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2.39KB ,
资源ID:40444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0444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复习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复习方法.docx

1、复习方法 一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本次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达到105万人,数量还是相当多的。但是,最后通过缴费确认的大致要去掉1/3,还有1/3是没有做过准备没有竞争力的,最后剩下的1/3也就是三四十万人才是我们考生真正的竞争对手。考生要在思想上有清醒的认识,并有良好的自信心。申论考试的准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注意申论考试的变化情况。从最近几年申论考试的发展趋势看,特别是02年以来,申论考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传统的概括、对策、文章的题型发展到概括、对策、文章加分析的新题型。而且增加了具体分析的题型,对片段的分析也增加了。这体现了命题者思维方式的变化,主观题型客观化的倾向。 第二

2、,在申论备考时要把握申论本质精神。首先要理解申论考试是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即答案要从材料中获取。申论考试考查的是考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和写作能力。申论不同于高考等其他考试,它考查的是考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阅读方面,考生要把握材料的精要,即材料的主旨、所要反映的问题及原因、解决对策等。阅读的一些技巧有,对材料首句尾句的揣摩。还有一些快速阅读的方法,比如对材料中的例子、数据部分略读。另外考生要学会做眉批。眉批就是用简练的话语概括每段材料的要点和论点依据。例如电动车问题,有一则材料讲的是浙江不禁止电动车。这个眉批就可以写成:浙江、不禁、便民、缓解交通、产业发展。这样就

3、有利于反复阅读。 概括方面,考生要把握概括主要问题和主要内容的差别。概括主要内容要对全篇材料的内容都要概括;而概括主要问题就是概括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 概括的方法有罗列法,罗列法要找到材料的线索。申论材料的特点是有争论,或对负面现象进行剖析。有争论的材料就是作者提出了一个有倾向性的观点,然后指出这个问题存在的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并有相应的依据。考生在概括时要把作者倾向的观点和正反双方的意见都列出,然后找出相应的对策。概括的题型有很多,有概括主要内容、主要问题、主题焦点和变相概括主要内容的题型,如以秘书的身份,向领导提交一份材料整理,再比如要求概括材料内容拆要、背景链接。 对策方面,考生容易出现的

4、问题是脱离了材料,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提出对策。其实申论考试虽然是主观考试,但其还是有一定的标准答案的。阅卷老师手中有答案的几条要点,如果考生的答案中有标准答案中的要点就得分,否则即使文字能力再好也不得分。这就是有些考生文采很好却得分很低的原因,评分是以要点优先的。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要把握要点和书写能力。对策作答时的基本格式包括铺垫、主体意见和建议、总结。在铺垫上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可以采用“针对问题,作为身份,本着、以原则提出对策”的形式。在具体对策的写法上可采取顺承式和总分式。建议考生掌握总分式的写法,以便阅卷老师找出答题要点。总句就是用一句话概括所要表达的要点。顺承式写法是相关部门、对策、作用

5、、效果、意义的行文方式。比如电动车问题,总句可以这样写“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加强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使其树立安全守法的观念,文明守规上路行驶,减少电动车造成的安全事故。”对策作答时就是要从材料中找到要点并完善对策。关于对策考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比如关于社会救济的材料中就提到完善法律法规的问题。又比如加强制度建设,其中制度有听证制度、问责制度、综合协调制度、政绩考核制度、咨询制度等以及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思想大解放等方面。考生可以从中积累和借鉴。 申论新题型中的分析题有针对一段话提出分析的。比如“某主编提到一句话:美国人把搁浅的金鱼放回大海,这是

6、值得赞扬的;非洲人把金鱼吃掉救活一群人这也是值得赞扬的。请问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回答这道题首先要点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分析美国人的态度。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更高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所以把金鱼放回大海是正常的,值得鼓励的。但对于非洲国家解决生存问题是第一要务,也是值得的。接着回到材料中就要分析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特别考虑怒江的贫穷落后的情况,就要开发怒江水电站,但要注意适度的原则。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析题中还有一种概念分析题。比如关于网络募捐的材料中要求考生分析“慈善”和“公益”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概念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概念的范围,即包括什么。比如“人”的概念,内涵是“人是能

