移动终端者得天下”。2.移动互联网:通信+媒介+X我们有了移动终端后,人每天接受媒介的时间无限扩大,我们无时无处不在接触媒介。过去,即使在桌面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每天接触媒介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过去我们是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接触媒介,但有了移动终端之后,我们是全天候无缝接触媒介。换句话说,媒介给我们带来了太多信息增量。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

25、这样,媒介在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所以今天我们在说传播的时候远远不是在说传统的媒介,而是在说我们的生活媒介。过去在桌面互联网时代,这个点很多都是匿名的,而在移动互联网这个终端上我们则基本都是实名的,你的手机、身份证甚至银行卡号,身份都是确定的,点对点最充分地体现在了移动终端上,才会出现通信+媒介+生活,所以移动终端带来的改变就是媒介与通信和生活融为了一体,所以才成为了泛传播,生活才跟传播连在了一起。3.互联网的兴起与传统媒体的危机互联网的发展在媒介领域也在成为中国的第一媒介。两年多以前,电视是中国的第一媒介,覆盖率98%,而且过去每天人均收视时间超过170分钟,接近3小时,但是从2013年

26、开始这个情况发生改变,互联网用户周均使用时长是25小时,平均每天已经超过了3小时,也就是说接受者接触互联网的时间已经超出了接触电视的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广告,去年互联网广告第一次全面超过电视,因为广告是一个充分反映媒介影响力的指数,它会通过消费终端的反馈来评价 媒介影响力。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甚至比美国还要快。虽然我国在技术上不及美国,但是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和影响力的提升比美国要快。现在在美国,报纸也开始数字化了,但是数字化并不是说它们都被互联网影响,而是纸质媒介在数字化。电视在美国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现在美国的电视仍然是第一媒介,并且它有效控制了内容对互联网的供给,所以互联网

27、在优质内容方面没法跟电视竞争,电视的衰败现在在美国不突出。电影也一样。美国电影中互联网的气质远比中国弱,这几年美国电影基本上还是传统模式在进行。但这一切在中国发生着改变。中国市场化的报纸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去年我们把这个叫做断崖式下降,市场化的报媒都处在非常危急的状态。最主要的是电视,我国电视业面临互联网的冲击非常巨大,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电视单打独斗,被市场竞争压得难以发展。世界上找不到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同一个城市里面你能看到60个频道,是40个不同的传播主体,而且有40个频道每天晚上在同一个时段播两集甚至更多的电视剧。正因为如此,我国电视的危机比美国要早,电影也一样。为什么中国的电影

28、跟互联网的气质那么接近?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好莱坞的六大公司都在大媒体集团里面,新闻集团、时代华纳、迪士尼,所有的集团下面都有一个核心的电影公司,因此它能够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可是在中国,电影是完全市场化了,而其他的媒体都是体制内的,非市场化的,虽然可能它的产品是市场化的,但主体都不进市场。电影要想发展,靠自己的影院票房是满足不了需要的,必须要扩大市场空间,可是它跟传统体制内的媒体没法合作,只有互联网是纯市场的,所以近三年来,传媒行业内的并购行为绝大部分都来自互联网行业和同样市场化的传媒内容行业之间。所以未来电视越来越成为伴随性媒介,就跟广播成为移动伴随性媒介一样,电视越

29、来越成为客厅和卧室的伴随性媒介,人们开着电视但未必认真看,这就是互联网正在成为第一媒介和将来会成为更有影响力的媒介的原因。媒介咨询公司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1000亿终端连接,这1000亿不仅是人的终端,包括物的终端,所有的终端都连在一起,有65亿互联网用户将 使用80亿部智能手机,全世界的联系会更加容易和方便。就是我讲的两句话,每一个小数据都可以累计成为大数据,我们每一个人看病、体检集在一起就会成为卫生健康的大数据;而反过来,每一个大数据都可以转化为小数据,透过所有的大数据我们就能够判断你在这个社会当中的位置,你的状况,你的趋向,你的趣味,你的爱好,你的消费能力,你的政治取向。所以任何一

30、个小数据都是大数据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大数据都可以转化为一个微观个体的小数据。未来由于终端相连,1000亿终端数据会使这两个东西互相紧密连接在一起。四、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正因为有了前面说的这一切,才有了我们今天讲到的“互联网+”。腾讯马化腾说是他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就跟电和蒸汽一样,它不是一个技术,而是一个基因,是一个DNA。既然是一个基因,它就会在现代社会所有的细胞中存在,所以互联网的基因会形成一个互联网的生态,马化腾比较早地提出了要把腾讯打造为一个生态网。华为最近提了一个指数报告叫“全球连接指数”(GCI),他们认为全球的连接指数可以用来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创新能力、信息

31、流动能力和未来的竞争力。它的提出也是因为今天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连接变成了生产力。麦肯锡公司也提了一个新概念,iGDP,就是互联网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用这个方式判断一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IBM在2008年开始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又专门给中国设置了庞大的计划,设置了六个门类,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供应链和智慧银行。但是这个庞大的计划在中国推行肯定会因为国家安全因素面临一系列困难。大家会发现,所有全球顶级的公司都会将“链接”看成未来社会的核心,所以今天对国家治理能力的考验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信息治理能力的考验,在这点上我们还处在初级阶段。中

32、国是一个由农业国家转化成的现代国家,同时又是一个以条块分割方式进行管理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在中国变得非常困难,因为这种体制和文化传统,经验在里面起作用,传统在里面起作用,老者在里边起作用,我们以经验,以传统,以老者作为我们社会判断的最重要的参照系。但是在一个创新型的社会,这种观念面临的挑战是极大的,以至于我们现在的一些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让普通老百姓看起来可能像笑话一样,但我们还觉得做得天经地义,觉得必须这么做。经验惯性跟社会发展之间有个鸿沟。我们这样的社会太依赖惯性和经验,所以在中国每一次都是到破釜沉舟的时候才能改革,今天我们就面临着媒介发展带来的新的挑战。最近微信上有一篇文章说中国刚刚进入“互联网+”的时代,但美国正在进入“+互联网”的时代。一位学者在硅谷做了一个考察,说硅谷现在的创新是在使一切的物质产品智能化。中国现在做“互联网+”,主要是把一切东西都搁到互联网上卖,把它们连接起来销售,所以我们做的还是互联网商业,叫智能商业,就是“互联网+”。但是美国下一轮在做什么呢?在做“+互联网”。什么叫“+互联网”?智能汽车、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厨房、智能建筑、智能教室,所有的物质都智能化。实际上美国的高科技革命在下一个阶段就是工业智能化,不是光卖东西,而是让所有的工业产品智能化,这也是从“制造”走向“智造”,是以大数据为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