7、够生产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是人的本质属性。外延从地域上包括亚洲人、非洲人、美洲人等;从肤色上包括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 还有一种关系题型。比如天津考过的一道题:论述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这种题型考生要采用辩证的分析方法,首先论述二者总的关系,再分别论述二者对对方的关系。概括标题类的题型总的思路是主题词+核心思想。有的考生只能概括主题词,却不能概括核心思想,这样就不能表达出全文的意思。 关系题中还有一种辨别对策的题型,辨别题目给出的对策的正与误,并对错误的加以说明。这种题型作答时要结合给定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 文章

8、题的核心精神也是从材料中找答案。文章题型考生可发挥的部分比较大,个人觉得文章的书写可以采取4:6或3:7的比例处理。在文章内容上,标题要求与文章的主旨、材料要求相符合;论证部分也可以从材料中获得。 文章的类型可以分为:观点型、对策型、公文型、评论型、综合型。对策型文章的书写很容易与对策题目重复,区别方法一种是可以在原因和意义方面进行扩写。第二种是可以从原则、思路角度书写文章。第三种方法是可以将对策部分缩写。比如“人与自然”的问题。可以从法律、监管、制度等角度中选取一个角度来写。制度角度可以谈及政绩考核制度、协调机制等。 在论证有四个步骤:描述现状、分析危害(包括基本面和理论面,理论面分析是重点

9、)、政府对策、对策的效果意义。例如电动车问题,对于“禁电举措损害手低收入群体利益”这个分论点的论证可以这样写:电动车的价格不高,方便出行,与汽车相比更符合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现实需要,但一些省市出于交通考虑采取了禁电举措。这是提出问题。阐述不足可以这样写:(基本面)该举措直接影响到群众生活,特别是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使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现实利益遭受损害。(理论面)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现实利益遭受损害是与党执政为民的理念相违背。执政为民要求以人为本,而违背这一原则必将动摇执政基础。(对策)为此我们要从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现实利益出发,取消违背科学发展观的举措。(意义)这样既有利于群众的根本利益

10、,也有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评论型题型首先要对评论的要点进行描述,然后评论这种观点的利与弊,最后做一个总结。综合型就是以上几种方式的综合运用。 第三,把握申论考试中的热点问题。热点可以分为时事热点和理论热点。时事热点比较容易把握,比如08年我国发生的很多大事:汶川地震、奥运会、食品安全问题。虽然省市级考试考过,但是国考也有可能从更高的层次去考查。对于申论材料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而其要看出材料背后隐藏的理论信息。比如三鹿奶粉事件,一方面反映了行业自律问题,意味着行业监管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反映了政府公信力的问题。理论热点是围绕科学发展观来展开的。十七大报告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指导意义、内涵及

11、运用。把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四个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一个文明(生态文明)。比如怒江水电站问题实质就是考核如何处理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关系。又如电动车问题体现的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即以人为本。关于浙江考题中的小康社会问题,如果考生对十七大报告比较了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概括浙江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就可以围绕全面发展来展开。所以,理论热点对申论文章的写作很有帮助。 第四,放松心态。虽然每年公务员报考人数很多,就业压力很大,但考生要调整好心态,从自我努力做起。报考中还出现了热门越热,冷门越冷的现象,这就会有调剂的机会。另外还有省考市考等机会,因此考生不要有

12、太大的压力,要放松心态。 2010年国考即将拉开帷幕,相信我们的考生们都在积极备战。那么怎样在备考中我们怎样把握申论的易考热点呢?它们又有些什么特征呢?华图名师钟君老师将申论易考热点总结出了6大基本特点。以方便大家更好的把握申论考试的方向。 一、易考的热点问题须与当前的理论热点密切相关。 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公务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应试者必须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远大的理想、服务的意识、求实的作风等,必须对当前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中心任务具有深刻的理解,必须熟悉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必须深刻把握当前的理论热点。毋庸置疑,对政治理论不重视的应试者,难以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申论考试首先是对应试者

13、政治理论素质的考察。2009年国考申论以目前中国发展中最重要的两大产业问题,即农业中的粮食问题和工业产业升级转型问题为主题进行命题,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察的是“怒江水电开发”,主要考察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观点,也是围绕科学发展观来命题。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察的是“土地问题”,主要考察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观点这都紧扣科学发展观等基本国策和理论热点。在2009年各地的公务员考试中,山东省考察的是群体性事件问题;北京市考察应试者对国民素质、公民道德与国家软实力知识点的理解;浙江省以金融危机为背景,谈浙江经济发展

14、如何走出困境;江西省以返乡农民工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中小企业发展受困等为话题,考察在转“危”为“机”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2008年,湖南省和云南省考察的是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广东省是社会救助问题;山东省是社会感恩意识匮乏问题;天津市是公共安全问题2007年,广东考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问题;重庆考察的是食品安全方面的话题;贵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上海市是公务员精神和价值取向问题;河南省是“洋垃圾”问题;江西是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通过后面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这些热点问题都是围绕科学发展观展开的,都紧扣重大理论热点。事实充分证明,以理论热点为背景,以社会

15、热点问题为依托,以国家政策为指导,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命题已成为命题趋势。这一思路将继续指导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工作。 那么当前最大的理论热点是什么?是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社会救助?新医改方案?家电下乡?农民工返乡?能源危机?食品药品安全?所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命题的热点,但必须强调的是,一定要深挖热点问题的理论依据,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阶段,一定要结合理论来进行分析。二、易考的热点问题须是中观层面的问题,往往采取宏观引领,中观立意,微观切入的考察办法。我们研判发现,宏观引领,中观考察,微观切入是近年来申论命题的一大思路。公务员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优秀人才,申论测试只是考察和测评人才素质的

16、手段。由于国家行政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参与其中,为此,公务员队伍必须囊括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精英。由于应试者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从文史哲到数理化,并没有一定之规。申论考试命题者必须考虑应试者相差较大的专业素养,不会设置过于宏观或微观的考题。过于宏观,容易使应试者夸夸其谈,空喊口号,无法拉开档次,不容易找到切入点,只能在表面上做文章,看起来四平八稳,实际上无法体现应试者的真实水平以及创新能力,不能达到公务员考试选拔人才的目的;过于微观,选拔到的人才可能只是某个领域的优秀者,其他专业的精英有可能成为“漏网之鱼”,这样将使得公务员考试既有失公平,又无法实现广纳贤才的

17、初衷。为此,“申论”题目定是“中观”的,出题者往往选择兼具广泛性、现实性、紧迫性的热点问题,将应试者的视野锁定在统揽全局的角度上,思考空间置放在广阔的现实社会背景下,跳出一件简单的具体事件或一个单纯的具体问题的牢笼,以期解决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观层面问题”。 宏观引领,中观考察,微观切入是近年来申论命题的一大思路。应试者在申论应试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宏观的政策,宏观的政策是管总的,比如教育乱收费,收入分配,社会安定,医疗费用等问题,这些都会涉及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党中央、国务院具体的方针政策。脱离了国家的宏观政策会导致两个严重后果,一方面容易离题万里,无的放矢,其结果必定是“败走麦城

18、”;另一方面容易浅尝辄止,没有深度,也难获命题人的青睐。应试者不能脱离微观分析,不能泛泛而谈,也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抓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说,应试者必须用宏观政策,分析中观问题,解决诸多具体的微观问题,将三者有机结合。三、易考的热点问题涉及的面一定较广,须以点带面。申论考试往往以某一中观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考察实际问题。申论试题不可能把所有的热点问题或者相关的理论知识都包括进去,它只能选取代表性强的,同时也能够反映较为广阔社会背景的问题为切入点来命题,这样一来既能够考察应试者的真实水平,也能够满足考试条件的限制。易考的热点问题,倾向于能够体现宏观性、突出现实性、体现操作性

19、的社会热点问题,应试者关注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具体事件,解决的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具体问题,而是着眼于更广泛、更深层次的“问题”及性质、根源和影响。比如,2009年,山东省通过“重庆出租车罢运”、“瓮安事件”、“玉湖水利群体事件”等考察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问题;北京市通过新加坡、韩国、美国等提升文明意识,强化文明行为的做法和杭州市红领巾岗哨做法,考察应试者对国民素质、公民道德与国家软实力知识点的理解;浙江省以金融危机为背景,谈浙江经济发展如何走出困境;江西省以返乡农民工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中小企业发展受困等为话题,考察在转“危”为“机”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再比如,2007年,广东省

20、公务员申论试题,以六合彩在农村盛行为材料,考察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江苏省公务员申论试题,通过农村农民、城市居民、受灾群众、外来务工人员、退役运动员、贫困大学生和流浪乞讨人员等多个社会群体的社会救助切入社会保障、社会公平问题。2006年浙江公务员申论试题,通过贫富差距、行业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问题切入社会公平问题;山东公务员申论试题,通过证人作证制度、见义勇为保护制度切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四、易考的热点问题须较为中性,没有太多争议,不涉及敏感问题。 申论考试不会直接考察敏感而有争议的事件,而通常会对事件所延伸出的社会问题进行考察。申论考试不是单纯地为考试而考试,也不仅仅是为了要某个问

21、题的结论而考试,它试图通过以考题的形式,通过审阅应试者的答案,了解应试者的思维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应试者是否能够尽职尽责依法行政。因此,考题往往是大家在社会生活中比较熟悉的问题,而且有较为明确的答案。而争议太大的问题,整个社会还处于对它的观察思考的阶段,换句话说,大家的认识还处于模糊期,应试者本人也极有可能对该问题具有偏激的认识,从而无法反映他的真实素质和能力。另外,申论考试的试卷也是需要专人去批阅的,如果考题争议太大,阅卷人和应试者如果持有针锋相对的观点,阅卷人很可能有失客观,倾向于否定应试者的最终结论,而忽略他分析论证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年度发生的过于敏感

22、的问题,争议较大的问题,没有结论的问题,一般不会涉及,这是申论考试命题的重要原则。也就是说,并不是事件一直没有争议过,有争议多是过去的争议,而且带给人们无限的思考。以200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试题为例,试题围绕怒江开发探讨人与自然的问题,其背景资料是怒江于2003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自然遗产,同年8月,国家发改委通过了在怒江中下游修建十三级水电站的方案。汪永晨和其他环保人士展开了反对建坝的“怒江保卫战”。2003年9月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召开的怒江项目听证会上,来自动物学、植物学、地学、生态学等不同领域的30多位学者发表了他们的观点。同时,越来越多的关心怒江命运的民众的声音也加入到对怒

23、江大坝的争议中来。2004年2月18日,温家宝总理作出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怒江建坝工程被搁置。2005年水电专家对提请依法公示怒江水电环评报告公开信予以澄清。这一问题,在经过充分讨论后,双方观点已经定型,国家也有了明确的政策,而且延伸出的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思考,故而能在2008年成为命题点。 但是,并不是年度焦点问题就不会成为命题点,只要不是敏感、争议、没有结论的三位一体的话题就有可能成为命题点。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申论真题,就是以“重庆出租车罢运”、“瓮安事件”、“玉湖水利群体事件”等社会舆论热点话题考察

24、如何处理群体性事件,对于这些问题,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基层政府,都是高度重视的,国家的政策也是很明确的,不属于争议较大或没有结论的问题,只是由于地方政府处事不当而引发而已。应试者在备考过程中不可忽视食品药品安全、拆迁、农民工返乡、家电下乡、扩大内需等年度焦点问题。五、易考的热点问题须是社会上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但不一定是最热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申论的性质类似于古代的策论,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依托,综合考察应试者的逻辑思辨能力和知识积累水平。自2000年开考申论以来,无论是中央、国家机关的申论试卷,还是各省市的申论试卷,都是选取普遍的社会现实问题或某一时期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考试的背景材料。因

25、此,申论的背景材料一定会取材于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热点密切相关。但为什么说不一定是最热的问题呢?因为,申论考试的题目必须要体现一个“不可预测性”。首先,从考试的区分度来讲,最热的问题应试者通过种种途径都能感受到,而且很可能所有的应试者都能对该问题侃侃而谈,大家考得都不错,应试者间的分数也就难以拉开,就失去了通过公务员考试选拔人才的目的;其次,社会上最热的问题一般都是争议较大而没有形成定论的问题,设置这种考题的弊端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了。公务员考试是规范的考试,一般不会涉及这种类型。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当年的理论热点问题,同时,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备考,我们还应当关注“往期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最近五年的

26、热点问题),往年的真题,特别是地方公务员考试,重复命题或围绕同一话题出题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公务员考试考察的是思维,是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 什么是“往期”的“热点”话题?简单地说,就是这一社会话题在过去的某段时间内曾经是公众相当关注的话题,在当时曾经被广泛讨论过,但现在公众焦点已经不是主要集中在该话题上了,这就是“往期”时事。为什么还是“热点”问题呢?是指该话题虽然已经不是目前公众注意力的焦点所在,但这一话题仍然对现在的社会有重要的影响,对现实的发展仍然有影响,还是“热点问题”。前文已述,2008年怒江中下游修建十三级水电站的方案,是发改委在2003年提出的建议,由于当时争议较大,被搁置

27、,当时也就没有成为命题的焦点,经历几年争论后,争论双方的观点已经定型,所以在2008年才成为考点。再比如,2006年的突发公共事件问题,也不是当年的热点,早在2003年“非典”出现之后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索。再例如,2008年奥运之年,众多人都以为北京会以奥运话题为中心命题,然而,在2009年才以奥运会这个往期话题,与国民素质提升相结合进行考察。此外,2006年下半年,广州公务员申论考试的话题“专家信用(诚信)危机”的社会问题,这一话题在社会上的广泛讨论其实源于2005年中华工商时报对香港教授丁学良的访谈。在访谈中丁学良批评国内经济学家一心为利益集团代言,并放言:中国合格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

28、个,这一言论在当时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公众和传媒的广泛谈论,而专家的诚信问题也就开始被公众所关注。可以说这是2005年的一大新闻,但却在2006年下半年的广州公务员考试中成为背景资料。2005年的“三农”问题,早在2004年年初,中央就发布了免除农业税的一号文件,接着又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措施解决“三农”问题,从而把全社会的焦点导向了“三农”问题。 在此,我们重申一个观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后,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是知识更全面、素质更高。公务员考试,需要应试者持续不断地关注国家大事,厚积而薄发,不能为应考而简单备考。我们反对猜题押题,尽管我们经常与申论试题不谋而合。备考会让你暂时通过考

29、试,但公务员更需要提升综合能力和素质。考试的目的是通过考试引导应试者具备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的习惯和思维,提升个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试者应正确定位,明确自身努力方向,持之以恒,保持关注分析国家大事的敏锐性和辨别力,这对应试者今后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也是非常有利的。六、易考的问题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启迪意义。 申论考试范围在材料的选择、具体要求方面进一步体现了对应试人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察,注重了应试人员从事行政机关工作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的掌握和运用。纵观历年考题,可以发现,申论考题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启迪意义,对于应试者今后走向社会会有很大的帮助

30、,能够引导应试者思考,也能引起社会关注,以形成合力,形成共识,解决问题。 现实针对性是指申论材料涉及的都是十分现实的社会问题,都是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都是需要国家予以解决或应对的问题。启迪意义是指通过考试唤起应试者和社会公众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省。可以说,公务员考试的命题点大都曾在新闻联播、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经济频道第一时间:读报中出现过,这些话题都有其现实针对性和启迪意义。公务员考试是通过考试引导应试者树立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民生的习惯,注意思考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办法,以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成为一个为国为民做事的人。 公务员申论话题一般是“情

31、理之中,意料之外”。也就是说,对这些问题你不陌生,但也不会成竹在胸。也就是说,具有现实意义和启迪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平常一定接触了,只是没有进一步地去思考,所以才在考试中如此被动。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命题特点和热点问题,也为了节省应试者的时间,我们整理了2005年2009年部分省市自治区的申论话题,希望引起应试者的重视和关注。申论写作方法与技巧一、科学的学习申论各位考生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交流一下申论这门课的学习。对于申论这门课大家都有自己的一些理解,但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这门课还是很难学的。因为我们申论考试的成绩是非常不理想的,尤其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考试中,申论的

32、平均成绩只有30多分。那么为什么申论的成绩会这么低呢?根据我们对考生的观察及自己的调研,我们发现考生对申论的不理解是导致成绩低的主要原因。这种不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对申论基本的命题机理、命题原则、命题思路不理解;第二,是对申论的答题方法、答题技巧不了解。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申论基本的命题机理以及答题方法和技巧。首先我们来谈一下什么是申论。根据08年和09年申论的考试大纲,我们发现申论实际上就是通过热点锁定问题,然后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形成对于这个问题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思路和解决原则,并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这就是申论。这是从考生的角度来讲如何把握申论。申论考试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和政府机关选拔合适的人才。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才是适合的呢?06年以后申论考试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从注重考核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为注重考核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并重。其中更注重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核,也就是通过考核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来考核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分析问题能力强的人才是国家和政府机关要选拔的人才。申论试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卷头。第二部分是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变动的,但考生也要在考试前浏览一下这部分内容,以免有所变动。其内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